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基于动态能力的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汽车产业在各个方面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例如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出口、增加了税收,它不仅助推了国家工业的现代化建设,而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均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和销量已经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名。国内汽车的良好前景吸引了大批各国知名汽车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冲击了我国原有的民族汽车工业,使国内的汽车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现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掌握在主要跨国巨头手里,他们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战略布局。据统计,在进入我国汽车市场的企业中,排名在世界前 15 名的跨国轿车不仅在我国境内开办了合资合营企业,而且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虽然市场前景很好,但是我国汽车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但是占主要市场份额的仍然是合资企业,国内自主生产的品牌汽车依然不占优势。我国民族自主品牌企业的研发和管理都迫切需要提高,不能再单纯的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国内汽车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急需解决一系列问题,那么把握市场变化,准备定位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制定并有效的实施一系列应对措施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结合汽车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从汽车企业能力、资源及动态能力机制如何匹配的视角下对汽车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建议和相应的对策。
..........................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以动态能力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和形成来源进行了分析,首先收集和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做了研究综述,借鉴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初步建立了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接着以汽车企业为对象,选取汽车企业为样本数据,构建了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SPSS 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和建议。
第一章,提出文章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点。
第二章,通过探讨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力的特点,以及资源能力和动态能力机制的作用,提出了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第三章,通过分析我国汽车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在前文基础上,对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我国 18 家上市汽车企业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了。
第五章,对提高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展望。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
2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
2.1 企业竞争力
2.1.1 企业竞争力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如何创造并持续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不同的理论学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强调企业外部环境的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把握外部环境是创造企业的竞争力的来源。外部环境因素有国家宏观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背景以及所处的行业结构;二是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重要性,企业内部增长理论以企业能力为基础,认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来源是企业利用内部资源的能力。
上世纪 80 年代,重视外部市场环境的企业竞争力理论在战略研究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也被称为“市场定位论”,认为企业选择是否进入市场的依据不是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等因素,而是根据行业的市场结构,该理论学派注重从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进行研究。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是市场进入壁垒。
迈克尔波特等人是这个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波特出版了“竞争三部曲”,分别是 1980 年的“竞争战略”、1985 年的“竞争优势”、1990 年的“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主要是从行业市场环境结构出发来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它提出了如何在不同的行业中选择有盈利和发展空间的行业,并且获得长久的利润。重视外部市场结构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为本文对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潘罗斯(Penrose)和沃纳菲尔特(Weraerfelt)等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论学派,重点从企业资源差异作为起点,来分析企业的竞争力问题,他们把企业看作是不同资源的一个整合。资源学派的代表强调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内部资源,而不是市场结构,强调了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他们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来自企业内部的资源的价值性、罕见性和不可复制性,企业之间在占有资源上的不同和优势形成了企业独特的竞争力。
与资源基础论学派一样,强调企业内部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认为要重视企业内部因素,不同的是,资源基础论学派认为企业是由资源组成的整体,重视内部能力的企业竞争力理论是从动态的视角建立资源之间的联系,强调企业资源之间的相互结合对竞争优势十分重要。这种理论学派认为,资源只是一种投入要素,没有生产能力,是静态的,只有不同资源在生产活动中相互结合、相互协调才能发挥竞争优势的作用。
..........................
