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1导论
1.1研究问题的提出
现代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质上是技术进步的差距,各国的经济竞争,实质就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竞争,拥有技术进步的优势,就拥有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钟阳胜,2005)。目前的中国正通过改革开放,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缩小了技术差距,但是中国要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借助技术进步这个“第一推动力”。但是科学技术是不会自动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还需借助金融发展来调动资本这个“第一启动力”。因此需要从理论上加强对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研究,实现技术进步“第一推动力”与资本这一经济发展的“第一启动力”之间的有效对接。
1.1.1现实背景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协调互动是保证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和速度的前提和基础。历史经验表明,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实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和保障。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进步面临着严重的金融约束瓶颈,技术进步缓慢。因此,在目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金融支持技术进步不足的环境下,我国急需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研究技术进步的金融安排机制,有利于加快我国科技进步步伐,有利于发挥技术在实施赶超战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摆脱资源环境瓶颈,实现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和升级。
(l)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赶超的第一推动力
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钟阳胜(2005)认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己成为主角和第一推动力,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赶超中,也必然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2面向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重视加强技术进步。美国前总统里根认为科学技术是对美国未来必不可少的投资,布什在1988年竞选中提出“美国的持续进步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科学技术是美国经济永葆青春的源泉。”’特别是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应对经济衰退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大力推动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抢占未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环境长期高强度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化,已经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状况不堪重负,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考虑到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实施科技进步战略,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任何一项科技成果,在其研发阶段、应用转化阶段、直至产业化阶段等各个时期,存在着不断放大的资金需求,需要借助于金融发展解决资金支持的问题;而且金融系统所提供的风险规避与转移、公司治理,激励约束、价格发现、流动性供给等功能,能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功能性保障。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赶超经济发达国家,必须加强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支持性制度研究。
(2)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进步的基本模式—自主创新和对国外技术的模仿,我国技术进步有了较大发展。但和先进国家相比,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对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如2007年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60%,而美、日仅为5%左右;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467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仅123亿元,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每百元GDP产出所消耗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仅居于第24位等等。正如联合国发展项目(UNDP)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技术采用和模仿的国家。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对我国延续多年的以技术模仿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式有着相当的约束。由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重大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2文献综述
现代金融体系的出现,推动了资本积累,促进了历次产业革命的完成,加速了技术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的结构日益复杂,金融体系的功能逐步多元化和日趋强大。长期以来,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金融发展理论也是从宏观层面考虑金融发展的作用,对于如何利用金融发展来促进技术进步则未有系统的研究。本章将对这一领域的历史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涉及金融发展的功能理论,金融如何通过功能的发挥影响技术进步,其实现机制是什么等研究领域,为后文分析中国金融发展影响技术进步奠定基础。
2.1金融发展影响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评价
早在18、19世纪,斯密、李嘉图等学者就认识到银行可以通过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和积聚民间资本,减少一国非生产性资本占用和促进真实资本流动,带动经济增长。Bagehot(1873)和Sehu eter(1912)较早认识到银行动员储蓄,鼓励技术创新的功能。Schum Pcter(1912)认为由于银行中介可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公司的详细信息,因此其可以行使全社会代理人的角色,通过动员储蓄、评估投资项目、公司监管和便利交易等方式,将社会储蓄配置到那些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中。因此,金融中介的发展将能加速技术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继schum Peter(1912)的研究之后,学者们围绕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研究主要考虑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体系的出现及发展如何影响技术进步,也有文献研究技术进步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对于金融如何影响技术进步则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是金融体系影响技术进步的功能有哪些;第二是金融发展是通过哪些渠道来发挥其功能,影响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是什么。
3 技术进步机制与金融制度需要........... 40-57
3.1 主体需要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40-49
3.1.1 技术进步动力的理论模式......... 40-45
3.1.2 主体需要与历次产业革命......... 45-47
3.1.3 金融发展与历次产业革......... 47-49
3.2 技术进步的金融需要......... 49-57
3.2.1 技术进步的特点......... 49-51
3.2.2 技术进步的金融需要分析......... 51-57
4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机制分析 .........57-99
4.1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机制......... 58-70
4.1.1 信息处理功能与技术进步 .........59-65
4.1.2 风险分散功能与技术进步 .........65-68
4.1.3 项目监控功能与技术进步 .........68-70
4.2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实现机制......... 70-99
5 金融发展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99-125
5.1 中国的金融发展及技术进步......... 99-104
5.1.1 中国金融体系发展回顾 .........99-103
5.1.2 中国的技术进步概况 .........103-104
5.2 中国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进步......... 104-118
5.3 金融体系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118-125
结论
本文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
(1)文章仅考虑了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其实,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金融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资金支持,技术进步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利润空间。未来的研究可全面考虑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作用,以及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偏离,金融功能丧失引发的金融危机。
(2)在实证研究方面。金融发展指标的选择是个关键,本文虽然从金融功能方面构建了金融发展指标,但还需要考虑更合适的指标来反映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以更方便从金融功能发挥方面研究其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未来的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研究成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发展指标的进一步丰富与修正。虽然检验了金融发展作用于技术进步的两个途径,但还存在其他作用途径,还需深入剖析。数据方面,本文采用的都是宏观层面的数据,下一阶段的研究可考虑产业层面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对金融发展作用技术进步的机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艾伦,盖尔.《比较金融系统》 [M],王晋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巴克尔,汤普森.《英国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第四版) [M],陈敏强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3白钦先,赫国胜,张荔.《赶超型国家金融体制变迁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4陈金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程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6范德胜.《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7付家骥等.《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8戈德史密斯,雷蒙德《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9格利与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10葛正鹏.《西方经济成长:基于经验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6年.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1引言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其规模增长迅速,全球交易总量逐年上升。金融衍生产品为交易者提供避险、套期保值作用,同时其交易也伴随着许多巨额亏损事件,如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日本住友商社巨亏,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中航油事件、法国兴业银行事件,次贷危机等。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态度变得谨慎起来,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是非论又一次成为金融理论探讨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由于金融市场基础条件欠缺,导致期货试点工作以失败告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21世纪以来,我国整体经济运转良好,GDP增长保持在9.9%左右,2009年GDP达到335353亿元,呈不断发展态势,我国的金融市场平稳快速发展,金融业GDP由2000年的408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6817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8.95%,占GDP总值比例由4.12%增长到5.35%。2005年至2008年金融业发展迅速,其中2007年金融业GDP增速最快,达到了57.02%。同时我国正在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加入WTO后,资本市场不断深化并逐渐开放,金融衍生产品需求增加。快速发展和逐渐开放的金融环境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保障。所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既是顺应国际市场发展潮流,又是出于自身条件的具备与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当前,国内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产品本身的特性上,如风险管理、风险规避作用等等,对我国如何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全面的、具有战略高度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在我国金融业开放的新条件下。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相对较成熟,创新意识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定价等方面。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1.2研究意义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20世纪7。年代以来,世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迅速发展,交易规模在次贷危机中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这是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现在正处在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初步阶段。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规避风险,但其衍生性、杠杆性等自身特性却又伴随着一系列风险。一件又一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事件,尤其是目前这场波及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在这个时候总结国内外经验,分析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现状,研究我国未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前景有三个意义:第一,次贷危机又一次揭示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性,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不能因噎废食,正确认识并结合我国金融市场条件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在当下具有消除偏见的现实意义;第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欧美等国家发展缓慢,还处于初步阶段,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必将对金融衍生产品持谨慎态度,如何在这个时候发挥后起优势,缩短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差距,加快金融创新,加快我国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三,在新形势下,加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探求一条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路径,加强竞争能力、提高效率和应对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1.2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资料数据
1.2.1研究思路和方法
笔者对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的认识和态度是中性的,本着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来分析国内外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反思20世纪90年代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试点失败的教训,对我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原则、模式、路径、风险控制、市场建设及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建议。由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且缺乏许多具体交易数据,对发展现状的研究主要在发展特点、交易品种、交易情况和金融监管上。全面分析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发展路径、演变模式、风险管理、市场建设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及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结合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特别是利率和汇率改革进程等实际发展情况,来确定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原则和整体思路,对未来发展进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2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
2.1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金融衍生产品是在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浪潮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规避风险的产物,又是金融市场竞争的结果。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多种多样,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是:衍生产品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①。我国《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力祛犷中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为: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②。综合其他解释,金融衍生产品(Derivatives),又称为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或衍生证券(Derivative security),是指以一些金融产品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产品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产品决定的金融产品。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金融产品可以是外汇、股票、债券、存款等这样的传统工具,还可以是期货、期权这样的衍生产品。
3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状况......... 28-39
3.1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28-35
