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范文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84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以尚处于保护与开发初期阶段的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地方政府对卫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行为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卫坡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取得的成效和尚存的一些问题,如文化保护与挖掘深度不够、动用民众参与力度不够、村落规划不科学、资金投入少、旅游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创新文化保护与挖掘理念;二是建立完善村民参与机制;三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四是科学编制规划;五是培育专业人才;六是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旨在为当地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它们分布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拥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资源,是兼具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记录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更迭,在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然而,在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的迁移、人为因素的拆旧建新、自然因素的损坏、行政因素的撤并或经济性因素的盲目开发等等,导致部分传统村落毁损、破败乃至消失。据统计,仅仅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十年间,我国传统村落的总数从371 万个锐减到 263 万个,减少了整整 90 万个,细算下来每天有 80—100 个村落彻底的消失①,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也在2014年的6月重新统计了2010年所调查的1033个传统村落,惊人地发现,已经有占 45%的传统村落消失不见了,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同时,它也警醒我们保护传统村落的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在 2012 年 9 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与传承意义。2012 年 12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文化部成立专家委员会拟定传统村落评定标准,明确指出这一类村落因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故而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必需加以保护,并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2014年 4 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②,为杜绝对传统村落过度开发、盲目建设、改造不当等破坏性修建行为提出意见,积极稳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进程。2017 年 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分为四个方面,共 18 条,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讲明为什么要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什么传统文化、怎样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 18 字方针,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指明了方向。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1.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主体的研究
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主体的研究,童成林认为政府应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主体,处于主导层面,并应采取整体性的保护方法①。张勃提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应重视当地村民的主体地位,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政府应保障村民在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的自主发言权利②。郑皓文等认为可开辟传统村落保护的另一条发展路径即大力发展乡村绅士。他在分析了乡绅的利弊性之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维持乡绅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应推进公众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之中,并建立多方监管机制③。马翀炜提出传统村落之所以得以完好地延续和保留的前提只有在明确村民拥有管理权利的前提之下,认为应充分尊重与发挥村民的主导地位④。周樟垠等人提出社区可以成为村落保护的又一视角,认为血缘和地缘的关系是传统村落最为典型的象征,社区可以利用这一关系营造氛围,把之前政府所主导的在管理组织上“自上而下”的模式实现由原住村民所主导的、政府所支撑的以及社会组织所参与的“上下结合”这一模式的转变,通过发挥发挥乡贤、乡绅等方面的力量来对村落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①。黄滢、张青萍则提出目前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其村落的宗族内部也应具有相应的监督责任,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多样功能,引导村民积极地投身于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中去②。综上所述,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主体为政府、社区、当地村民、乡绅等。
2.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研究
王炎松、王必成等认为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大量村落因未被发掘而未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单一的保护主体导致资金供应不足与不平衡;基层组织与村民的保护意识滞后也严重影响村落保护与开发等问题,他还提出传统村落破坏程度呈现很大的差异性,但由于政府缺乏针对性的投资标准,采取“一刀切”的投资方法,也是村落得以保护的问题所在③。李志玲认为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开发中仍然存在有突出的问题,她认为对村落的特色整合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价值;不科学的开发规划也破坏了村庄历史肌理;资金投入的短缺造成村落修缮工作困难重重,她也重点提出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短板,即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缺少活力与特色④。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村落
村落,指乡村之间大的聚落或多个乡村聚落组成的群体,是聚落的一种基本表现形态。村落的职能是与城镇的职能相对立的,从现代意义上来说是指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包括有自然村、自然村落、村庄区域。村落指村庄,最早出自《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后来,写入唐代韩愈的《论准西事宜状》:“村落百姓,悉有兵器,小小俘劫,皆能自防”。唐人张乔也在《归旧山》中提到:“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宋代叶适在《题周子实所录》中云:“余久居水心村落,农蓑圃笠,共谈陇亩间”。明人袁可立在《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中云:“村落敷洲渚,断岸驾长虹”。清人郑燮在《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中云:“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史记·五帝本记》中曰:“一年而所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汉书·沟洫志》曰:“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①。可见在村落形成之初时,与村庄的含义相通。村落也泛指乡下。宋朝张孝祥在《刘两府》中写道:“某以久不省祖茔,自宣城暂归历阳村落”。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萧秀才往长洲探亲,经过一个村落人家,只见一伙人聚在一块在哪里喧嚷”。在鲁迅《伪自由书·中国人的生命圈》中提到:“村落市廛,一片瓦砾”②。从其中也可以了解到村落是指乡下,故而有乡村之意,乡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③。从村落的功能上来说,村落是古老文明的载体,在村落扩张、合并、整合中实现了多种文明的统一;村落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居住在村落中的人以农耕为主,而土地是依附于村落而存在的,所以人们运用自己的能力在土地上进行生产活动。
............................

