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之MPA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29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认为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使用效率有待提升、功能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不够均衡、配奁设施亟需完善、公共配套资源匮乏、园区管理体制束缚。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政策层面
201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实现产城结合。进城的农民有就业能创业,生活就会安稳,城镇化就能走得更扎实”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也指出,推进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对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繁荣社会经济和提升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战略性规划一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其中明确提出,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拓展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部分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综上可见,产城融合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已经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1.1.2现实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篇“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部分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综上可见,产城融合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已经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必经之路。加快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产业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区域的均衡发展。
目前,随着城市区域范围的不断扩大,新的行政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区域形态也随之扩张,导致城市中生产性空间和生活性空间离散型发展,即产生所谓的“产城分离”问题。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目前,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业与城市发展相分离、园区与城区功能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擎,产城分离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制约开发区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虽然有较好的基础,但却面临着土地使用不高效、产业规划不协调、空间布局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宄成果及实践经验结果,结合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试图做好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城融合方面的研究,并以此为其他同类型开发区提供借鉴,指导开发区健康持续发展。
1.2.2研宄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研究角度来看,目前大部分专家学者均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产城融合进行研究分析,从政府管理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公共管理角度,以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个案,研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城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政府对问题采取的解决对策。因此,本文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该课题研究的全面性和操作性。
(2)现实意义
本文以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产城融合影响因素的梳理和分析,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了推进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对扩大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空间,加快人口和资源要素的集聚,为园区特色产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有序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第二章产城融合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2.1产城融合相关概念
2.1.1产业的定义
产业是伴随着人类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和劳动分工不断细化而产生的,并且随着上述因素的深入,其定义包含的范围也随之更广。在19世纪7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兴起,产业的主要含义也逐渐由农业转变为工业,20世纪30年代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一批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起,导致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产生了进一步拓展。尽管产业的所包含的行业类别在不断增多,但同一类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一定具有某些相同的属性。因此,可将产业定义为“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2.1.2城市的含义
城镇作为一种人类生产生活的聚落形态,自古以来即已存在。在史前时期,人们根据各自需求为将劳动产品进行交换而形成的场所称为集市,而随着商品的种类增加和交换方式的丰富,集市逐渐演变为城镇的雏形。可见,早期的城市是“城”与“市”的有机统一:“城”是一定区域内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城垣,“市”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城市的概念从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各个学科上苻着不冋的定义。美国经济学家奥沙利文认为,城市是“相对较小的面积甩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这个是地理学角度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巴顿则认为城市是一个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多种经济市场一一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这个是经济学角度的定义:城市规划学认为: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

2.2产城融合的基础理论
2.2.1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看到英国首都伦敦因为产业工人大量涌入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后,在其《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后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的论著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的模型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为6个扇形区域。在其核心部位布置独立的公共建筑,在公园周围布置一圈玻璃廊道用作室内散步场所,与这条廊道连接的是一个个商店。在城市直径线的外1/3处设-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以此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此两侧均力居住川地。在居民建筑地区中,布罝了学校和教堂。在城市的最外围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路支线(图1)。

..........................
第三章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及产城融合现状.............................16
3.1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16
3.1.1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16
3.1.2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构架.............................16
第四章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4
4.1土地使用效率有待提升.........................24
4.2功能布局不尽合理.........................24
第五章国内外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经典案例及经验启示......................28
5.1匹兹堡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经典案例及经验启示......................28
5.2国内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经典案例及经验启示......................28

第五章国内外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经典案例及经验启示

5.1匹兹堡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经典案例及经验启示
匹兹堡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宾夕法尼亚州,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市钢铁年产能约占美国的1/6,1970年代末,随着支柱产业——钢铁产业的不景气,导致该市出现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口负增长等一系列问题。时至今日,匹兹堡已成功实现了工业转型,被视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成功案例,逐步以“绿色”、“宜居”、“科技”等新城市形象示人,其经济和产业内在机制的重构是重要方面。
而近年来出现的新趋势则是延伸发展钢铁产业的生产技术和服务,这正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从事该行业的众多公司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他们不仅提供钢铁冶炼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也提供钢铁生产、锻造等一整套工序的成套设备,还提供工段、设备的系统和程序设计、钢铁铸轧等相关方面的技术服务。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匹兹堡已成为美国钢铁行业材料、设备、售后服务的集聚地。根据统计,在2003年相关企业员工数量已经超过12000人,员工平均收入是该地区的1.5倍气众多企业将总部(地区总部)设置在匹兹堡,一部分是在当地深耕多年的企业,另有一部分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前来投资兴业的。他们不仅与当地企业联系紧密,而且向全美甚至全世界相关企业提供产品、设备及技术服务。
..............................

第六章推动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

6.1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园区基于本地资源禀赋,逐步形成了以铜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发展缓慢,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滞后等突出问题。进入“十三五”以来,虽然持续不断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但长期形成的产业粗放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资源、环境等约束紧的情况下,难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园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以产促城”的产业格局,必须要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因东部园区总体规划编制中确定的一些主导产业与西部园区重复,同时,东部园区产业为起步阶段,企业较少,产业未形成规模,为统筹考虑东西部园区长远发展,避免产业分散,开发区管委会应从全局考虑,在基于西部园区已形成的产业发展基础上,重新确定东西部园区的主导产业方向。
依托国豕级铜铅锋及金属制品检验检测中心,主持、参与国家级铜加工行业标准的制订,增强在国家铜加工行业标准制订和产品质量鉴定的话语权。依托中科大铜陵科技产业园,加大铜加工关键技术的引进与转化力度,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实现现代科技成果与铜产业的有效嫁接。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