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91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主要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计量分析手段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金融一体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持续加快,银行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选择权,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确定利率变动情况,不仅提升了银行的管理能力,而且促进了银行更加公平的竞争。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冲击。由于实行利率市场化,存贷利差将进一步收窄,而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于巨大的利差收入,利差收窄无疑使这种盈利模式陷入困境。利率市场化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如果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那么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就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下的存贷款数量依然巨大,在商业银行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仍旧非常高,这也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从存贷款利息差中获得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息差收窄,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将急剧下降,其盈利能力也将受到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深,政府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小,利率的决定更多的依赖于市场的走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不得不在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时减少贷款利率,并以此来吸引和保有更多的存贷款客户。这样一来,存贷利差将不断变小,商业银行在这一板块的利差收入也不断减少。目前商业银行面临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存款现金流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同时为了将这些现金流投放到资本市场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而另一方面,要面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利差收入不断较少的外部压力。在商业银行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时,这种两难局面只会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运作压力和利率风险。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变而继续持续,那么微小的利率变动很可能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增强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对利率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和测算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的控制。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微观经济主体面临诸多风险,利率风险是最重要的一种。1960 年以前,大部分西方国家对利率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利率水平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利率风险微乎其微,所以监管机构对利率风险的监督和管理并不重视。然而 1970 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剧烈变化,西方国家纷纷放松甚至取消了对利率的管制,利率水平波动剧烈,利率风险也陡然增加,对各国金融机构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因此,西方各国开始看中利率风险管理问题。通常来说,利率风险管理有两种方式:资产负债表和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负债表管理是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的数量来控制利率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利率风险最传统的方式。金融衍生工具是 1970 年以后随着全球金融创新发展起来的。菲利普•乔瑞(1997)根据风险管理工具的不同把利率风险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简单缺口分析阶段、加权缺口模型分析阶段、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和现金流模型分析阶段以及概率数学模型估计阶段。目前来讲,由于风险价值法(VaR)在度量各类金融资产风险方面的独特优势,现在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研究人员常用的风险度量方法[1]。布赖恩•科伊尔(2004)通过对各类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系统分析,指出了利率风险管理的两个视角,即一方面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通过预测利率变化的趋势,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数量来规避利率风险;另一方面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包括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套期保值从而达到对利率风险的规避[2]。

……….

第 2 章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利率风险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即:单一的资产管理理论、单一的负债管理理论以及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在这些理论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市场风险的防范和研究,相继建立健全了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体系。根据采用工具的类别,可以将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分为两个种类:一类是表内策略控制,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控制方法,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付息负债和生息资产的数量和分布结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从而达到控制和规避利率风险的作用;另一类是表外策略控制,即通过使用利率衍生工具对表外项目进行控制来实现管理利率风险的作用。一般来讲,表外策略控制主要针对不能纳入利率风险度量体系但是风险又比较大的某项单一的资产或者负债业务。

………

2.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方法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政府逐步放松甚至取消了对利率的管控,利率开始进入频率的波动期,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始审视利率风险的管理问题。随着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在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中,西方学者相继研究出了度量利率风险的技术和模型。度量利率风险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主流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持续期分析法以及 VaR 分析法。1983 年,J.P. Morgan 最早提出了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这也是商业银行最开始采用的管理方法。所谓利率敏感性,指对于市场利率的变动,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和负债表现出的敏感程度。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离付息日到期的时期内,就要到期的或必须调整利率形式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数额大于负债数额,则为正缺口;反之,如果资产数额小于负债数额,则表现为负缺口。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根据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可以将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分为四大类,即:利率敏感性资产(RSA),利率敏感性负债(RSL),非利率敏感性资产和非利率敏感负债。在运用 RSG 模型进行利率风险估计时,首先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根据不同的到期日进行分割,然后根据计算公式计算每个阶段的的缺口值(GAP 值),根据缺口值的正负情况,结合利率的变动趋势来衡量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入的变动情况。

………

第 3 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25

3.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分析........ 25

3.2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析........ 26

3.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1

3.4 本章小结..... 33

第 4 章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 ........ 34

4.1 样本数据的选取...... 34

4.2 样本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 34

4.3 利率波动性估计模型的建立与 VaR 计算....... 39

4.4 模型的回测检验...... 42

4.5 实证结果分析........ 43

4.6 本章小结..... 44

第 5 章 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建议 ......... 45

5.1 完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模式.......... 45

5.2 加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适当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46

5.3 加快转型,改进业务发展模式........ 46

5.4 完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确保利润稳定增长.......... 46

5.5 本章小结..... 47

第 5 章 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建议

5.1 完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模式

从技术层面讲,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时需要较高的管理技术做支撑。无论是风险度量还是风险预测,都需要量化技术的支持。为了实现精确地度量和预测,往往需要更为全面、精确的数据。而由于我国处于长期的利率管制下,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专门收录利率风险管理、度量、预测和规避方面数据的数据库,而且长期以来,一些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导致相关信息和数据不能有效传递,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改进也是不利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门收率利率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的数据库,并完善利率风险管理基础设施。防范和管理利率风险的首要工作是对利率风险进行精确地识别和度量。只有通过合适的的度量方法才能有效衡量利率,并对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成因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规避利率风险。目前常用到的度量方法主要有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持续期分析法和 VaR 分析法。VaR 不仅可以量化风险的大小,还可以提高金融机构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新经济状态下,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混业经营的冲击还要面对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高杆杠性,所以,金融机构有必要选择包括 VaR 在内的高级的风险度量方法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

……….

结 论

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包括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同时,选取我国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拆借数据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基准利率调整周期将同业拆借数据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通过构建同业拆借市场隔夜拆借利率收益率的 GARCH 模型,计算不同阶段隔夜拆借市场的日均VaR 值,定量测度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情况。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的不足,从完善风险管理模式、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加快转型以及完善产品定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利率风险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章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十八大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产业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最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金融支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业起步晚,发展缓慢,金融服务不够完善,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导致我国金融业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在此基础上,加强我国金融对地方文化产业支持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金融与文化要相互结合,通过内需,抓住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加大我国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因此,本课题就目前我国金融支持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安徽省的实际经济以及文化情况,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金融支持情况做了简要剖析。针对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分析安徽省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并与国家有关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做出对比,找出安徽省金融支持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不足,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现实方面探求适合安徽省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改革措施,并提出合理建议。在金融支持地方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探寻安徽省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以及瓶颈制约因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不断改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为安徽省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经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

二、 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以20%的增速不断发展,高于同时期国外水平。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对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文化产业也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加大文化业与金融业的发展对接,是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经济文化安全的需要。因此,力口强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加强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研究,有利于对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较大的理论指导。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安徽省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指出安徽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并在有关理论基础和现实策略上提供战略性建议。对安徽省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新形势下,加强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对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就有重大意义。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却缺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资金问题是限制文化产业开发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能够极大地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便,加强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能够实现金融与文化的有效对接,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与服务提供更好的指导。改变我国一直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局面。

………….

第二章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一、 文化产业相关概念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马克斯.霍克海默(M, Horkheimer)与特奥多尔.W.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在他们的著作《启蒙的辩证法》中提出来的。[10]该书认为文化产业是当时的统治者为控制社会思想而大批量制作出来文化,文化的内容均由标准化和制度化。这种定义存在着一定的阶级色彩和否定含义。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发生的新的变化,但都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而存在,而不再用否定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主要从事文化活动和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服务等活动,并参与文化产品的储存、分配等活动。这个定义肯定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在肯定文化产业艺术性的同时,也肯定了其经济属性。英国的文化产业注重公益性和市场性,产业范围较为广泛,包括表演、广播等行业,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实现增加就业和社会财富的双重目的。因此,在英国,文化产业也称为创意产业。而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学说,总体都认可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大众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的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在早期主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活动居多,随着文化产业经济属性的展现,更多的以经济效益作为出发点的私营性文化产业形式而出现。

………..

二、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重要性

资金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拓宽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文化产业的高效益、高风险、收益难、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担保品等特点,导致文化企业的前期发展比传统企业难度更大。因此,研究金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因此解决安徽省乃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各种渠道的资金融通,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也是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性要求。在文化资源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源又被划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两种,显性资源是指那种可直接利用的并且可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但这种文化产业项目所带来的资源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其主要以遗址形态为主。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等特点。但是一旦毁坏便不可再生。例如,山东的秦皇台风景区自免费开放后,遭到大批游客的观赏,同时毁坏程度也较为严重。其中的秦始皇雕像被盗就是典型的文化资源过度使用后遭到毁坏的例子。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显性文化资源往往会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而隐性文化资源往往不被人知或不受重视。因此隐性文化资源相对于显性文化资源而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我们需要动用各种手段和力量去开发和维护。这就需要人才、市场和文化的积淀,从该类角度来讲,这种文化资源往往集聚于经济发达地区。例如,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虽然美国只有短短的两百年历史,但它却是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其发展主要依赖于隐性资源的开发。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隐性文化资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

第三章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4

一、安徽省文化产业现状..........14

(一)安徽省文化产业总体规模..........14

(二)安徽省文化产业结构现状..........17

二、政府支持安徽省文化产业现状..........18

(一)财政逐年增加文化支出..........18

(二)政府实施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19

(三)政府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20

第四章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21

一、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现状..........21

二、文化产业上市融资现状..........24

三、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现状..........26

四、文化产业基金的发展现状..........28

第五章金融支持安徽文化产业发展..........29

一、政府方面:政府定位不合理..........29

二、银行方面:结构失衡,很难获得银行贷款..........30

三、金融体系方面:金融服务不完善..........31

四、文化产业方面:形式单一...........31

第六章金融支持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 政府方面:发挥职能,创造良好环境

金融支持不足是安徽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安徽省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已有的金融支持策略,使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更有深度,力度,广度和宽度,进而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策瓶颈问题。因此,安徽省政府要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作为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的重要努力方向,创新和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发展平台,努力改善和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到依靠市场融通资金方面发展。尽管如此,也要确保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逐年增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文化企业或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对新增文化产业贷款或担保代偿损失给予补偿,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贷款投入;另外,要进一步突出财政预算的投入重点,加大对文化集聚区的资金投入,并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在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明确投资方向,避免重复建设,以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最大效用。

…………..

