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政治论文:公共性理论与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79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全球前列,在世界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国社会积累的矛后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影响到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在诸多问题中,公共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这不紧是因为公共性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更是因为这是由中国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诸如市场领域的改革、政治生活领域的改革尤其明显,而公共性问题是改革的问题的集中体现,公共经济,公民参与,公民教育,公共危机等都是公共性问题的反映,能否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公共性问题,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产生很大影响,这客观上也为“公共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带有公共性的问题,如建立公共服务政府,公共物品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民精神的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问题本身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社会条件的发展,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提到了议事口程上来,引起了国家层面的积极关注。如何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科学的认识和判断,对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好、更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在世界舞台展示自己取得的进步以及展开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对话也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哲学的美丽光环,哲学的发展应该能够为自己时代问题的解决提出思路和方法。公共性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不同的时代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对公共生活的关注、思考、理想、改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体现。一方面,公共性问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一个共同体在处理自己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是必须给与关注的东西,因而在理论来源方面就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另一方面,公共性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体现,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更为明显,因而公共性问题必然展现出宏大的现实画面,需要从更加宽广的角度给与思考,因而必然出现从多领域来阐述公共问题的学科。19世纪以来,学科专业化、隔膜华越来越普遍,而哲学由十各种原因,也使自己与众多的社会科学出现分裂,使哲学似乎成为脱离现实问题的纯粹学问,这也使哲学的光环被大大削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哲学思想,应该而能够为现实问题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领域积累的矛后也在同一时期内快速累积,特别是大量公共性问题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反思和革命性的特点使其能成为透视现实的显微镜和放大镜,公共性问题的出现对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也必需要伴随着对社会问题的回答来实现。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 2, 3,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第2卷、第3卷、第18卷、第20卷、第23卷、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571972,1964,1971,1972,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列宁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王浦锄.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郭湛.哲学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1]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内容摘要 3-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8-15
第一节 选题意义 8-10
......................................
第二章 公共性概念与公共性理论 15-35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共性问题及影响 35-48
第一节 公共性问题的历史镜像 35-37
......................................
第四章 解决当代中国公共性问题的路径探析 48-64
......................................
第五章 结语 64-66
参考文献 66-74
后记 74-7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