二、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它的提出与形成,是基于众多公共管理者在不断的实践中,汲取进步思想的结果。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为 1984 年内德怀特·沃尔多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著作和 1960 年谢登·沃林在思想政府理论方面的著作。在当代,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市民社会的模型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家罗伯特·丹哈特夫妇是公共服务理论的代表人物,强调公共行政行为不仅仅只要关注企业家的权益,更要关注普通公民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政府职能应为服务而非掌舵,政府提供的是服务而非掌舵。公共行政官员不要试图控制或驾驭社会,应帮助公民更好地表达和实现共同的利益诉求①。具体是指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不是这一进程的主导者。二、公共利益应成为政府与公民的共同利益。政府的利益应立足于共享的、集体的社会利益理念。在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的进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要坚持在“原真性”原则基础上进行开发,使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保护与传承,这就实现了最大的公共利益。三、要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引领,行动上的民主。在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的进程中,政府应集思广益制定满足村民各方面需求科学的政策规划,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四、政府责任并不是单一的,是基于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对所涉及多方面的要素进行负责。在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中要在关注顶层设计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他方面的问题与不足,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公众意识。五、政府服务对象不再是简单的顾客而是公民。政府要实现的利益是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因此,政府不是像企业一样简单的回应“顾客“的需求,二是建立有利于与公民进行良性沟通的渠道。六、政府应更加重视人而不是重视生产率。应对所有的人给予充分的尊重,这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也是在此基础上才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原动力。七、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在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适应定位到企业家,而是公共管理的管理者与参与者。

..............................

第三章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现状分析...........................21
一、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基本概况................................21
(一)村名的由来...............................21
(二)卫坡村古民居...................................21
第四章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31
一、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31
(一)文化保护与挖掘深度不够..............................31
(二)动员民众参与力度不够..........................32
第五章优化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的建议.................43
一、创新文化保护与挖掘理念..........................43
(一)人本与新发展理念...........................43
(二)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理念.....................................44

第五章优化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创新文化保护与挖掘理念
(一)人本与新发展理念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初期,政府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引导市场以及社会的力量积极投入,共同致力于传统村落发展建设中去。然而,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引导者,合格的参与者?首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孟津县政府除了要转变陈旧的保护与发展理念外,还要树立新的理念①。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人”可以是描述“人”这一物种,也可以是描述群体中个体的“人”,“本”即为根本,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要把人类的生存发展作为根本。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的核心,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政府走人民路线的集中反映。在卫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应该把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放在根本上,放在一切动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应该充分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尊重村民的意愿,不脱离人民的实际需求,使每一位人民真正成为村落的主人,参与到村落保护与开发这一进程中来,就应该充分满足人民需求,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使景观服务于人,使村落的发展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乡②。创新发展即注重更高质量、效益的发展;协调发展即注重更加均衡、全面的发展;绿色发展即是更加环保、和谐的发展;共享发展,即是更加公平、正义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是我们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指向标。在保护与开发卫坡传统村落中坚持新发展理念,就应该从村落的整体出发,树立全局意识,不能只重视古民居的开发建设而忽视村外围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发展不协调;应该注重现实利益以及长远利益,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局部的利益而盲目开发,损害居民的利益。
.........................

结语


随着传统村落重视度的日益提高,政府作为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的主体,其相关责任与行为也越来越重要,特别现在多数传统村落正处在保护与开发的初级阶段。因此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对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尚处于保护与开发初期阶段的孟津县卫坡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地方政府对卫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行为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卫坡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取得的成效和尚存的一些问题,如文化保护与挖掘深度不够、动用民众参与力度不够、村落规划不科学、资金投入少、旅游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可以从以下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创新文化保护与挖掘理念;二是建立完善村民参与机制;三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四是科学编制规划;五是培育专业人才;六是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旨在为当地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虽然本文对当前卫坡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但随着卫坡传统村落发展的不断深入也可能会出现其他的问题,与之相应的对策也需随之而改变,也由于笔者的能力与调研所需的资料有限,在进行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中还尚有诸多的不足,瑾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促进孟津县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