3.2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经验教训......... 35-39
3.2.1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试点失败......... 35-37
3.2.2 教训总结 .........37-39
4 境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借鉴 .........39-50
4.1 境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 39-46
4.1.1 演进模式借鉴.........39-40
4.1.2 发展路径借鉴......... 40-41
4.1.3 风险管理借鉴 .........41-44
4.1.4 市场建设借鉴......... 44-45
4.1.5 金融监管借鉴.........45-46
4.2 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46-50
5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建议.........50-57
5.1 我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50-52
5.2 我国未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52
5.3 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路径选择......... 52-53
5.4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建议......... 53-54
5.5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建设建议......... 54-55
5.6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建议......... 55-57
结论
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深化、金融创新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特有的性质,使得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用来规避风险、套期保值,另一方面其交易也伴随着巨大风险。衍生产品发展历史悠久,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是发展起来的,且发展迅猛。1998年全球金融衍生产品未清偿额为92万亿美元,2008年就达到了605万亿美元。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吸取20世纪90年代金融衍生产品试点失败的教训,总结国外市场的发展经验,深思金融危机的启示,对我国今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首先站在战略高度确定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原则,即结合中国特色和国际模式;优先发展本国市场、拓展发展国际市场;先重点发展场内市场、后推进场外市场;结构由简单到复杂,风险由低到高。
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失败教训,诱致性演进模式在现阶段行不通,所以建议采用强制性演进模式,并充分尊重市场需求。
3.鉴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低,基础产品市场不成熟以及借鉴新兴市场国家发展路径,建议我国选择首先发展股票类衍生产品,其次发展利率类衍生产品,最后发展外汇衍生产品的发展路径。
4.金融危机凸显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这正是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薄弱环节,建议我国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完善微观主体内部控制。
5.对于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集中交易、流动性强、容易监管的场内市场是我国发展重点,建议现阶段应重点发展交易所市场并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6.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健全,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相应监管法律,所以建议构建政府金融监管框架和明确监管主体,完善行业自律和交易所自律,健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由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时间短,数据较少且不完整,加上笔者研究能力所限,调研不充分、数据不够完整,所以,文章尚有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Ettredge, M. and R. Greenberg. Determinants of Fee Cutting on Initial AuditEngag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0.28(1): 198-210
[2]Allen T.Craswell,Jere R.Francis and Stephen L.Taylor.Auditor Brand NameReputation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December)20:297-322
[3] Defend M.,T.J.Wong and Shuhua Li.The Impact of Improved AuditorIndependence on Auditor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2000:49-66
[4] Albert L. Nagy,Joseph V. Carcello. Client Size, Auditor Specialization and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f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4, 19(5):651-668
[5] Balsam, S., Krishnan, J. and Yang, J. S.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Earnings QualityfJ].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3, 22(2):71-79
[6]Brian W. Mayhew, Kimberly A. Dunn. Audit Firm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Client Disclosure Quality[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4, 19(1):35-58
[7]Defond, ML.,Francis, J. R. and Wong, T. J.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Market Se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J]. Auditing: a Journal ofPractice & Theory,2000,19(1 ):49-66
[8]Gramling, A. A., Johnson, V. E., Khurana, I. K.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 Firm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M].Working Paper,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01
[9]Krishnan, G. V. Does Big 6 Auditor Industry Expertise Constrain EarningsManagement? [J]. Accounting Horizons,2003,17(supplement):1-16
[10]Mark H. Taylor. The Effect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Auditor's Inherent RiskAssessments and Confidence Judgment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7(4):693-712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硕士论文范文所占比重大、发达程度较低、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是收入问题。1998—2004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4. 3%,是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8. 6%的一半(林毅夫,2006)。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穷、农民苦的问题凸显,连带的也引起了大家对农业生产的担心。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指出了方向,也拉幵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序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 “五个统筹”,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报经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活动已经展开。尽管形势好转,但由于农民收入基数低等原因,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速,仍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速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专项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 33: 1,绝对差距达9646元,为改革幵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宋振远等,2008)。从生产能力看,中国已达到人均3000美元左右的中等国家水平;而从收入主体看,中国还是以低收入的农村人口为主,具有人均500美元左右国家的典型城乡人口结构特征(陆学艺,2008)。因此,必须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己成为国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从长远来看,金融因素会越来越突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农村金融一般指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总称,通常有两层涵义,在广义上是指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的金融部门,狭义上只是指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为主体的传统部门的融资支持,又称农业金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进而也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如何通过金融深化,消除妨碍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提高的金融抑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从而更需要我们重视和研究农村金融问题。本文从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收入的概况与发展趋势,检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关系,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浙江省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对该省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深入探讨可以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其他地区提供参考。总之,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重构一个适合经济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对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文献回顾
1.2.1农村金融理论
农村金融理论是以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的特点及国情而衍生的金融理论体系。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农村金融作为整体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关于农村金融的传统理论有两种,农业信贷补贴论和农业金融市场理论,但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专家学者提出了新的农村金融理论,如不完全竞争市场论(Stiglitz,1981)。
(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 Paradigm)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金融理论,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亚当斯,2000)。理论的前提是: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慢性资金不足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他们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因此得出结论: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根据该理论,为缩小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收入差距,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比其它产业低。高利贷及一般以高利为特征的非正规金融会使农户更加穷困,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促使其消亡,国家可通过银行的农村支行和农业信用合作组织,将大量低息的政策性资金注入农村。
第二章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2.1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金融”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农业银行为主导、信用合作社为基础、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赵抬,2007)。“农村金融”这一说法也只是在中国近几年才使用的比较广泛,国外金融学科里没有“农村金融”这一独立的概念。综合各家关于“农村金融”内涵的观点,“农村金融”可以被理解为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活动,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村经济活动,农村经济活动又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活动的覆盖范围也同城市金融一样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由此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活动既表现出金融活动的共性,同时也因其活动发生的地域性不同而显现出其区别于其他金融活动的特殊性。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应该重视“三农”问题发展的方向。在经济日益金融化的今天,金融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在中国要解决金融相关诸多难题其首要问题是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完整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三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资金投入、解决农民贷款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 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 27-37
3.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7-32
3.1.1 模型设计..........27
3.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7-29
3.1.3 计量方法与模型.......... 29-32
3.2 计量分析过程与结果 ..........32-36
3.2.1 单位根检验 ..........32-33
3.2.2 协整检验..........33-35
3.2.3 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35
3.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35-36
3.3 研究结论 ..........36-37
第四章 浙江省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支持.......... 37-41
4.1 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 37-38
4.1.1 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 37-38
4.1.2 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不足.......... 38
4.1.3 农村金融效率低、激励机制不健全.......... 38
4.2 浙江省农村金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38-41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45
5.1 研究结论..........41-42
5.2 政策建议.......... 42-45
结论
笔者从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收入增长概况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探讨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关系;尔后阐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不利的方面,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浙江省农民储蓄存款逐年增加,但农民存款是浙江省农村金融的主要动力;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逐年增加。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上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每个阶段增长幅度却不尽相同;从浙江省整体来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农业收入仍然是浙江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2)笔者通过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验证了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收入之间保持着一阶协整关系则说明浙江省农村金融的发展从长期看来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对农民收入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积极促进作用,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供需之间失调的问题。所以,这种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肯定,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于农民收入乃至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就表明近三十年来浙江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这揭示了浙江省农村金融在不断的完善和扩大,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够较好的为“三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4)农村存款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农村存款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长期均衡的相关关系。
(5)另外,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中我们看到,农村贷款对农民收入增加也有影响。
(6)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支持不力;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资金不足、效率不高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Avishay Bravennan&Monika Huppi.改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J].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季刊,1991(3)
[2] Flavin,M.,The Adjustment of Consumption to Changing Expectations about Future Income,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1978 ,(89):974-1009
[3]Gulli.Hege,Microfmance,Question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J],International AmericanDevelopment Bank.New York, 1998
[4]Jefrey Wurgler,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2000,13(2):58
[5]Lewis.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in:The Manchester School of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1954,(22): 139-191.