结论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持续增长,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明显增强,各地区都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摆在战略性的位置,而金融在支持其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借鉴相关学者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经验,依据’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从政府扶持、金融支持两个方面对安徽省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进行全面总结,进而发现金融支持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四大问题。通过对金融支持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本文指出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四大问题,集中表现为:①政府方面:政府定位不合理②银行方面:结构失衡,很难获得银行贷款;③金融体系方面:金融服务不完善④文化产业方面: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制约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有源自文化产业自身的,有源自制度、政策环境的,也有源自金融机构内部的。对此,本文提出只有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产业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使文化产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力。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绪论

1. 1研究背景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实体经济利润普遍下降时商业银行利润仍居高不下、保持较高增速的现象引起了各界代表的广泛关注。当时的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认为,这是因为中国银行商业存贷利差高达3点多个百分点,凭空比世界上其他银行多了两个点⑴。而有其他专家则提议“商业银行应认识到以利差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和以高资本占用的信贷资产为主的业务结构的不合理之处与不可持续性,加快其盈利模式转型步伐” [2]。而所谓的转型,就是改变现有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着力发展中间业务收入,提高非息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放松存款利率管制,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幅度10%,同时增加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允许贷款利率下浮20%。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作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关键的一步,这一举措从银行业监管的角度促进了商业银行转变其盈利模式。对于一些吸收存款困难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这一政策变化会缩小其存贷利差,甚至可能面临存贷利差为负的局面。2013年1月,银监会开始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新的监管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流动性、拨备率和杠杆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其盈利模式,努力寻求非利息收入增长途径,并改变以存款性融资为主的负债结构以缓解储蓄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与欧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过渡创新、高负债率导致的高风险的盈利模式不同,我国银行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无论是中间业务的种类,还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亟需转变。面对日益严格的金融监管环境、不断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如何转变现有盈利模式,保持并不断提高其盈利能力,在激烈的国际银行业竞争环境提高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1.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根据2013年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中国工商银行击败了美国银行坐上头把交椅,中国建设银行则以1376亿美元的一级资本规模挤身排行榜第五位。这些数据都显示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已在国际银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然而,仅凭这些漂亮的排名数据,并不能认为我国银行业已缩小了与西方先进银行的差距,必须要看到,即使作为中国银行业龙头老大的工商银行,虽然其市值己居于国际银行业前列,但其盈利能力仍与摩根、花旗等欧美商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业务范围也多局限于国内市场,在海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偏低,市场规模也与国际先进银行存在很大差距。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开放,我国银行业也面临外资银行不断渗透的竞争压力,不论其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还是多样化的盈利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影响。因此,无论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要积极转变思路,迎接竞争。此外,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环境日益严格、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日益完善。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程度日益提高,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以应对宏观和微观金融环境的改变。不同的商业银行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业务布局以及重点发展领域,因此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但是,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却是千篇一律的以贷款业务为主,资金主要流向了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铁路、公路、基建领域,众多具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未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各银行也是模仿化、趋同化发展,缺乏亮点。为实现盈利模式的成功转型,各商业银行应认真分析自身特色,制定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发展战略,突出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盈利能力。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  1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界定与分类

李鲁新等(2007)认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与市场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3]。而朱芳华、蔡静静认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4]。纵观商业银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盈利模式经历了一个由利息收入为主导逐渐向非息收入为主导演进的历程。前者主要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有关,后者的产生则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混业经营下的资本运作为条件[3](李鲁新等,2007)。李江(2006)等人认为根据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其盈利模式可以分为以存贷款等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利息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绝大部分的传统业务型、中间业务等新型业务迅速发展、非息收入占较大份额的均衡发展型和大力促进某几项业务的发展最终形成某些业务领域的特色及市场领先地位的特色业务型[5]。 ,唐艳桂(2010)根据商业银行侧重业务种类的不同,将商业银行模式分为中间业务、公司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以及混业经营的盈利模式[6]。张国柱(2011)认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具有一定的类似性,所谓的盈利模式只是其中国业务中最为核心的业务盈利模式,他将其分为利差盈利模式、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设计和细分以满足现行市场对金融产品需求的产品细分盈利模式以及根据客户的属性行为需求偏好以以及价值等因素对客户实行细分盈利战略的客户细分盈利模式[7]。郑雪飞(2011)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包括资金支付、存贷利差和汇兑的手续费用等传统银行业务收入、凭借庞大的销售网络和稳定的客户群的购买获得的产品价差收益的理财产品收入以及通过多种渠道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建议的服务费用相关收入[8]。

……….

2. 2中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

李江、王庆新、汤建光(2006)研宄了发达国家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原因,分析认为,在所有制度和市场因素中,对银行业生存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日益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收入以提高竞争的差异化水平,并根据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灵活调整对公对私业务比重,充分利用个人金融业务的利润空间,控制成本支出,促进盈利模式的转型[5]。关京兰(2003)认为商业银行有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房地产金融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四大支柱业务。开拓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是新型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志,积极进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优化中间业务服务水平是商业银行提高业务收入的良好选择[9]。洪文健(2006)研究了金融脱媒现象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他认为,金融脱媒现象凸显了商业银行陈旧的经营方式,商业银行面临功能的重新定位,应充分利用其管理金融风险时所使用的非标准化工具和风险内部化方式以应对金融脱媒现象对其中介地位的挑战黄岩等(2000)研究发现,对比国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强,利息收入占比过高,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业务模式单一,包括人员、分支机构在内的成本管理能力不足。刘瑜东(2009)选取ROA (资产回报率)为分析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国有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盈利模式影响,盈利能力随盈利模式的多样化程度有上升趋势。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转变单一依靠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提高成本控制能力,以降低盈利能力对利率结构和利率变动的依赖程度。王狂帅(2012)考察了官方基准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当经济状况运行良好、投资需求增加时,收紧的基准利差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并无显著负面影响;而当宏观经济下行、投资紧缩时,利差收紧对盈利状况的影响显著[12]。

………….

第三章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14

3.1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迁过程14

3.2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盈利模式的主要问题15

3.3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18

3.4本章小结23

第四章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因子分析24

4.1模型及样本选择..24

4.2因子分析结果25

4.3实证结果分析29

4.4本章小结36

第五章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37

5.1各类商业银行准确进行自身定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37

5.2大力发展低资本占用的中间业务38

5.3建立品牌特色,优化人才结构41

5.4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主体功能41

5.5构建适合全能化经营的监管体制42

5.6本章小结42

第五章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5. 1各类商业银行准确进行自身定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由第四章的比较分析可知,国有商业银行相较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更具优势。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国有商业银行在与大企业的议价中失去了谈判优势,而中小企业对公业务又不具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但是综合目前三类银行的发展现状,国有银行发展为全能银行的潜力最大,对其竞争能力不强、盈利不明显的公司业务进行选择性的舍弃,选择有竞争优势的股份制舉行或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并购,以优化业务结构。国有商业银行对其本来就具有优势的零售业务应选择多元化发展,并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扩张时,通常都选择在港澳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或收购东南亚等地的金融机构,这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市场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周期与我国相似,一旦某项业务出现风险,很容易导致整个集团收到牵连。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规模扩张时应选择发展成熟且与我国经济周期不一致的成熟市场,学习汇丰银行在经济周期低谷进行套利收购。总之,国有商业银行在盈利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应以全能银行为目标,注重业务和市场的均衡发展。

…………

结论

金融危机以来,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日益严格,以信贷资产为主的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变得不可持续。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客户需求多样化水平的提高都对现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如何转型变得重要起来。基于样本的完整性与可得性,本文抽取了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中的12家,分析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银行盈利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可供选择的路径,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亟需转变。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来看,当前盈利模式存在对净利差过分依赖、盈利来源单一、存贷比较低、贷款结构严重失衡和雷同、创新不够以及长期的规模和速度冲动等问题。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存贷利差不断压缩,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无以为继,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脱媒现象的不断加剧使商业银行失去了与优质客户的谈判定价优势,日益严格的资本监管迫使商业银行放弃以信贷增长为主的高资本占用型业务增长模式,寻求低资本占用的发展道路。此外,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金融需求的多元化都不断提醒商业银行只能从转型中化解现有的问题。其次,在路径选择上,总体应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进行创新,拓宽收入来源的渠道,从以利息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向以非息收入为主转变。具体来说,不同商业银行应根据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差别定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以国际零售巨头的发展方向进行努力;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中资本发展对公业务;城市商业银行立足本地,利用信息优势做强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各类商业银行应避免单一的盈利模式,发展各自的特色业务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配合品牌和人才战略,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主体地位,并营造适合全能化经营的监管机制,从宏观环境和银行自身两方面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回溯2002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濒临“红线”,被包括高盛在内的众多外资投行质疑其己经“技术性破产”,尤其是国有独资的大型商业银行,其公司治理羸弱,政府行为与盈利追求相矛盾。经营管理粗放,既背负历史遗留的巨额坏账,盈利能力又备受诡病,加之违约代偿事件频发,逐渐引致公众对于银行体制的担忧与质疑,在此背景下,翌年,中央汇金公司拿出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折合人民币3724.65亿人民币注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由此拉幵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序幕。同年成立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时至今日业已颁布和实施600多件监管规则及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主要风险的审慎监管制度体系,其在2007年颁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内部评估程序,确保具备充足资本覆盖全部实质性风险,毋庸置疑也包括贷款集中度风险。正是在这种风险意识的约朿下,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高涨,中国银行业的实力稳步增强,从银行业自身的数据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资本净额、资产规模成倍上升,盈利能力、经营状况,抗风险能力大幅改善。进入2014年,是银行业涅槃十年的终点,同时也站在新一轮政经周期的起点,“改革”与“求变”己经成为恒久的备受瞩目的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9家商业银行上榜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在经历历史高速发展的同时,长期积累的贷款过于集中的问题也突显出来,银行逐利性质的强化和泛金融类产品竞争的加剧,缺乏统筹考虑经济政策与环境变化、不良贷款指标双降压力过大、银行内部评级机制覆盖率过低等因素导致贷款集中风险长期积聚,由于贷款是一个银行的资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在贷款过度集中的情势下遭遇密集的风险暴露,则有可能引发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

