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推行生本教育改革管理的实践探索--以长沙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66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论文在理论上重点厘清了薄弱学校与生本教育相关理论,并着重思考了薄弱学校推行生本教育发展的影响维度:型塑生本教育基本内容是前提,落实生本教育实践改革是关键,促进学校发展是重点 。论文基于薄弱学校发展的现实,充分研究了主体校推行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研究薄弱学校的改革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个案分析与研究,对于泛薄弱学校的发展改革提供了 较细致 的样本对照 与分析 。论文对于 在研 究 过程中 呈现 出的相 关问题,如教育评价、政策扶持及实验样本参数等,以问题带动研究并引发深度的思考并归因。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全球角度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分别呈现多极化、一体化趋势,并不断推动着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为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世界各国必然寻求通过教育改革培养更多人才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意志和目标,从而把教育作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教育改革的高潮,主要表现为注重提高基础学习力,重视信息素养的养成,也重视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并强调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尊重学生经验习得、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从国家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正是与改革开放基本同步展开的教育改革,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为国家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源源不绝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把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 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即“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在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昭示着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而各级各类学校,在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从全省角度看,湖南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等重要指标均保持全国前 10 位。截至 2016 年底,湖南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2.7 万所,在校学生 1282.5 万人,在职教职工 86.5 万人, 教育总规模位居全国第 7 位。义务教育年均巩固率为 99.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 90.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43%,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教育大省,也是必然的人才培养与输出大省,湖南当然要开风气之先,在教育改革方面要有所作为,力争走在全国的前列。

.........................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本教育研究

生本教育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历经二十多年,得到了众多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它结合教学的不同领域从理论、实践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1.2.1.1 生本理念与课堂教学模式
在生本教育理念研究方面,冯丽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6,她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等角度对生本教育体系的一般理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观、教学论、师本和生本教育体系进行了阐释,并对国内外思想体系和生本的联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总结,如对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国外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问题、主体教育思想、自主学习理论、生命哲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以及探究学习理论等方面对生本教育体系的理论来源进行探寻。熊谆谆则基于生本教育,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流程及整个教学实施等进行探索研究后,将高效课堂总结为“一·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一个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教师要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三种学生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学过程六个环节——课前检测(抽样性)、明确目标(目标定位)、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展示提升(能力训练)、穿插巩固(教学手段)、达标检测(教学效果)。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则注重强调落实“五步”和“三查”,五步——独学(个体关注)、对学群学(小组关注)、组内小展示(集体关注)、班内大展示(集体关注)、当堂反馈(效果达成);三查 ——分三次对学情进行效果达成性调查。刘红英结合语文教学实践,特别是对于课堂流程的明确度、操作简便性进 行了深 入而有效的 研究, 并研究得出 语文教 学实践主流 教学样 式的“四步阅读”法。作者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将生本教育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从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大胆的改变,建立了适宜于学生 “学”的“生本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改革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郭海涛结合《开国大典》的教学实践9,开展“生本教育”尝试和探索,基于“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尝试以及先学后教,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在教师点拔等教学环节上的探索,更是加深了师生对生本教育理念相应的认识和理解。
.........................

第 2 章 生本教育与薄弱学校

2.1 生本教育的相关理念
生本教育是时下一种教育模式与教育探索,它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以课题研究带动实践探索并在多年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hǎo)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理念,二十多年来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 100 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对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思想作全面阐述与介绍。

2.1.1 生本教育价值观
杜威曾经在他的理论中说到:“传统学校的重心是在学生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或是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学生的天性之中。 ”杜威这段话中所针对的学校教育,都体现着或以知识为 中心、或以工具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这些理论都着力突出各自所认识的教育核心,而忽略了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仅仅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载体和盛放知识的容器,缺乏对学生的在教育中的真正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生本教育认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育过程的终端是学生,学生才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学生”是体现生本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终端”和“教育的本体”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学生。作为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研究与考量也一定要紧扣这个核心。生本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2.1.2 生本教育课程观
关于知识与课程的分类问题,不少先哲做过不少的尝试与探索:杜威反对科研型知识、经纶知识,提倡“教育即生活”,“做中学”,杜威以游泳为例,他主张只有在游泳过程中传达相关技巧才能更好地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海德格尔则主张存在哲学,他不认为科学真理性的唯一及客观性,他认为凡是科学,都要经受批判,而值得提倡并重视的是科学精神;波普尔讨论了科学划界等相关问题,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没有界限;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陶尔士等人,将人类知识分类成描述性的知识、规范性的知识、实践性的知识与形式性的知识四大领域。
........................

