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策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67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产业集群发展与供应链管理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实施供应链战略是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适应全球化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日益呈现系统性和集成性的特征,协同和系统优化是实现其增值效应的主要手段,这也恰恰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后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企业在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利润增长点”的空间已十分有限,而专注于企业自身的单个供应链管理并不能有效解决供应链失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战略视野,关注核心制造企业与关联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供应链协同与优化,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来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柔性,形成竞争优势。本项目正是基于沈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背景,对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及其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展开深入探讨的。

1.2研究意义
现代装备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个装备制造企业间的竞争转变成以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日益受到重视。针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迫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沈阳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对沈阳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1.2.1 有利于形成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装备制造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更重要的是其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集成性。从产业特征来看,单个企业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全面地建立竞争优势的难度很大,即使确立也必然面临成本过高和长期内难以维持的困局,这也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欧企业纷纷由纵向一体化走向供应链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产业发展已进入到产业集群决定产业竞争力的阶段,拓展集群效应、实现集成创新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是一个产业能否持久领先的决定性因素。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也要探寻与产业集聚相结合的新思路,以供应链协同管理促进产业集群效应的充分发挥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面向“十二五”,沈阳市确立了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深入分析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及供应链管理现状,积极构建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技同兴、信息同享的供应链协作体系,必将激活沈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推动产业集群向智能化、成套化、高端化迈进。

第2章 集群式供应链及其协同的相关分析

2.1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关系
根据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的定义,产业集群不仅包含地域性的地理特征,而且还包含反映集群内部企业和各要素之间联接模式的产业特征。在关联企业集聚阶段,企业仅仅是专注本身的物流管理,还谈不上供应链管理协同的概念,但到了产业集群的增长期和成熟稳定期,情况就大不相同。此时的产业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纵向拓展到供应商和客户,横向拓展到生产相同或互补产品的同类企业。集群中企业组成的复杂价值链网络,每个成员企业与周围企业形成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呈现一张纵横交叉的协作网络,在这种网络中不仅存在多个传统单链供应链系统,而且存在跨链企业间的相互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多条供应链在一定地理区域的局部集中。
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发展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集群以地域为基础将与一定产业相关的人力、技术资本和创新力协同、集成并在某支柱产业平台上予以展现和汇集, 在组织上保持相对松散、分权和差异化以具备主动和快速反应的创造能力,为供应链的组建和动态调整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而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控制,对多个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分销企业和零售企业进行不断的优化、整合,通过企业间的动态竞争与合作,使集群内的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得以实现。在产业集群中,一般是一条或多条供应链在一定空间的局部集中,既包含供应链在局部区域的集中,也包括供应链的一部分在一定空间的集中。

2.2集群式供应链的结构、特点与分类
2.2.1 集群式供应链的网络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整个集群式供应链实际是一个有向(按供应链方向)的投入—产出网链系统,既有位于供应链各环节上的单元集合,包括供应商企业群、制造商企业群以及分销商企业群,又有游离于单链式供应链之外,但处于集群式供应链之中的大量中小型配套企业集合,还有为整个集群式供应链系统提供各种服务的辅助性企业和机构集合,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市场信息中心、研发机构及高专院校等。几个部分的作用各不相同,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整个集群式供应链的系统。

第3章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15
3.1 机械装备制造领域..........................15
3.2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领域............................17
第4章沈阳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现状分析 ................. 20
4.1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的特点.................20
第5章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构建................ 26
5.1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目标......................26

第6章加强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对策建议

为了实现沈阳装备产业集群供应链的柔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供应链收益最大化,必须从转变观念、优化产业组织、整合供应链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6.1完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是构建供应链协同框架的基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不是短期的交易关系,而是长期、稳定的命运共同体。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竞争变成了竞合,信息割裂与封闭变成了信息沟通与共享。所有这些,必然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如信息搜寻费用、交易谈判费用、契约履行费用、交易变更费用的节约。伙伴关系的建立一方面有赖于树立合作双赢、相互信任的战略观念;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利益分配机制的保障。
6.1.1 树立“协同双赢”理念,形成信任机制
供应链协同理念不但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间发挥关键作用,也是供应链网络成员间实施战略互补和管理协同的必要途径。“协同”既是供应链协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各节点企业建立信任协调机制的观念保障。协同双赢理念以谋求共同发展,共同获得应得利益为行动指南,互惠互利是其最终目标,它不仅要求对利润取之有道,还要求取之有度,要充分考虑其它企业的利润空间。在双赢理念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实现上下游节点企业自身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基本途径。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市场环境下,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企业都应树立协同双赢的理念,创造与维系一个共同的愿景,消除习惯性的防卫行为,在各自优势领域为供应链整体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基于承诺、彼此信任的关系,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排除相互封锁的弊端,营造出有利于合作的氛围,以实现长期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结论
产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过供应链协同整合来加强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是节约供应链成本,增强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供应链属于单一或多中心型集群式供应链,具有纵向分工与横向合作并存,产品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较高,总成企业地位突出的特点。要适应以柔性、快速响应和集成化为特征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必须提高供应链协同意识,建立纵向协同与横向相结合的供应链协同体系。在沈阳装备制造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有机体系中,建立信任机制、形成伙伴关系是组织基础,重组业务流程、强化分工协作是效率保障,整合创新资源、增进知识共享是发展动力。各方面互相配合,综合发展,方能提高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整体运营效率,促进产业集群快速、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