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同心圆”资源动员模式研究——以H公益协会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05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研究,本文在治理理论和资源动员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动员模式的逻辑起点和构成要素。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原因是因为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存在,民间公益组织资源动员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团队负责人等骨干成员为核心的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即政府、志愿者、企业、媒体和公众等;动员目标,即资金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网络资源和公信力资源;动员环境,即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动员成效,即公共服务人员参与程度、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公共服务取得的效果、社会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等。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由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1949~1978 年中,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把控着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方向,国家掌握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受“强国家——弱社会”的影响,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空间比较狭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促使我国的社会资源结构日益多元化,随着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重组,公民社会参与表达渠道增多,公共需求也向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面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供给的公共服务有限的困境。当前出现区域性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现象,部分地区公共服务效率低、供给方式单一、供给内容单调,政府对于一些个性化、专业化公共服务需求无法做到快速反应、一一满足。市场强调追求最大效应的经济利益,因此不能依靠市场来均衡的促进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的发展,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把公共职能转移给社会共同承担。

民间公益组织具有志愿性和民间性的特点,其供给的公共服务活动成为政府促进公共利益实现的行政体制之外的动员活动。民间公益组织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纽带,以其反应灵活的组织特征,在扶贫救助、环境保护、关爱弱势群体等公共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往往被公众忽视却贴近人们生活的公共服务活动,如关怀失独、孤寡老人,关怀留守儿童,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等,充当了“桥梁”的作用,增进社会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投资,减轻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补充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崭新的资源动员嵌入的开放社会背景下,国家权力延伸、单位体制解体,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为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本文开展对民间公益组织在供给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资源动员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1)关于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原因研究
萨缪尔森(1991)认为,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搭便车”现象很容易在公共服务领域出现。“市场失灵”使购买力较弱的群体的需求往往被市场所忽视,无法确保社会公平。[1]伯顿·韦斯布罗德(1991)认为,政府无法保证供给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部分人对于公共服务的过度需求或者特殊需求,这造成了“政府失灵”现象。 [2]亨利·汉斯曼(1987)认为,生产者利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欺瞒消费者谋取利益造成“契约失灵”,民间公益组织是消费者无法通过正常的合约方式来监督生产者时的制度反应。
(2)关于民间公益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功能研究
密勒弗斯基(2003)认为民间公益组织能够整合社会资源,能满足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具有开拓与创新、改革与倡导、价值维护以及公共服务供给的角色功能。[4]汉斯曼(1980)认为民间公益组织内部的特定规则和愿景可以规制其活动方向,防止服务人员通过供给服务寻求好处,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5]克莱默(2000)认为民间公益组织能敏感的捕捉到公民的需求够供给多样化的服务,能主动关心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促成社会舆论的变迁,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6]奥斯特洛姆夫妇(2000)认为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中可以改变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单中心治理模式,通过合作共同分担公共责任,为大众供给更好的公共服务。[7]内尔·吉尔伯特(1991)认为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能够增加社会福利的竞争性和多样性,可减少原来由公共机构供给公共服务带来的垄断性和官僚化的弊端。

.................................

第 2 章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动员概述

2.1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动员的逻辑起点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资源动员的可能性是由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化决定的;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资源动员的必要性是由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政府的引导决定的。
2.1.1 可能性: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

任何事务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作为支撑,笔者认为,民间公益组织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是因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剧变。何为社会转型?郑杭生认为,“社会转型指社会从农村、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59]1949 年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政府垄断着稀缺资源,社会活动空间比较狭窄,社会中的其他组织必须依赖于政治组织才能获得生存。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放松了对于紧缺资源的控制,资源流动程度提升,社会活动空间自由度提高。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这无疑为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供给了空间。社会转型主要突出表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方面:
在经济领域,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封闭的经济环境转而对外开放。
在政治领域,政府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对社会进行直接干预变成了采用行政、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进行间接控制,政府默许的领域出现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这些空间需要新的社会力量进行支持和填补。

...........................