[6]McKinnon,R.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598-705
[7]Pagano;M.,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3.37(2-3):613-622
[8]Qian,Yingyi,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IMF Staf Papers,1988, (4):592-627
[9]Stiglitz.and A.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81,(71):393-410
[10]Stiglitz,J."Markets,Market Failures,and Development".I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79):197-203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1绪论
1.1选题的背景
金融创新涉及银行、证券、保险,跨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对各国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席卷全球•迅猛发展的时期,在短短二十多年缈间里,就推出了上百种金融创新工具。这一金融创新浪潮既是对剧烈波动的国际金融环境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也对这种波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创新虽然提高了市场效率,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同时也使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风险放大。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与金融创新密切相关的惨痛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和大和银行债券舞弊事件堪称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败的经典案例。由于监管不利,发生了次贷危机,继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创新是受到学术界和金融从业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金融创新既包括了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交易的方式,也包括各种中介组织、市场制度和监管制度的方面的创新。创新不仅带来新的逐利机会,也带来新的风险。一任何一种创新都意味着游戏规则的重新制定,从而会在不同程度上引发利益格局的重新变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在金融创新的动态过程中,既进行能动的推动,也要对环境的变化进行被动的适应性反应,这也就构成了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历程。金融创新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自从现代银行业出现以来,无论是银行传统的三大业务、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体系、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还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体系和货币信用经济演进的主要内容。我国己经加入WTO,面临国际金融巨头的竞争压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各家金融机构间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生存压力,我国金融机构只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同时又必须有合理的制度与之匹配,才能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选题的必要性
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要求我国金融市场必须进一步发展,要求有关部门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与此同时,金融产品必然发生相应的转变。同时,金融风险也将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都要求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创新。首先,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随着国民待遇的实现,市场准入的逐步放松,金融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和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均要求我国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其次,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展,2003年我国经济贸易依存度已达60%。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国际业务,客观上需要我国的金融机构为企业公司客户提供包括套期保值、风险控制、外汇理财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第三,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取消不适宜的外汇管制措施,最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些都要求金融市场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要进一步多样化。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薪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但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
(l)金融创新的战略和思路僵化。长期以来,“金融创新同质化”问题比较多,大、中、小型银行金融创新关注点趋同,创新活动偏离本机构的市场定位,盲目跟从市场潮流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反映了许多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创新缺乏清晰的、立足于本机构实际的战略性考虑,“人有我也有”创新思路仍在发挥主导作用,在创新领域形成竞争过度和竞争不足并存的矛盾。
(2)中国金融业金融创新的历史积累薄弱。金融创新需要有历史的积累和产品设备的连贯性。西方国家有数百年的金融产品更新历史,无论是经营管理理念、人才设备的储备还是技术演变,都是一脉相承。其金融创新的相对成本,相比较低。中国银行业由计划经济的专业银行模式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商业银行模式的转轨只有十多年的历史。经营管理理念陈旧、人才储备和设备更新不足,创新的难度和相对成本较大。西方国家每一次全新的金融创新产品的核心动力,都是信息技术的新突破,像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莫不是如此。由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国金融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3)中国银行业创新动机和思想落后。金融创新,主要动机是为了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创新是力图减轻甚至摆脱加在金融机构身上限制谋利的束缚。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主要目的为利润最大化和规避管制,创新动力源于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中国在进行负债流动性工具创新时流于形式,金融创新偏重于资产安全性,往往在追求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忽视了盈利能力的提高。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以盈利为主,因此银行在推出新产品时,都要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有力的市场营销。一旦可行,则全面推广。新产品往往带来丰厚利润。但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创新大多缺乏系统规划,没有战略眼光,而且推广速度极慢,经常贻误战机。最关键的是,新产品的推出只是为了点缀门面,仅仅将其作为吸引存贷款业务的一个小补充。
(4)金融创新的可持续性不足。金融创新带来新的收益,也产生新的风险。但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创新收益和风险问题上的认识是不平衡的。特别是主要金融机构在经过股份制改造,财务状况显著好转的情况下,金融创新冲动日益高涨,但对创新风险的审慎性管理仍然薄弱。金融创新的随意性大,管理粗放,系统深入的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测尚不健全,造成金融创新活动的不可持续。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金融工程概述
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金融学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资产的供给和定价,换言之,金融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从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经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金融资源的配置是在收益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下进行的,同时金融市场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金融学必然将风险管理作为其关注的重点。可见,对于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决定了金融学的研究内容。具体到研究方法,金融学在继承经济学传统的基础上,亦广泛地从其他学科领域吸取养分,譬如,工程方法的引入就为金融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对于“工程”一词,人们并不陌生,凡是“工程”,必然意味着:在一定的科学原理指导下,将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元件和组件按照一定的结构化特点组合成有价值的产品或者复杂系统,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比如建筑工程,是以各种建筑材料,依照力学和建筑学原理,按设计图所预定的结构,建造出多种形式的建筑产品,供办公或居家之用。就金融工程而言,道理与此类似,不外乎是金融学与工程方法的结合,从工程的角度论,其要素包括:元件—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来的种类众多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原理—随金融学科发展而形成的金融和投资理论;结构—金融工具的特定的组合方式;功能—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的收益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 金融创新与制度演变规律..........48-61
3.1 金融市场制度法规存在的必要性.......... 48-50
3.2 金融创新是在一定制度法规环境.......... 50-53
3.3 制度对金融创新、金融市场环.......... 53-56
3.4 金融创新导致的制度演变.......... 56-60
3.5 小结.......... 60-61
4 金融创新与制度瓶颈.......... 61-75
4.1 引言.......... 61-62
4.2 次贷危机的成因 ..........62-63
4.3 复杂金融的房贷市场分析.......... 63-66
4.4 主要变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66-71
4.4.1 数据来源说明 ..........66-67
4.4.2 变量的计量分析.......... 67-71
4.4.3 统计结果分析..........71
4.5 次贷危机揭示的金融创新的监管.......... 71-74
4.6 小结 ..........74-75
5 中国金融创新制度设计.......... 75-100
5.1 当代西方国家金融制度体系.......... 75-76
5.2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 ..........76-77
5.3 中国金融创新监管制度安排.......... 77-93
5.4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制度安排 ..........93-98
5.5 小结 ..........98-100
结论
由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而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博弈中稳步发展。相配套的金融制度安排是发展金融创新、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主要产生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制度约束是目前金融创新的最大约束。本文主要针对金融创新的制度约束,探究金融创新与制度的演变规律与互动机理,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对美国次贷危机所揭示的金融创新与制度缺陷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金融工程技术大发展背景下对中国的金融创新进行金融制度框架设计,并针对次贷危机揭示出的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缺陷,提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制度安排。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论:
(1)揭示了规章制度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规章制度是造成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因,同时创新的产生有刺激了新的规章制度的生成,是一个动态演变相互匹配的过程。金融制度存在的理由是存在市场失灵,而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一部分在于金融创新的局限性。金融创新应用局限性说明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环境的开放和技术手段的更新,更需要从政府在制度层面进行严密安排,有效规避潜在的系统风险。规章制度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规章制度是造成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因,翻转过来,又得出新的规章制度。从经济角度解释这种创新,在规章制度限制过大,导致企业丧失赚取大把利润机会的时候,这样的钻法律漏洞的创新制度通常就会出现。金融机构在制度限制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变的没有效果了。因此法规政策的有效性只能维持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导致制度变动。金融创新、政策变动是交替循环的。
(2)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金融创新环境下制度瓶颈导致市场失灵,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论述金融创新与制度匹配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定性分析、风险传递机制分析和计量分析阐述次贷危l机产生的两个基本原因:一是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放大效应,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大量的金融创新加速了资金的创造和流通,并导致房地产泡沫的迅速增加和房地产价格的迅速提升。二是监管制度上的不足。贷款标准的降低,金融工程技术的的复杂性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在金融创新之下,由于监管不力,这些衍生品的风险度无从得知。同时监管层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市场在狂热时期的盲目性,没有充分考虑系统风险,没有充分监管个体金融机构严格控制风险。并且指出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很多流动性资本寻找较高回报,不少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的辐射氛围大大扩大,由于它的杠杆效应使得危机的影响程度大大加深。作为制度反应,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于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监管,诸如巴塞尔委员会、风险评级机构以及各大金融机构都在对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评级方法等进行努力的探索与修订工作。对于衍生产品的使用和混业经营模式监管当局更加谨慎。
(3)通过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分析,剖析监管制度如何应对金融创新引发的金融环境的改变以及制度如何刺激创新的发展。通过梳理中国金融监管制度进程,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金融工程、金融创新环境进行制度设计,建立中国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金融制度安排理论框架,包括近期制度、远期制度以及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制度安排,并细述银监会金融创新监管思路与实践成果。围绕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制度制定目标,通过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监管协作、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监管目标。
(4)针对次贷危机揭示出的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缺陷,从金融创新监管的角度提出次贷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金融资本市场改革方案和建立金融创新体系和信用体系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Ettredge, M. and R. Greenberg. Determinants of Fee Cutting on Initial AuditEngag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0.28(1): 198-210