1.2主要内容

第一章是导论,旨在通过对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的概述,由于贷款是银行资产业务的核心部分,贷款集中便有可能诱发商业银行的实质性风险暴露,就目前的形势看,贷款过度集中问题并没有根本性好转的趋势,这有可能在未来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了不容小戯!的风险。随后描绘诸章节之梗概,整理文章的整体思路和逻辑框架,说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以“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银行效率”、“赫芬达尔指数”、“银行收益与风险”、“Z指数”为关键词,查阅国内外文献,学习别人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同时也仔细研读已查阅到的国内外学者在他们的文章中的综述,固本溯源,寻求从更多角度获得启发和引导,参考与本文研究内容关系紧密的引述文献,向上追溯,力图做到综述部分的全面与周详。本文从关于贷款集中度的国外与国内两个部分进行研究现状综述,分别从贷款集中度的影响因素与风险管理角度以及贷款集中度的测算分析与实证研究角度切入,明晰了本文的要提,以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图要做的工作。第三章是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与收益及风险的关系理论,第一节是对贷款集中度的影响从宏观导向、微观操作两个层面进行归纳。宏观原因包括:1、大型商业银行的主体地位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同化。2、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3、城市商业银行天然的地区性。微观原因包括:1、股份制改革强化银行逐利性。2、不良贷款指标的双降压力3、全社会范围内诚信机制缺失。第二节是对贷款集中度的测算方法介绍与评述,有的方法例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我个人认为在理论上有些牵强附会,又如违约敞口(EAD)加权平均相关度,又因为银行贷款客户众多操作性不强,故最终选定敞口比率法作为客户集中度的测算方法,修正的赫芬达尔指数法作为行业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的测算方法。第三节是详述贷款集中度的三个维度(客户集中度、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对银行收益与风险指标的影响机理,实质上是对后面的实证分析做出的理论解释与预测。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国外关于贷款集中度的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关于贷款集中度的形成原因与风险管理相关研究中,MarquezDiez-Canedo等(1999)根据资产组合中贷款的违约比率以及伴随的协方差矩阵,开发出在险价值与贷款集中度的关联模型,确保就其置信区间而言整个资产组合的资本充足性。Christian Bluhm和Ludger Overbeck (2003)从银行贷款的风险控制策略视角研究银行所面临的选择,结论类似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指出银行的贷款投向如同资产组合一样,存在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不可避免,但是银行完全有能力缓释全部非系统风险,从这个角度讲,贷款集中风险必然属于非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时刻注意分散其贷款投向,使其分布结构合理。Robert Deyoung, LawrenceG.Goldberg与Lawrence J.white (1999)在研究中尽管没有直接解释商业银行的贷款到底是如何集中在某些固定客户手中,但是他们发现银行贷款的大客户投向偏好与银行建立的历史时限存在正相关性,历史越悠久的商业银行越愿意给大客户发放贷款,贷款投放更具堡鱼化倾向。ToblasfRotheli(2000)尝试从行为金融视角解释贷款集中问题的形成原因,其釆用时间序列模型分别研究瑞士资产规模排名前三的银行其各自信贷供给的动力依赖,实证结果显示三大银行均对其余两个竞争者独立改变信贷策略的行为反应敏感,并且彼此在信贷业务上的拓展上存在“羊群效应行为”,并认为正是这种“羊群效应行为”引致信贷投向的相似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最终导致商业银行贷款集中。

……….

2.2国内关于贷款集中度的相关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关于贷款集中度的影响因素与风险管理相关研究中,仲彬(2001)认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出于对自身利益诉求的考虑,在实际的贷款审批与投放环节存在违背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的隐形行为,这会极大削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过多的贷款投向大型企业使其信贷可得性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从而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且易产生非理性扩张冲动,反观很多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中小企业,其融资难的困境得不到缓解反而日趋严重。而且地区集中问题会引起不同地区的企业的资金充裕度不同,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形成经济泡沫,与国家的经济调节目标背道而驰。徐滇庆与巴曙松(2002)指出我国国有银行由于陷入政府行为与盈利追求不清而导致身份认同混乱,对非国有制经济成分存在严重的制度性歧视,而国有企业转轨时期经营运作不畅,加之政府行为干涉,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畸高,同时造成国家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性政策没有施展余地,提倡着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的股份制银行,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结构以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陈建平(2004)指出我国垄断性行业以及国家中长期规划的支柱产业,其成长性,获利性很强,同时风险性极小,所属行业的企业均属国资背景,几乎不存在倒闭的可能性,因此备受各大银行青睐,贷款的过度投放造成其客户集中和行业集中。

……….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与收益..........13

3.1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的影响因素........13

3.2贷款集中度的测算方法与评述........17

3.3贷款集中度对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影响........21

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的现状分析........27

4.1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的现状分析........27

4.2贷款集中度的测算结果........31

4.2.1数据来源及说明........31

4.2.2贷款集中度的测算结果........32

4.2.3描述性统计分析........38

第五章实证分析........41

5.1变量、数据、研究方法........41

5. 2描述性统计分析........43

5. 3面板数据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检验........44

5.4实证结果及经验分析........44

第五章实证分析

5.1变量、数据、研究方法

本文的实证核心旨在定量说明贷款集中度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影响。那么首先需要明确衡量银行收益与风险的指标有哪些,最终选定的衡量收益的指标有:(1)资产收益率ROA, ROA是从整体上反映了银行综合经营的成果,是传统性反应公司收益的指标,对银行的盈利性起到总括性评述,从根本上讲银行是经营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企业,其负债业务占比规模较一般公司不在一个量级,因此笔者认为如果要力图从整体上解释商业银行的收益,资产收益率ROA要比权益收益率ROE优越许多。(2)净利息收益率NIM,又名净息差,即净利息除以平均生息资产,尽管随着近年来各大商业的竞争加剧,各自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纷纷强调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推进中间业务的创新和产品服务的研发。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一般商业银行70%的业务仍旧为传统业务,而传统业务的标准即为生息与付息之间差额,所以息差从根本上讲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源泉,尤其是在国内商业银行两融业务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故以此两个指标收益的代理指标。最终选定的衡量风险的指标有:资本充足率CAR,银行资本是提供授信、发放贷款、进行业务投资的核心资金来源,是承担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消化损失的第一支柱,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即围绕着资本充足率的一系列测算与规定问题展开,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适当范围内,可以平衡银行的盈利性和为此而付出风险代价,同时也是奠定银行业审慎监管规则体系的基础性指标,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可以从整体上评价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大小。

