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引领科技创新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微企业在我国企业中占比巨大,对我国税收、GDP、技术创新及劳动就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①。小微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和发展高质量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是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力量。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大发展是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所取得的各项卓越成就中的重要一项。
同时,由于企业规模、治理结构、信誉水平、管理水平等自身的显著特征,小微企业面临了较多的发展困境。其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便是遏制广大小微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趋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大背景下,小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中型企业的社会关注度较高,其发展空间、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相比之下小微企业需要得到进一步扶持。
近年以来,我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类政策和举措密集出台,从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覆盖。尤其是在近一年多,中央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空前,在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之后的数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均研究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问题,从减税降费、定向降准、净化市场环境和欠款清收等多方面出台支持政策。而 2020 年开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支持小微企业问题,国常会表示将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方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国常会的开年之声聚焦小微也是向金融机构下达了更明确的要求,让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入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任务紧迫。因此,在普惠金融背景下,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及信贷创新的研究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基础、最基层的群体,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小微企业是否健康活力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动力。在―互联网+‖和普惠金融背景下,开拓小微企业信贷的―长尾市场‖有利于传统商业银行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众多小微企业更好的缓解资金压力,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金融创新的同时伴随着多种风险,通过借鉴现有的创新情况,学习先进创新经验,有助于提高创新设计、风险防范的能力。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归纳和总结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当前主要对策,详细论述金融创新、融资理论及―互联网+‖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的支撑。结合商业银行传统小微信贷业务现状、创新内外部背景等相关现状,分析―互联网+‖信贷创新动因、创新方向及创新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机理。
(2) 选取 A 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 A 银行小微信贷创新产品的开展实证分析,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验证―互联网+‖背景下信贷创新的实际效果。
(3) 根据上述数据模型运算和统计分析情况分析结论,并基于数据统计分析情况和现有的风险控制体系,提出一些创新优化和新的风险控制策略等。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2.1 金融创新理论
2.1.1 金融创新的定义及分类
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金融创新的定义是源于著名经济学家 Schumpeter(1912)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到 ―创新理论‖的观点,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各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主要分为五类:(1)研发出新的产品;(2)运用新技术或新生产工艺;(3)开发新资源供应来源;(4)开辟出新的市场;(5)设计或确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管理方式。世界著名教授 Varian(2010)也同样提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组新的技术,从而引发一段―组合创新‖时期,这些技术的组成部分可以被创新者组合或重组,从而创建新的产品或应用[19]。
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牙买加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世界金融领域变化巨大,主要包括金融制度的改变和金融市场的扩展,大量金融及衍生产品诞生,学者们开始广泛关注―创新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将这些创新统称为金融创新。
整体来看,金融创新包括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以及微观层面的创新。不同的学者对于金融创新分类和定义都有所不同,结合学者的研究和当前市场的特点,普遍认为金融创新一般分为金融体系或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一般包含了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交易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经营管理机制或组织的创新以及金融监管机制的创新等。就近二三十年的发展来看,金融创新主要是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创新进行深度融合,从金融渠道、金融装备及金融产品等方面建设和完善电子金融体系,实现金融服务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
2.2 小微企业融资理论
2.2.1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Adam Smith 的《国富论》,虽然他并未明确―信贷配给‖这一名词,但阐述了利率受到抑制时的信贷非价格配置。到了近代,国外学者对此研究更加深入。Baltensperger(1978)将信贷配给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即均衡信贷配给,在非对称信息影响下以调整利率方式进行配给。狭义即动态信贷配给,是由非价格因素产生的,其认为非利率条件与利率都是决定贷款价格的因素。借款人的贷款需求在其愿意支付合约中所有价格及非价格条件下依然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他认为,贷款合同中应包括更全面的信息[21]。
为了探究信贷配给的生成机制,国外学者结合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将不完全信息及合约理论运用到了信贷市场中,建立了相关理论模型。Stiglitz 和 Weiss(1981)指出从经济学基本原理来看,市场均衡意味着供给等于需求,如果需求超过供给那么价格将上升,因此如果价格发挥作用那么定量配给就不会存在。然而信贷配给却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证明均衡状态下贷款市场存在信贷配给,他们建立了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模型,模型验证了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将必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贷款人面临较高信贷风险。中小企业贷款交易成本高、信用风险大,导致其融资难,从实质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银行信贷配给问题[22]。他们从信贷配给理论发展、产生机理、模型与实证研究等方面将信贷配给理论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
3.1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概念 .......................... 18
3.2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业务传统运作方式及问题 ......................... 19
第四章 A 银行基于互联网+的小微信贷创新及总体效果 .................................... 32
4.1 A 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概况 ........................ 32
4.2 A 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及互联网+信贷创新简介 ................ 33
第五章 A 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创新的实证分析 ........................... 40
5.1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计 .................... 40
5.1.1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 40
5.1.2 模型变量定义 ............................40
第五章 A 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创新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计
5.1.1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我们知道,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与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货币政策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探究 A 银行―互联网+‖信贷创新对小微企业贷款总额和贷款不良率是否有显著相关性,还应该充分考虑 A 银行四川省分行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货币政策。本章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
A 银行四川省分行 2014 年 9 月至2019 年 6 月的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以及从万得资讯获取的相关宏观数据及指标。 A 银行综合实力稳居世界前列,A 银行四川省分行是 A 银行综合排名前五的一级分行。A 银行四川省分行在业务开展中覆盖范围广,客户积累具有随机性,本次原始数据超过 30 万条,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 A 银行的实力和影响力,我们认为 A 银行四川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贷款申请行为是小微企业经营行为的真实反映,不存在外界干扰或过度营销等非正常现象,即申贷及放贷行为是理性的,保证了本次研究的逻辑严密性和研究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次研究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其统计结果的可靠性较强。万得资讯是中国大陆领先的金融数据服务商,其统计数据具有权威性。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依托于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理论、普惠金融相关理论、―互联网+‖与金融创新等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小微信贷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首先对―互联网+‖背景下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创新动因、创新方向及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其次,对 A 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发展总体情况、信贷创新的总体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搜集整理了 2014 年至 2019 年的 A 银行四川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数据、宏观经济指标和货币政策指标作为样本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变量相关性分析对相关数据和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模型进行了 t 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等检验,最后确认模型的有效性和拟合优度。通过模型的计量结果,可以得出:
(1)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小微信贷创新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总额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当互联网+小微信贷创新贷款比例提高,贷款总额将保持增长。
(2)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互联网+小微信贷创新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当互联网+小微信贷创新贷款比例提高,其贷款不良率将下降。
综合全文研究来看,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改变自身收入结构和技术浪潮下改革创新的需要。无论从政治高度、社会责任、经济效益还是创新发展等各个角度来看,传统商业银行支持、服务小微企业都是势在必行的。互联网+相关技术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和降低业务风险,互联网+的发展和逐步成熟也为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小微信贷革新的巨大契机和重要技术支撑。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微信贷创新可以双向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一方面银行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相关技术可以更容易了解借款人真实情况,降低了业务风险,另一方面是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小微企业可以更容易了解到银行的优质金融产品。―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微信贷创新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既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申贷成本(少跑路、少手续、低利率)。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把―互联网+‖与小微企业信贷创新融合好的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