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论文主要以封开县初中留守寄宿生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校园欺凌问题,通过对初中留守寄宿生的调查问卷和班主任、科任教师、行政领导访谈等,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目前初中留守寄宿生中存在的校园欺凌问题。然后对调查问卷中反映的校园欺凌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对对策进行探讨,为防治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以及更好地教育管理初中留守寄宿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及应对措施。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使得人们深感忧虑,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因此初中留守寄宿生的校园欺凌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及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封开县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管理是块公认的硬骨头,存在的问题不少。如何教育和管理初中留守寄宿学生,预防其发生校园欺凌事件,让他们身心健康愉快地成长,已成为当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现今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当代乡镇初级中学教育工作的重心。
笔者在肇庆市封开县长岗镇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将近 10 年,担任寄宿生班主任差不多 9 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对报告者这个内宿班主任来说,最有实际意义的硕士论文的选题到底是什么呢? 在不断思索的过程中,以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困惑,通过调查长岗镇初级中学目前的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现状,硕士论文的选题终于浮出水面:“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封开县为例”。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论文主要以封开县初中留守寄宿生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校园欺凌问题,通过对初中留守寄宿生的调查问卷和班主任、科任教师、行政领导访谈等,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目前初中留守寄宿生中存在的校园欺凌问题。然后对调查问卷中反映的校园欺凌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及对对策进行探讨,为防治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以及更好地教育管理初中留守寄宿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及应对措施。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初中留守寄宿生,访谈班主任、科任教师、学校行政领导、学校校长等,了解当前肇庆市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导致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防治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对策及对其教育管理的具体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防治校园欺凌的相关理论或研究成果,构建和谐校园及指导初中留守寄宿生教育管理的实践。
(2)实践意义。封开县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防治与管理难是块公认的硬骨头,存在的问题不少,在如何防治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及教育管理方面已引起社会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封开县初中普遍存在校园欺凌现象,在留守寄宿生方面的校园欺凌尤为严重。本文从当前封开县留守寄宿生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及学校难抓难管的局面中,拟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初中留守寄宿生的校园欺凌现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后,再进一步探究致使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减少校园欺凌、使初中留守寄宿生健康成长及提高封开县初中的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农村初中的改革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为构建和谐校园、防治校园欺凌及学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
第二章 初中留守寄宿生的校园欺凌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调查研究的对象与过程
2.1.1 调查对象的选定
封开属于贫困县,外出打工人口居多,剩余劳动力以农业为主,20 所初级中学有19 所地处乡镇。为了使研究基于农村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封开县农村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现状,本研究选取封开县地处最东边、最西边和中部的抽取封开县五所农村初级中学的留守寄宿生,分别是 A 初级中学(留守寄宿生人数:82 人)、B 镇学校(留守寄宿生人数:268 人)、C 中学(留守寄宿生人数:226 人)、D 镇学校(留守寄宿生人数:179 人)、E 初级中学(留守寄宿生人数:50 人)。这五所乡镇级中学农民居多、人口较多,初中留守寄宿生来自各种各样的农村家庭,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笔者选取的封开县五所农村初级中学七、八、九年级的初中留守寄宿学生为抽样调查对象,来展开本项的问卷调查。
之所以选取上述五所中学,是根据封开县教育局下发的《封开县 2017 年秋季义务教育(初中)寄宿人数》(详见下表),尽量选取有农村初中留守寄宿生代表性的学校,应对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应对封开县农村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中起到示范作用,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在校教师也对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笔者在封开县当初中寄宿班班主任快 10 年,对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方面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A 镇初级中学的校长黎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和 B 镇学校吕老师、C 镇学校丘老师、D 中学陈老师、E 初级中学梁老师等都十分重视及鼎力支持笔者的调查研究,B 镇中学的教师及学生与我和谐相处,天时地利人和,使得本项研究顺利开展。
.........................
2.2 问卷结果分析
2.2.1 初中留守寄宿生的背景信息
(1)学生的基本信息
问卷开篇对于被调查群体进行了简单摸底,大致了解被调查群体的分布状况。通过表 2-4 中显示初中留守寄宿生中九年级学生较多,达到 38%,其次七年级的留守寄宿生所占比例 33%,八年级留守寄宿生达到 29%,这一数据的七、八、九年级被调查人数相近,样本分布较均衡,与表 2-4 的年级分布完全一致。
.......................
第三章 封开县初中留守寄宿生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 44
3.1 主观因素------校园欺凌中初中留守寄宿生等主观因素分析 ......................... 44
3.2 客观因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 46
第四章 预防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对策 ....................... 54
4.1 初中留守寄宿生个人方面 .................. 54
4.2 对家长的建议 ................ 56
第三章 封开县初中留守寄宿生发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3.1 主观因素------校园欺凌中初中留守寄宿生等主观因素分析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初中留守寄宿生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哪些?
(1)初中留守寄宿生的特点
初中留守寄宿生,其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由于家远离学校等原因,不得不在学校寄宿,到周末才能回家住。初中留守寄宿生处于行为上缺人管教、生活上缺人照应、学习上缺人辅导的状态。通常留守寄宿生在校寄宿期间会感到孤独,遇到困难时,感到无助缺乏安全感、爱和归属感。初中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人格的形成阶段,在此过程中,想独立,想摆脱教师、家长的管教,叛逆心理极强,心智发育尚未健全,沟通能力欠缺,对任何的管教均有抵触情绪,为了获得安全感、爱和归属感,他们会加入一些非正式组织,非正式制组织给他们带来安全感、成就感、被接纳、被认同,极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身心发展不平衡
初中留守寄宿生处于 13-16 岁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和心理也在不断发展,但心理上的发展跟不上身体的发展,外型上渐渐趋于成人,心理上及行为上仍是十分幼稚,思想仍不成熟,逆反心理严重。部分初中留守寄宿生心理素质脆弱,遇到问题或矛盾、冲突、挫折时,其认知能力以及是非判别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处理问题时极易冲动行事,很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做出欺凌他人的行为,以引起他人(教师、同学、家长等)的关注。
........................
第四章 预防初中留守寄宿生校园欺凌的对策
4.1 初中留守寄宿生个人方面
在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中,初中留守寄宿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1)树立法治观念,学会自我保护,加强法律意识
作为初中留守寄宿生,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来保护自我,指导行为,应对欺凌行为有清醒的认识,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为,什么事情是不可为,明白自己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的,做到以身作则,拒绝参与欺凌事件。在学习及生活中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并且增强法制观念,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提高个人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观念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远离有暴力倾向及有欺凌行为的同学,学习先进的榜样。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坚决抵制以武力或暴力的以暴制暴的解决问题方式,注意人身安全,要懂得与欺凌者智斗,及时告诉老师及父母,急情况下应拨打报警电话,向警察求助,懂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和纷争。
(2)远离不良文化
初中留守寄宿生应该远离暴力影视及网络中宣扬的强权、黑恶势力、欺凌游戏、灰色文学等,不要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对不良文化的认同、膜拜以及模仿,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只会使矛盾激化。初中留守寄宿生应该远离不良文化,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多学习有益身心的文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