………

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为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其收益与风险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而且贷款集中度的三个维度中,客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贷款集中度总体上损害其收益性,增加其风险性。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贷款集中度总体上有益其收益性,增大其风险性。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贷款集中度总体有益其收益性,增大其风险性。针对ROA指标而言,客户集中度CHD与大型商业银行ROA呈负相关,与股份制商业银行ROA呈正相关,与城市商业银行ROA呈正相关。行业集中度IHD与大型商业银行ROA呈负相关,与股份制商业ROA无显著相关关系,与城市商业银行ROA呈正相关。地区集中度GHD与大型商业银行ROA无显著相关关系,与股份制商业银行ROA呈正相关,与城市商业银行ROA无显著相关关系。针对NIM指标而言,客户集中度CHD与大型商业银行NIM呈负相关,与股份制商业银行NIM呈正相关,与城市商业银行NIM无显著性相关关系。行业集中度IHD与大型商业银行NIM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与股份制商业银行NIM呈负相关,与城市商业银行NIM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地区集中度GHD与大型商业银行NIM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与股份制商业银行NIM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与城市商业银行NIM呈负相关。针对CAR指标而言,客户集中度CHD与大型商业银行CAR呈负相关,与股份制上银行CAR呈负相关,与城市商业银行CAR呈负相关。行业集中度IHD与大型商业银行CAR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与股份制商业银行CAR无显著性相关关系,与城市商业银行CAR呈负相关。地区集中度GHD与大型商业银行CAR、股份制商业银行CAR、城市商业银行CAR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银行业根据巴塞尔协议 II 的要求,以 8%的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资本监管目标,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水平国际上各大银行纷纷开发资本工具,各种混合资本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致使次级债券占银行资本比重大幅上升、银行资本结构复杂,这些工具在银行持续经营时吸收损失的能力无法发挥。当金融危机爆发时,许多银行都濒临破产倒闭。危机促使巴塞尔委员会积极寻求更好的监管金融机构的方法,于是巴塞尔协议 III 诞生。该协议对资本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了高质量的资本构成,明确了核心一级资本的地位,同时严格其他一级资本的标准,明确了其他一级资本必须满足的合格条件。另外,把原来不符合条件的二级资本扣除,以一系列合格的标准来约束二级资本。2012年中国银监会公布了适用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管理要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指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是 5%,一级资本的充足率需达到 6%。这些标准不断促使我国银行积极探索资本补充渠道。另外,我国附属资本工具的匮乏给国内银行带来很大的外源性融资压力,我国银行资本中普通股占比较高,造成融资成本较大的问题,融资渠道的单一也给银行带来了潜在的风险,银行拓宽资本补充途径迫在眉睫。自 2013 年以来,由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迈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我国传统银行通过存贷息差获得的利润受挤压严重,银行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银行部分资金来源被侵蚀,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不论从市场形势还是国内的银行资本构成现状来看,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长效资本补充机制,拓宽银行融资渠道已经事在必行。建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持续加大核心资本,积极推进内源性融资比例,多渠道补充附属资本,有效制定资本补充决策有利于国内银行在与国际银行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对我国上市银行持续稳健经营具有重大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在对资本要求的解读方面,国外文献研究很多。BIS(2010)发布了巴塞尔协议 III 的监管框架,要求提高资本的质量、资本的一致性以及资本的透明性,增强资本的风险覆盖要求。对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进行了细节上的要求,剔除了原来不符合要求的附属资本。Marianne(2010)阐述了巴塞尔Ⅲ形成的过程,比较该协议与巴塞尔协议Ⅱ的区别,该协议试图阐述亲周期性,并提出大而不倒银行可以通过发行或有资本、保释性负债等工具来提高资本质量。通过两个协议相比较发现,在一级资本要求上,新的协议要求增加到 6%,而巴塞尔Ⅱ要求是 4%,巴塞尔Ⅱ的核心一级资本要求是 2%,而巴塞尔Ⅲ的要求是 4.5%,并且指出巴塞尔Ⅲ在不同的时期有阶段性的目标。另外,文中还指出巴塞尔协议Ⅲ新增的缓冲资本和反周期缓冲资本要求。Karl(2011)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金融机构增加资本和流动性需求的宏观经济成本,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这些行为的宏观经济成本与措施实施的时间长度、银行的调整策略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范围有关。Benjamin(2013)对银行如何满足更高的资本要求提出了建议,指出银行可以通过调整留存收益,减少股东分红和增加银行自身的利润来提高资本。银行增加自身利润的直接方式是增加存贷利差,但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银行另一个增加净收入的方式是拓展其他业务线,例如进一步开展保管和咨询业务以及设法减少银行的整体营运费用。文章还指出增加银行融资渠道的另一个方法是发行新股,但是发行股票会导致现有的股票价值下降。第三个提高银行资本的方法是变更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银行可以减少它的贷款组合,直接出售资产以及使用贷款或者资产出售的所得款项来偿还债务。这样银行就可以减少它的风险权重资产,用更安全的债券或政府债券来代替高风险的贷款。

…………

第 2 章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2.1 银行资本补充的理论基础

江志流(2009)在著作中指出商业银行的“资本”,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账面资本,它是银行管理者决策的依据,也叫股东权益。二是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是有关部门规定的银行被要求的最低资本,当银行的资本低于这一标准时,就需要银行补充资本。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就是对银行的监管资本提出要求。三是经济资本。经济资本可以承担银行非预期的损失,保证银行的正常运营。资本对银行的经营至关重要。资本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资本是商业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股东投给银行的资金不能被任意抽回,银行可以长期使用,资本为商业银行的注册与组建提供了所需的资金,起到了融资的作用;第二,资本是银行承担风险和消化损失的最后防线。当银行的资产遭受损失时,银行收益首当其冲弥补损失,而当银行收益不足时,银行就要动用资本来弥补。因此监管当局对银行的最低资本金和最低资本充足率均要进行严格的监管;第三,资本可以制约银行业务和风险的过度扩张。银行业务收益越高则风险越大,银行倾向于业务扩张以获取高利润,此时就需要银行资本的制约。当资本金规模较低时,银行股东可以得到较高的财务杠杆收益,股本利润率也较高,因此银行自身不愿持有过高的资本。但资本金的减少促使银行从事风险投资,引发银行经营的稳定性问题,导致亏损。资本较高时,银行的业务扩张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银行资本金充当着限制银行业务和风险扩张的重要作用。第四,资本是维持市场信心的重要基础。不论是巴塞尔协议还是各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都普遍对资本充足率相关信息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

2.2 我国上市银行建立资本补充机制的现实要求

现阶段我国银行业资本补充需求很高,一方面国际监管部门提高了资本要求,另一方面国内的银行监管部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资本管理标准,加之目前国内银行的资本结构和融资现状分析,以上三个方面都使我国银行补充资本、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成为必要。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是在国际清算委员会主持下设置的专门负责对国际银行经营监管的机构。巴塞尔委员会于 1988 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 I》。该协议首先将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次,规定了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将银行资产的权重按风险的大小划分为 5 个等级,分别为 0%,10%,20%,50%和 100%。再次,规定了资本监管标准。协议要求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即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4%,总资本对风险资产的占比即资本充足率不得小于 8%。然而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以及市场的开放度逐渐加大,《巴塞尔协议 I》仅仅只有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不能对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管,于是在 1996 年 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该协议引入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除了巴塞尔协议 I 的信用风险外,又引入了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该协议在对资本充足率的比例要求没有变化,但扩大了计入资本充足率的资产的统计范围。2004 年《巴塞尔协议 II》完成,并要求于 2006 年底开始实施。但 2007 年金融危机的苗头已经在美国市场上显现,《巴塞尔协议 II》刚开始实施就被发现它的约束条件与监管标准远无法对银行业起到监管作用。

………..

第 3 章 我国上市银行资本补充途径分析.......21

3.1 将外源性融资转换为内源性融资......21

3.2 转变上市银行的盈利模式....22

3.3 调整银行存贷比的分子分母结构......24

3.4 积极开拓符合监管规则的创新资本工具........26

3.5 创新资本工具的国际案例分析..........27

3.6 小结.....30

第 4 章 我国上市银行常见资本补充方式实证分析.....31

4.1 我国上市银行主要资本补充方式......31

4.2 上市银行补充资本时机决策分析......32

4.3 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方式选择.......34

4.4 不同资本补充方式的效果分析..........36

4.5 小结.....38

第 5 章 对策与建议......39

5.1 提高银行自身的资本补充能力..........39

5.2 完善政府相关法律法规........40

5.3 加强专家对创新工具的研究.......40

5.4 小结......41

第 5 章 对策与建议

5.1 提高银行自身的资本补充能力

银行提高自身的资本补充能力,从将外源性融资转换为内源性融资入手,大力发展内源性融资,加大内源性融资的占比,相应减少银行的融资成本,降低银行对资本市场的依赖性。结合转变自身的盈利模式,即转变银行依赖于存贷款息差获取利润的传统模式,着重发展银行的中间业务,减少银行经营风险,增加银行短期融通资金的规模,增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提高上市银行资本的运行质量,即银行存贷款质量,存款中要加大稳定资金来源的比重,也可相应提高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比重,由于其存款准备金暂定为零,因此有利于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发放贷款时要选择信誉度高的贷款对象,综合考虑个人及企业的盈利水平及还款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拆借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就是质量较高的贷款。银行还需积极开拓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银行的贷款转变成为可流通的证券,由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购买,借此将银行风险转移给部分投资者。同时银行要进一步完善资本结构,削减银行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另外积极发行创新资本工具,包括发行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多渠道筹集资金,可发行可转换优先股,含有可减记条款或含有可转股条款的次级债以及或有资本工具,从而提高银行补充资本的主动性。提高银行识别资本补充时机的能力,在恰当时机发布资本补充公告,使银行补充资本的决策起到最佳效果。在前一年度资本充足率尤其是核心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时是银行补充资本的好时机,在银行盈利能力或银行资本规模较大时同样也应该适量补充资本。

………..

结论

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各国的经济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为了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国际上巴塞尔委员会相继出台了三版协议,协议对银行资本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国际趋势和达到国内银行的稳健经营,我国银监会也相应出台了资本管理办法,对我国银行的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标准都促使我国银行业积极探索资本补充渠道,建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持续加大核心资本,积极推进由外源性融资向内源性融资转变,多渠道补充附属资本,有利于我国上市银行在与国际银行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对我国上市银行持续稳健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必要性。其次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补充资本的途径。再次经过独立样本显著性 t 检验,选择银行最佳的补充资本时机和补充方式。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国外创新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的特征、发行条件等要素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创新资本工具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最终达到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的目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上市银行应该通过增加利润和留存收益补充核心资本,相应减少普通股占核心资本的比例。

第二,上市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对信贷资产严格把关、采用信贷资产化,增加新存款渠道等方式提高资本的运行质量。

第三,积极创新资本补充工具,实现多渠道融资。包括对合格其他一级资本工具的创新和二级资本工具的创新。目前可转换优先股、可减记的次级债和或有资本证券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可以引入我国的资本创新中。

