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以新疆 HS 县农信社经营现状为例,应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从而制定了新疆 HS 县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降低新疆 HS 县农信社的信贷风险,更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保障工作。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发展、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不可或缺。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主力军,新疆 HS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三农”、县域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地方经济良性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 HS 县农信社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受地方经济环境、股权关系、历史沿革等因素影响,各类风险隐患层出不穷,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银行机构第一要务是牢牢把握风险底线,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新疆 HS 县农信社为贯彻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深改革精神,因此要研究经营风险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新疆 HS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历初建、农行托管和改革发展等几个阶段,当前各项存、贷款余额在全县金融机构中排名均居第一位,已成为新疆 HS 县网点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遍布县城和乡镇,特别是偏远基层,新疆 HS 县农信社是第一所能够在全县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新疆 HS 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 205267.61 万元,各项贷款余额 154302.68 万元,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有效引领农村金融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务竞争不断加剧,经营过程积累许多风险因素,制约农信社深层次发展,这反映在新疆农信社员工的内部风险控制意识不强,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缺少针对内部风险的监控等现状。因此,建立健全经营风险控制制度,提高风险控制的整体水平,成为新疆 HS 县农信社需要分析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总之,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控直接关系着农村信用社的长久发展,是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以新疆 HS 县农信社经营现状为例,应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状况,从而制定了新疆 HS 县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方案,降低新疆 HS 县农信社的信贷风险,更好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保障工作。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在关于信贷风险成因的研究方面,Balkenho(2009)等学者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抵押物品的缺失。然而,很多银行等机构认为,虽然很多小微企业的抵押物品不足,但是他们投资渠道相对来说较为可靠,且现金流比较健康。Mark(2011)等学者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破坏、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和信贷政策的改变。Besley(1995)研究发现,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完全对贷款者的行为进行控制,使得道德风险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信贷风险。
在有关信贷风险管理方面,Balkenhol(2009)发现联保贷款和信用评级可以作为信贷的抵押物品。Mark(2011)通过研究发现,只有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才能出台真正意义上的信贷风险转移工具,比如要想降低信贷风险,必须完善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等风险转移工具。JR Skees(2002)通过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运用保险等创新性的金融工具来管理农村的金融风险,比如作物类保险和指数化保险,重要的是政府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为这些保险提供保障。Besley(1995)等学者指出群体性贷款是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途径,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在风险较大的项目上个人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Alexander LS(2004)通过研究发现,对贷出资产的可回收性进行测试、对项目进行监督和注意贷款企业的关键经营指标等是降低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Diamond(1989)通过研究发现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进行密切的关注,能够有效避免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逆向选择,当被投资的各个项目彼此之间没有相互关联时,此时的成本接近于零,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在信贷风险识别的研究上,Alexander (2007)通过计算阿基米德 Copula 联结函数风险极值发现巴依赖系数会在不间断的监控中对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效果。Wenner(2008)通过对小额信贷的研究发现其主要的特点有:回收率较低且拖欠现象比较普遍;金额一般较小,期限也相对短;不需要抵押物品,大多以信誉作为保证。普通的信贷产品与小额信贷业务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回收率较高;金额较大且期限较长;申请时需要一定的抵押物品作为担保。因此,小额信贷产品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特点:抵押担保、贷款金额、支付频率、期限和定价。
.....................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1 信贷风险概述
2.1.1 风险界定
美国经济学家海斯在研究相关经济活动之后得出风险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风险就是损失的一种基本特性,是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越大,在生产过程中经济人遭受的损失就可能更大。另名美国经济学家奈特认为风险是事物未来发展的一种结果,风险具有随机发生的特征,风险具有普遍性,但是风险发生需要多个因素共同影响,所以风险的发生具有很大的概率性,只有这些风险因素共同的作用下风险才能成为确定结果。在著名的《金融工程学》中,格里兹提到风险具有双面性,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为了追求利益很多人会冒巨大的风险,所以,如何正确地管控风险为公司减少不确定性获取最大的利益,是金融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1.2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常见风险形式之一,一般来说,信贷风险是指相关的银行贷款人因为自身的经济条件不能支付协议中规定的利息的概率事件,这也是银行业务不良贷款率上升原因之一。著名经济学者闫晓丽研究指出,信贷风险是银行比较普遍的风险形式,是指借款人不能够根据相应的贷款协议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贷款偿还的本金和利息。