2.2 动态能力
2.2.1 动态能力的内涵
动态能力近几年成为企业战略研究领域的热点,动态能力被看作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受到广泛的关注。
Winter (2003)认为,研究动态能力的价值在于能力的动态演变,它促进了企业的各项运营能力,帮助企业构建和配置资源与能力,这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的。Teece 认为企业的动态能力指的是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重组和重新利用的过程,是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Dosi 指出研究动态能力是教会企业去认识市场中存在的机会,通过对资源的重新配置利用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他认为动态能力主要是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的能力,公司一旦缺乏这种能力,将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虽然很多学者对动态能力的定义未达成一致,但是都承认动态能力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外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组合的过程。
动态能力使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探寻和整合新的资源,来有效的、长久的、系统的应对多变的环境。因此,企业要想在时刻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利用动态能力来不断获取、利用和重新配置企业的资源和企业能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2.2 动态能力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一方面提高企业组织能力使企业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关键在于持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将竞争力转化为长期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动态能力理论调资源重新配置和利用在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参考王核成等人的观点,认为动态能力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匹配机制。
(1)企业动力机制
企业具有完善的动力机制关系到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企业动力机制是多种关系的总和,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稳定的进行,还是使系统持续、发展的一种作用机制。
动力机制来源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在驱动力,例如企业利润、企业激励、企业家精神,这种动力来源于企业的内部,促使企业发生变革和创新。二是外部驱动力,主要包括外部竞争和一些特殊的政策等,这种外在的动力不断地驱动、促使和指引企业发生新的变革和创新。这两种动力相互依存,一起促进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内部驱动力是基础,没有内部驱动力,就没有外部动力;外部动力不足,内部驱动力也难以有效果;当外部动力和内部驱动力相互协调、匹配,才能保证企业具有持续不断的动力机制。
.........................
3 基于动态能力的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16
3.1 国内汽车发展概况 .......... 16
3.3.1 国内汽车企业发展的现状 ................ 16
3.3.2 国内汽车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17
3.2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19
3.3 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说明 ............... 20
4 基于动态能力的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 26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 26
4.2 因子分析法对汽车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 26
4.2.1 因子分析法 ............ 27
4.2.2 数据的标准化 ........... 28
4.2.3 因子分析过程 ............. 29
5 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和建议 ..........37
5.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37
5.2 重视企业文化管理 ............... 38
5.3 加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设 ................ 38
5.4 加强管理创新战略 ............. 40
5 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和建议
5.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为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今天日益变化的市场过程中,提高技术创新已不再是被动的去改变,而是企业主动要求去创新,创新是企业的原动力。不同的时代赋予创新的含义不同,农业时代的创新是生产力,追求经济价值是工业时代中创新的含义,那么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味着经济、生态和人文价值方面的全面实现。尤其在今天,新能源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汽车企业必须要以技术创新为理念,推动新能源经济的到来。同时也是汽车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发展能源汽车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技术趋势,汽车企业可以从环保性、节能性等方面深入考虑,研发出新的市场。以企业技术创新引领汽车企业开发自主的品牌,将成为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方面企业要在科研方面增加资金,使科研经费的比例提高。以用户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研发重点,利用外部环境机遇和企业的技术生产优势,加强创新工艺,将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促进技术创新。调节资源体系,调整市场上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产品生产周期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汽车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改进企业既有的产品,使既有产品发挥优势,扩大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
6研究结论及展望
汽车制造企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擎作用。在经济实现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汽车制造企业经历了重组、兼并、联合等重大的变化,使得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长久的生存并且保持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具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能力理论已经成为当今战略研究领域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领域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形成机制进行探索,将企业资源、能力和动态能力机制放到同一框架内来研究,在动态能力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企业的竞争力评价模型。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引擎之一,是国家的主导性产业,随着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加剧了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因此研究汽车企业如何培育自身的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选取了 18 家上市汽车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我国汽车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问题,选取以动态能力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企业资源、企业能力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可以为企业评价自身竞争力情况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引导投资者根据实际情况做正确的选择。在本文的最后,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分别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管理创新、加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和提高规模效应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探讨了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的途径,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
文章以汽车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由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市场占有率、主营业务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社会贡献率等16 个指标,对汽车企业竞争力的贡献值达到了 85.94%,利用因子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得到对汽车企业竞争力贡献最大的四个主要因子,分别是企业规模与市场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盈利与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通过分项的得分和总因子的得分可以看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在上述所有分项上的表现都很好。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战略措施,从而提高竞争力,所以,国内汽车企业可以在充分了解认清自身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制定相关的措施。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意义
由于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都起源于西方,引入到国内以后,虽然备受各界关注与热议,但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以致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国内企业大多面临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员工素养亟待提高,因此,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如何通过有效培训来更好地推动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让学习型组织理论来指引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进行有效培训,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有理论建设和探索的价值和意义,又是推动当今企业培训实践工作的客观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即使有些生命周期划分不太明显、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的企业,也可以根据内外部所面临环境来判断本企业的培训重点,有选择的应用本文所设计模型。
(1) 有助于为学习型组织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相应培训模式的选择
通过本文研究使企业从流程上增加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思考,从内容上加强培训分析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提高培训的目的。科学地认识企业生长的规律,总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吸取教训,实施以长期生存发展为目标的培训对策。在系统分析了解了企业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特点之后,结合企业各个发展阶段人员特征开展培训工作,为企业的人员培训与开发提供一种思路,同时也为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提供一种借鉴与参考。
(2) 科学的评估有助于学习型组织开展系统和持续有效的培训
本文通过将“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与学习型组织培训进行综合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构建企业发展不同发展时期的学习型培训模式,力求在人力资源培训领域有所创新。不但可以丰富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更可以通过分析企业不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不同表现和特点,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预防、控制及认识打开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防范和化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效益。
.......................
