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社会认同:志愿者动机差异及其激励之MPA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39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选取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志愿者在年龄、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人生发展阶段以及工作类型等有较大的条件差异。其中有经济状况较好的志愿者,也有自身经济条件不佳的志愿者,有长期的志愿服务者,也有短期性的志愿参与,有的志愿者是加入规范志愿者组织,跟随组织开展长期性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有未加入志愿者组织,以自身和家庭为个体单位,长期性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

第 1 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志愿服务在西方欧美国家历史发展悠久,最初起源于 19 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活动。从兴起之初直至不断发展已将近两个世纪,被西方学者视为一种非义务性帮助的社会性公益活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的标志,志愿者这一课题在当代社会生活以及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
中国的志愿服务相较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就建立了正式的志愿服务机构,在 2008 年奥运会前后我国的志愿服务呈现飞速的发展趋势。截止 2018 年 4 月,我国实名志愿者总数达到 2000多万人次,志愿团体总数达到 215872 个,志愿项目总数达到 298838 个,在册记录的志愿服务小时数达到 3 亿多次①。志愿服务涉及文化、医疗、教育、助残、消防、文明等多个领域,社区、青年、巾帼等各类型志愿者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发挥作用,志愿精神不断在民众当中普及,志愿服务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和认可,越来越多的人自主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当中,志愿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方向也有不断向专业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
虽然近年我国志愿服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相较于西方社会,我国的志愿服务依旧处于发展不成熟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志愿动机以及激励理论研究针对性不够,志愿服务中存在短期性问题明显。人们因为某一大型赛事或者社会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但是随着赛事活动的结束,志愿参与也会随之结束,志愿服务的短期性和事件性特征明显。

研究不同类型志愿者差异化的志愿参与动机,关注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断优化志愿激励措施,根据不同类型志愿者实施针对性、有效的志愿激励措施,促进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推动志愿服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志愿理论,在志愿动机、志愿激励措施的研究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志愿者
志愿者是志愿组织中志愿工作的承担者,界定志愿者概念首先要明确志愿组织含义。学术界对其定义是,包含了资本要素劳动,但是不需要为劳动力支付薪水的特殊社会组织,与此同时它的产出可以以无偿或者低于市场价格很多的形式提供给社会。Cnaan[1]提到,志愿者组织是由纯粹的志愿者组成的第三部门组织,而“纯粹的志愿者”应该满足四个条件:自愿提供志愿服务、在正式的部门组织中工作、与服务受益者没有利益亲属关系以及不收取任何经济报酬,这个概念在一定意义上界定了“志愿者”这一主体具备的几点要素,虽然现如今条件有所改变,也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必须满足才可以称之为志愿者,但其对于志愿者给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界定。

“volunteer”大陆一般将其翻译为志愿者,台湾称之为志工,香港则称其为义工,其内涵没有太大的区别。丁元竹、江汛清[1]将志愿者定义为:那些不计回报和报酬、自愿自发为社会进步、人类发展服务做出贡献,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志愿者其实质就在于志愿精神,不以获得经济报酬为目的,主动承担公民以及社会责任,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无偿服务。
1.2.2 志愿动机

志愿动机是动机理论的一个分支,动机则是由对象或者目标所激发,可以推动、维持个体行为的一种原动力,张爱卿将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自我调节、结合自身需求和外部激励等因素,形成刺激并维持行为的一种动力因素[3]。
志愿服务动机从动力因素的角度进行定义,就是由对象或者目标所激发的,推动并且维持个体志愿行为的一种动力因素,这种动力因素包括个人需求以及外在因素,是个体受到自身内在需求和外在诱因的影响,影响个人志愿服务选择以及行为倾向的一种心理过程,志愿动机不仅会影响个人对志愿活动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也会对个人参与志愿活动的持续性产生深刻影响。
.........................

第 2 章 志愿者参与动机差异分析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我们把志愿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状况一般或者较差,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但是坚持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中老年长期志愿者,我们把他们归为“三低志愿者”。另一类是经济状况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也经常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我们把他们归为“三高志愿者”。通过对他们的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来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由于所处需求层次的差异,他们的志愿服务动机也会有所不同。在个案选择时,为避免个案的选择性偏误,我们依解释变量,通过判断抽样而不是随机抽样即志愿者个体需求层次的高低来做个案的选择.

1. 在三低中老年志愿者,我们选择了 X 市的三位典型志愿者,阿大爷、大友和老九。阿大爷年龄在 60 岁以上,属于老年志愿者,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文化水平也较低,是 X 市的一名退休工人。阿大爷在 X 市建立了第一支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是 X 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曾在 2008 年汶川地震时只身前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并被授予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称号,还曾参加玉树地震、云南干旱、抚州抗洪的志愿服务活动。阿大爷曾获得众多荣誉,他是首届江西省优秀志愿者、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X 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终身红十字志愿者、“X 市有爱”2014 年度人物、X 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品牌。
2. 志愿者老九是 X 市志愿者中心的一名志愿者,40 多岁,高中学历,经济状况一般,在朋友的带领下加入志愿者队伍,是一名稳定的长期性志愿者,倾向于参加大型志愿者组织,是 X 市志愿者中心的一名志愿者,身体力行传播志愿者精神,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三年以上。

