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受多因素影响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与网络均衡之工商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1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最优期权契约能够加强生产商与零售商间的合作,实现供应链协调和信息共享,以应对需求波动;(2)随着消费者有机农产品偏好的提升,生产和销售有机农产品最终有助于生产商和零售商实现增收,但生产商的利润会先减少后增加;(3)同时生产和销售中、高质量等级的绿色农产品对生产商、零售商及消费者均有利,但不能仅仅依赖于高端消费;(4)供应链各方保持相同努力水平有助于提升自身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在无法保持相同努力水平的情况下,则需要依据上下游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努力水平来做出最优决策.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从 2004 年到 2018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一直持续把“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由此可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多达七亿的农业大国,农产品不仅关系到国民温饱、经济发展,还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我国土地辽阔,气候适宜,出产有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的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居领先地位。我国的粮食产品种类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等,2016 年粮食总产量达 61625.05 万吨;蔬菜产品种类包括 14 大类 150 多个品种,2016 年产量达 79779.71 万吨;茶叶产品种类包括绿茶、青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其他茶等,2016 年产量达 240.49 万吨;水果产品种类包括乔木类和藤本类水果、多年草本水果及果用瓜,2016 年产量达 28351.09 万吨;肉类产品种类包括猪、牛、羊、马、驴、骡、骆驼、兔禽肉,2016 年产量达 8537.76 万吨;水产品种类包括全部海水和淡水鱼类、甲壳类(虾、蟹)、贝类、头足类、藻类和其他类渔业产品,2016 年总产量达 6901.25 万吨。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成果,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升。我国居民对农产品的要求从最初的注重数量满足温饱到如今的注重质量安全追求健康,从注重少数种类农产品到如今的注重多层次、多标准差异化农产品。同时,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的新的历史节点。截至 2015 年底,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有 23386 个,年销售额达 4383.2 亿元。截至 2017 年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 12.1 万个,跟踪抽检合格率达到 98%以上,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是关于供应链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早先的学者主要是提出传统模式的不足和对新兴模式的展望,如王宁等(2005)指出了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贺峰(2006)总结了各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张修志等(2007)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结构、农产品物流信息门户以及农产品供应链网络集成管理模式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更多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张倩等(2008)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刘江鹏(2009)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对策。綦方中等(2009)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王影(2011)提出一种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实施措施以有效解决产品安全问题和增强农业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胡祥培等(2011)构建了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生鲜农产品配送过程。赵晓飞(2012)指出目前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应加强渠道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服务和安全管理的一体化。
相对而言,国外学者对于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研究更为广泛和深入,以国际食品和农业综合企业管理协会为代表的各个组织都在不断推进农产品供应链的相关研究。Costopoulou 等(2000)提出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应当建立在有形农产品市场体系(Virtual agricultural market system)的基础上。Marsdcn(2000)认为关于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物流组织形式的选择应当取决于农产品的特性。Srivastava(2007)提出了农产品的绿色供应链模式,指出农产品供应链减少损耗和污染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复杂化,国外学者进一步聚焦于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中特定和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如 Kumar(2011)针对保鲜农产品提出一种系统动态分析方法来研究供应链运作及成员关系,并分析需求以及交货期的多变性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Kastner 等(2011)利用双边贸易矩阵提出了一种将消费模式与初级农产品原产地进行链接的方法。Shabani 等(2012)针对冷链供应链提出了一种双线性模型以选择最佳销售代理。Aung 和 Chang(2014)认为,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产品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农产品的可信度和安全性,让消费者更放心。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1. 农产品供应链及其特征
农产品供应链是以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以农产品消费为核心,通过控制农产品的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来协调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从生产资料开始,完成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收购、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及分销等过程。农产品供应链的目标是促使各参与方统筹协作,推动农产品通过生产、收购、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分销、分拣、包装、配送等环节而增值,最终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此外,农产品供应链还具有以下特征:
(1)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专业化,农产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农产品自生产加工到消费流通要经历诸多环节,且每个环节都将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难度较大。
(2)农产品供应链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大部分农产品都具有鲜活性的特点,一般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随着时间的流逝,农产品的品质、价值及价格等都将不断下降。因此,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时效性,缩短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时间对于保证农产品价值意义重大。此外,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农产品各具特色。
(3)农产品供应链面临较高风险
农产品的易腐性导致其对储藏和运输等环节的设备要求更高,这将给供应链带来更高的成本,且操作更为复杂,损耗难以控制。因此,农产品供应链面临较高的风险,一旦某些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所有供应链企业都将受到影响。
(4)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与消费者需求的常年性相矛盾
一般农产品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且成熟丰收具有季节性,故其产量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比较大,但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却常年不断。这就造成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难以预测,甚至同种农产品在不同时节的价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