以上两种从不同角度对信贷风险进行界定,都是认为信贷风险是银行主要存在的一种风险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信贷风险可能会给银行经营带来巨大的障碍。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中,农村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主要的经营业务之一,也是农信社经营利润的增长点,但是由于信用贷款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农村信用银行需要在经营过程中探索并研究避免信贷风险的发生的保障措施。在近几年的信贷风险经营实际经验中能够发现,目前导致农信社信贷风险产生因素有以下几点,权益缺失、风险转化水平低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因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气候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农民的收成随之增减,自然因素造成农村信贷业务面临很大的风险,容易发展成不良资产;另外一个原因主要是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为缺乏,法律常识认知不足且法律意识淡薄,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往往对很多农业产业政策、农产品市场讯息都知之甚少,这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农村信贷风险。最后,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存在很大的不足,金融服务种类不丰富、银行系统不发达、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这种状况的存在导致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较大,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
2.2 信贷风险类型
一般来说,农信社主要面临以下几种信贷风险:
a.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信贷风险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在所有的信贷风险中也是造成潜在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为借款人经济收入原因或其他的因素,截止协议制定的还款日期不能完成贷款偿还这一种形式。根据相关的贷款合同违约案例总结分析得出,信贷风险的存在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借款人收支状况不佳,这是信贷风险存在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借款人在经营中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或者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造成财务上存在一定的压力,因而造成借款人无法在规定的借款日期偿还银行的贷款;第二就是借款人主观还款意愿不积极,从申请贷款提交资料前存在侥幸心理,捏造信用信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征信系统不够完善,信用指标体系不健全,不能有效督促借款人及时还款。
b.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也是银行信贷业务中常见风险形式之一,一般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不高,为了谋取私利给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潜在损失,道德风险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银行工作岗位责任心不够强,没有充分评定银行抵押物品的价值,这造成在借款人无力偿还相应的借款时不能及时弥补银行的资产损失,清收变现时资不抵债;第二个方面是指某些职业道德低下的工作人员因私人社会关系,重人情轻制度,不顾银行的利益,即使在知道借款人经营不佳的情况下违反规定对其授信。
c.市场风险
信用贷款的风险同时也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中企业自负盈亏,市场竞争激烈,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经营亏损时对银行的借款无力偿还,市场风险传导至银行系统,这就要求银行应该在风险防控政策上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研究应对市场风险的措施与保障。
.......................
3 新疆 HS 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8
3.1HS 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18
3.1.1HS 县农信社概况.................. 18
3.1.2HS 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0
4 新疆 HS 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的改进设计................ 33
4.1 改进目标....................33
4.2 改进原则........................33
5 新疆 HS 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改进的实施保障...................... 51
5.1 加强农村信贷管理环境建设......................51
5.2 改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52
5 新疆 HS 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改进的实施保障
5.1 加强农村信贷管理环境建设
a.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农村信用环境是构成 HS 县农信社金融生态圈的重要部分,农村信贷环境建设相对薄弱,表现在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农民金融意识不强。
完善农村征信制度。首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信社制定征信实施办法,统筹指导 HS 县农信社征信工作的开展,发函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协助,共同加强征信业的管理,完善农户以及牧民信贷信息体系。其次,创新农户征信方式,开发适用于当地农户特质的个人信用评价系统,设计合理的信用评价标准,辅助工作人员调查并整理信用信息。农业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贷款人还贷能力,涉农贷款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而且农村金融服务中担保品市场不发达,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信用担保组织进入农村市场,已补充不完善的征信体系。另外,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征信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征信意识。一是提醒广大农户及时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第一时间向农信社反馈有误的信用信息;二是向农户普及良好的征信记录能够带来金融服务便利,不良的征信记录会记录社会个人信用档案。充分利用农户耳熟能详的标语,“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先还先贷”等,倡导农户加强自身信用管理。农信社应与当地法院、税务、工商、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共同打击逃废债务者,依法依规维护信用社合法权益。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司法公正,加大金融诉讼的执法力度,为农信社更好服务“三农”保驾护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以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加快自治区信管理相关立法,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
6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结论
本文将新疆 HS 县农村信用社作为研究对象,以信贷风险管理为核心研究内容,深入剖析农信社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设计并提出实施保障。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