1.2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以学习型人力资源培训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将学习型培训模式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匹配作为研究主题,并对其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首先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学习型组织及培训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然后,全面分析企业各个阶段的特征,讨论学习型企业各个阶段的培训特点及现存问题;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及问题设计研究出一套在企业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相应学习型培训模式;最后对该培训模型进行相应评估。
第一章:绪论。
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并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并描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企业生命周期与学习型组织培训理论基础。
阐述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界定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介绍学习型培训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分析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理由,并说明了构建学习型企业需要注意的要点和途径。
第三章:学习型组织培训要求及其实施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行业形势、宏观市场发展趋势及具体企业内部实际人员状况,进而帮助人力资源开发人员了解本企业内部员工知识结构、员工素质学习等是否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是否需要进行改革、如何改革,引出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训体系的必要性。接着,对学习型理论在企业培训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培训及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
第 2 章 学习型组织培训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2.1 学习型组织理论
自我超越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潜意识基础。努力的学习、工作的激励、团队的互动和不断挑战自我成功是实现自我超越的条件。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组织发展的根本精神资源,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努力为全体组织成员创造学习和发展的条件、相互交流的环境、具有更大挑战性的工作,并帮助他们整合个人愿景,成功实现自我超越。具有高度自我超越的人,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中真正心之所向的能力,从个人追求不断学习为起点,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精神。
学习型组织实现方法不少学者对企业如何向学习型组织过度进行了探讨,其中比较典型的是Garvin 和圣吉的方法。Garvin 在其《建立学习型组织》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具体模型。他首先建立了一个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管理和评估的 3M 框架,在此基础上,Garvin 认为构建学习型组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如表 2-1 所示。
虽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思想已经提出了 30 年,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面对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关于人力资源的问题仍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个人知识阶段,表现为一种必需附着于人的资本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潜在的资本形式。人力资源开发与组织学习的关系如何?如何形成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这都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解决的问题。
.....................
2.2 企业培训理论
2.2.1 培训概述
企业培训有以提高员工绩效和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为目的;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为直接任务;是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努力等特点。
企业培训实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目标在于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业绩,推动企业和个人不断进步,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重发展;是一种系统化的智力投资,企业培训就是一种投资的过程,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升值,公司业绩改善,获得投资收益,但培训是一个深入企业各个方面和层次的系统性培训;企业的员工培训是企业战略发展长期的、有组织的规范化的活动。
企业培训具有经常性、超前性、培训效果的后延性等特征。企业培训一般应遵循激励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实践原则、培训过程中的反馈和强化原则、明确培训目标原则、有利于个人发展原则和培训效果延续性等几个原则。
2.2.2 国内外主要培训模式
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企业培训模式有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模式,他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又各具特色,下面就对他们进行简要地分析。
2.2.2.1 系统型培训模式
系统型培训模式起源于美国陆军教学训练所采用过的方法,也是目前国内组织中有意无意采纳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模式。这一模式如图 2-2 所示。
.........................
