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渴求越来越迫切,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这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旅游业持续火热发展的背后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产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城市水生态空间在城市区域形成了以水为载体的休闲游憩功能,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方式,是城市形象集中表现的亮点,赋予了城市风光独特的形象气质,是城市自然风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点,是展现城市魅力、挖掘城市活力的重要展台。作为游憩活动的主体,游客在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开展旅游活动时,必定会与环境进行亲密接触,从而给城市水生态空间带来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负面的。随着进入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游客人数的增多,负面的游憩冲击就会越来越明显,从而影响城市水生态空间旅游的发展。
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提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首次明确国家对“三生空间”发展的要求。之后,“三生空间”成为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等重大政策的抓手。生态空间是“三生空间”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为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提供直接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水生态空间是国家生态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城市水生态空间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生态空间。城市水生态空间指城市内自然的水体所占用的空间,如大江、湖泊、河流、海洋等,不包括人造水体景观(人工喷泉)所占用的空间,它是水生态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选取了 11 家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作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S-O-R 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游客对不同的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冲击感知、场所依恋的差异,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假设验证了游憩冲击感知、环境态度、场所依恋各具体维度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研究,丰富旅游研究领域中游憩冲击和场所依恋的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场所环境的保护和游客行为的管理。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目前,对水生态空间的研究并不多,方向主要集中在水生态旅游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系统、水生态功能分区等。本文研究的是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冲击感知与场所依恋,将水生态空间的研究具体到了城市水生态空间这一特殊的区域,同时引入了游憩冲击和场所依恋这两个新的研究要素,对不同的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游憩冲击感知和场所依恋差异及其各维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既开辟了水生态空间研究的新视角,又可为后续的深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2 现实意义
我国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分布广泛,深受游客喜爱,成为重要的城市综合旅游地。游憩地在接待大量游客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生态方面和管理方面,既阻碍了城市水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游客游憩活动的开展。通过对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冲击感知情况和场所依恋的研究,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了解游客对游憩冲击的感知差异,以及冲击对游客环境态度和对游憩地场所依恋的影响,进而从游客角度和管理者自身角度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既能对游憩地做到最大的保护,又能保障游客游憩活动的顺利开展。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生态空间、水生态空间、城市水生态空间
2.1.1.1 生态空间
物体存在、运动的场所被称为空间,空间既有长度和宽度,又有高度和大小,是一个立体的三维区域。生态空间是生态领域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自己适合的区域内生存与发展,而保持这种生存发展稳定存在的一切环境条件的总和就是生态空间,这是在自然生态领域的一种三维立体空间 [49]。国家提出的《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首次对生态空间进行了定义,办法提出生态空间就是以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的国土空间,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之后,生态空间的研究被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延伸出了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概念 [50]。
2.1.1.2 水生态空间
对于水生态空间的概念,最早涉及的是邓伟和翟金良的研究,他们提出水资源存在、运动、转化所依附的场地和载体就构成了水空间,主要指的就是地球上所有的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等各种形式的水资源存在所占据的一切自然空间 [51];杨晴,王晓红等(2017)提出水生态空间就是为了保证水环境安全,能够维持水生态系统稳定的一切生态空间,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既包含江河湖海等水域,也包括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陆域空间 [32]。
目前,旅游业依托良好的水生态空间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形成了诸多水生态空间旅游目的地,涉及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水利风景区、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众多旅游地类型。截至 2018 年 12 月 2 日,全国共有 878 处国家水利风景区;截至 2016年 12 月 31 日,共有 836 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截至 2017 年 2 月,共有 48 处国家级海洋公园;截至 2018 年 10 月 17 日,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中有 40 家为水生态空间游憩地,其中有众多的景区分布在每个城市的中心区域,是典型的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例如:大连市中山区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扬州市邗江区瘦西湖风景区、徐州市泉山区云龙湖景区、杭州市西湖区杭州西湖风景区、济南市历下区天下第一泉景区等国家 5A级景区,南京市珍珠泉水利风景区、哈尔滨市太阳岛、诸城市潍河水利风景区等国家水利风景区,潍坊白浪河国家湿地公园、武汉市东湖湿地公园、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都属于城市水生态空间旅游地,以水生态空间为主体的旅游景区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杭州西湖、沪沽湖、秦淮河、三亚海滩每年黄金周都是被游客挤爆的景点,水生态空间旅游区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既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的人文景观,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相结合,成为都市人追求生态体验的优良场所。
.........................
2.2 理论基础概述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早是在 1990 年在加拿大召开的旅游国际大会上明确提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系统的、公平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其核心就是把握好环境、游客和目的地三者间的利益关系 [68]。以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为基础,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为其提供足够的旅游场所,又能为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提供支撑。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旅游的发展依赖于环境,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旅游业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在不断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必须使旅游者意识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旅游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游客对旅游环境效应的理解,保证未来旅游的开发依然拥有良好的环境质量。
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游客的游憩冲击感知与场所依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城市水生态空间的特殊性与脆弱性促使游客在保证自己高质量旅游经历的同时,在游憩活动中要更加关注自身活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2.2.2 游憩承载力理论
游憩承载力源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即“资源有限论”。20 世纪 90 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备受关注,游憩承载力这一术语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也开始发展起来。游憩承载力的研究本质是为了有效地开展游憩管理以提升游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最大限度地提升游客满意度。Lime 和 Stankey 明确定义游憩承载力为一定区域在特定的时间内支持游憩使用而没有引起自然环境或使用者满意程度的明显退化的开发程度[69]。Mathieson 和 Wall 认为承载力为一个区域最大接纳能力而没有对环境带来破坏和降低旅游者的感受质量[70]。游憩承载力表明了某个区域对于游客游憩活动所能接受的最大的承载能力,反映了游憩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当环境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时,不仅会对环境带来毁灭性灾害,也会进一步影响游憩者对该场所的认同。因此,游憩承载力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评价游憩活动对游憩环境的影响程度,还有利于游憩区游憩管理工作的开展。
............................
3 研究设计 .......................................... 16
3.2 问卷设计与变量的测量 ........................................ 16
4 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冲击感知与场所依恋关系研究 .................................... 28
4.1 研究对象概况................................... 28
4.2 游客对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冲击感知与场所依恋情况分析........................ 31
5 建议 ........................................... 51
5.1 减少生态环境冲击,保持良好的水生态............................ 51
5.1.1 实行分区规划,进行有效的水管理 .................................. 51
5.1.2 强化依法治水,保护水生态空间格局 ................................. 51
5 建议
5.1 减少生态环境冲击,保持良好的水生态
5.1.1 实行分区规划,进行有效的水管理
建设完善的城市水生态自然景观区域,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在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实行分区规划,划分综合游览区、核心保护区,游客只允许在综合游览区开展游憩活动,核心保护区主要是易受到破坏的较脆弱的水生态空间主体区域,在两区之间建立绿色缓冲带,允许游客在外围观赏,禁止进入核心区域,从而避免脆弱场地的过度使用。但是为了确保核心区域的优良景观可以被更多人欣赏,可在绿色缓冲区域建设高空走廊,让游客在上方远观核心区的景色,也让游客的视野更加开阔。
水环境安全问题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城市水生态空间游憩地的主体就是水,要确保更好的发挥城市水生态空间的游憩作用,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水的管理,一方面改善区域内的污水排放系统,避免污水进入水生态空间游憩地,破坏水生态空间;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水的富营养化问题,游客到城市水生态空间游玩主要就是冲着良好的水生态资源来的,就是希望在繁华的都市中能够找到一片天然的休闲场所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因此一定要避免水的富营养化,保持水环境的原生态。
........................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