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民族节事旅游发展迅速
早在2013年,我国就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国民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形成”[1]。这就说明,我国国民旅游的大环境早已形成,民族节事旅游也已经成为旅游形式的一大分支。民族节事旅游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符号价值,发展民族节事旅游,还能够促进民族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民族节事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获授权执行“二○一七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之相关事宜,致力与各国政府、联合国系统内的相关机构、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组织紧密合作,从五大关键领域推广“二○一七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其中就包括:“社会融合、就业和减贫”以及“相互理解、和平与安全”这两大内容,印证了民族间节事旅游主客双方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事项作为世界旅游业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资源,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为明显。各少数民族地区出于经济发展目的,积极发挥本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创新旅游产品的开发,设置“他文化”体验项目,积极吸引外来游客。民族节事作为本民族的历史风貌的典型代表,其所蕴含的礼仪、艺术造诣、道德规范等综合文化特征,更是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亮点。目前,传统的民族节事已经发生了转型,既是民族集会,又开展经贸活动,同时还兼顾发展旅游业。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少数民族节事举办的放假办法,此后,部分地方政府开始陆续遵循规定,对民族节事活动进行政策指导。民族节事旅游开始作为一项重要旅游休闲活动,获得政府的大力扶植。根据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目前我国的民族节事旅游陆续进入成熟期,竞争态势初。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民族节事旅游主客交往行为研究进展
以往对于旅游学科研究,关于主客交往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者们将注意力更多地对落脚在旅游的经济效应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人们在旅游经济效应研究基本成熟的基础之上,开始转移注意力到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上。而在对旅游社会文化效应的研究早期,学者们主要关注于旅游者的到来,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对旅游地居民的影响等等,而较少关注到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交往关系,主客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则更为少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的之间的主客交往关系才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旅游学科中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关注焦点,且研究切入的视角、研究方法运用等也渐渐成熟[2],慢慢向主客交往研究的核心转变[3]。
近年来,无论是地理学界、还是环境学界,都转而开始关注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影响研究。因此宏观来看,目前涉及到旅游主客交往行为研究的学科,主要有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以及旅游文化学等等,旅游主客交往的研究理论基础,则是交际学理论[4]。
目前,关于旅游主客交往的研究,在国外,主要有这些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冲突批评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等[5]。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在旅游主客关系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它主要是用来解释东道主与旅游者双方,如何相互评价和认同。冲突批评理论,则是旅游社会学的批判性审视视角,其批判对象是现代旅游两级化发展中所产生的诸多冲突,例如,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旅游者旅游的期望之间、抑或是旅游经历质量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再例如非商业交换目的的“好客现象”与商业交换目的的“好客工业”之间的冲突等。社会交换理论,则认为主客关系实际上属于一种交换关系,主客双方会依据交换的结果判断,以此来决定自己该采取哪种态度模式和行为方式。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场域
“旅游场域”,包括“旅游”和“场域”两个不同的概念,重点是“场域”。“场域”,最早由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他认为场域是一种意义上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的物理和地理上的理解。在该意义空间内,场域内的所有参与者,都存在着竞争关系,互相争夺资本。而场域本身,又一直存在着“外在结构内在化”和“内在结构外在化”双向的互动。这是因为,场域内的参与者都带有明显的“惯习”[70],而惯习,就是“在个人意识中内化了的社会行为的影响的总结果、特别是特定社会中的教育制度在个人意识的内在化和象征性结构化的结果”[71],它是一种“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布迪厄认为,场域的空间边界需要场域参与者的经验把控,“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即为边界。而“效果”,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具有历史性。对于一个具体的“旅游场域”而言,以前或是边界较小,现在边界变大,在以后,也有可能会更加扩大。边界就如同同心圆那样,不断扩大范围,向外辐射。当然,边界也可以按照微观、中观和宏观这样区分,不同的研究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场域,相对而言,具有独立性。而这种相对独立性,“既是不同场域相互区别的标志, 也是不同场域得以存在的依据”[72]。旅游场域,通常是指位于游客惯常环境之外,按照不同资本在边界内的不同分配情况,在东道主和旅游者之间形成的不同客观关系的空间。
2.1.2 民族节事旅游
节事,最早是由英文单词“event”的翻译得来,汉语翻译为“事件和节庆活动”。国外习惯用法,是将节日和特殊事件等合并理解,英文表示为Festivals and Special Events,简称FSE,“节日和特殊事件”的意思,简称节事[73]。
国内外理论研究存在视角差异,所以会在定义、原则和分类等等基础理论表达上存在不同。国外理论研究中,将“节庆”归类于“节事”范畴,有公共庆典的本义,还有不同类型事件的引申义,在这一点上,与国内的“节庆+文体活动+展博会”的研究内容不谋而合,所以国内有吴必虎等学者,将“节庆旅游”与“节事旅游”二者等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节庆活动具有特殊性,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旅游者前往体验,也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节庆旅游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探求有效路径[74],目前国内将民族节事旅游定义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的民族节事活动,其目的是要吸引外来的旅游者,前往该地区,进行异文化的体验活动,并且该节事活动,会对少数民族当地,造成社会、文化以及经济上的重大影响。
.............................