第 3 章 学习型组织培训要求及其实施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分析..............20
3.1 学习型组织培训要求....................20
3.1.1 实现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20
3.1.2 全方位的培训........................21
3.1.3 开展以能力为主的培训............................21
第 4 章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的构建..................25
4.1 构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的原则..............25
4.1.1 构建培训新模式系统原则...................25
4.1.2 构建培训新模式机制保障...................26
第 5 章 应用研究..........................43
5.1 A 公司现阶段培训模式概况....................43
5.1.1A 公司概况.................. 43
5.1.2A 公司培训现状分析............ 44
5.1.3A 公司培训问题研究.............. 45
第 5 章 应用研究
基于上述企业生命周期培训模式的构建,本章选择案例 A 公司进行应用研究。针对 A 公司所处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的诊断和现有培训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应用本文所构建的企业相应生命周期培训模式,研究设计了针对 A 公司现阶段的培训模型,提出了应用策略和建议。
5.1 A 公司现阶段培训模式概况
5.1.1A 公司概况
A 公司是一家全球著名的 IT 制造跨国公司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在上海投资的全资子公司。迄今为止,A 公司在上海的投资总额在 3 亿美元以上,员工规模达到 3,000 人,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世界相关产品先进技术的知识型员工。A 公司的使命是成为该行业领域最卓越的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在质量、性能与价格上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专业发展机会,为股东的投资作出很好的回报。
A 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推动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始终把协助推动中国计算机工业和互联网经济发展作为公司在中国的首要策略。公司将创新理念和人才战略带到中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5 年 A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技术领先,不断拓展在行业的领导能力,建立核心优势,并在全球寻求发展机会。
A 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的核心理念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员工培训,都要体现这一关联性;充分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法律、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抓住机遇,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措施面对挑战;明确分析、认识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动态变化;注重长期目标;注重和企业其他资源及部门的整合。
......................
第 6 章 结论
学习型组织培训是通过不断学习而进行自身变革的一种培训,其本质和目的在于,建成一个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创造,与外界变化相互推动、引导和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研究和模式的选择成为现代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但现阶段我国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构建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企业阶段更新特征与交叉特征把握不够、培训模式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够、培训内容设置学以致用性不够、内外部培训协同性不够,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和可持续性不够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学习型组织的发展阶段特征的把握和有效培训模式的选择问题,结合企业培训及生命周期相关理论,依据一定的模式构建原则,设计构建了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并进行了应用研究。
本文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
(1) 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学习型组织培训要求,根据系统性、创新性、动态性、多元性等原则,形成了构建内外环循环培训模式的架构。内环是针对企业各个生命周期特点的企业培训,依据每个时期企业特点和人力资源培训需求设计不同的内环培训模式;外环是改进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在原有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基础上,加入了培训效果动态评估环节,使内外环培训合理连接,互相转化。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和要求开展有效的培训及管理工作。
(2) 根据本文研究形成的内外环循环培训模式架构,研究设计了基于企业生命全周期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即,研究得出了创业期企业,从内环选择系统培训模式、阿茨里德模式和咨询模式等短期见效的培训模式,同时与外环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相结合的复合模式;成长期企业,可考虑内环多级瀑布模式与外环的学习型组织模式相融的复合模式;成熟期企业,培训模式的选择应倾向于学习型组织模式和顾问型培训模式相结合;衰退期企业,培训模式选择应倾向于学习型组织模式和顾问型培训模式相结合。
(3) 应用研究,选择企业生命周期某一具体培训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对相应培训模式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效验;同时,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应用的建议及注意问题。
总之,一个完整培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应用,对企业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构建学习型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即使有些生命周期划分不太明显、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的企业,也可以根据内外部所面临环境来判断本企业的培训重点,有选择的应用本文所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基于全产业链的内蒙古农蓄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农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畜产品在消费中的地位同样不可忽视,在我国居民消费总量中,70%以上是各种农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在消费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因此消费者对于农畜产品在品种、安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在全产业链视角下农畜产品流通是从农畜产品生产到消费的过程,它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农畜产品价值,促进农业资源的整合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着农民与消费者的利益。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净调出粮食的五个省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 13 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的省份,每年平均超过 200 亿斤商品粮提供给国家,农民人均储粮和人均占有粮食在全国居于前列。2013 年,内蒙古地区粮食出产量达到 554.6 亿斤,连续十年产量大丰收,粮食总产量排全国第 10 位,增长率排全国第一。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每年将近有 1 亿亩左右农作物播种面积,同时也是最大的牧区,羊、牛、猪等牲畜存栏量超过 1 亿只(头),农畜产品远销国外市场。但是随着内蒙古农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的品种不断丰富,农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和相对过剩,农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农民常常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窘境。这种状况是由于农畜产品流通环节出现了问题,是现有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存在的缺陷造成的。目前,内蒙古地区农畜产品流通组织效率低下,市场信息滞后,各个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竞争与合作,流通环节冗长,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流通成本过高。内蒙古地区相对滞后的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与内蒙古地区农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协调,使得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流通组织体系不完善受到影响。
