外道与内儒的空谷回响:高亢与靡靡之音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67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汉初黄老哲学"外道内懦,以法为介"路向考略——《史记》黄老疏记


第一节《史记》黄老源起考

―、《史记》黄帝考

黄帝列于《史记》开篇第一卷《五帝本纪第一》之首,《史记》著史滥觞于黄帝之生:出身:"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拘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际遇:"轩辖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武功:"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文治:"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鍵驅虎"。功业:"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历稽《史记》,黄帝出身卓荦、际遇丧乱,武功赫赫、文治彬彬,功业万古垂范,而未有关于黄帝思想之阐绎;且曩昔之久远隐约,考据之怙恃隐晦。..............
....................

第二章魏晋竹林哲学"外道内懦,懦道并进"路向考略——以阮籍与嵇康为例

第一节独尊懦术下的道家暗流

自汉并天下,"孙叔通就其仪号"(《刘敬叔孙通列传》),初露峥嵘,渐彰明。秦汉作难拨乱,黄老之学为社会平稳高效过渡于上层建筑居首,然对海内平定、天下晏然,诉求大一统的新形势下,由安定而大治,暴露出捉襟见肘的疲态。董仲舒对册"天人三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书?董仲舒传》),适时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同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为汉武帝所赏识并采纳。儒学上升为独尊之学,取代黄老之学营构新的上层建筑。
公羊春秋博士董仲舒所阐发的独尊之儒,杂采儒、道、阴阳灾异诸说,推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理论,是经过改造的新儒学,巳与先秦之儒渊然有别,大量汲取黄老学说,蕴涵诸子百家的诸多思想因素。经董仲舒改造的西汉新儒学,表面上独尊儒家,实质上杂糅诸子思想,特别是融合了儒道两大思想主流,曲折地彰显出道家这股生生不息的文明暗流,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引向暗流汹涌的新途。
东汉以高门士族为立国之基,尤以名门豪族为甚。自光武开国至中后期,士族势力累世经学、连带经营,举凡几世几公、几世几卿等为臧否人物之重要标签,郡望出身更是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关键凭证。名门望族权势经年累月扩张的同时,东汉自和帝以降,倔行于皇帝冲龄登基之历史怪相。外戚和宦官权势集团急遽膨胀,徐急徐缓地侵占特属于世族的仕进之途。双方矛盾酝酿,阶段性地爆发为镇压士人知识分子的"党锢之祸",受牵连者甚众、影响弥远,传习经学的士族遭受血淋淋的沉重打击,阴霾弥漫中噤若寒蝉,自危与自保的潜意识浮现;同时,"名士"之观念深入人心,为魏晋风度玄远埋下伏笔。
东汉末年,政局腐朽动荡、天灾人祸连绵,社会矛盾剧烈恶化。天下纷扰、机变屡起,思想自身的发展逻辑与历史时代的机缘相契,对安宁世态的渴望、对个体价值的探讨、对清隐思想的感怀激增。魏晋丧乱之际,清谈品鉴之风盛行,尚"三玄"',名理之说、刑名之学重兴,以得意忘言忘象、会通儒道、合流玄佛等注疏经典,聚焦于本末有无、言意、名教自然以及才性、养生、圣人有情无情、声之哀乐等理论向度,史称"魏晋玄学"。..........
.............

第三章汉初黄老哲学与魏晋竹林哲学"儒道并进"路向之异同及其对改革开放的启示....35
第一节汉初黄老哲学与魏晋竹林哲学"儒道并进"路向之异同............................................35
第二节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37

结束语

历史上,无论改革、还是开放,都是在肯定与否定的激烈斗争中蹒跚推进的。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势,许多改革的先驱者都下场凄惨,如先秦的商鞅、近世的"戊戌六君子"等。因此,我们要努力破除国家与社会集体的强大惯性,克服各种惰性力量的阻遏,为改革开放开辟顺畅通途。
辩证法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内在的矛盾性或内在的否定性的力量,推动现存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进而再由否定达到新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改革,是把事物中阻碍和束缚发展的否定的方面,变更为适应和促进发展的肯定方面;开放,就是吸收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加速事物向肯定方面的转化。这时的肯定不是由否定倒退而来的肯定,而是从否定发展而来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应当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相冲突、相矛盾的正反力量,把它们有机地纳入到自我否定的轨道上来,少走弯路,在付出尽可能少的代价的前提下,尽可能大地实现改革开放的价值诉求。
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有余年,进入深度攻坚进程。回顾汉魏时期儒道相济并进之哲学理路,为我们搞好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