2.2 理论基础
2.2.1 交往行为学理论
社会学中,关于主客交往理论的研究,代表学者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行为学理论中提出,交往作为互动活动,以行动方的语言为媒介。行动方,借助语言或者非语言的符号代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状态和行动计划,以实现在行动上达成一致的目的。交往行动中,相互理解是核心要素,而语言,则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75]。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学理论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2.1.1 目的性行为
设定某一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目的,需要借助有效且合理的工具,所以目的性行为又可以称作工具性行为。设定目标的最终朝向是成功,是要对世界实现统治,所以需要在行动前,制定好合理的计划,规划好每一步骤,选取匹配的手段和技术,将手段和技术都与所要实现的目标相挂钩,无论目标目的正确与否,只需在当前的有限背景下,运用最为高效的手段,只为达成目的[76]。
2.2.1.2 规范调节行为
社会群体内,有着一套成员们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这套行为准则,依据社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共同价值规范和道德约束制定。遵守并执行这套准则规范,也是社群集团成员们的一致意愿表达[77]。
.............................
3 甘南玛曲格萨尔赛马节及其旅游场域分析 ........................... 21
3.1 格萨尔赛马节旅游场域概况 .................................... 21
3.1.1玛曲县概况 ........................ 21
3.1.2赛马文化由来 ....................... 21
4 民族节事旅游场域主客交往行为模式研究 ........................... 27
4.1 格萨尔赛马节样本人口学统计情况 .............................. 27
4.2 主客交往的一般模式 ......................... 29
5 民族节事旅游场域主客交往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38
5.1主客交往的影响因子分析 ....................................... 38
5.1.1动机类因子 ....................... 38
5.1.2经济关联性因子 ......................... 38
6 民族节事旅游场域主客交往效应评价
6.1 东道主角度效应评价
为了了解游客到达民族节事旅游场域之后,从东道主的角度所感知到的变化,本次问卷特设四个维度共计15个题项,来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四个大的维度分别为经济效应维度、文化效应维度、社会效应维度以及环境效应维度。其中经济效应维度又区分为“居民收入”“居民就业”“经济发展”以及“居民利益分配”等4个题项;文化效应维度分为“节事旅游活动的影响扩大”“民族节事特色产品产出”“民族文化传承”“节事活动传承意识”以及“与外来游客的文化认同感”等5个题项;社会效应维度包括“配套设施建设”“居民生活空间改善”“当地治安”“民族区域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等5个题项;另外还有一个环境效应维度,选取了“自然生态环境”1个题项。针对每一个题项,按照Likert量表分析法,分别设置5个评定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效应感知评价,分别在每个题项后面选取唯一一个满意度评价,否则无效。最终调查结果采用Likert五级量表的SPSS平均值法分析,分析如下:
6.1.1 经济效应
.............................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1、本文选取民族节事旅游场域这一空间,研究其空间内主客交往行为的规律。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的梳理分析,学习了关于旅游主客交往的影响因素、效应、以及相关理论建构等,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学理论,以及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本文的行文理论基础,对在旅游活动中谁是“主”、谁是“客”这样的基础概念进行区分界定,并且将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原则加以遵循。在正式行文中,笔者通过选取甘肃甘南州玛曲格萨尔赛马节为研究的案例,并进行了充分的实地问卷、访谈等调研活动,对玛曲格萨尔赛马节民族节事旅游场域内的主客交往的行为模式、交往意向以及双方的效应满意度评价等进行了数据分析与验证,得出了以下的概述总结:
玛曲格萨尔赛马节民族节事旅游场域内,主客交往活动中的客体以个人及旅游社组团旅游者为主,主体以普通居民为主;旅游者主要出于对民族文化的好奇探索的动机,而前往该地进行旅游活动;旅游者的年龄、收入、身边观测到的他人的交往行为、受教育程度等等这些,都会对旅游者与东道主的交往产生显著影响,而旅游者的性别、过去旅游次数等对于此次的民族节事旅游场域中的主客交往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东道主们普遍欢迎游客的到来,并希望与旅游者进行交往;且东道主们大部分认为最近几年,与旅游者们的交往更多更愉快;主客双方都认为影响双方交往的最大障碍是文化习俗不同以及语言不通问题;东道主中的旅游从业人员,出于职业性质等因素,相较于东道主中的普通居民,他们与旅游者的交往更加主动且活跃。
2、影响玛曲格萨尔赛马节民族节事旅游场域内主客交往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人口学特征、经济因素、教育背景、他人行为等因素。本文通过广泛地收集资料,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掌握了第一手数据,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人口学特征、经济因素、教育背景、他人行为等等多种角度,探究了影响格萨尔赛马节民族节事旅游场域内,主客交往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数线性模型的建立,借助Excel、SPSS等软件,对调研数据,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数据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上这些影响因素对主客交往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