2.2 薄弱学校的相关理论与实际
2.2.1 薄弱学校界定

薄弱学校,作为一个特定意义的词,最早见于 1986 年 3 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 中。该文将“薄弱学校”基于“校舍、办学经费、师资水平、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来评估学校的发展状况;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对薄弱学校内涵 阐释如下:“薄弱学校主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比较薄弱,从而造成教育质量不高,其中关键的是管理,其他诸项都是相对的 ”。李连宁的解释让我们理解到,薄弱学校的弱还有其中更重要的一项,那就是学校各项管理上。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每个人站在事物的不同方面,看到的问题也不一样,薄弱学校的定义又有了新的界定与认同。一是涉及教育的各类人员也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或者在涉及学校资源各个方面的权重也是完全不同的;二是社会声誉及社会认同度也体现着学校发展的程度与水平,影响人们对学校发展的认识与区别。

2.2.2 薄弱学校推行生本教育的研究分析
在薄弱学校中推行生本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因素:第一,学校有内部管理发展的需要。内部管理中,教师的因素作为管理的主要因素深刻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水平与层级。薄弱学校的弱,很大程度在于教师管理机制问题上。学校管理上不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单纯的行政命令或相应的束缚限制教师自主性的发挥,从而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个人荣誉。这样功利化的结果,势必很难长期保持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源泉,久而久之,这样杀鸡取卵的效果就直接导致教师人心涣散,最终使学校管理面临更大更难的境遇 。生本教育既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更注重教师的发展与提升。生本教育不惟分数,但不惧分数,在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教师能从职业中感受到从业的乐趣与幸福,也能从日复一日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到职业的荣光与认同。这样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校各项事务也能更顺畅完成,从而对于学校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第二,学校有外部社会认同的需要。薄弱学校基于生源质量的问题而备受社会苛责,而生源质量问题又是最显性最直接的社会影响力 。在现有生源状况不能改善的前提下,如何改变薄弱学校的社会认同度,是学校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生本教育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生本教育推崇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乐于举手且学有所效。生本教育在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契合了学生自我认同、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内在认同与外部认可,更具人性化的理念,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极大感受到教育的乐趣,从而亲近教师,相信学校。这样,学生的认同就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社会认同度。

.......................

第 3 章 长沙大学附属中学 生本教育改革实践 ............................ 20
3.1 长沙大学附属中学 推行生本教育改革的背景 ................... 20

3.1.1 基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需求 .................. 20

3.1.2 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 21

第 4 章 生本教育实践探索引发的问题和思考 ....................... 40
4.1 对生本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 ......................... 40

4.2 对生本教育效果普识性推广的问题 ....................... 41

第 4 章 生本教育实践探索引发的问题和思考

4.1 对生本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

.......................

结论

薄弱学校的存在作为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必将在教育发展均衡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如何促进薄弱学校发展,走上教育发展的快车道,也值得更多的思考与探索。笔者长期工作在薄弱学校一线,深谙薄弱学校发展的症结与问题所在,所以在推行生本教育以实现薄弱学校发展的问题上,做了较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摸索。生本教育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的理念,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愿意亲近学校、信任学校,与学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本文的探索,基于薄弱学校发展的现实,充分研究了推行生本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研究主体的框架下重点分析了实践探索的过程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问题带动研究并引发深度的思考并归因。本文对于研究薄弱学校的改革发展做了较详细的个案分析与研究,对于泛薄弱学校的发展改革提供了较细致的样本的对照与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虽努力丰富研究校的内容,思考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度研究,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尚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囿于笔者调查研究的能力有限,分析和研究的素养有待提升,且对于教育理论的思维模式较单一,形成的策略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所以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思考和提升。

总之,生本教育在研究主体校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主体校的发展,并对未来主体校的中长期发展起到关键和重要作用。对于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亟待思考的方面,笔者将加以继续研究,不断探索,为进一步促进薄弱学校发展做更多更有意义更具创新的努力与 尝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