近些年来,农畜产品流通领域得到政府热切关注,已成为现阶段“三农”问题的重点。2010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对市场进行调控,大力改进农产品流通现状,确保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畅通,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为农畜产品价格稳定建立良好的环境。2011 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实现农畜产品绿色渠道畅通,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实现“农超对接”。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建立全产业链一体化、灵活多样的农畜产品产销模式,努力提高农畜产品流通效率,缩减冗长的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降低流通成本等。2013 年度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为工作重点,为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同时文件也强调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论文以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为研究对象,分为七个部分进行系统研究:
第一章绪论,论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着手,逐步介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阐述,概括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本章是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农畜产品、全产业链、农畜产品流通组织、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等概念进行解释,之后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对国内外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经验借鉴,首先分析了北美,欧盟,东亚以及我国台湾和新疆的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以及其特点,其次强调了国内外农畜产品组织流通体系对内蒙古农畜产品组织流通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基于全产业链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现状,该部分从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主体、客体、载体入手分析了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现状。
第五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出影响内蒙古农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相关因素以及存在问题,并得出相关结论给出相关建议。
第六章基于全产业链的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建议,基于全产业链的内蒙古应构建专业合作社驱动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模式、物流中心主导模式、连锁超市拉动模式这四种流通模式,最后提出完善内蒙古农畜产品组织体系的保障措施。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在对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研究中“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及保障措施”是论文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研究成果的收集查阅,结合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思路如下图所示:
...................
第二章 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全产业链
为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产业链将不同的产业联系到一起,而全产业链是产业链的发展结果。相比产业链,全产业链注重对产业优化整合,其核心组织通过对上游到下游的整个产业链进行规划,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整体产业链效率,从而获取更多利益的 过程。
农业全产业链主要是指“让消费者作为导向,从农业产业链源头做起,由田间到餐桌的,经过种植和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②在全产业链当中产业链的首尾两端:上游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下游的销售营销环节是其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当今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下游竞争非常激烈,上游没有竞争”的情况,使得上游的原材料供给更加重要。在全产业链的下游环节中,由于大量产业资本进入粮食加工、粮食农畜产品交易行业导致该行业产能过剩,而在全产业链上游中农畜产品的生产受到自然条件或行业壁垒的限制,没有形成太大的竞争力度,这就会出现原材料供不应求的现象,尤其是绿色的、安全的、无机的农产品原材料都会在市场上大卖。因此,这就会驱使农业龙头企业向上游发展, 使得企业获得一定的原材料储备,在与供应商合作时拥有价格上话语权。全产业链将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连接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情况下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营销计划,将产业链末端消费需求以及反馈到产业链前端,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将产业链中的资源更好优化配置,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应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最终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论文中的农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是指农畜产品从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流通组织方式,其中包括参与主体、渠道结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的流通技术等各个要素,这些涉及流通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对其建设过程主要是对整个农畜产品流通网络进行组织规划。现代的农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是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组织方式,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统称,是现代的流通网络信息体系,主体市场具有多样性,制度规则更加健全。
.......................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 流通理论
在对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研究中应当以流通理论研究为基础的。流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社会再生产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同时还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要素,分别指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其中流通(交换)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若生产过程不能高效快速地转入流通过程,那么生产将面临困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流通过程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移动过程与实现过程的统一,其中包括产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与个别劳动到社会劳动的转化。这个过程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的四要素: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动态分析法下的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是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关系。”
流通的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商品流通;而后者则是指以价值形式表现的社会再生产的过程,论文探讨的是前者。因此,可以说“流通是指在实体经济范畴内,由商品流通直接引起或由商品流通派生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和或总称。”
在我国与流通理论的相关文献是从“无流通论”到“轻流通论”到“一般流通论”再到“流通先导产业论”现在到“流通基础产业论”,这种流通理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流通业受到各个产业的重视位。
在流通产业基础论中提出:为满足基础产业的需求,流通产业应具备社会化、贡献率、就业比、关联度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流通产业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研究应当以流通理论为理论指导,积极探寻新的流通模式,以解决农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销售渠道不畅、流通的中间环节较多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模式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的快速升级,找到符合内蒙古农畜产品实际发展情况的流通模式。
.......................