第四,通过实证分析,对资本补充的时机进行研究发现,当银行前一年度资本充足率尤其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时可以考虑补充资本。当银行前一年度的盈利能力指标比较低时或规模比较大时,通常应该发布补充资本决策。而前一年度的资本负债率和资产扩张速度对银行是否补充没有显著影响。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一直将资源禀赋看作经济增长的福音,而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都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其后,各国资源丰裕区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乏力,陷入经济增长的困境,对传统自然资源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挑战。从部分老工业基地成为“问题区域”,到“荷兰病”的出现,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资源诅咒”的提出,颠覆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资源观。之后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检验、传导机制以及世界各国典型区域的研究。但是资源依赖始终是个世界难题,困扰着资源富裕的国家与地区。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但凡资源丰富的国家或者区域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在走出资源型经济泥潭的过程中,有转型成功的案例,也有转型失败使经济长期陷入增长困境的典型。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充实与发展,制度作为一种资源被揭示,并且制度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制度视角来破解资源诅咒的魔障,是近年来经济领域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从资源配置视角来看,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高额资源租金收益的合理归属成为重要命题,而资源租金的归属,诱发了大量社会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用制度建设来规范资源租金归属似乎是必要的途径。但是,丰裕的自然资源却客观上弱化了制度建设的动力,而弱化的制度又放纵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大量污染、浪费、破坏等外部性问题也必然凸显,甚至引发设租、寻租行为,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最终对经济增长产生反作用,甚至是倒退。在已有的研究中,最早关注的是法国洛林、德国鲁尔、日本北九州、美国休斯敦、俄罗斯、挪威等。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均是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在工业化进程中,它们曾经对经济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化的完成,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变得明显,产业结构竞争力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失业严重、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反工业化”特征明显。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等早期经济学家,他们肯定了土地资源在财富创造中的显著作用。此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研究了自然资源相对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如何配置资源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至此,资源配置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其后的研究,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稀缺性、自然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同,这也暗含着一个隐形命题,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由于技术进步的因素变得不确定。20 世纪 60 年代,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日本北九州等自然资源丰裕地区相继出现了经济衰退以及失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当局政府的重视,各国政府纷纷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政策来应对问题区域的出现。如法国政府1966 年提出整顿洛林冶金区,促进工业多样化,推动老工业基地的“再工业化”;20 世纪 60 年代,鲁尔在煤管区开发协会的领导下,围绕发展多样化的经济,开展了区域整治①。而针对老工业基地的问题,部分学者展开了专题研究,主要从区域层面针对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探索经济结构转型以及老工业基地区域复兴的对策。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煤炭、钢铁等典型资源型产业,关注的学者主要是地理学家与经济学家。不少学者认为,资源型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革命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导致区域资源型产业竞争力整体下降,并且最终引起的矿井关闭、企业破产、失业严重与生产停滞等问题的出现,甚至由此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

……..

第 2 章 金融、财政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增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通过索洛(Solow)模型①与罗默(Roemer)模型②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因素,并且指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Solow 模型假设经济体系中储蓄 S 全部转化为投资 I,即储蓄--投资转化率假设为 1;该模型假设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即投资的规模收益是常数;该模型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在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中,劳动数量是既定的,随着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使得经济增长稳定在一个特定值上。Solow 模型没有对投资的预期,因此规避了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的不稳定关系。可见,不管经济初始位于何处,最终都能够通过某种组合要素达到均衡。然而,对于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如何能够突破资源依赖的怪圈,走出资源诅咒的陷阱,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光靠现成理论的推导是不足够的。

……..

2.2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

经济发展中制度与非制度因素的作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资本、技术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而,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石。非制度因素主要是指资源禀赋,包括日常所说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也包括地理条件、技术等。与资源禀赋相比较,制度因素主要是指人们为方便合作而做出的安排①。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交易活动的复杂化,非人格化交易渐渐成为常态,制度的作用也在逐渐加强。诺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两种不同的交换形式。原始社会,人类物质产品极其匮乏,诞生了第一种简单的交换。在这种交换方式下,专业化和分工均处于低级化、原始化状态,交易行为是不断重复进行的,并且市场存在完全信息,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了非个人交换形式。在这种交换方式下,专业化开始显现,交易开始变得复杂,交易开始分工,参与者增多,市场开始分割,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凸显,“囚犯困境、”“搭便车”“垄断”等现象意味着市场开始失灵,亚当斯密看不见的车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制度便应运而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的类型多样化,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奥尔森②认为,这类市场中的交易均属于“非自我实施型的互利性交易”。

………..

第 3 章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机制的一般分析 ...... 49

3.1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层次....... 49

3.2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原则....... 50

3.3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目标....... 52

3.4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作用机理............ 53

3.5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效应功能区.......... 56

3.6 本章小结......... 59

第 4 章 资源型经济与金融、财政制度现状分析 ........ 61

4.1 资源型经济的特征 .......... 61

4.2 资源型经济与金融、财政制度的相关性.......... 69

4.3 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难题及原因 ......... 75

4.4 本章小结......... 78

第 5 章 资源型经济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性实证分析 ........... 80

5.1 模型建立与数据平稳性检验 ........... 80

5.2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功能关联度检验............ 85

5.3 金融、财政制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关系检验........ 86

5.4 金融、财政制度与产业结构关系检验............ 92

5.5 结论.... 97

5.6 本章小结......... 98

第 8 章 资源型经济转型与金融、财政制度协调的社会条件

8.1 加强政府宏观设计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对资本和劳动力的青睐,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的推崇,都不足以代表经济增长的所有要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化,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为制度作为经济增长要素提供了理论支撑。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的不断融合,现代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对现代金融的准确把握与认知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资源型经济普遍的问题之一,便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滞后。而金融行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以及企业对金融资源的战略性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认知,换言之,是金融意识的落后所致。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初级化,以及资本的锁定效应,导致了现代金融体系在该地区无法形成。若无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解放思想和锐意进取,便无法构建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资源型地区普遍面临“金融洼地”状况,金融业如同一潭死水,与资源相关的产品开发也同样需要现代金融意识的支撑。因此,在资源型经济区域,更应当转变观念,培育现代金融理念,从政府到金融管理部门,再到金融机构,从企业家到社会民众,都应当将金融作为配置其他社会资源的战略性资源来看待。从金融洼地到金融高地,日本与东亚经济的繁荣证明了反弹琵琶的金融先导模式的可行性,更应当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理论指导。此外,还应当重视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现如今的金融体系,大量的人才浪费在“拉存款”的传统模式中,也成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障碍之一。总之,经济增长不再仅仅依靠劳动力与资本,技术与创新要素的发挥作用,离不开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不仅可以作为资源型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更能够配置其他资源。现代金融理念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金融产业作为支撑产业的发展,更能探索一条适合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新路子,这对所有资源型经济区域都有重要的战略性借鉴意义。

………

结论

资源型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体,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是世界发展史的难题,也是资源型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对资源型经济的研究,从形成机制到传导机制,均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典型地区案例的分析,或者是从理论层面的分析推理,最终研究结果几乎都回归到制度层面。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仅得到经济学界的认可,更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制度因素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则尤为明显。本文是基于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理论与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协调论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法,以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协调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为对象,研究金融、财政与经济的关系。资源型经济转型,是资源型经济体从病态走入常态的过程,也是规避资源诅咒陷阱的路径选择。然而,对资源型经济的认识,首先要从对资源的认识开始。传统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限定,资源被冠以有限性、稀缺性等内涵。但是,资源最大的特征是其贮藏性和可开发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社会资源被揭示出资源的属性,并且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明显,如人力资源、智力资源、金融资源以及制度资源等。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行为边界,应当以不损害市场规则与市场效率为原则,亦或者,政府最主要的职能应当是提供制度建设以及制度执行和发挥效力的软环境。以财富存量与增量重新配置为核心的租金分配体系,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发现,却也是事关社会公平的重要任务,资源型经济转型也不例外。金融系统对效率的贡献被世界公认,而财政的内在本质要求其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公平的环境,换句话说,是为金融系统提供效率环境,二者对租金分配体系的重构承担着不同的角色,由此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便是必然要求。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自 1868 年英国政府成立“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以来,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较个人投资者而言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和丰富的投资经验,使之能够为资本投资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已达到了 70%以上,大有代替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进行投资的趋势[1]。相对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而言,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我国的第一支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于 1998 年 3 月 17 日正式成立。在之后的十几年间,由于政府制定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战略,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规模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2]。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示,截止 2013年 12 月 31 日,我国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所持 A 股流通市值占比达到了10.87%[3]。虽然机构投资者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尚未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投资行为对于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一直都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许多学者所得出的关于投资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偏好的结论却是迥然相异的。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当前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持有何种偏好的必要性。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异质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偏好,进而为完善我国的现金股利政策制度、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机构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偏好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了世界各地的资本市场,然而所得到的结论却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投资于境外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普遍偏好于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与之相反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未显示出显著的偏好。Short、Zhang 和 Keasey(2002)运用 Lintner、Waud 以及 Fama 和 Babiak的模型检验了基于英国面板数据的现金股利政策与机构投资者持股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4]。Grinstein 和 Michaely(2005)检验了 1980-1996 年美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的关系,发现机构投资者不愿持有那些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但在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并不偏好于支付高现金股利的公司。他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正相关,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呈负向关系,他们认为这可能与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台的股票回购政策有关[5]。Cook 和 Jeon(2006)延伸了 Grinstein 和 Michaely(2005)的研究,利用 1999-2004 年 507 家韩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境外投资者与韩国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差别。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喜欢投资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而在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中他们偏好发放现金股利较低的公司,这与Grinstein 和 Michaely 的研究结论一致,然而韩国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却无此偏好[6]。

………..

