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2019 年开启文化与旅游融合元年
2018 年,国家机构改革,新组建成立文化与旅游部,保障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2019年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元年,是文化与旅游融合战略实施的关键之年。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点亮了中国城市“夜经济”,政府鼓励景区开展夜间游览服务,建设夜间文化消费集聚区。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对国家 A 级景区进行整治提质,促进旅游演艺的发展,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加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一系列的行动实施,提高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2019 年,全国国内游客 60.1 亿人次,比上年增加 8.4%,国内旅游总收入达 57251亿元,同比增张 11.7%。2019 年,成都市实现国内游客 2.8 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 4551.3 亿元。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 1459.8 亿元,占地区 GDP8.6%。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1.1.2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产业融合是发展核心
文化兴盛,国运才能兴盛;文化强盛,民族才会强盛。实现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需要注重旅游产品创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丰富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涵,展现中国精神,展现中国价值。深挖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推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十四五”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供给品质、综合效益,实现数字化、智慧化、融合化、生活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主线,也是实现文化和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十四五”规划发展的核心,本文以成都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成都市 2010 年至 2019 年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结合对成都多个景区景点的现场踏勘调研,分析成都市2010 年至 2019 年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从科学性的角度推导成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度,归纳梳理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成都市定制化的发展思路、路径和策略。为实现成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实现文化与旅游兴市,增强人们幸福感。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从理论方面上讲,给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丰富研究方法。目前,众多的学者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存在许多问题,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与产业价值链理论,提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本文以成都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际数据研究结合,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1.2.2.2 实践意义
从实践意义上讲,近年来,成都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都在独立的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和影响,从融合的视角下看,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对成都市的诸多景点进行现场调研与访谈,获取一手的发展现状资料,经过分析、推导、归纳,结合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提出可操作的发展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成都文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区域的全面发展。
.........................
第2章 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2.1 成都市概况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从地理位置上看,介于东经 102°54′~104°53′、北纬 30°05′~31°26′之间,处于大蜀道、大峨眉、大九寨等组成的四川旅游环线上,作为进入西藏的关键通道。2018 年,成都市土地面积为 14335 平方公里,占全省 2.95%。2018 年末有常住人口 1633.00 万人[64]。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作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市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热量充足,降雨量饱和,四季明显,全年平均温度为 16.5~18.0℃,年总日照时数为 917.1~1320.7 小时。2018 年,全市有森林面积849.35 万亩,森林覆盖率 39.5%。成都是全国著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然景观丰富,
且文化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山景资源高、险、奇、秀、幽,水汹涌湍急、清澈明亮、秀美如画。动植物丰富。如:桂花林、箭竹林、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截止 2019年,成都拥有 91 个国家 A 级旅游景区与多个省、市级风景片区。
.....................
2.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2.1 产业规模逐渐快速扩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成都市打造人文魅力的全球文化名城,注重增加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从表 2.1 分析,2017 至 2018 年两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增涨迅猛,在成都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2018 年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 1129.0 亿元,占地区 GDP 比重为 7.4%。文化产业的总值将达到 10%的比重,文化产业将成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2.2.2 国有力量发挥主体作用,非公经济成为重要支撑
成都传媒集团与成都文旅集团等国有企业健康发展。2016 年,成都传媒集团资产实现 128.89 亿元,总收入 29.37 亿元,总值在近五年位居在全国新闻报刊出版集团行业的前三名。据统计成都文旅集团旗下有众多景点,年接待游客 2500 万人次,旅游收入 19亿元。国有文化集团在整合行业资源、参与重大文创项目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2016 年,成都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合法公司达到 15400 个,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涉及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有着强力的文化创新能力。民营的文创企业促进了对外文化贸易和投资。2017 年,成都 5 家文创企业上榜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其中成都域上和美集团打造的《梦幻吴哥》,受到国家的认可,将以重点项目对外出口。快速成长的民营文创企业,带动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3.1 成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指标体系构建 .................................... 19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19
3.1.2 指标体系选择依据 ............................... 19
第 4 章 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策略............................ 32
4.1 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 ............................ 32
4.2 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 33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 40
5.1 研究结论 .................................... 40
5.2 研究展望 ................................ 40
第4章 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与策略
4.1 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不单是考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的融合,也需要考虑市场变化与突发危机的情况的应对。文化旅游融合需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各个环节进行融合,在规划创意阶段,资源的融合与与创意的共享是关键,在生产阶段,创意的文创产品的设计是关键,优质的文创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买单。营销环节,传统的营销手段依然保留,新的营销手段将补强传统手段的不足,采用大数据精准营销,针对性强,效率更高。消费环节,休闲度假的产品是关键,沉浸式的文旅体验是新的增长点。后续环节,注重 IP 的打造与输入。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议题,通过对成都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的发展现状分析,归纳提炼成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通过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从科学的角度论证成都近十年来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与产业融合度。根据问题,提出成都特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路径策略。得到以下结论:
一、众多学者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学者对产业融合有着不同研究。
二、通过查阅成都市近十年(2010-2019)的统计年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分析成都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现状。
三、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代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从科学的角度推导成都文化产于旅游产业融合度,最后归纳总结成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低,文旅复合人才培养体系未建立,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与文化与旅游基础设施缺乏,文化与旅游自我孵化 IP 品牌能力低等问题。
四、针对成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不高的问题,要实现成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度融合。构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的发展思路,从政策、资源、技术、业态市场五大路径进行融合。
五、根据发展思路和路径,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产业产业融合理论,从政府、业态、技术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