[2]Allen T.Craswell,Jere R.Francis and Stephen L.Taylor.Auditor Brand NameReputation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December)20:297-322
[3] Defend M.,T.J.Wong and Shuhua Li.The Impact of Improved AuditorIndependence on Auditor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2000:49-66
[4] Albert L. Nagy,Joseph V. Carcello. Client Size, Auditor Specialization and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f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04, 19(5):651-668
[5] Balsam, S., Krishnan, J. and Yang, J. S.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Earnings QualityfJ].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3, 22(2):71-79
[6]Brian W. Mayhew, Kimberly A. Dunn. Audit Firm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Client Disclosure Quality[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4, 19(1):35-58
[7]Defond, ML.,Francis, J. R. and Wong, T. J.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Market Segmentation: Evidence from Hong Kong[J]. Auditing: a Journal ofPractice & Theory,2000,19(1 ):49-66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1.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过去的两年里,“金融危机”无疑成为了全世界最为关注的话题。那么,金融危机是否可以防范呢,全世界的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是经济运行周期的体现。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探讨,金融审计的重新定位,是否能为金融风险的控制、金融安全的维护和金融危机的防范起到一定的作用。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众多,但是却未能及早发现和化解日益积累的金融风险,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在美国的审计体系中,民间审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于金融体系风险的积累也未能起到监控的作用,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无力可施。美国政府责任署(GAO)无法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审计,也无法对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但是美国政府责任署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对政府的救市法案进行了跟踪审计,发表了相应的报告和意见,对金融危机的事后救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金融危机的发生是由于国家金融体系中金融风险的逐渐积累,达到并超过了国家的金融体系所不能承受和控制的程度,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短期内的突然爆发所导致的。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美国经济体中金融风险长期累积所导致的结果。最终导致金融海啸重创了美国和全球的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那么如何加强对国家金融体系中金融风险的控制,以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从而尽可能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呢?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系统能起到什么作用呢?目前金融审计理论界尚未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在目前我国所有关于金融审计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金融审计功能的重新定位,即金融审计的功能必须定义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
邓小平曾经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家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审计署也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把维护金融安全列为了政府金融审计的主要目标。那么审计要发挥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功能,则面对金融体系的金融审计就必须成为金融体系的“免疫系统”。根据目前的金融理论研究中关于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金融危机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把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一是实现维护金融安全,进而防范金融危机的基础。目前大部分学者所研究的金融审计,主要指政府金融审计,即政府审计机构依据《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的财务收支和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而金融审计如果仅局限于政府金融审计,则未免太过狭窄,•审计的“免疫”功能的发挥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笔者希望可以重新定义和定位金融审计,提出了宏观金融审计概念,即大金融审计观。首先扩充金融审计的主体,把政府审计机构、民间审计机构和金融系统的内部审计机构全部纳入金融审计的主体范畴;其次扩展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审计外延,即利用各种审计模式、方式、手段和程序加强金融审计的广度和深度。笔者提出了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本质。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本质是指金融审计要成为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笔者也提出了金融审计的功能,即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只有充分发挥金融审计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功能,才能实现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本文的核心思想在于,金融审计的功能应该定位于金融风险的控制,通过加强金融审计,把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达到维护金融安全、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和促进金融发展的目的。
2.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与现状分析
要对金融审计的功能及实现机制进行分析,首先必须建立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因为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是构建金融审计理论和实务体系的基础,当然也是进行金融审计的功能和实现机制研究的基础。但是纵规目前有关金融审计的研究,尚没有学者针对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需要首先提出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包含了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要素,即金融审计的定义、主体、客体、本质、目标和功能等等。因此本章首先论述金融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素等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最后着重分析政府金融审计的现状。
2.1金融审计基本概念的界定
在当前的金融审计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审计就是指政府金融审计,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十八、十九条等相关法律条文,由政府审计机构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和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而未将民间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以下简称民间金融审计)和金融系统的内部审计(以下简称金融内部审计)包括在内。笔者将这种金融审计概念称之为传统的金融审计概念。笔者认为这个金融审计概念过于狭隘,审计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定位均具有局限性,仅仅依靠政府审计,无法使金融审计真正成为国家金融体系的“免疫系统”因此,笔者对金融审计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进行了重新界定,使金融审计的内涵和外延力求完整,为以后金融审计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1.1金融审计涵义的重新界定
传统的金融审计单指以政府为主体实施的审计监督,即政府金融审计。这个概念过于狭隘,不足以概括金融审计的全貌。本文提出宏观金融审计概念,即金融审计不仅包括政府金融审计,而且包括民间金融审计和金融内部审计。为了融合目前的金融审计研究并且统领以后的金融审计研究,笔者提出金融审计可以从两个纬度进行定义,如果金融审计的主体仅限于政府审计机构,则政府金融审计可以定义为:政府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央行、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财务收支以及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所进行的审计监督。我国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所有制形式,使得政府金融审计成为金融审计的主体力量。我国政府金融审计起步较晚,在理论、经验方而还不太成熟和完善,而由于金融机构所有制形式的原因,西方发达国家又少有政府金融审计的理论经验可供借鉴。4“因此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理论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3. 金融审计功能的进一步讨论.......... 60-81
3.1 金融审计控制金融风险的功能定位......... 60-66
3.2 金融审计控制金融风险......... 66-81
4. 金融审计功能的实现机制......... 81-97
4.1 金融审计功能与实现机制的关系......... 81-82
4.2 构建中央银行运行的绩效评价机制......... 82-87
4.3 构建政府审计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 87-92
4.4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控机制......... 92-97
5. 构建中央银行运行的绩效评价机制......... 97-117
5.1 绩效审计理论概述......... 98-100
5.1.1 绩效审计的涵义......... 98-99
5.1.2 绩效审计在国外的运用情况......... 99-100
5.2 中央银行运行过程的绩效审计......... 100-107
5.3 中央银行领导人员的履职审计......... 107-117
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规范研究的运用对金融审计的功能及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首先从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入手,探讨了金融审计的本质、目标、功能及作用等,然后针对提出的金融审计功能,提出了构建三个实现机制,即通过三个实现机制的构建,以实现金融审计的金融风险控制功能,•最终达到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具体来讲,笔者得到以下六点结论:
第一,笔者提出了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要全面、系统地研究金融审计,首先就必须要建立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因此,笔者首先提出了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并且对理论框架中的金融审计概念、主体、客体、内容等进行了界定,并且提出了金融审计的本质、目标、功能、作用等。
第二,笔者对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审计署出台的所有金融审计报告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我国政府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第三,笔者对金融审计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别从从审计发展理论和金融理论出发讨论,提出了金融审计的功能是控制金融风险。认为只有金融审计发挥控制金融风险的功能,才能实现金融审计的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
第四,笔者对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把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才能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状态,进而防范金融危机。
第五,笔者认为金融审计的功能需要一定的实现机制。针对提出的金融审计控制金融风险的功能,提出了三大实现机制。即构建央行运行的绩效评价机制,政府审计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联合监管机制,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控机制。只有通过这三大实现机制的构建,才能实现金融审计的功能,达到金融审计的目标。
第六,笔者分析了构建三大机制以实现金融审计功能的路径。(l)通过构建央行运行的绩效评价机制,对央行运行过程进行绩效审计和对央行领导人员进行履职审计,以控制央行的运行风险,从而确保央行三大职能的的有效行使,进而达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2)构建政府审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联合监管机制,共同对金融机构的运行进行监管,以控制金融机构的运行风险,从而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最终达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3)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控机制,以对商业银行的运行风险进行控制,从而确保银行业的安全运行,由于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因此通过确保银行业的安全,以达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严礼,和秀星.2006.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审计作用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1
2曹文,吴波.2005.新时期金融审计的挑战与定位[J].陕西审计,2
3常迎迎.2009.关注国家金融安全提高国家金融审计服务水平[J].审计与理财,4
4陈慧明.2007.国际金融组织贷援款项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办法[J].审计月刊,5
5陈震宇.2006.关于人民银行开展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J].济南金融,12
6陈天亮,陈锦红.2009•国家审计是攀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9
7陈松林.2002.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8戴相龙等.1998.中华金融辞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52
9邓思谦.2003.金融审计的职能作用[J].华北金融,10
