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人口红利逐年下降,中小企业原有的低要素成本等优势已不复存在,传统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由于金融环境动荡、技术引进壁垒提高、贸易局势紧张等不利国际因素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形势更加严峻。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快速变化、更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倒逼着我国中小企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占据全国企业数量的 9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中小企业贡献了 60%以上的 GDP,5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是繁荣市场经济、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像流星般快速成长,又迅速陨落。2019 年数据显示国内每年约有100 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就有 2 家企业倒闭,中国 8000 多万中小企业,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 2.9 年,存活 5 年以上的不到 7%,10 年以上的不到 2%。中小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这一问题成为了中小业面临的严峻考验。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
新时代,发展的风险与机遇并存,部分企业家领导着企业将竞争优势不断延续,从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行业翘楚。例如:富士康在创业初期,郭台铭秉持跟随全球成功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缩短供货时间、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等理念,带领富士康从营业额几千万快速成长为全球大型制造企业,成为苹果、康柏、IBM 等著名企业的供货商。雷军凭借打造性能强劲的产品、定位年轻细分市场、互联网的营销手段、打造年轻的企业文化等信条,在小米创立初期吸引了大批粉丝,带领小米从手机行业的新秀快速步入行业领先梯队;庞学元领导河南大信橱柜公司依托原有的橱柜定制业务,开拓整体家居设计,提供家电销售业务,扩展了企业的业务范围,获取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在众多成功企业中,企业家通过企业家认知不断革新、演化、充实,感知市场信息和捕捉新商机,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质量,适应信息技术的迭代创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家认知水平成为带领中小企业不断成长的关键。
.............................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本研究强调提升中小企业家认知的重要性,从企业家认知角度出发,探索认知柔性、认知复杂性对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家通过加强自身学习,进行认知能力和心智的训练,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认知水平。高水平的企业家认知对战略环境的建构能力更强,赋予环境信息更多的战略意义,更加敏锐感知市场信息,快速捕捉商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多适应性的战略替代方案,战略决策更具柔性。当前中小企业战略决策失误导致企业难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快速走向消亡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水平的企业家认知能够提升企业家决策质量,减少企业决策失误。因此,研究这一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许多企业由于没有对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无法实现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家需要整合企业资源、革新组织惯例、构建适合发展的组织架构、引导技术迭代创新,以此来帮助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快速适应环境变化,保持组织柔性。本文引导中小企业重视对动态能力的培养,重视企业家认知在动态能力构建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1.2.2 理论意义
(1)认知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概念。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来研究企业战略问题,探讨中小企业家认知对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对于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提供比较有意义的理论解释。
(2)本文选用动态能力理论来做企业家认知对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制的桥梁,搭建企业家认知—企业动态能力—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框架,动态能力作为中介来桥接企业家认知与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对动态能力中介作用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企业家认知
2.1.1 企业家认知概念
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是个体对来自外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保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个人对事物的感知、应激的反应和信息的处理都会受到认知的影响。个人日积月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会影响认知的形成。个体认知的差异会导致对同一环境或事物的理解不同。认知风格的差异来源于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不同。个体的行为方式会受到认知风格差异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于企业家来说,认知是制定决策与行动的基础,对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杨林等(2016)认为企业家认知是企业家在日常管理、交流学习、调研实践等过程中逐渐积累、演化而形成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和信念体系。不同的企业家积累和演化的过程是有差异的,所以各自凭借着自己的认知偏好来对信息进行处理。Wrona(2013)在文章中提出认知图式的概念,是指企业家制定战略决策运用知识的结构,是决策者理解、处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战略方案。因此,企业家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过程、判断过程以及问题解决过程都会受到认知图式的影响。Block(2015)认为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家的风险偏好是把握市场商机的推动力,每个企业家的风险偏好具有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家不同的信息处理模式,决定了企业家的创业决策路径与行为模式。张敏(2016)从“主我”和“宾我”两个方面来定义企业家认知。宾我认知是指企业家对外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主我认知是指企业家对自身整体的认知,包括自己的知识体系、社会资源、自我人格等方面。Bonesso(2018)指出认知能力涉及个人思考与分析信息和环境的能力。认知对管理者决策的影响研究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邓新明(2019)指出企业家在企业中承担着信息工作者的角色,必须以自己特有的认知去感知环境变化、解读和理解战略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决策。然而,企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企业处于极为复杂、动态与模糊的信息世界。企业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环境中与企业相关的机遇、挑战、威胁等方面的信息,并把分析信息的结果在企业内部进行传递。
..........................