第2章 现金股利政策影响投资者行为的理论分析

2.1 支持现金股利与投资者持股意愿正相关的理论

前文已阐述了以往学者对于机构投资者现金股利偏好的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将从理论角度分析现金股利政策对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的影响。通过梳理,本文将理论分为三类,分别为:支持现金股利与投资者持股意愿正相关的理论、支持现金股利与投资者持股意愿负相关的理论和认为投资者的持股意愿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建立在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现金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关于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言,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现金股利的宣告或许是反映公司预期获利能力的有力信号。如果公司连续保持较为稳定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那么投资者会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抱有乐观的预期;如果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突然发生变动,那么投资者也会改变对公司未来前景的预期。

………

2.2 支持现金股利与投资者持股意愿负相关的理论

2.2.1 税差理论

税差理论建立在投资者希望达到税后收益最大化的假设下,认为由于税率和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入比现金股利收入更有助于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目标,一般而言,资本利得相较现金股利收入享有更低的税率;此外,即使两者在税率上没有差别,资本利得也可享受延迟纳税所带来的收益。该理论可由 Farrar 和 Selwyn(1967)建立的以下模型来解释[33]:模型假设:

(1)所有投资者都用相同的方式征税。

(2)资本利得税小于股利税。

……..

2.3 认为投资者持股意愿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理论

2.3.1 MM理论

MM 理论认为上市公司的价值与现金股利政策无关,公司价值是由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决定的,所以上市公司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以及分配多少现金股利、何时分配现金股利都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和股东财富。该理论可由Miller 和 Modigliani(1961)建立的以下模型来解释[34]:模型假设:

(1)完善的资本市场。所有人均可无成本地获得信息,无交易成本,证券可以无限分割,并且没有投资者大到可以影响股价;无发行费用;无所得税。

(2)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都是财富最大化的追求者。

(3)投资者对未来投资机会和利润完全有把握,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4)公司的投资决策保持不变。

(5)公司可以无成本的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

第 3 章 我国现金股利政策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22

3.1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2

3.1.1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发展阶段 .........22

3.1.2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现状 .........25

3.2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分类及现状 ........28

3.2.1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分类及其特点 .....28

3.2.2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现状 .....35

3.3 本章小结 ....36

第 4 章 研究设计.........37

4.1 研究假设 ....37

4.2 变量选择 ....40

4.3 研究模型 ....41

4.3.1 现金股利政策高低的检验模型 .........41

4.3.2 现金股利政策稳定性的检验模型 .....42

4.3.3 现金股利收益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的检验模型 .....42

4.4 本章小结 ....42

第 5 章 现金股利政策对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影响....43

5.1 现金股利分配与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描述性统计 ....43

5.2 现金股利派发情况对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49

5.3 本章小结 ....63

第6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6.1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上一章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现金股利支付比例、现金股利金额、现金股利稳定性以及现金股利收益率和资本利得收益率对各类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现其中的规律,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实证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各类机构投资者对现金股利政策的高低存在不同的偏好,可分为三类:(1)偏好高现金股利政策的机构投资者有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 QFII。这类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更为稳健,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信息披露透明度较高,受到监管当局的严格监管,若管理人违反基金章程或“谨慎人”规则将可能承担法律风险。(2)偏好低现金股利政策的机构投资者有一般法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和阳光私募。相比上一类机构投资者而言,这类机构投资者投资自主性较大,信息无需向公众披露,因此存在较大的灵活性。(3)券商、信托公司、银行、财务公司和企业年金未对现金股利政策的高低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未表现出明显偏好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三点:第一,自身的研究能力较强,无需通过现金股利信号来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如券商类机构投资者就具有自己的研究所。第二,投资目的不同导致投资标的分散,如各类信托产品在投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上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研究对象较少也可能是导致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原因之一。

……….

结论

本文在股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机构投资者的特点,突出了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偏好上的异质性。同时,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现金股利政策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 监管机构的政策文件对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成立至今不足 25 年,参与证券市场的各主体尚处于不断地摸索中,市场机制也尚未健全,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达到有效的均衡状态,此时政府干涉的力量远远大于供求双方自身的力量,因此在证券市场成立的初期,政府监管机构政策的引导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十分关键。

第二, 我国上市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金额较低,单纯依靠现金股利收益而不追求资本利得的投资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是无利可图的。在公司利润分配中,上市公司倾向于以股票股利和公积金转增资本作为回馈投资者的方式,而以现金形式分配给投资者的比例较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现金股利收益率远低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 CPI,这将不利于市场形成价值投资的氛围。

第三, 上市公司在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上越来越注重回报投资者。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 2000 年-2013 年,我国支付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比例不断提高,其现金股利支付率也有所上升。虽然我国证券市场整体的现金股利支付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已呈现出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 1 章 前言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改革起始于 1996 年的 6 月初,我国利率市场化拉开帷幕,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对我国货币市场的利率逐步放松了管制,之后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实行了一系列举措逐步放松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管制。2005 年,“利率市场化”再次被提到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第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商业银行的对资产负债的管理。自此,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成为了这个时期改革的落脚点,随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也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的脚步。2012 年 6 月,继央行两次降息之后,进一步扩大了利率浮动区间。我国对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是逐步放开的,共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步,放开金融机构贷款方面利率的浮动区间,使得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的确定方面取得更大的空间;第二步,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下限,对比基准利率,下限由最初的 80%下降了 10%,上限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 10%;第三步,取消下限位基准利率 70%的要求,彻底放开对商业银行等机构的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由众多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来决定。2013 年 7 月监管机构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举措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必定会发生重大的改变,我国进入了金融改革的重要时期。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对货币市场上发生的改革与变化具有其特有的敏感性,其波动情况是金融市场资金充足与否的晴雨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及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促使商业银行将资金更多地放到市场中进行投资活动,金融市场变得更加活跃。随着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的程度逐步加深,加之市场上不断增加的交易量和日渐加快的交易频率,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我国的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三大利率之一,利率的变动逐步加剧,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利率方面的风险逐渐加大,也给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2013年6月20日,我国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达到了历史峰值,其中隔夜拆借利率竟升至13.44%,7天同业拆借利率也达到了11%的历史最高点,市场资金流动异常紧张,造成了金融市场上的“钱荒”危机,为各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及风险管理方面敲响了警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加深,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逐步向基础利率培育,其波动影响着整个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性是否有规律可循以及如何对利率波动引起的利率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控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在利率波动性方面,早期,学者们通常假定在整个样本期内漂移函数和波动函数都具有单一结构,因此Bachelier、Working和Osbrone在上个世纪上半叶将单结构(single-regime)模型分别引入到金融领域来的。1973年,布莱克和斯科尔共同提出了著名的B—S期权定价模型,认为短期利率具有对数正态分布,金融产品的定价就广泛使用随机过程。大多学者认为股价、汇率及利率等的动态行为遵循着扩散过程,并依据这样的假设来研究。在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金融计量方面的学者们针对金融时间序列的动态行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对利率波动性特征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发展出了很多实证方法及模型。Chan、Karoli、Longstaff和Saunders在1992年对美国短期利率的随机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利率期限结构有差别的产品进行了统一建模,提出了CKLS的理论模型。

………

第 2 章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风险的基本理论

2.1 利率风险的概念

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临时性资金融通的平台,拆借的资金多用来进行短期的、临时性的头寸调整。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始于1984年,虽然进行了逐步的改革,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同业拆借市场仍然存在诸多的风险,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两种。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清算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指因法律因素政策性因素和司法行为等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法律法制不够健全,政策法规间出现冲突而使银行的权益受到损害;清算风险主要存在同业拆借的过程中,由于拆借的电子系统故障或者其它原因,在资金清算时未能及时受到资金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拆借市场上交易不够活跃,商业银行在某一时点急需流动性资金而无法以合理价格筹集到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信用方面风险及操作风险和价格风险等。在同业拆借市场上,信用风险的承担者大部分是在资金拆出一方,由于交易方故意违约或者被迫违约而使得资金拆出银行不能及时回笼资金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则是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完善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指银行由于组织分工不当、操作权限规程不严谨而引起的交易员在实际交易中操作失误或者超出授信权限交易等对银行造成的损失;而价格风险则指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程度比较剧烈超出了金融机构的预计范围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系统性的风险是整个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计算预测的方法来控制和规避的。在我国,市场的监管比较严格,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而操作风险可以通过加强银行员工的培训和内部控制、规范操作规程等来防范。对于拆借市场来说,价格指的是利率,而价格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

………

2.2 利率风险的度量方法

我国使用的风险度量方法大多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在国外金融市场利率改革的进程中,利率逐渐进入了一个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变大的阶段,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为了应对利率剧烈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学术界开始对各种利率风险测度和管理工具进行研究,早期有利率缺口分析方法,后来麦考林久期以及被巴塞尔委员会确定为银行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的VaR法,这些方法也逐渐被应用于商业银行日常的风险管理中。本部分对度量利率风险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一一介绍,并确定使用VaR法来度量我国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在利率缺口分析最早由J.P.Morgan公司在1983年提出,是简单的缺口模型,考察的主要对象是银行所有的金融产品,利率波动时获得正收益与负收益的资产之差为资产缺口。该方法没有考虑资产的期限对风险的影响程度,仅适合于粗略估算风险时使用。

……….