10董大胜.2009.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在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实施25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内部审计,4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末几十年金融自由化、监管放松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形式的、无休止的金融动荡。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体在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不断受到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最初的动荡是 1982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它是第三世界债务危机爆发的起点,同时还有 80 年代前半期美国银行接连倒闭的风波,然后是 1987 年华尔街股市崩溃、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1992 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 年的墨西哥危机和 1997-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出在这 20 多年中,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的过度发展使得金融体系极具脆弱性,就连一些具有发达金融体系的国家也不能避免危机的发生,这表明现代金融动荡越来越频繁,破坏性越来越严重;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传染性效应增强,速度加快,呈全球性;金融危机更容易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体系日益增长的系统性风险已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理论上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生机理及其传导机制,从不同侧面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产生的根源,有利于我们对金融脆弱性问题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正处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开放市场和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矛盾。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经济体制存在的较严重缺陷,因此,认真研究金融脆弱性的成因及其传导机制,对于降低我国金融脆弱性风险、指导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①最早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研究的要数马克思。他针对 1877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大量银行倒闭的现象,提出了“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从信用角度分析了银行体系存在的脆弱性[1]。②明斯基(Minoky,Hylnan P.)金德尔伯格曾经对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做过有影响的论述,形成了“金融脆弱性假说”,并深入研究了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2]。金融脆弱性假说阐述了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为我们把握宏观金融风险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地解释明斯基的金融内在脆弱性,J.A.Kregel从引用了“安全边界”(Margins of Safety)这个概念。他主要从银行角度研究信贷市场的脆弱性,提出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是信贷市场脆弱的主要原因[3]。③Diamond and Dybvig 提出的著名的 D-D 模型,对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它主要强调的是影响存款人信心的因素。他们认为银行提供期限限制转换机制,借短贷长,这种独特的经营使得银行可能处于“挤提式”平衡之中[4]。该研究指出对银行的高度信心是银行部门稳定性的源泉,认为银行系统脆弱性主要源于存款者的流动性要求的有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④以克鲁格曼(Krugman,P.S)、奥伯斯菲尔德(Obstfeld,Maurice)为主的经济学家创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危机模型,其中每一代危机模型又有许多版本。不良贷款增加,可能导致中央财政赤字,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和避免财政危机,政府新增货币的发行并且收取铸币税,导致影子汇率向上攀升,这正是第一代危机模型所论述的内容[5]。第二代危机模型以“博弈论”为核心,是由奥伯扉尔德(Obstfeld)”等人提出的[6]。他们认为在资本市场上对于外汇的买卖有持有者,有卖出者,他们在买卖过程中形成“博弈”,参与这样“博弈”的既有广大投资者,又有中央银行,由于他们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同,在“博弈”中有不同的行为选择,会形成“多重的均衡”。如果投资者的情绪、预期发生变化,就会发生“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推动着危机爆发。这一类理论适用于 1992 年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解释,当时英国面临着失业与汇率之间的政策两难选择,结果放弃了有浮动的固定汇率制。
2 金融脆弱性理论及其生成机理
2.1 金融脆弱性概念
脆弱性(fragility)英文解释为“easily damaged or broken, delicate, slight in bodyand weak in health”。在西方文献中“金融脆弱性”一词一般使用 financial fragility。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又称金融不稳定性(financial instability)。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进程的不断爆发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金融动荡滋生在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金融风波发生之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金融动荡与实际经济的联系甚微。传统的从外部宏观经济角度来解释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越来越缺乏说服力,这就迫使人们放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从内因的角度即从金融制度自身来解释新形势下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脆弱性概念应运而生。二十年来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日趋流行,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对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分类存在着以下不同的几种看法:
1982 年 Hyman P. Minsky 在《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一书中最先对金融脆弱性问题做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形成了“金融脆弱性假说”。他认为金融内在脆弱性是金融业的本性,是由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概念在早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就是通常所说的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以区别于现在人们所说的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具体又基本可分为传统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和金融市场上的脆弱性。I.P.戴维斯认为,金融脆弱性是用来描叙金融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种冲击;它们可以导致信贷市场或资产市场上价格和流量发生无法预测的变化,使金融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这种危险反过来又不断扩大蔓延以致支解支付机制及金融体系提供资本的能力。米.阿格利塔则从金融活动主体行为的角度说明脆弱性,把金融脆弱性看作“微观经济行为与由这种行为所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孙立坚则认为,金融体系脆弱性就是指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状态。本文认为金融体系脆弱性就是指由于高风险状态的存在和演化造成了金融体系抵抗风险和抗波动能力的下降,从而导致金融体系内部不稳定性。
3 中国金融脆弱性传导模型的建立............. 29-45
3.1 金融脆弱性的传导问题 ...........29-30
3.2 金融脆弱性传导模型 ...........30-31
3.3 金融脆弱性传导机制........... 31-38
3.4 金融脆弱性的评估及预警分析........... 38-43
3.4.1 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确定........... 38-40
3.4.2 金融危机预警方式的评价........... 40-43
3.5 小结...........43-45
4 发达国家抗金融波动能力分析及........... 45-56
4.1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模式的特征........... 45-49
4.1.1 美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45-46
4.1.2 日本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46-47
4.1.3 英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47-48
4.1.4 法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48
4.1.5 德国的金融体制及其特征........... 48-49
4.2 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体制的比较........... 49-53
4.3 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弊端........... 53-55
4.4 小结 ...........55-56
5 我国金融脆弱性及现代金融模式选择...........56-67
5.1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根本问题是制度上的缺陷........... 56
5.2 中国金融脆弱性主要体现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56-57
5.3 我国金融脆弱性与现代金融模式选择的关系........... 57-66
5.4 小结........... 66-67
结论
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金融体系和制度的脆弱性不断地暴露出来。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正处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的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开放市场和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矛盾。本文认真研究金融脆弱性的成因及其传导机制,对于降低中国金融脆弱性风险、指导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①在充分研究金融脆弱性国际传导模型及其评估和如何构建预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国际上四种比较先进的评估预警的方法,对当前中国建立预警系统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
②在深入研究发达国家金融体制和抗波动性能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及改革现状,提出一种适合中国的金融发展模式。即“一局两会”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综合经营”的金融业发展目标模式。
最后,针对目前中国如何化解金融脆弱性危机,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第一,规范和强化金融监管,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这是化解和防范金融脆弱性的重要保障。第二,增强银行业的稳健性是防范和化解金融脆弱性的核心关键。第三,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稳定发展维系着整个金融体系的大局。第四,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金融体系稳定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Marx.K.(1867,1976) Capital[M].vol.Ⅰ (London:Penguin/NLR)
[2] Susan K.Schroeder:A Minskian Analysis of Financial Cris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 CEPAWorking Paper2002-09,August 2002
[3] Kregel J.A.:Margins of Satety and Weight of the Argument in Generating FinancialFragi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s Issurs,Vol.XXX1,No.2,June,1997
[4] Diamond,Douglas W.and Philip H.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1,June1983:401-419
[5] Obstfeld,Maurice and Rogoff,Kenneth, 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J],561-562.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6
[6] Obstfeld, Maurice. Models of Currency Crises with Self-Fulfilling Features [J].EuropeanEconomic Review 40(April)1996:1037-1048
[7] Krugman, Paul R. What Happened to Asia?[M]. Mimeo, Cambridge,MA,MIT. 1998
[8] 曾康森 “金融危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J]. 财经科学, 2000 年第 4 期
[9] 克鲁格曼, 王小涛, 冯郎君编译. 论新一代危机模型[J]. 国际金融研究, 2001(10)
[10] 胡祖六. 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 国际经济评论, 1998, (5-6):13-17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1章绪论
1.1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经过30多年来的硕士论文范文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公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道路上,通过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安排来解除生活后顾之忧并增进国民福利,既是人民的呼声,也是国民经济向内需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大国的应有之义。200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l1明确要求“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作为国家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核心制度安排的地位。然而目前中国己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①。通过建立健全社保金融体系,保障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实现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福社,是一个鱼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城乡分割与地区发展失衡、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加速、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与就业形势多样化、经济与资本市场全球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在城镇和乡村有着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3]。农村主要是“养子防老”式的家庭或家族式养老;城镇按照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了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管理模式[4]。1993年开始,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5]。1997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和规范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6],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逐步达到本人工资的8%。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7],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两亿一千八百九十万人,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每月1080元。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与企业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和单位负担,个人不缴费,养老金标准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工龄长短计算发放。国家机关公务员退休后,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全额发放,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比例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按基础工资和岗位工资两项之和的一定比例发放[9]。2006年7月17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因涉嫌违规使用犯亿元社保基金而被隔离调查,涉案金额达百亿人民币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也随之浮出水面。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社保基金”的高度关注和全国性的社保基金大讨论。当时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是全国个人社保基金账户空缺8000亿元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退保”事件。为了解决社保基金问题,早在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发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或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01年6月26日以“韶钢松山”、“江苏索普”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减持国有股10%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开始实施。“国有股减持”的实施直接引发了中国资本市场长达四年之久的深度下跌调涨行情,并由此引发了对“国有股减持”的大讨论,面对资本市场的暴跌,中国证监会报经国务院,决定在2001年10月12日开始暂停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此间共有13只首发新股和3只增发新股实施了国有股减持,国有股存量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1.3亿元。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2章社保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新探讨
