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视角下A银行温州分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5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为 A 银行的信用贷款产品的风控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参考;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控问题上提供借鉴。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双创”的主要载体,解决了 75%的就业岗位。总体看来,小微企业的贷款总需求任何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刚性,其直接融资的可能性很小,寻求银行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仍是主旋律。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在当前环境下要优化小微企业的融资,鼓励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贷的投放力度并保证风险可控。因此,目前小微企业信贷无论是银行自身发展需要还是国家经济发展要求,都在信贷业务中举足轻重。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特点,融资业务一般风险较大,从数据来看,贷款违约率和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而且一旦发生不良贷款,追讨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融资需求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纷纷进行了融资创新,伴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信用贷款产品成为融资产品创新的重点。信用贷款是伴随金融发展的一种产物,是银行的重要业务和收入来源,是我国现阶段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产品,但是因信用贷款债务人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在此过程中无需提供第三方担保或抵押品,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因此这种贷款方式风险较大。

温州曾经因其“温州模式”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状态的缩影。2011 年下半年,温州老板“跑路”事件掀起风暴,信贷危机逐渐蔓延。时隔不到一年,杭州企业担保链风险再起,之后全国范围内的企业担保链风险层出不穷。2012 年 3 月,国务院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成为改革的重要取向。温州地区小微企业占比较大,并且温州地区小微企业风险影响面广,风险发生具有前沿性。因此,以温州地区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前瞻性。截至 2018 年 2 月温州市小型及微型企业贷款约占 49%,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关注及以下贷款 64 亿人民币,占到 53%。

1990 年以后,因为考虑到风险问题,大部分商业银行停止了对小企业的信用贷款,直到 2010 年之后商业银行才逐渐又开始了对小企业信用贷款的重视,经过几年的尝试,2014年以后各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产品迅速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A 银行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2004 年成立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A 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经历了一个由不太重视、试探性开展,到作为新的赢利增长点和战略业务大力发展的过程。从 2005 年开始,明确将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点领域。2012 年推出了小微企业信用贷业务。2016 年 A 银行温州分行贷款规模在温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中位居第四。本文以 A 银行温州分行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控,具有借鉴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达到三方面的目的:第一,增进对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成因的了解和认识;第二,研究商业银行新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疏漏;第三,提出优化风控方式的对策,为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控问题上提供借鉴,既要能够有效针对新型信用贷款产品,又能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成本。
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的理论,并结合 A 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 A 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产品如何完善风险防控的建议。一方面,从理论上对该策略进行检验,为 A 银行提供有利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从实践上能为 A 银行的信用贷款产品的风控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参考。

小微企业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助推力量,也是目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突破目标,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发展,信用贷款产品尤其是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近年来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其信贷风险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近年来实体经济空心化、资本市场热钱化的趋势下,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的收回则更加难以保证。如何完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控体系、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降低信贷风险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将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防控的相关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第二,通过具体的案例提出具体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产品存在风险;第三,提出完善风控的建议,包括如何全面评估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贷能力,贷中如何跟踪企业经营状况,银行如何做到尽职管理等。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1 小微企业信贷
小微企业的界定:小微企业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于大、中企业而言的,微型企业包含在小企业之中。目前我国对于小微企业的划分范围如表 2.1 所示。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内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的研究
信贷风险指商业银行的贷款难以收回而形成的资金风险,是其经营最主要的风险,其研究从 18 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深入。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贷款业务逐渐成为了企业家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在此过程中随着贷款业务的不断扩大,企业家和消费者不能及时偿还贷款的情况也常常发生。也正因为如此,关于信贷风险的研究也就显得日益重要。
关于信贷风险的定义,大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来国伟(2013)认为银行贷款损益的不确定性构成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孙志娟(2015)指出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是借款者在约定的时间内不能及时付还本息,造成了银行不能及时回笼资金,从而引发不同程度上的资本损失。Anthony Saunders 和 Marcia Millon Cornett(2012)研究发现信用风险的产生,是因为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债权所承诺的现金流量完全或部分未能支付,金融机构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要比短期的大。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来源于许多方面,第一,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来看,理念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对称、人员配置不对称都会导致信贷风险逐渐积累,许洋(2014)、李根鲁(2015)在对商业银行风控研究中都有说到。魏国雄(2014)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银行风险意识淡漠,同业间不断竞相降低融资的风险底线;一些银行信贷业务缺乏发展的眼光,不去研究结合地经济结构需要的信贷总量及其分布,不对不同风险业务的管理进行合理细分,特别是部分信贷从业人员缺乏有效识别风险的能力;一些银行判断风险和进行融资决策的依据是通过第三方担保识别和防控,缺乏独立的体系。张海宁、欧阳海洁(1999)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几个突出问题包括信贷业务的全程封闭运行、信息资源的高度浪费、经营人员的动力缺乏、严重的内部人员现象等。第二,从贷款方来看,胡娟(2012)指出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信贷业务野蛮发展,国家的法律制约手段缺失,小额贷款者缺乏信用观念,存在违法清算、欺诈债权人等游离于法律体系范围之外的行为,短期骗贷的行为倾向明显,借用各种手段方式骗取银行贷款,挥霍一空后,恶意逃废银行的贷款债务。魏国雄(2014)调查发现企业过度融资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管约束,一些企业主注册关联企业,通过关联企业从多家银行进行融资,产生了极大的风险。第三,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也会影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但通过研究表明,影响的作用并非一致,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区分。一种观点认为,银企关系有利于增加企业信贷风险。 Dewatripont and Maskin(1995)和 Carmignani and Omiccioli(2007) 从银行的角度出发,指出银企关系增强会使低质量的投资项目获得追加贷款,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

3 A 银行温州分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控现状.............................14
3.1 A 银行温州分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现状..................................14
3.2 A 银行温州分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现状...................................14
3.3 A 银行温州分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控基本架构.....................16
4 A 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20
4.1 A 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内部风控问题的访谈分析........................20
4.2 A 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内部风控问题的调研分析..........................21
5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经验启示................................27
5.1 富国银行客户细分模式和交叉销售管理模式............................27
5.2 德国 IPC 公司信贷人才针对性培养模式.................................. 27

6 完善 A 银行风险管控的建议及保障措施

6.1 优化内部风控管理的建议
6.1.1 优化信贷调查内容
优化基础一:参考国外领先金融分析机构评级标准
目前, 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多采用 “评分法”,国外金融体系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的商业银行多采用专业的评级机构的数据来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而国外的一些评级机构如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于 1860 年创立的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是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独立信用评级等一系列服务;于 1900 年创立的穆迪公司(Moody’s),是国际权威投资信用评估机构,其信用等级标准被国内大部分银行采用。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及讨论
商业银行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情况掌握难度大,出险事件层出不穷,自身和外部均有原因。目前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管理流程虽已较为完整,但是风控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风控岗位设置存在问题,包括岗位交叉、一人多岗降低风控效果;信贷审核存在疏漏,机械式的贷中评价难以保证贷款质量;执行者营销推进过快等主观行为形成风险,客户经理个人能力影响风控效果等。同时,还面临小微企业和信用贷款本身特质所形成的外部风险。包括小微企业资产状况及价值认定难,企业主行为风险评估难等;信用贷款普遍存在的风险,包括易引起过量贷款,追偿难度大等。为完善 A 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管控,提出了优化建议:根据基本调查所需事项、近年来企业信贷出险案例、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访谈、设计信贷调查参考表作为调查辅助;建议建立信息化应用辅助,提高系统整合度和数据更新及时性;优化贷后管理岗位分工,完善信贷流程监控并确保监控到位,制定自查和互查制度,加强信贷尽职管理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