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66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从两年前开始到现在,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大量的网络金融信息在我们身边传播,2013年末, 余额宝吸金已经达到1850亿以上,腾讯开发出了可以使用微信等方式来进行支付购买产品,各种 P2P 网贷风声水起,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取得了营业执照,基金公司几乎全部在淘宝上开直营店,春节前各种“宝”类产品收益均冲上了 6.5%以上的高位,马年的微信抢红包再次把互联网金融推上小高潮,面对互联网金融来袭,传统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都在加快业务转型、加快运营模式的转变,几家银行陆续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推出“直销银行”等。
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很多网络基金公司为了自身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客户来进行投资,把回报率夸大,而对于具体的风险挂口不提,一些 P2P 网贷公司发展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倒闭或者携款逃跑等,最近常见的几种经济纠纷案就涉及到第三方支付,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到其中,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出现的这些问题,人们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和思考。随着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定位功能等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积累大量的用户基础及交易数据,比较高效地了解了用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偏好,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P2P 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发展如此迅速,是受行业内部关注最多的。互联网金融促使了银行传统物理渠道向电子渠道替代加速转型,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是“鲶鱼”搅动了传统银行业务市场,还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正在颠覆着传统的金融体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有助于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在促进金融机构民营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民营银行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直接推动了利率市场化,2013 年以来各家银行先后将存款利率上调10%;互联网金融改善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推行平民化理财等有利于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互联网金融发展使大量的非金融机构得以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不同业务得以相互渗透,分业经营和监管格局受到了冲击。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在逐步推进,引导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2013 年底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监管层首次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影子银行范畴,并明确了央行的监管主体地位,2014年3月13日,央行暂停虚拟信用卡与二维码支付等支付服务,下一步央行将实施对网络支付具体的监管措施。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积极应对,努力转型,是值得深思的话题,本文通过旨在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提出解决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以及结合中国工商银行实际案例,解决当前工商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1.2.2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精神的互联网开始步入到传统金融行业里面,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并且在发展的同时还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相互渗透。“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本课题试图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因此对于丰富和发展金融创新理论、银行营销理论、银行管理理论、金融监管、金融改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
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扩张业务的新机遇,本课题在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的策略。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一是对中国工商银行策应互联网金融发展有着直接指导意义;二是对于金融同业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如何应对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三是对于金融监管部门创新监管起到一定的决策参考作用。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2.1 互联网金融的涵义和特点
2.1.1 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互联网金融( Internet of Finance,简称 IOF)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的精神渗透到传统金融业态,对原有的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及衍生出来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具备互联网理念和精神的金融业态及金融服务模式统称为互联网金融;其依托于移动支付、云技术、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及高度普及的互谅网进行的金融活动,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而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形态虚拟化,运行方式网络化。
金融中的中介理论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金融理论的发展,这种由通信技术和现代金融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产物,会因为网络的发展,对传统的金融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采用移动支付等高科技技术进行的金融。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金融服务基于大数据的运用
金融业一方面是大数据的主要生产者,另一方面也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大数据可以促进高频交易,社交情绪分析和信贷风险分析三大金融创新,以阿里金融为例,它通过对淘宝客户购买情况的分析,判断客户可能是属于哪个消费阶层,以及可能存在哪些潜在的消费需求,另外,再通过水电、煤气、通信地址来核实是否具备稳定的住址,以及通过住址的平均房价,多方面多维度进行信用判断。2010年和2011年, 通过与阿里巴巴的淘宝网、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客户的信用数据会自动的被导入到资产信用的调查中去。
(二)金融服务趋向长尾化
与银行的金融服务偏向“二八定律”中的20%客户不同,互联网金融争取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的客户,大约占了 80%左右。这些小型企业的客户对金融的需求不大,又比较有个性,传统的金融体系是不能满足的, 但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客户方面具备优势。以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为例,在营业小微信贷业务3年的时间里,累计为超过32万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体户提供融资服务,累计放款超过1000亿元,户均贷款4万元。