2.1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与金融学阐释
在社会保障金融理念的层面,从春秋战国时代提出的“大同思想”到儒家文化中“养子防老”所隐含着的人格化了的金融契约;从民主、自由、法治思想与实践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出现到人寿年金以及其他保险和借贷品种在2000多年前的相伴生;从12、13世纪起在西欧为个人提供保障的金融手段更快发展到21世纪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迁跃与金融服务手段的迅猛发展,金融无不以其渗透功能的深刻广泛性和在行业形式上高度地专业化的独立性,贯穿于社会保障,特别是现代社会保障持续发展的始终。
2.1.1.1社会大同思想
社会“大同”实质上是一种乌托邦思想,它产生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到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这种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剧变年代,如何改革社会,不同阶层的代表提出了不同的社会改革思想,其中以孔子的“大同思想”最具代表性。2500年前,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提出了“大同社会”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鳃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穷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在这里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大同社会的轮廓:社会成员共同劳动、社会财富共同所有、每一个社会成员生活都有保证的和谐的社会因素。大同社会思想作为理想的社会主张,社会保障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尽管它本身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但其思想对后世仍有巨大的影响。
第3章 社保金融体系功能分析........... 73-100
3.1 社保金融..........73-76
3.2 社保金融体系功能的演进........... 76-82
3.3 社保金融体系功能的新发展........... 82-95
3.3.1 资本市场的影响 ...........82-87
3.3.2 金融衍生产品的影响........... 87-94
3.3.3 社保金融与市值管理........... 94-95
3.4 社保金融体系的功能与构建........... 95-99
3.4.1 社保金融体系功能定位........... 95-98
3.4.2 社保金融体系功能架构 ...........98-99
3.5 本章小结..........99-100
第4章 社保金融体系运行机制的比较.......... 100-119
4.1 社保金融体系运行基础 .......... 100-102
4.1.2 完全积累制模式下的运行机制.......... 102-104
4.1.3 混合制模式下的运行机制.......... 104-105
4.2 美、英、智利社保金融体系运行机制比较.......... 105-118
4.3 本章小结 ..........118-119
第5章 当前中国社保金融的运行环境.......... 119-154
5.1 中国社保金融体系的运行环境 ..........119-146
5.2 中国社保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 146-153
5.3 本章小结.......... 153-154
结论
(l)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中的凯恩斯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新自由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第三条道路的社会保障理论、贝弗里奇报告等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与梳理,全面了解了世界各国成功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功能效率理论为前提,提出了社会保障金融金融体系的构建;最后以市值管理理论为依托,构建了我国股份制形式的社保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2)本文在社会保障运转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智利等国社保运转模式不同的国家社保基金管理机制及投资管理模式的比较,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创新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社保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条件、市场条件、法律条件、实践条件等,为社保金融体系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3)本文通过社保金融体系功能的演进以及社保金融体系金融功能的引入,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功效理论和市值管理理论指导下构建了资本市场运作模式的社保金融管理体系;其中社保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构建是社保金融体系创新的核心;而通过社保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与组织架构的构建,通过资本市场各类金融创新手段的组合应用,实现了社保金融体系资产总额跨越式增长的目标;而通过社保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各个子公司的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经营、政策最优、风险可控最小化等市值管理的运作,基本上可以实现社保基金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本文在社会保障金融体系组织架构构建的基础上,对目前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模式、社会保障金融体系投资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证明了社会保障金融体系在股份公司模式下运作的市值管理模式是中国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经济稳健发展的今天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最佳途径,不但可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而且可以实现中国社会保障金融体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5)本文在对中国社会保障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宏观上明确了社保金融体系的功能以及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定位,积极推进社保金融体系的完善,确保社保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微观上合理设计社保金融体系的运转机制,从如何保持基金运作的可持续性角度,结合资本市场、衍生工具等提出具体建议;为确保社保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社会保障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目标、原则,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2004.
[2]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2007
[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研究报告,北京,2006
[41王金营.未来人口发展失衡引发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2008(6)
[5]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1958.2.9
[6]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78.6.2
[7]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1.6.26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2008,12.28
[9]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中央电视台,2009.2.6
[10]王和岩.上海社保案的始末[J].财经杂志,2008.4.3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内外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实行偏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农村金融实行行政干预,加之农村金融处于恶劣的环境等原因,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完善和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面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同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城乡差距大、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等特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有了较大进展,采取了包括加快农村信用社综合改革、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范围、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探索小额农贷组织等新型机构试点等措施。但从总体看,农村金融仍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与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十分严重。集中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结构与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支农功能不强;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等①。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些突出问题。1983 年 1 月 2 日,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简称 198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同),要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应改善服务态度,在聚集资金,办理信贷,监督资金的使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②;1984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资金使用方面明确提出“农村存款要优先用于农村,多存可以多贷”;1985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信用社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农业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的目标,体现了农村金融系统开放搞活的发展方向;1986 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要制定不同区域和产业的信贷政策”,“要分地区适当降低信用社提存准备金比例,不得向信用社下达指令性转存款指标,保证信用社多存多贷”。从 2004 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连续七年对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三农”为主题,提出“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2005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建立农村金融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提出“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同时提出“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这是继 1996 年之后 10 年来首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重提农民的互助组织③;2004 年至 2006 年连续三个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向”,“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同时“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2009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强调要“针对农业农村特点”,“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 11 个中央一号文件,不难发现,农村金融改革得到了中央政府持续的高度关注,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仍然遵循以“城市”和“工业”为导向的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远未达到④,农村金融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在该问题上取得较大进展和突破是当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在深入思考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上的梳理,从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农村金融失衡的成因,力求理论研究上的新意,并据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工作重点应集中于:建立健全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降低银行融资成本;加强专业农协合作组织的建立,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三性”⑤,发挥其成本优势;构建农村征信系统,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银行风险成本;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保障农民收入,降低银行风险成本;扩大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等。重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是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和理论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农村金融失衡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亦希望本文对该问题的解决能有所帮助。
第二章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表现及原因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历经变革,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农村金融体制的变革历程,自 1978 年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政策演变。
一、重建农村金融体系(1978—1993 年)
1978 年之前,我国没有单独为农村服务的金融组织,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的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只是作为储蓄动员的机构存在。1978 年以后,我国走上了由农民自下而上包产到户的改革之路,农村金融改革也由此起步。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选择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即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开始的改革之路。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广大农村进行推广,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难预见未来 2 亿多农户将从人民公社的体制下逐步解放出来,重新成为了农村经济主体,而农村金融的交易对象也将由原来的 2.6 万个人民公社变成 2 亿多农户。很明显,原有的城乡合一、动员储蓄的金融机制未来将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中央政府决定重新构建独立的农村金融机构。于是,以恢复中国农业银行为标志的第一次农村金融改革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第三章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研究............ 48-83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交易............ 48-60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银行交易成本分析............ 60-74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交易成本分析............ 74-83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74-79
二、农村信用社交易成本分析............ 79-83
第四章 非正规金融机构交易成本研究............ 83-98
第一节 农村民间金融交易成本分析............ 83-90
一、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 83-88
二、农村民间金融交易成本分析............ 88-90