第 3 章 理论模型和方法.......12

3.1 模型介绍 ...........12

3.2 VaR 法 ........21

第 4 章 实证部分...........24

4.1 样本的选取与说明 ...........24

4.2 利率风险的特征描述 .......24

4.3 VaR 的计算 ........31

第 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37

5.1 结论 ...........37

5.2 政策建议 ...........37

第 4 章 实证部分

4.1 样本的选取与说明

Shibor,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从 2007 年初开始正式启用运行,由信用级别比较高目前由 18 家商业银行组成的报价团队对我国人民币的基础利率进行自主报出并通过对数值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而得的一种无担保情况下的批发利率,非复利。Shibor 工作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并依照一定的 Shibor报价准则对报价团进行审核和管理,在精确计算之后指定专门的报价平台将信息发布。Shibor 的计算和利率发布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完成并发布。报价团队的组成成员均是在公开市场的第一级的交易商或者是外汇市场做市商的商业银行,信息的披露充分而且资本活动非常活跃,这也是央行在培养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重要举措。Shibor 的形成机制同国际最通行的 LIBOR 如出一辙,自推出之日就不负众望,吸引了各大金融巨头纷纷开始给予 Shibor 的人民币掉期交易。自 2012 年 6 月,央行两次降息之后,开始逐步放开利率浮动范围,将基准利率的形成逐步放手,由市场来决定基准利率,Shibor 比之前 CHIBOR 更加市场化,成为市场的基准利率。在目前,Shibor 的品种有八种,从隔夜、7 天的产品,最长有1 年,在这众多的产品中,短期隔夜拆借产品的交易量最是活跃,因此可以获得的数据也比较多,也是商业银行在同业拆借利率市场的风险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同业拆借利率风险时,本文选取的数据区间为 2012 年 7 月 2 号至 2014 年 9 月 19 号(除去节假日和周末),样本容量共计555 个,数据来自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官方网站,数据处理使用 EXCEL、Eviews7.2 软件。

……….

结论

2012年6月后,央行继连续两次降息之后,逐步放开了利率的浮动区间,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更大程度地由市场决定,因此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的利率逐步趋近于完全市场化下的利率水平。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数据区间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19日的Shibor市场上交易量和交易频率都具有代表性的隔夜Shibor利率的数据序列进行处理,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隔夜Shibor利率的波动性和对数收益率均具有集聚效应,序列拒绝正态分布假设,且存在明显的尖峰厚尾的特点;数据序列自相关性不明显,具有条件异方差。

(2)在GED分布条件下,AR(2)—EGARCH(2,1)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隔夜Shibor分布的特征,在预测未来利率时,除了个别异常点,绝大多数都在5%的误差范围内,比较适合用来模拟预测我国的实际利率走势;同时,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市场建模所得的系数比较大,说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主要原因是我国在2012年6月后逐渐放开了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管制。

(3)ARMA(1,1)—EGARCH(1,1)-GED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我国隔夜Shibor对数收益率的特征;经过该模型过滤计算的日均VaR均通过LR回测检验,该模型有效的度量了Shibor收益率的风险。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中最重要的主题。在这个市场上有着许许多多与信用风险相关的产品,比如企业债券,零售贷款,国家债券和各种各样的债权证券化产品。最近十几年在信用相关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同时促进了对各种信用风险模型的应用。这些研究和发展给市场或者金融实体带来了有效减小风险、提升整体收益表现的可能。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内生地包括着信用风险,因此,准确有效地度量信用风1险是至关重要的。尽管信用组合管理最初是以规避风险的目的设立的,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资产管理却是把风险和收益同时纳入资产运行目标的范畴,即把风险提升到和预期收益同等重要的层次。最初对于信用风险的研究来自于 Merton(1974)。在 Merton 的理论里,通常假设公司总资产的价值运动轨迹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特征。如果在一个给定的时间范围内,这个公司的资产水平低于其债务,那么称该公司违约。因此,公司的股权可以视作是执行价格为债务水平的对公司资产的看涨期权,期权定价模型可以对公司股权进行定价。把公司的违约行为和它的资产价值相互联系起来的这种想法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它衍生出了一类研究信用风险的模型——结构化模型。这种模型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服从一个基本假设——公司的信用质量是决定于其资本结构和资产负债的价值的。如果把公司资产负债的价值和宏观因子联系起来,这就可以用来构造联合违约行为的机理。这类方法包括 Credit Metrics 和业内非常流行的 KMV 模型。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金融系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系统内的风险对整体经济的发展又有着巨大的影响。金融风险的两个主要成分即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来源于资产标的市场价格不断波动带来的损失,信用风险指的是债务人由于不能按时偿还协议支付而违约所造成的损失。Giesecke(2004)提出有三种数量化方法来分析信用风险,分别是结构化方法,约化方法和不完全信息方法。在结构化方法中,如果根据某种标准一个公司的资产水平不足,那么这个公司被认定为违约,公司的违约概率可以通过跟踪公司内在价值的动态变化来推测。结构化模型方法的最基本应用要追溯到 Black & Sholes(1973)和 Merton(1974),他们假设公司的资产结构由股权和单一债务构成,资产服从连续时间的扩散过程(diffusion process),公司只在到期日当公司价值低于债务时发生违约。最初的 Merton 模型为信用风险模型提供了良好的框架,但其严格的假设使其具有很多局限性。第一个在传统 Merton 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随机利率下的结构化风险模型是 Ronn & Verma (1986),Longstaf & Schwartz(1995),承继了 Black & Cox 观点,假定短期无风险利率是 Vasicek(1977)的动态随机过程,违约边界为一常值,回收率为债务面值的部分,得出这复杂的双因素信用风险模型,但未能给出违约债券的闭式解,只给出微分方程,另外还存在着不能保证债务到期时公司价值大于对债权人的支付的问题, Briys & de Varenne (1997)为克服这一问题,假定随机违约界限为约定安全触发点,公司资产结构为单一同质债务和股权,利率服从回复速度和波动率均为可料的均值回复过程,使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得出违约风险零息债券的闭式解。Zhou(1997), Kou(2002)的研究就假定了公司价值的为跳跃—扩散过程(jump-diffusion process)。Zhou(2001)在Black & Cox 的基础之上研究了两个资产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最近几年,结构化方法仍然在被广泛地运用,Chan et al(2012)提出了基于信用转移矩阵的结构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评级机构对其做的风险评估,并用违约距离来代表违约概率。然而,对违约概率进行建模研究通常是今年研究的侧重点,在这些研究中违约回收率往往被假定为是常数,Schafer et al(2013)回归本质,从经典的 Merton 模型出发,发展了违约概率和违约回收率相互决定的关系式,并用普通蒙特卡洛模拟得到了研究结果。

………..

第二章 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信用风险的定义

一般来说,信用风险指借款人(债务人)不能够按照相关协议要求或规定的那样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债权人)造成利益损失的风险。在传统经济认识当中,在一段经济关系里面只有当违约实实在在发生时才会发生违约损失。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风险特征和环境的日益变化还有风险管理技术的日渐成熟,传统的对违约的经济认识已经不能够充分而且有效的反映现代信用风险管理领域里的准确性质,也不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管控风险的需要。这之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意识上的信用风险绝大部分是源自银行的贷款业务,这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差而且没有一个像有价证券那样的活跃的二级市场,因而商业银行对他们这部分贷款资产的价值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并不是按类似逐日盯市的方法计量。只有在债务人方的违约事件发生后,银行才会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做出相应的减记调整;在实际违约事件发生之前,银行贷款资产的价值与债务人偿债能力的动态变化并不体现出相关关系。然而,从现代金融中组合投资的视角出发,债权人的头寸价值虽然必定会因为对手方的直接违约而发生损失,但是交易对手在到期日之前履约可能性即违约风险的变化也能够给头寸价值带来影响。比如,一些影响改变债务人对手方信用等级的事件——信用评级的调低,盈利水平下降,投融资失败,其他的公司重大事件。另外,现代金融里资产估价手段和风险衡量测度方法的发展,使得贷款等流动性差的子资产头寸的价值能够得到更为及时的衡量,这能给相关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带来很积极的影响。

…………

第二节 信用风险的特点

债务人违约时小概率事件,贷款的收益和损失又是不对称的,这两个特征造成了信用风险概率分布的偏度性特征。众所周知,市场价格的波动震荡一般是以期望为中心的,市场价格的多数都集中于期望的两侧,市场风险的收益分布特征是相对对称的,这种形态特征很自然地可以用正态分布来描述。然而,和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的分布特征是不对称的,而是有偏度的。信用产品的收益分布曲线的一段向左下倾斜,并在左侧出现了厚尾现象。这种收益形态的特征恰恰就是由贷款或带信用风险的产品的违约风险造成的。因为一般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合约到期后都有比较大的可能性收回贷款本金并获得之前协议好的利息收入,但若债务人方发生违约事件,那债权人方就会面临很大规模的损失,这种损失会比利息收入要大的多,这两个方面是极度不对称的。换言之,贷款的收益是相对确定并且是有一个上限的,而贷款的损失则是不确定的,很有可能失去所有本金。另外,银行从贷款业务中取得的收益规模和对手方公司的经营业绩是不挂钩的,预期收益不会随着对方净利润的增加而上升;相反,如果该公司经营业绩不好或者不断恶化,那么银行贷款资产的预期损失却会增加,这也是个不对称的方面。

……….

第三章 信用风险模型的理论基础....... 15

第一节 结构模型...... 16

第二节 证券组合联合违约概率.......... 19

第四章 混合泊松模型下重要抽样技术的研究........ 24

第一节 重要抽样下组合风险....... 24

第二节 重要抽样算法..... 25

第五章 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实证研究......... 30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选取........ 30

第二节 结构模型下违约概率计算...... 30

第三节 混合泊松模型的建立....... 35

第四节 混合泊松模型下的信用风险度量........ 39

第五节 重要抽样技术下的违约风险度量........ 42

第六章 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选取

马勇等(2012)指出各个债务人的违约概率特性其实是收到三个因素影响:公司特质因素,行业特征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就单个公司来看,公司特质因素是决定公司是否会违约的最重要因素;就包含着众多债务人的资产组合来说,如果他们有行业集聚的现象,那么行业特征因素就会是影响整个组合是否会违约的最重要因素;如果组合中债务人个体之间的行业分散,那么他们的个体特征、行业特征都被众多债务人个体对冲了,宏观经济因素就最大程度决定了这个资产组合是否会违约。由于混合泊松分布假设组合信用风险是决定于一组宏观共同因子的,不同的组合他们的因子载荷势必不同。因此,本文把债务人按照所属的行业进行了分组,把样本公司构造成一个个有着行业特征的资产组合,这样更利于我们去研究本文信用风险模型的实用价值。本文选取上海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证监会的行业分类为标准从 Wind 数据库中选取了地产行业的 20 家公司,机械制造业的 25 家公司,金融业的 20 家公司,交通运输业的 20 家公司。时间期限是 2012 年 10 月 1 日至 2013 年9 月 31 日的 238 个交易日。另外,这些样本股票是经过剔除筛选的,其中不包括在这期间存在停牌事件的公司。另外,仍旧从 Wind 数据库中选取对应时期的地产指数、金融指数、基建指数和交运指数作为本模型中的底层公共因子的值。

……..