2.2 动态能力
2.2.1 企业动态能力内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动态能力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Teece,2014;Wang等,2015)。Teece(1997)提出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是指动态环境下,企业在能够集成、构建、重构内外资源的能力。Winter(2003)指出动态能力不仅创造、更新、保护独特的资源,还能拓展、修改、创造企业的常规能力。。Li(2014)认为企业拥有潜在的、体系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动态能力,经过对机会和威胁的感知,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以及战略反应而形成。Zahra 等(2014)认为企业能够根据战略决策的调整,及时将企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改造以往企业流程的能力叫做动态能力。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发展,杜健(2018)立足于跨国企业,将跨国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识别、获取、整合海外资源并重构企业内部资源体系,建立不断提升、适应动态环境的资源组合,进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朱晓红等(2019)从“位势—过程—路径”来三维分析动态能力,三个维度分别代表的含义是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源禀赋、升华知识资源的战略抉择、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资源的过程。
对于动态能力维度,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Wang 等(2007)把动态能力划分为吸收、适应、创新能力三个维度。Teece(2007)在文章中把感知作为动态能力维度。Pavlou 等(2011)认为动态能力应该包含整合、感知、学习能力三个维度。许晖(2013)研究了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优势,阐述了营销动态能力的概念,把营销动态能力划分为产品研发管理流程、供应链管理流程、市场信息管理流程、跨文化管理流程。肖静华(2018)对大量电商企业进行了研究,把消费者引入的动态能力的研究,提出了两者协同演化的动态能力,包含:引导消费者变化能力、捕捉消费者变化能力、适应消费者变化能力三个维度。Wilhelm等(2015)对动态能力的感知、学习和重构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卢启程(2018)研究了动态能力在战略学习和组织创新的中介作用,从感知响应、整合利用、重构转变三个维度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划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Mikalef (2019)认为动态能力应该加入大数据分析能力,能提高企业对环境的认知水平。
.............................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19
3.1 研究假设............................. 19
3.1.1 企业家认知与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19
3.1.2 企业家认知与企业动态能力.................... 20
4 案例研究................................... 25
4.1 案例企业选择............................. 25
4.2 数据搜集................................... 25
4.3 信度与效度................................ 25
5 研究设计................................... 34
5.1 问卷的设计............................ 34
5.1.1 问卷结构......................... 34
5.1.2 问卷调研对象................ 34
6 实证分析及假设检验
6.1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准确性、科学性,进行调查的测量题项是否合理,使用 SPS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了效度分析。同时,为了保证回收测量样本数据是否可靠,使用 SPSS 数据软件进行信度分析。
6.1.1 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 Cronbach’s Alpha 的一致性系数对企业家认知两个维度,动态能力三个维度,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一个维度,共 6 个量表的信度进行衡量,来检测量表的信度是否符合实证研究的要求。量表具有良好信度的标准是:Cronbach’s Alpha 系数>0.7。
..........................
7.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理论基础,构建企业家认知(认知柔性,认知复杂性)—动态能力—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合企业案例研究得到以下的结论:
(1)企业家认知复杂性、企业家认知柔性对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有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认知实体,它会学习和创造知识。企业家在中小企业中具有主导地位,是中小企业的核心信息源,他的认知将会引导着企业整体认知的形成与转变。企业家通过与企业内外人员之间的互动,传递出一种有意义的讯息,在中小企业内部传递,形成一种共享的认知方式,并使其他相关成员无需陷入数据漩涡或面对繁多的信息就能认识复杂而模糊的环境,进而为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创造条件。
企业家的认知复杂性程度越高,环境中的变化越容易被管理者注意到。同时,这些环境变化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有可能被企业家快速捕捉并理解,从而能够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相反,认知复杂性程度较低,一方面企业家难以对中小企业面临的战略环境形成整体认识;另一方面战略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所造成的潜在冲击也无法被管理者理解,企业对环境的及时响应力会受到影响。认知柔性的程度高低是推动企业是否进行战略调整以匹配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家在制定和做出战略调整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家认知柔性越强,企业家能够快速推动自身的认知模式来处理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信息,快速调整企业动态能力,使得中小企业与环境变化相适应。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