第二节 农村小额信贷交易成本分析............ 90-96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交易成本............ 96-98
第五章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及启示............ 98-108
第一节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98-100
第二节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100-103
第三节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103-105
一、印度的商业银行............104
二、印度的农村政策性金融............ 104-105
三、印度的合作性金融 ............105
第四节 国外农业信贷制度经验小结............ 105-108
结论
本文依据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交易成本拆分为融资成本、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三个部分,通过分别对我国农村市场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这三部分的分析,至少可以形成以下五个结论:第一,当前以“城市”和“工业”为导向的资金供给制度安排,使得正规金融机构面对不同于城市的农村金融市场时“水土不服”,导致较高的贷款交易成本;第二,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农民在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同时,缺乏与金融机构信息对称交流的渠道,并且单笔贷款金额相对较小,因此,我们应相应地采取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和建设农协组织的措施;第三,我国农村信用社过于行政化,应尽快恢复其“三性”;第四,农村民间金融和小额信贷的贷款交易成本总体上要比正规金融低,这也是为何民间金融屡禁不止的根本所在。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经营环境或条件发生改变时,其交易成本便会迅速上升,优势也就荡然无存,这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规范,而非一味打压;第五,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农业保险是降低农业系统风险的有效措施,政府在这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稳定、城乡统筹、内需扩大、城市化发展、生产方式转变、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等方方面面,可谓影响力强、涉及面广、相关主体多、情况复杂多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站在一定高度深入分析、全盘考虑。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只涉及其中一个点,希望未来能以此为基础,在今后的工作、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拓展,从而形成更加科学、更具实践性的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美] 科斯,梅纳尔:《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美]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4、[美]科斯,德姆塞茨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5、[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6、[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美]亚尔•孟地拉克,《农业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度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9、[美] 西奥多•W.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0、[美]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轰动一时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一年多,这场罕见的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并迅速的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动荡,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整体出现经济负增长现象,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美国08年第三、第四季度的GDP环比折年率分别下降0.5%和6.3%,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环比呈现负增长,这表明美国经济进入“技术性”衰退①;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折年率更是下降了5.5%,成为美国六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欧元区08年第二、第三季度的GDP环比折年率均下降。.2%,也进入“技术性”一衰退;第四季度的降幅高达1.6%,无论按同比还是环比均为欧元区199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09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的GDP环比折年率并没有出现好转,继续下降2.5%,成为欧元区1999年成立以来的季度最大降幅。至此,欧元区出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情况。这场金融风暴的威力之大、影响之深,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和反思。而很多人把金融危机的矛头指向了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自问世以来就饱受争议。1987年的股灾,市场批评者严厉的指责股指期货是引发股灾的直接原因。他们认为,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股指期货交易导致了股价决定机制的紊乱。主要表现为:机构投资者为了避免股票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在股指期货市场大量卖出股指期货,导致股指期货价格迅速下跌,反过来又引发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如此循环,最终导致了股市的崩溃。当时的大部分学界专家也在理论上支持了这一观点,这使得金融衍生品自诞生以来第一次遭受到人们的强烈质疑。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因金融衍生品交易导致巨额亏损的事件,08年的这场发端于美国并迅速扩散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使得不少人再次质疑金融衍生品的功与过。
1.1.2研究意义
不可否认,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有效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择资需求,译具有价格发现和资产配置功能,是现代金融市场不可替代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才刚刚起步,场内金融衍生品还一无所有。要顺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要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可能不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然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陆续爆出企业因投资衍生品导致巨额亏损的事件,这表明国内投资者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我国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推出并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弊端必然会逐渐显现出来。为了不让金融衍生品危机事件在我国重演,对我国企业投资衍生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信泰富投资澳元期权合约导致巨额亏损的事件;反映我国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
国外对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巴契里耶(Bachelier,1900)在其博士论文《投机理论》中提出随机过程,并给出了描述布朗运动的数学方程,这为后来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的研究奠定了数学基础。随后,夏普(sh抑,1964)、林特纳(Lintner,1965)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费雪•布莱克(FisherBlack,1973)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隆•斯科尔斯(MyronScholes,1973)发表著名的论文“期权和公司债务定价”,立足于市场均衡假设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理论,第一次提出完整的期权定价模型—B-s模型①,这一模型是金融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期权定价模型,为以后金融期权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金融衍生品概述
2.1金融衍生品的定义
金融衍生品又称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利率、汇率或者某种指数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其价值派生于基本金融工具的价格。美国著名的银行业智囊研究集团“华盛顿30人小组”在1993年发布的《全球衍生工具:惯例和准则》报告中,将金融衍生品定义为:“价值派生于基础资产、基础利率或者基础指数的二种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①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在1994年7月发表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准则》中将金融衍生产品定义为:,t广义而言,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协议,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的价值。”②2004年2月4日,我国银监会正式发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也在立法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进行了规范化。该办法的第3条规定:“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其中,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③基本的金融衍生品包括四种:远期(fo,ard)、期货(允ture)、期权(o排ion)和互换(swap)。其中,远期合约是在指定的未来时刻以确定的价格交割某标的物的协议。远期合约一般是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而签订的合约。期货则是一种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的交割日和交割物的数量都由期货交易所事先固定。期货交易只能在交易所进行,并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期权合约赋予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卖合约标的物的权利,它可以是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化合约,也可以是在柜台交易的非标准化合约。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进行交换支付的合约。较为常见的互换有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种。若互换合约中规定的交换货币是同种货币,就为利率互换;若是异种货币,则为货币互换。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品以远期、期货、期权、互换作为基本工具,经过不断的组合、分解、指数化和证券化,已经出现了数量庞大、功能各异的多种新型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货期权、互换期权、障碍期权、亚式期权、百慕大期权等。
3. 金融危机与金融衍生品........... 26-35
3.1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27-29
3.2 金融衍生品的负面效应.......... 29-32
3.3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根源.......... 32-35
3.3.1 金融衍生品自身的特性.......... 32
3.3.2 投资者过度投机行为..........32-33
3.3.3 信息与知识不对称性.......... 33
3.3.4 监管失效 ..........33-35
4. 案例分析——"中信泰富事件".......... 35-48
4.1 中信泰富案例背景 ..........36-37
4.2 案例所涉及的定价模型和方法.......... 37-40
4.2.1 障碍期权的定价模型.......... 37-38
4.2.2 蒙特卡洛模拟法.......... 38-40
4.3 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澳元合约定价.......... 40-43
4.3.1 将合约标准化 ..........40-41
4.3.2 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合约定价.......... 41-43
4.4 案例分析.......... 43-48
5. 结论 ..........48-54
5.1 投资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8-49
5.1.1 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48
5.1.2 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 48-49
5.1.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9
5.2 金融监管部门完善外部监管.......... 49-54
结论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灵活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丰富金融品种、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也具有增大金融系统风险、降低金融体系稳定性等负面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金融创新飞速发展,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并未及时跟上,再加上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影响,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更是放任自流,这无疑助长了衍生品的风险。对中国而言,既不能因此抵制金融创新,也不能对金融创新监管过死。衍生品的设计十分灵活,金融衍生品很容易被层层包装,而派生成与基础资产完全不同的新产品。在缺乏有效信息披露的情况下,经过不断衍生的产品很容易隐藏基础资产的高风险性;再加上高杠杆操作的扩张效应,金融风险将被不断放大,并迅速扩散至整个金融体系。因此,必须对衍生品的派生能力进行有效控制,以保持衍生品市场规模的适度性,有效发挥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功能,提高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期货市场上存在的期货品种太少,而且结构不合理。
经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可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只有:①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油、黄金、钢材期货。②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豆粕、豆油、塑料、棕搁油、玉米、pvc期货(聚氯乙烯)。③郑州商品交易所:小麦、棉花、白糖、pta(精对苯二甲酸)、菜籽油、稻谷期货。除了部分农产品和原材料期货品种以外,占全球金融市场80%的金融期货、期权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就连国际期货市场上最常用的原油期货,至今在我国期货市场还没有推出。某些加工企业既要面临购实原材料时价格上涨的风险,又要面临将来出售产成品时价格下跌的风险。这些企业如果能利用期货控制成本、锁定利润,可以有效的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但是我国现有的套期保值品种太少了。随着对外开放的一步步加深,市场上函需发展各种满足企业需求的期货品种。因此,只要市场有一定的保值和投资需求,只要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无害”的品种,就应该考虑开发,国家有关部门经审核确实有必要,就应该尽快让其上市。另外,我国目前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环节过多、程序繁琐,导致新品种的开发缺乏动力。应该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将上市期货品种的机制由审批制过渡为核准制,建立高效的市场化品种创新机制。这样陆续在国内推出品种繁多的期货品种,使得国内期货市场可以满足各种投资需求,投资者就不一定非要购买境外衍生品,这样风险也会降低很多。
参考文献
1.麦克唐纳著,钱立译.衍生品市场[J].中国人大出版社,2006年
2.汤普金斯著,陈宋生,崔宏,刘锋译.解读期权[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3.姜尚礼著.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范晓莹.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结构化金融市场中的多重委托一代理问题[J].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8年第25期.
5.董安生,施允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J].民商法周刊,2009年11月期.
6.王啸.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第7期.
7.冯博.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法律监管[J].商业时代,2008年第29期.