2.2 理论基础
2.2.1 供应链管理相关市场需求理论
1. 商品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需求有两个必需条件:首先,消费者有意愿购买;其次,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不能称之为需求。此外,需求可分为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在一段时间内某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称为个别需求,所有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称为市场需求。
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主要包括商品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及其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此外市场的波动也会对商品需求造成影响。首先,价格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价格越低,需求越大。其次,相关商品的价格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同方向的变化,如牛肉价格上升会导致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增加;互补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反方向的变化。同时,对大多数商品来说,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需求越大,此类商品在经济学中称为正常品,与之相对的是低档品,对廉价食品等的低档品而言,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反而减少。再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越大,需求也越大。除此之外,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等复杂因素都会造成商品市场需求的波动。
2. 市场波动性

众所周知,市场波动性在宏微观经济中都扮演着重要的搅局者角色。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动态平衡理论的基础上,与静态一般均衡理论不同,动态平衡经济中的均衡可能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有无限多个平衡点。诸多关于商业周期的研究表明,技术外部性和互补性、不完全竞争和不断增加的回报都可能造成经济均衡的不确定性,并导致纯粹由代理人预期驱动的经济波动。比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未来市场状况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的销量和价格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供大于求,该企业将面临生产能力过剩;反之,则会导致缺货。因此,对于未来销量的预期会影响企业投资的选择,从而影响实际交易水平,由于悲观预期造成的低投资常常导致交易水平低下。

...............................

3 考虑需求随机波动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 36
3.1 问题描述 ............................... 38
3.1.1 集中型农产品供应链.................................... 39
3.1.2 分散型农产品供应链.................................... 39
4 考虑需求受消费者偏好影响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均衡研究 .... 55
4.1 问题描述 ............................. 56
4.2 供应链网络模型构建 ......................... 60
5 考虑需求受产品质量等级影响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均衡研究 .. 74
5.1 问题描述 ........................... 75
5.2 供应链网络模型构建 ....................... 79

7 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激励与监督

7.1 问题描述
为探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激励与监督问题,首先考虑由 m 个农产品生产商(以下简称生产商)和n 个农产品零售商(以下简称零售商)组成的二级农产品供应链。生产商生产的是一种当季产销无库存类生鲜果蔬产品,其具有较长的生产期和较短的销售期,因此生产商间存在非合作竞争。基于上文讨论,每个生产商在生产环节通过调整农药用量来决策生产质量安全农产品或非质量安全农产品或各生产一部分,且仅通过外观无法对其进行辨别。生产商生产的农产品经由零售商销售给市场,该农产品供应链网络中各成员目标均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基于现实,进一步假设:(1)农产品总产量会受到种植规模、天气等因素影响,质量安全农产品的产量还会受到虫害等因素影响;(2)由于市场需求存在波动性,农产品的需求为模糊需求;(3)处理剩余未销农产品不仅没有残值收入,还会产生如运往畜牧场等的清运处理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将对市场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其监管力度包含两方面,首先是对行政管辖区域内销售农产品的抽检率,其次是对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商进行奖励和对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的生产商进行惩罚的额度。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与上述农产品供应链网络展开 Stackelberg 博弈。政府为 Stackelberg 博弈的领导者,上述由生产商、零售商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为 Stackelberg 博弈的跟随者,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制定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来影响农产品供应链网络成员的产销决策,但不能控制它们的选择,而各网络成员的决策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