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新礼俗”思想运用于实践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65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新礼俗”思想的形成背景

梁淑漠“新礼俗”思想的形成是和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中国当时的社会问题为其“新礼俗”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现实的基础条件。诚然,就针对单纯的个人而言,社会时局对其产生的影响还不足以深刻,他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及家世都对他“新礼俗”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背景:极严重的文化失调

梁嗽漠是个特殊的文化论者,他认为当时中国的问题,在于中国旧时的社会结构被破坏而导致的文化失调。那么,在梁嫩漠眼中,中国旧时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呢?梁漱漠用八个字来概括中国旧时的社会结构:“伦理本位、职业分立”。

第一,伦理本位的社会特点

何谓伦理,伦者,伦偶。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之中。人是社会性物种,从其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与其相关联的人,人生也将一直处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生活。梁嗽溟认为,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和生活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伦理关系就始于家庭,但伦理关系不止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产生情谊,因情而有义。梁漱溪说:“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乃至一切相关之人,随其亲疏、厚薄,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也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伦理”之“理”,尽正在此情与义上可见。人们在情感中都以对方为主,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个人似乎不为自己而存在,而为他人而存在。梁漱漠认为,伦理关系在经济结构中好像存在一种共产,只不过这种共产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呈现,关系越亲则共性越高,关系越薄,则共性越低。同时,这种共产的特性还和财产的大小有密切关系,财产越大,将越为多数人所共。诚然,不但亲厚者共之,较远的伦理关系,也会负担一些义务。这种分际关系自有伸缩,全在情理二字上取决。
从政治角度来看,梁嫩滨认为,在整个伦理关系之中,不仅把全部的政治组织包含于其中,并且其政治目的都为大家伦理相安的维持,也就是如何让人人彼此伦理的关系各作到好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就是其政治上的理想要求。.............
..................

第二章“新礼俗”思想的体系建构

上一章主要论述了梁嫩漠“新礼俗”思想形成的背景。对于梁漱漠“新礼俗”思想的深义是什么? “新礼俗”思想之新新在何处?这是本章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礼俗概念的历史内涵

为了更好地阐述与理解梁淑漠的“新礼俗”思想?,首先考察下礼俗概念的一般历史内涵。历史上,“礼俗”作为一个专门词汇出现的时间已很久远。据《周礼?天官?大宰》记载:“以八则治都鄙。……六曰礼俗,以驳其民。” ?这是“礼俗” 一词的最早出处。人们常见“礼”、“俗” 二字是作为一个单一的词汇出现,其实,礼俗也可以有多重义蕴,它可以把礼、俗看作同一事物概括,又可以分别指称礼、俗两种事物。“礼俗一词,就语言文字本身而言,是凭籍了汉语的一种特殊功能,即易于张大语词的多义性和表达的隐喻性,从认识发生的角度来说,则是事物客观属性的一种反映,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结果。”
所谓礼俗,即礼仪与习俗,一般是指最高权力控制范围内统一规定的礼仪规范,以及民间一些经过选择的习惯和仪式。所谓“礼”,它是远古时代,人们祭祀鬼神以求保佑的一种仪式。费孝通说:“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③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慢慢发展,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礼的性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礼从原本单纯的祭祀神的活动逐渐转入到人与人的领域,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从西周时期形成的‘周礼’来看,礼的核心是'尊尊亲亲’主要功能是‘别贵贱,序尊卑’,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行政、教育、婚姻、家庭、宗教等各个方面。”④所谓“俗”,是指风俗,是一个地区和民族长期形成的社会风尚和民族习惯的统称,风俗于民间自然生产并传承,是处于不同自然环境下众人相互模仿而形成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礼俗”作为中国文明标志之一,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国人们主要利用“礼俗”进行调控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礼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方面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社会也因此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礼俗社会。...........
....................

第三章“新礼俗”思想的乡村实践.......................27
一、乡村建设宗旨.......................................................27
二、三个主要阶段......................................................28
三、几个关键问题...........................................................28
第四章“新礼俗”思想的现代价值........................................ 32
一、农村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32
(一)农村对国家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33
(二)制度创新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33
(三)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乡村建设的舆论氛围........................................... 33
二、乡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34
(一)乡村教育在农村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34
(二)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35
(三)有效进行乡村教育的精神培植............................................................. 35
(四)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的培育与培养.......................................................... 3b
三、优秀文化是农村发展的动力.......................................................................... 36
(一)繁荣乡村文化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7
(二)加强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传承与吸收............................................... 37
(三)做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工作.............................................................. 38

结束语

我们再将问题转回到梁漱漠的“新礼俗”思想上来,梁激溟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国的社会组织构造,他认为在不同类型的文化中,社会构造各不相同,西洋人重视集团生活,西洋人则形成了 “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结构。中国人注重家庭生活,于是中国由家庭生活推演出伦理本位,同时走向职业分途,形成了由家族伦理关系构成的社会。梁淑漠概括了破坏农村的三股力量,即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的破坏力。基于“人生向上,伦理情谊”的儒家思想以及“中国有阶级斗争之力量,而无阶级斗争之目标”的时代判断,梁嗽漠认为中国的自救在于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即建设“新礼俗”。梁漱溟依托中国传统儒家礼文化的资源,通过对宋朝吕氏乡约的改造,从而构建出其“新礼俗”。梁漱溟的“新礼俗”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出发,吸纳西洋文化的长处,以人生向上为旨趣,以教育感化为本原,通过启发农民自觉,走农村复兴和文化复兴之路,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组织,这个新的社会组织可以称作一个教育化的组织,也称作一个情谊化的组织,这是一种富于伦理情谊和人生向上之意的现代化团体组织。梁漱溟的“新礼俗”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出发,所谓“理性”,就是直觉、仁、良心等等,也即是按照其所认为“对”的原则行事。梁漱溟的“新礼俗”思想是理性和道德关系的重新显现,也是社会秩序赖以维持的基本准则。
在其“新礼俗”思想引领下,梁漱溟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尽管乡村建设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新礼俗”应该是对中国进行现代化改造的一种创新,“新礼俗”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礼学的现代接续,从礼学史上的意义而言,梁漱溟把中国传统礼学的研究作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往前推进了一步,是具有创造性功劳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