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复合型人才培育方案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78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的缘起
理科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理科所提供的对物质世界认识,所做出的重大发现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文明遗产。‘孙从理科的发展历程来看,优质人才一是推动理科向前的主要力量。怎样的人才是优质的理科人才。依据于系统论的观点,优质的理科人才应是适应于市场需求、促进理科发展的人才。从理科系统外部环境出发,理科系统面对的外部环境是一个高速发展、快速转型的社会环境。社会对理科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扩大,对理科人才一的要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培养一定数量的高规格的理科复合型人才‘正成为这一时期的历史要求。党和政府敏锐的顺应了这一历史的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山于理科的基础性、研究性、无功利性特征,复合型理科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复合型人才’类型,更要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从理科系统的内部环境出发,当前理科研究出现了新的特点,交叉研究和边缘研究成为理科发展新的增生点。复合型理科人才‘在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上的多维性,更能敏锐的发现研究的空白点,运用多维方法,促进理科的向前发展。因此,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相关研究对于理科的不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2研究的必要性
1.2.1响应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关于复合型人才建设的相关要求反映了复合型人才的数量与市场需求的失衡,复合型人才相关研究的欠缺和不成熟。复合型理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复合型理科人才一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索、理论提升无疑加深对复合型人才的认识,响应国家复合型人才建设的政策导向。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相关研究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延续,也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①综合课程对应于分科课程,以知识的整合为主要特征,强调形成知识模块联系紧密的知识结构。复合型理科人才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种人才类型,知识的复合是其一大特征。综合课程的设置也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复合型理科人才的培养,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延续了基础教育领域内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是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另一种响应。扩大理科人才内涵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理科人才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专门人才‘。业务规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从事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人才;另一种主要从事应用性工作的!立用理科人才一,这一种是多数。2这两种人才‘规格己在学界成为共识。经过二十年的历史演变,理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己发生深刻变化,理科研究呈现的综合化趋势和理科人才‘使用的复合化趋势,使得理科人才‘出现了新的规格。复合型理科人才正是理科发展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统一的产物。理科复合型人才‘是一种新的理科人才‘规格,它与基础性理科人才‘和应用性理科人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新的时期,从概念、特征、培养目标等方面深刻认识复合型理科人才,构建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复合型理科人才建设策略,有利大理科人内涵,丰富理科人‘规格。
1.2.3促进理科科学研究
  科学是在科学研究的推动下发展的,科学问题则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理科研究同样如此也以理科问题为研究起点。现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例如环境问题已不能在单一的学科框架里得到解决。英国洛桑研究所Steve Mc Grath教授在其地质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的学科背景支持下,在污染物的后果研究上去的重大发现。③可见,重大的科学发现需要学者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这些研究恰恰印证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部的各学科趋向综合,元科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及工艺学这四个层次的分层化与不可分割的一致性,文化、科技、社会的高度协同,大科学的系统规划和管理,导致了以系统综合为标志的学科发展时期的到来这一趋势。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有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不同思维方法的交汇点上。
  
参考文献
[1]刘耀林,刘艳芳.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 地理信息世界, 2003,(04) .
[2]王根顺,卢珊. 对高校理科基地人才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3]李力. 社会需求——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切入点[J]. 高等理科教育, 2003,(S2) .
[4]李天文,张友顺,吴琳. 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反思与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 2004,(04) .
[5]王根顺. 高等理科教育跨世纪的改革与发展[J]. 高等理科教育, 2004,(06) .
[6]王根顺,马一凡. 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政策轨迹的透视与反思[J]. 高等理科教育, 2009,(03) .
[7]余瑾,曾冬梅.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 改革与战略, 2002,(12) .
[8]林洁琼,王占礼,母德强. 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6) .
[9]王根顺. 波澜壮阔的一页——高等理科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评述[J]. 复旦教育论坛, 2008,(03) .
[10]毛海丹,赵叶华,周海华,陈江星. 浅谈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成功(教育), 2011,(09) .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3-4
Abstract4
第一章 引言7-14
1.1 研究的缘起7
1.2 研究的必要性7-9
1.2.1 响应国家政策导向7-8
1.2.2 扩大理科人才内涵8
1.2.3 促进理科科学研究8-9
1.3 研究的可行性9
1.4 文献综述9-12
1.4.1 理科及理科人才的历史演变9-10
1.4.2 复合型理科人才相关认识综述10-11
.....................................................
1.6 研究思路13-14
第二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内涵、特征及定位14-18
2.1 复合型理科人才内涵14-15
2.2 复合型理科人才特征15-17
............................................
2.2.3 理科专业思维和其他专业思维的复合16
2.2.4 较强的社会适应性16-17
2.3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定位17-18
2.3.1 优秀的劳动者17
2.3.2 优秀的研究者17-18
第三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回顾18-27
...........................................
3.6 问题解决的模式24-27
第四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27-32
4.1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27-29
4.1.1 理念陈旧27
4.1.2 制度欠缺27-28
4.1.3 组织孤立28
4.1.4 教师独立28
4.1.5 课程零散28-29
4.2 原因分析29-32
第五章 复合型理科人才培养策略32-37
5.1 创新理念,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32
.........................................
致谢4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