3. 志愿者大友是钢铁厂工人,40 多岁,初中学历,经济状况一般,也是 X市志愿者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加入宝贝回家公益志愿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两到三年。

4. 在三高青年志愿者方面,我们选择了 N 大学的叶小昕,叶小昕是 N 大学的大四学生,来自广东省的富裕家庭,从小就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多次参加过国外的志愿者组织,大学二年级时参加过成立于 1982 年的澳洲最大的一个非盈利环保组织 CVA(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的澳洲环保义工计划,也曾到印度尼西亚的 Gapper(Gapper International Voluntourism),即国际义工旅行,

以及澳大利亚的 WWOOF(World-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世界有机农场机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校期间曾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自强社,是一名年轻的、长期的、有持续志愿行为的志愿者。我们对志愿者们主要通过多次的深度访谈和非参与式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

............................

2.2 志愿者阿大爷:好玩与社会认同
在我们直接询问阿大爷为什么要做志愿者时,他自己叙述是在自己受过严重工伤被救之后就想要回馈社会,被社会所救也要报答社会,在他自我介绍志愿服务经历时,也是如此开始。阿大爷是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志愿者,经常会到学校、社区做报告,也有可能是因为宣传需要,因此说起志愿服务动机是回报社会时非常自然,对于社会的回报,这是相当一部分志愿者志愿动机中的其中一部分。但是我们在访谈中注意到,在不同的谈话阶段,阿大爷会对动机问题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一)“好玩”这个字眼在与阿大爷的访谈中被他反复提及,例如他提到在江西吉安做志愿者救助一位叫鹏飞的小男孩,在医院免费照顾鹏飞,并向医院中的其他病人宣传志愿工作,与医院中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其他病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在叙述这段志愿经历反复提到的就是“好玩”,“走哪里我都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玩的心态”①。在汶川地震的志愿抗震救灾工作中,阿大爷说道对于余震以及在余震中工作是一种好玩的体验,没有宾馆休息,和志愿者一起露天席地而睡,“真的很好玩”②。他同时提到,自己在带动其他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好玩也是很多志愿者一开始加入其中的原因,“好玩”也是志愿行为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否则志愿服务也只能是短期行为。阿大爷认为志愿者可以分为几类,其中一类是“志愿观望者”,而能够使志愿观望者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参与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好玩”,“好玩”是阿大爷带动其他人参与志愿工作的方法之一,也是自己从一开始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动力之一,“所以我现在带动他们也是,带他们有一种好奇的感觉,就是好玩,你先去玩玩看,好玩你就接着玩,不好玩就不玩,就退出”①。
(二)“习惯”是阿大爷提到的志愿动机中另外一个因素,在持续不断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行为成为了一种习惯。他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为社会做了该做的事情,把志愿服务当成应做之事,是志愿精神的深化,志愿动机是纯粹志愿精神的驱动。一开始觉得志愿服务好玩,持观望态度加入其中,在经常性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把志愿行为当成一种习惯,阿大爷提到在参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分成小组展开搜救、救助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大家共同养成志愿服务的习惯,当社会、他人再次有需要的时候,非常自然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在观察中也发现,阿大爷在普及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于他人疑问为何能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做出大量牺牲与付出,阿大爷给出的答案也是习惯,“我说真的我们志愿者就是这样子的,我讲以后慢慢就习惯了”②。
.......................

第 3 章 志愿动机差异化的发生逻辑.............................. 24
3.1 经济条件决定的心理需求差异....................... 24
3.2 人生发展阶段决定的追求不同........................... 25
3.3 教育差异决定的价值观念不同..................... 26
第 4 章 基于动机差异的志愿激励机制.............................. 27
4.1 营造志愿服务环境,推动志愿服务发展.................... 27
4.1.1 完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7
4.1.2 培育志愿服务精神....................... 28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34

第 4 章 基于动机差异的志愿激励机制

4.1 营造志愿服务环境,推动志愿服务发展
政府机关在推动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从资金、政策、法律等方面给予志愿者组织资源支持。
4.1.1 完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随着志愿服务精神不断的发展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之中,志愿者群体不断扩大,政府部门应当完善全国性的志愿法律的支持和指导。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厘清志愿组织以及志愿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为志愿服务以及志愿者提供法律上的行为保障,维护志愿者权益,调动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同时志愿者组织内部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和政策条例,明晰志愿服务行为,对志愿者组织运行进行行为规范,制定行为标准,明确政府、社会以及志愿者组织三方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志愿者权益,对志愿者加入志愿组织之后的管理、上岗、培训等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的政策制定,加快志愿服务在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中的发展速度。这对引导公民加入志愿者组织,提高志愿组织现有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有重大意义,并且对于稳定将短期志愿行为发展为长期志愿服务也有重大影响。
4.1.2 培育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需要大众乃至全社会参与的服务型文化,因此在全社会培育志愿服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培育志愿服务精神,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宣传,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宣传倡导志愿服务的理念,在社会之中营造志愿文化,激发公众对于志愿服务的关怀度与参与度,激发公众的志愿服务参与意识。随着网络和各种新媒体的发展,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对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触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进而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