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对医养结合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国外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较为完善,而我国则在本世纪初期才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世界老龄人口一直保持着 2%以上的增长率,而我国的老龄人口的增长率则一直保持在3%以上。据 2016 年国家统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 2016 年 60 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达到了 2.5 亿,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失能失语老人占比达到了 20%以上。根据调查研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在 30 年之内可能跃居世界第三。由于养老院存在的诸多问题,设备和服务不够完善,对老年人的身心照顾不够周全等,进一步推动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产生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养老产业,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缓解了养老压力,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国家都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
我国医养结合是逐步发展的。首先,在 2011 年我国出台了关于老年人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初步体现了要使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的思路;2013 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指导、引领其发展。在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肯定。2016 年十三五规划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需要不同且联系紧密的行业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从而使得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呈现出结合式发展的态势。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省市都建立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型养老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对于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初显成效。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是在人口老龄化急速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养老方式的创新。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的相关理论不够健全,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并且在政策法规上也为完善,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引,在管理制度方面、筹资方式方面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上都亟待改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社会整体对它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都尚不足够。石家庄市的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在石家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编制和发放调查问卷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关于机构满意度的整体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笔者学习和研究了关于医养结合机构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编制了指标体系,构建结构方程,提出一系列相关假设。随后通过统计软件 stata 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处理,并且 AMOS 构建了测量方程实证方程,通过实证的方式对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对于机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建设,解决现存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概念是对传统养老概念的一个延伸发展。所谓医养结合就是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的有机结合,从而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双重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依托于专业技能的服务,它可以提供病愈后的康复治疗,慢性病的长期养护,以及心理咨询,情感照料和临终关怀等一系列服务。
西方国家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时间较之我国较早,其严重程度也要大于我国,早在 20世纪 50 年代,西方国家就开始推行养老与医疗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方式,逐渐发展为后期的长期照护制度。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长期照护制度是指为失能失语的老人提供长期服务,服务范围包括:家庭照顾、医疗服务以及其他的支持性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服务定义为:由家人、医护人员和专业服务人员共同提供,目的是向失能失语老人提供长期照料的服务,以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度的养老模式。该服务符合健康生活理念,是健康与经济结合的体现。它的内涵与我国的医养结合的概念是类似的,所以对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护制度进行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思路。
..............................
2.2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
2.2.1 满意度
满意度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它的概念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后,对于这种服务的感知与它最初的心理期望值相比较之后,心里所产生的满足或失望的主观感受。从医养结合的角度来研究满意度,由于入住老人由于自身的自理能力较差,身体状况较差,要得到日常照顾和特殊的护理,对医养结合机构产生了期望,对之后所获得的服务,进行评价,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主观感受。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于养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社会公众也更加重视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供给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指标体系来对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水平进行量化,而量化过程中“老人的满意度”则是一项关键性指标。对医养结合的机构满意度的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机构的供给质量与服务质量,可以得知老人的潜在需求,进一步提高老人的满意度及机构的服务质量水平,满意度是一种主观的情感指标,这种情感指标也是评价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笔者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探讨老人对于机构的服务满意度在主观上的一种情感评价。
2.2.2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内涵
现阶段,服务满意度模型层出不穷,但是总体上来说都需要以顾客满意度指数为依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构建的。在满意度模型中,服务质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变量,而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评价,是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具体变量。陈葳(2019)认为身心健康对于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5]。凌雨虹(2019)认为老人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高则对于机构的信任感有正向影响,如果老人对于服务的满意度低则对于机构的形象就有负面的影响[26]。乔木,田娟(2019)认为,当老人对于医疗服务的供给质量较为满意的时候[27]。奚雨廷(2019)认为,机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提升可以显著提高机构的建设水平,从而提高老人的满意度[28]。
...........................
3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满意度实证研究设计.........................................21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21
3.2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模型构建..........................22
4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实证结果分析........................................31
4.1 被访者特征分析.............................................31
4.1.1 人口特征分析........................................31
4.1.2 患病情况分析................................32
5 结论与实践启示.........................................42
5.1 结论...................................42
5.2 实践启示.................................43
4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实证结果分析
4.1 被访者特征分析
4.1.1 人口特征分析
本项调查研究以 14 家医养结合机构的 440 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效问卷为402 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 91.36%。样本的人口特征分析如表 4-1 所示:
调查对象的性别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有效地排除了性别占比不同,对于调查结果带来的偏差。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可知,性别因素与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人数量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身体机能越差,年纪越高的老人对于专业的医疗护理需求就越高,
医养结合机构可以在很好的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的同时满足其养老需要,此外年纪较高的老人更愿意入住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本次调查研究以及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可知婚姻状况为单身的老人更加愿意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其单身的原因有丧偶、分居、离异、未婚几种情况,他们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是因为缺少陪伴。
...........................
5 结论与实践启示
5.1 结论
综合本文研究实证,得出以下结论:
1.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人对于机构满意度的因素众多,机构成熟度对其影响最大
本文为了探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总计拟定了五变量素,把这五种变量作为模型潜变量,影响这五种因素的可测因素又有很多种,所以笔者认为在研究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满意度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各个方面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因素对于满意度影响水平的高低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提升机构建设。
根据测评结果,共有三种因素对于顾客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分别为:感知质量,顾客期望以机构成熟度。虽然感知质量和顾客期望对于顾客满意度也有正向影响,但是其相关系数数值较小,相关性不大,而机构成熟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62,它对于顾客满意度具有强烈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顾客满意度可以从提高机构成熟度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善。
2.对于顾客期望以及感知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机构成熟度来实现
当机构建设较为成熟,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更加体系化完善化,老人在入住机构前,会对机构产生较高的心理预期,认为自己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同时,机构的成熟,包括运营制度的成熟、人员专业化、床位和区域划分的合理性较高、协调能力强,这些方面提高都会使老人获得更好的医养服务。这些也是机构成熟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