结论

随着银行风险监管水平和要求的不断发展,市场中信用风险的转移和交易,金融行业正需要发展出更好更科学的一套体系来管理金融风险,以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其中,对信用资产组合的风险度量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重点,然而,对于资产组合的相关性结构以及组合风险计算的复杂性却鲜有研究。为此,本文针对资产组合的相关性结构和组合风险计算的复杂性这两方面做出实证研究,并有了一系列成果。在构建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时,本文引入混合泊松模型来代替广泛使用的Copula 模型。混合泊松模型一直停留在理论的范围内,本文在该模型的实践应用上作出了创新。对于信用违约事件,无法预测一个违约发生的具体时间,也无法预测违约的总数及其引起的损失。但是,尽管单个债务人违约的概率很低,在大量的债务人中总是存在一个违约敞口的,那么这种情形可以用泊松分布来很好的刻画。为了能将理论上的混合泊松模型应用于实践,我们引入了经典的结构模型来度量单个组合内资产的信用风险,并将结构模型和混合泊松方法在泊松变量的强度这个点上联结起来,用结构模型来得到混合泊松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从而能够构建一个描述大资产违约相关结构和违约分布的风险度量模型,这种方法上的结合也是一个应用创新。

…………

参考文献(略)

优秀金融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08 年至今,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头寸比较充裕,即使在短期内贷款偿付现金流入极少,也能够偿还到期债务,保证商业银行较好的流动性。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执行,出现了存款增长放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依旧保持较高水平,但国有的四大银行依靠继续持有较大的现金缓冲规模,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全可以通过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融入短期资金和收回贷款来偿还其自身债务。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社会经济中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枢纽作用,但随着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产品创新,银行很难再完全依靠信贷扩张壮大资本。随着银行间拆借市场发展与回购市场发展,银行可以利用拆借与回购的业务,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财务杠杆,以扩大银行自身规模。商业银行短期资金盈余可以通过拆出资金获得额外收益;短期资金紧缺可以通过拆借市场借入资金;商业银行借短贷长,实现了信贷业务期限的“大跃进”。2013 年 6 月 20 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 7 天回购利率分别达到历史顶峰 30%、28%,而这两项利率在最近几年都不超过 3%。从 2013 年 5 月中旬之后,中国商业银行间资金利率快速走高,6 月出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紧缩,资金紧缺而且连日利率创新高。甚至有外界传言,某大型银行出现资金违约。有相关的媒体声称:导致资金趋紧只是结构性的,即流动性没有真正进入到实体经济循环中,更多沉淀在理财产品、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非标)业务等范围;银行大量采用传统信贷以外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的扩大以及过度追逐利润,导致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足。从目前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来看,主要针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采用巴塞尔协议上提到的流动性管理办法,对最低资本和资本充足率有一定硬指标要求。《巴塞尔协议 III》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到与资本管理同等的高度。我国银监会结合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特点制订了《商业银行新资本管理办法》除了在对“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两项流动性指标监管外,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两个指标。银监会力图保护储户利益,对商业银行各项流动性指标采取积极监管措施。近 20 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处在较好的水平,2013 年却两度出现钱慌事件,针对商业银行发生的极端流动性风险事件,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实施压力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股市大跌、银行遭挤兑,引发了学术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大规模研究,促进了西方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学术界又一次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置于研究热点,此次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在往后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得以运用与改善。对于商业银行产生流动性的原因,Diamond,Dybvig(1983)认为,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短借长贷”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根本原因,Diamond 和 Dybvig 的文章指出一方面,商业投资往往需要支出在目前和回报在未来,因此企业需要借钱来维持他们的投资,选择贷款期限长;另一方面,公司或者家庭的储户可能出现突然,不可预见现金需求,由于不可预见支出,于是选择短期或者活期存款。Sujit Kapadia,Mathias Drehmann(2012)认为商业银行之间流动性是相互传染的,一家商业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抛售资产,导致引起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危机,文章引入仍处于发展阶段 RAMSI 模型,建立英国银行详细资产负债表与宏观信用风险、利息收入风险、非利息收入风险之间的反馈效果。资金流动性风险是通过允许引入评级下调,将一个简单框架对偿付能力担忧,资金概要文件和信心可能会触发特定机构融资市场的彻底关闭。呈现出的结果,我们关注的是总体分布和分析一个场景,在该场景中,一些银行大的损失可以加剧了负债一方反馈,导致系统流动性不稳定。

………..

第二章 流动性风险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流动性既包括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包括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主要是指商业银行能否及时以一个合理价格使得银行资产变现。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又称为融资流动性,主要是对商业银行能否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个合理资本市场价格从外部获取资金的能力。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既包括流动性过剩风险也包括流动性不足风险。在商业银行日常实践当中,中央银行实施与执行的货币政策容易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仅仅通过自身很难完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所提出的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按照相关的合理成本凑集客户与交易对手当前需要的资金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一定的风险。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风险管理理论

与中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发展相比,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发展较早。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商业银行可以合理安排自有资产结构,将资金投入到资产业务较高的利润领域,同时要保证商业银行投入资产领域流动性与安全性。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在负债结构固定,尽可能的优化资产结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商业贷款理论起初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最初时期,该时期的商品经济极为不发达,个人与企业信用关系没有得到完全建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该理论当中,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大部分来源都是储户活期存款,这样使得商业银行只能够把资产投入在期限比较短的工商企业流动性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指出商业银行应该要保证商业银行安全经营,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商业贷款理论很难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莫尔顿发表名为《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文章第一次提到资产转移理论。资产转移理论认为商业银行所持有资产的变现能力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强弱有着直接关系。商业银行为了保持其较好流动性应当在资产的配置上持有一定量的可转换资产,如可转债。可转换资产很明显的几大特征是期限短、信誉好、流动性强,因为商业银行持有资产这些特性,商业银行能够在其出现流动性紧缩的时候,及时的将可转换资产换成现金。政府发行的一年以内短期债券是比较常见可转换资产。资产转移理论与商业贷款理论有较大的进步,但无法弥补其自身的明显缺陷,商业银行的资产的变现能力,与商业银行之外的市场有很大关联。例如,如果证券市场整体不景气,资产的转移就出现很大问题,不能转移或则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转移。

……….

第三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模型的构建......21

第一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模型变量的选择........21

第二节 流动性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因子的筛选........23

第三节 流动性风险的建模........26

第四章 压力测试理论与压力测试实践..........34

第一节 压力测试的相关理论....34

第二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40

第五章 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建议......45

第一节 商业银行应当完善自身资产结构........45

第二节 合理构建压力测试的模型....46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管....47

第五章 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建议

第一节 商业银行应当完善自身资产结构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分析的结构清楚的看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股权占比同向变动。上市商业银行应当合理的提高自身的股权占资产的比重,股权占资产的比重反映了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股权占比值越大,商业银行自有资产的比重越大,商业银行抵御外界的流动性的风险能力较好。在文中可以看到商业银行的股权占比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一般都处在 5%的水平,股权占比的指标过于低,说明商业银行的负债率高,自有资金所占比例较小。由于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业经营的性质不一样,经营的是货币资金,所以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时,应当权衡自有资金与负债的比重,以实现商业银行在保证较好的流动性时候获取较高的营利性目标。首先:商业银行在贷款投放中应该考虑到吸收存款的结构,使得银行在贷款期限之间更好的错配,防止一位的追求利润。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投入到贷款中,调节好贷款释放的期限结构能够防止商业银行的一些潜在风险变成商业银行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其次:商业银行不应当过于的追求利润,当银行间的拆借利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会使得商业银行自发的减少资金投入到银行间短期市场,因此监管当局应当对商业银行投入到短期的资金做出一定的比例要求。当银行出现流动性的缺口的时候,流动性资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变现。

…………

结论

本文通过参考相关的流动性研究成果,找出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几大因素。将影响商业银行的三个风险因子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之后在建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模型基础之上进行压力测试,得出的结论:

一、在参考当前的文献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初步确定影响商业银行的因素 8个风险因子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关联度较大的 5个因子依次是:定期存款占比、股权占比、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产收益率、银行间拆借利率。

二 、选取 2008 年到 2013 年的半年度数据,对商业银行流动比率与灰色关联度选取的五个风险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得出商业银行的初步流动性风险评估模型,由于定期存款占比、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结果完全不能通过显著性的检验,一个一个的剔除,最后将商业银行流动比率与商业银行股权占比、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三、针对商业银行进行敏感性压力测试结果:股权占比变动一个单位流动比率同向变动 1.13 个单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变动一个单位流动比率同向变动1.32 个单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一个单位,流动比率反向变动变动 0.668 个单位。这与定性分析是一致的: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会使得银行将更多的钱投入到同业市场,同业市场期限短,可以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股权与负债相比不用偿还,股权占比增加无疑可以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直接导致资产里面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和超额准备金的减少,信贷规模的缩减,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减少。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