2.2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动员要素
2.2.1 资源动员主体
所谓动员主体是指集体行动的发动者,笔者将动员主体分为以政府、党团组织为代表的“体制内动员主体”、以共青团、妇联、工会为代表的“体制间”动员主体和以民间公益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动员主体”。[61]解释如下:
(1)体制内动员主体。体制内的动员主体主要指政府以其合法的权威,在法律的授权下进行资源动员,体制内动员具有很强的动员效率和能力。
(2)体制间动员主体。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社会团体也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助手,具有活跃性和积极性,能帮助政府积极探索供给公共服务的新路径,因此在中国依托共青团组织作为协调力量,可以更好的联动社会资源,促进公共服务供给。
(3)社会动员主体。即经过政府批准正式登记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或未经正式注册、没有主管部门的草根民间公益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的动员主体主要分为核心人物,即组织的创建人;其他参与者,如会员和志愿者。 资源动员主体这一要素是资源动员模式关键性的影响因素,资源动员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动员主体成员的素质。

.................................


第 3 章 H 公益协会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动员个案研究 ................ 23
3.1 H 公益协会概况 ........................... 23
3.2 H 公益协会资源动员要素分析 ........................ 24
第 4 章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动员模式:“同心圆”模式 .......... 39
4.1 资源动员“同心圆”模式的内涵 ............ 39
4.2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同心圆”模式的特点 ............................ 41
第 5 章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同心圆”模式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 45
5.1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同心圆”模式的挑战 ............................ 45
5.1.1 资金资源挑战:筹款渠道单一 ........................... 45
5.1.2 人才资源挑战:专业人才紧缺 ........................ 46

第5章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同心圆”模式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5.1 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同心圆”模式的挑战
笔者基于治理理论,认为对于民间公益组织面临的挑战,很大程度上不需要政府的强制力进行解决,可以从民间公益组织主体自身出发,加强自身内部治理,再结合政府的措施共同迎接和解决挑战。

5.1.1 资金资源挑战:筹款渠道单一
资金资源是民间公益组织的“源泉”。没有资金来源的民间公益组织就成了无源之水。民间公益组织的动员目标的实现和动员技术都离不开资金资源的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然而由于政府倾向于支持官办组织,对民间公益组织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供应场地等方面提供的资金帮助非常不足。[110]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民间公益组织对于政府资金资源的依赖非常严重,而募集捐款的运作方式不成熟,基金会捐助、爱心企业捐款、社会大众捐款、会员费等渠道获取的资金对于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另外,民间公益组织的“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尚在萌芽期,因为发展策略和手段都不成熟,因此无法将公益产品在市场进行销售,这使得民间公益组织大都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

如今民间公益组织的员工培训工作主要由职业学校、大学和民间公益组织自身来供给,由于资金、教师资源条件不足,民间公益组织的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备,培训标准不统一,很多民间公益组织没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培训不足造成的后果是民间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能力欠缺,很多人缺乏从事公益的专业知识、能力,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员道德底线较低,挪用公款、贪污受贿。与此同时,民间公益组织缺乏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和评估,这倒逼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民间公益组织的人才激励机制也相对缺乏,目前大部分以精神激励为主,对比发达国家的民间公益组织志愿激励机制,如日本政府给予志愿者生活补助;美国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的毕业标准;韩国政府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将该项活动计入学分等举措,国内的民间公益组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结语
从目前社会的探索和实践来看,民间公益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可以起到“拾漏补缺”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倡导“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环境下,大量的职能需要重新回归或转交给社会和市场,民间公益组织需要牢牢把握组织的独立性,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并强化自身的资源动员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接政府职能。

本文在治理理论和资源动员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动员模式的逻辑起点和构成要素。民间公益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原因是因为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存在,民间公益组织资源动员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团队负责人等骨干成员为核心的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即政府、志愿者、企业、媒体和公众等;动员目标,即资金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网络资源和公信力资源;动员环境,即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动员成效,即公共服务人员参与程度、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公共服务取得的效果、社会的认可度和公信力等。
民间公益组织采取的动员技术主要有市场化动员技术,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益营销和自我造血的社会企业;参与性动员技术,即民间公益组织为供给公共服务的活动构建意义框架、采取合理的的招募策略和激励措施、更好的动员志愿者和社会公众参与活动;合法性动员技术,即民间公益组织采取措施获取政府的法律合法性认可、行政合法性认可及公众的社会合法性认可;媒体化动员技术,即通过公共需求认知、传播和落实的三个阶段更广泛高效地动员社会资源;组织性动员技术,即民间公益组织合理地构建组织制度,提高内部治理水平,以提高其专业化和资源动员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