2.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
2.2.1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我国金融业改革备受全球瞩目,特别是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体制变革的时候正好遇上伴随网络一起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依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是金融套利造成的。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当迅速,2011 年互联网金融处于孕育状态,2012 年可谓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主席马云竖起“三马卖保险”大旗,试水互联网保险,开始探索互联网金融历程,2013 年各种互联网金融门户兴起,2014年互联网金融理财发展迅猛。
(一)各种模式发展
最近几年以来,国内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的迅速,尤其是以第三方支付等为代表的最为明显, 2013年获得许可的250多家支付机构共处理业务153.38亿笔,金额9.22万亿元,第三方支付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形态,P2P网贷公司发展可谓异常迅速,2013年底,网贷平台的数量超过了900家。此外,众筹、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新金融形态也迅速发展。根据福布斯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投资60万-600万的用户达1657万,其中41.7%参与了互联网金融,比较有代表性的余额宝贵米达5800亿元,客户超过8000万户。
(二)巨头进入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巨头以工、建、交行为代表的商业以电商平台为渠道加大对互联网新技术的使用效率。民生银行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北京银行发展“直销银行”等等。传统的互联网领域,腾讯银行于2014年7月份获批,京东成立金融集团,阿里民营银行筹筹备工作完成,并交监管部门。
(三)政府积极支持
互联网金融热潮引起政府关注,政府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第一次明确指出要推动互联网金融和谐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努力把金融相关的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完善。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武汉等地均有方案出台,以广州市《关于促进广州民间金融街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例,该意见对注册资金 500万元以上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落户民间金融街可申报奖励。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分析...................16
3.1 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分析 .............16
3.1.1 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的影响 ............16
第4章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存在竞合关系..................22
4.1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分析 ...............22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建议..........32
5.1 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加快银行转型发展步伐 .........32
5.2 竞争中求合作,谋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双赢 ................33

第6章 案例分析:中国工商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实践与探索

6.1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
当前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实际上,银行业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向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信息化建设最早的实践者、创新者。在中国,早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经紧跟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在高起点上推进了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内银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引领者,工商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历程可以看作是我国银行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工商银行1984年成立以来,走过了从一把算盘一支笔的手工操作,到微机单兵作战,到大机延伸,再到数据大集中和电子化网络的发展道路,并先后自主研发推出四代核心应用系统,奠定了在国内同业中信息科技的领先优势,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银行信息化建设目标。
6.1.1 实现了 IT 大集中
在国内同业率先完成全行数据大集中,实现了境内外所有分支机构以及集团子公司各类数据的集中处理和统一管理,支撑着全行近1.7万家营业机构、9.12万台 ATM、140 万台 POS、4.65 万台自助终端的运行,从而由过去因信息分割而造成事实上的成千上万家“小银行”的集合体,整合成真正意义上的一家大银行。目前全行数据中心日均处理业务量2.15亿笔,日峰值业务量2.54亿笔。今年 6 月上海同城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成功实施核心生产系统同城双中心的切换运行,整体搭建起“两地三中心”的科技运行架构,做到发生灾难时分钟级快速恢复生产运行,全面提升了信息系统风险防范和业务连续性运行水平。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文以互联网金融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理论分析法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比如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征以及内涵,并分别根据六大模式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其次采用实证调查分析法对互联网金融的不足和商业银行的优势进行分析;再者采取实证调查分析和理论相结合,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实际案例分析,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研究的成果,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于银行业务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建议,并结合中国工商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具体的措施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归纳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分析,认为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在支付、存款、融资、信息资源等四方面产生倒逼机制,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发展。
2、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认为商业银行应从战略调整、积累大数据、加强合作、业务创新、完善风险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快转型发展谋求与互联网金融的共赢。
3、调查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并为工工商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提出大力发展电商平台、加快产品创新、提高客户体验、加强风险管控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