8.王若平.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的防范及启示[J].华北金融,2006年第11期.
9.张铭.金融衍生品不是坏孩子明.SHANG HAI&HONG KONG ECoNOMYDECEMBER,2008年第12期.
10.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课题组.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思考:
2018年金融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 1 章 导 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民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但是农业和农村却没能实现同步发展,城市的繁荣、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农民的贫困、农村的落后和农业的缓慢发展为社会背景的,“三农”问题突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30 年的改革历程中,农村改革经历了反复和曲折。1978 年底的农村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连续几年的大丰收。但是之后的中国农村陷入了停滞甚至严峻的局面,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连续几年出现负增长。改革进行了 10 余个年头,而我们却走到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境地。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找到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的正确道路,农村金融改革并不成功,之前的改革都只集中于银行体系方面,很少考虑到形成系统性的金融支持体系。是什么造成了农业和农村的落后?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出现严重的“三农”问题?对此,许多学者归因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诚然,二元结构是每个国家在发展的特定阶段都无法避免的现象。但是如果政府积极作为,采取适宜的政策措施,问题就会缓解甚至消失。
当前,制约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金融约束。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我国的金融也呈现出二元性特点,即发达、现代的城市金融和落后、传统的农村金融同时并存。现有的农村金融状况无力保证农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信贷需求,信贷供求矛盾突出,农民贷款难。作为近几年农村金融改革的新成果——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虽然给沉寂的农村金融带来了一些活力,在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竞争迹象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但由于这些新型金融机构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障碍没有破除,根本无力扭转农村金融约束严峻的现实。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及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能动作用,金融的配置引导着实物资源的配置,金融支持是各产业快速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远未结束。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⑴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需要尽快解决金融约束难题,建立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也需要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更需要大量的投入,有力的金融支持是首要的保障。⑵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需要对此前的改革进行全面的总结。经过回顾、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现问题,调整对策,更好的推进改革。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需要具体的理论指导。要根据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探索的具体经验,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对西方相关的金融理论进行有取舍的吸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适用理论,来指导正在进行的改革。⑷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国际上,对农业提供金融支持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的金融支持制度非常成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训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2 研究综述
国外对农村金融领域的研究较早,至今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并成为主流的世界性金融发展理论。国内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文献,在 90 年代以后逐步增多,近些年更是出现出繁荣之势。
1.2.1 对农村金融体系整体的研究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焦瑾璞 周诚君(2004)总结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落后于发达国家 20 年左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更具有特殊性;农村金融改革集中于供给层面,未触及需求层面,供给与需求无法有效融合;应该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约束的本来面目;非正规金融实际上已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目前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体制问题;在市场和政策性金融的发展上,需要对现有农村金融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宏观政策、配套改革的支持。武传利(2006)认为,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完整的金融产业是由监管机构、经营机构、中介机构(担保、咨询、法律、会计)和金融市场组成的有机体1。同时他还指出,当前的农村金融,过分强调银行信贷作用的发挥,忽视了财政金融的作用。从发达国家农业政策实施的情况看,财政金融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银行贷款。马晓河 蓝海涛(2003)从金融抑制论的视角出发,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为正规金融部门的供给抑制。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现行资金供给政策安排的“抑农”倾向、严格的农村金融管制妨碍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创立是造成供给抑制的原因2。李升高(2004)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农业信贷投入偏低)和因农业风险高、缺少抵押物造成的农村资金相对富裕与“三农”融资难并存问题。曾建中(2006)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是向着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方向推进的,其结果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减弱,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
第 2 章 农村金融基本理论概述
马克思关于货币本质与职能及信用的论述,成为金融发展理论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金融发展理论以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金融业自身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致力于构建有效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政治独立的殖民地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大多实行金融管制政策,这一行为引起了众多经济学者的关注,他们试图对此分析研究,金融发展理论孕育而生。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金融体系迅速拓展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导致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开始活跃。较早尝试建立研究多种金融资产、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经济学家是格利(J.Gurley)和肖(E.Shaw)1。格利和肖的研究结论:一个国家储蓄和投资的差额是金融制度存在的前提。金融制度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金融制度的效率决定着一国资源配置的状况。发达的金融制度由多种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完善的金融市场组成,货币和银行只是众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非全部2。帕特里克(H.T.Patrick)在其 1966 年发表的《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一文中,指出金融与经济的促进关系上存在“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种方式。需求追随,即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金融服务的产生和金融业的发展。供给领先是指金融服务的供给领先于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常常是“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随着经济日渐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帕特里克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提出落后国家应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策略3。
第3章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 71-95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71-80
3.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71-74
3.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74-76
3.1.3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76-79
3.1.4 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79-80
3.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村金融........... 80-86
3.3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86-91
3.4 本章小结 ...........91-95
第4章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95-135
4.1 改革以来金融支农体系发展历程...........95-110
4.2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110-124
4.3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124-131
4.4 本章小结 ...........131-135
第5章 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135-155
5.1 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正确的目标........... 135-140
5.2 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体系........... 140-144
5.2.1 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性........... 141
5.2.2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思路........... 141-144
5.3 扶持合作金融发展........... 144-149
5.4 进行相应的体制、制度调整........... 149-152
5.5 规范、保护民间金融发展...........152-155
结论
农村金融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发展时期。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产业。如果没有国家的必要政策干预和介入,这种金融的“二元”性不会减弱,只能增强,其结果会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强化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农村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特点,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关键环节在于,如何通过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实施从根本上克服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因素。目前,国外解决金融支农问题的有效对策,一是建立完善、有力的政策金融服务,二是通过国家的扶持,建立起规范、发达的合作金融体系,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有机配合,基本保障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信贷需求,从而有效的克服了农村金融“高成本”、“高风险”制约。合作金融具有为农服务内生效率高、服务成本低的明显优势,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居于主体地位。发达国家规范、发达的合作金融体系几乎覆盖了全体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提供的信贷服务,基本满足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信贷需求。合作金融无力或不能提供的信贷服务,由政策金融以及商业金融来补充,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有机配合,基本保障了农业发展正常的信贷需求。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实力,具有较强的协调发展能力,已成功解决了农业的资金保障、金融支持问题。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实践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一贯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的发达国家对本国的农村金融积极干预,建立起强有力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大力扶持和保护合作金融发展,实施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资金、优惠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和保护,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支农体系,成功的解决了农业发展的金融保障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仍处于艰苦的探索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二元结构,农村金融严重落后,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业发展的金融约束问题突出,金融支农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印度以及孟加拉等国的农村金融实践探索成为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改革的亮点,对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具有启示意义。印度政府积极介入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印度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履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义务,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印度的做法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可模仿性。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但政府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孟加拉国首创的“乡村银行”模式成为世界公认的有效的金融扶贫模式。“乡村银行”专门为穷人提供信贷服务,以高于正规金融,但低于高利贷的利率,为穷人提供无须担保和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乡村银行”的支持使孟加拉的许多穷人摆脱了贫困,也使“乡村银行”实现了持续的盈利。“乡村银行”模式被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模仿,多数都收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回顾 30 余年的改革历程,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没有一个明确的、贯彻始终的农村金融改革目标;对农业的弱质性、重要性以及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特点认识不足,在改革中未能实行符合农村金融实际的、有别于城市金融的改革政策;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扶持不够,对策失当;对民间金融缺少必要的规范和保护;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严重缺位;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滞后;未能以法律手段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等等。农村金融改革的不足是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金融支农体系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Adams, D., Granham, D. and Von Pischke, J.: Undermining Rural Developmentwith Cheap Credit, West View Press, Boulder. CO. 1984.
[2] Altman, E.I., 1998. Saunders, A.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Developments overthe last 20 year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1, 1721-1742.
[3] Bergen A. & Gregory. U.: Relationship Lea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Firm Fin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1995
[4] Bottomley, J.A.: Interest Rate Determination in Underdevelopment Area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75.
[5] Coffey, Elizabeth: Agricultural Finance: Getting the Policies Right. FAO/GTZ,AFR No.2, June 1998.
[6] E. S. Shaw,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s Development. 1973,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Goldsmith, Ragmond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1969,New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8] H.D. Seibel, & B.P. Schrader(1999b), “From informal to formal finances: Thetransformation of an indigenous institution in Nepal”, IFAD Rural Financeworking paper series, No. B4.
[9] H.Schrader, “Informal finance and intermediation”, working paper, NO. 252 UB& SDRC, Cermany, ISSN. 0936-3480.
[10] IFAD: “Rur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Thematic Study. Volume 1-MainReport No. 1147-CN Rev.,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