第三章国内外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经验借鉴 ................ 13
3.1 国外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经验借鉴 ................ 13
3.1.1 北美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经验 ............ 13
3.1.2 西欧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经验 ............... 14
3.1.3 东亚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经验 ............. 15
第四章基于全产业链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现状 ...................... 19
4.1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现状 ............. 19
4.1.1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主体中农户现状 ............ 20
4.1.2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主体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 ................ 20
4.1.3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主体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 .............. 21
第五章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8
5.1 指标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28
5.1.1 指标的选择 ......... 28
5.1.2 数据来源 ............. 28
第六章 基于全产业链的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建议
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连接农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这个系统中包含各个子系统以及组织节点,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子系统或组织节点对农畜产品的流通效率都会产生影响。从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现状和实证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建议。
6.1 基于全产业链的内蒙古流通体系建议
基于全产业链的内蒙古流通体系主要以核心组织为中心对其他各个流通节点进行整合,对流通体系整体进行整合优化实现自身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郭崇义、庞毅(2009)对农畜产品的规模与价格这两种指标进行阐述,得出当流通主体数量大、价格低时,流通实力比较强,反之则实力比较弱;而对于价格数量都大或者价格数量都小时其流通实力在两者之间。因此,为加强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核心组织应当积极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协调能力。为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应积极协调产业链中的各个参与者的行为。能够整合产业链的核心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可以通过对生产、流通环节进行投资的方式对产业链进行整合,运用资本纽带或者通过契约联盟建立完全一体化的产业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组织载体,实力较强的农业合作社可以筹措建立配送中心负责向零售网点和零售终端配送合作社自己的农产品,这不仅延伸了产业链,为构建一体化流通体系奠定基础。农业合作社在整合产业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产业链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可以优化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提高农户在交易过程中的话语权,使农民不再单独与收购方接触,合作社负责农畜产品的销售,加强对市场的掌控。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整合全产业链,建立纵向一体化的流通体系,并向全产业链的两端进行拓展延伸。龙头企业作为中间媒介对接生产基地与连锁超市。为了更好的与上游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应当积极建立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并对农畜产品深加工;而下游对接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积极建立纵向一体化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研究比较少,与农畜产品流通组织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农畜产品流通模式、流通组织等方面,仅仅是针对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其中的某一环节或者相关的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对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基于全产业链下的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论文基于全产业链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进行研究,对全产业链下的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进行清晰界定,对国内外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借鉴,在此基础上分析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主要影响流通组织体系效率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方向性的提高流通组织体系效率。经过综合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政策和保障措施解决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论文的研究结论:
1.目前,我国对农畜产品流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环节或者相关的子系统,很少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农畜产品进行研究分析,这样就是研究成果比较分散,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因此在对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进行分析时,看到的问题比较浅显,对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缺乏深层剖析。在今后对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分析中应当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更好的提出解决措施。
2.通过对国内外的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在与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对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的启示:在流通主体方面,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比较高;农畜产品流通渠道方面,应当减少流通环节,健全法律法规;在交易方式中,应当促进交易方式多元化发展;不断完善其农畜产品的批发市场从而保证流通的顺畅,提高流通效率;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功能;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等。
3.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业经营的矛盾逐渐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农畜产品在流通中面临“贱卖、贵买”和“产业链两端诉苦、中间喊冤”的困境,同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也成为农畜产品流通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全产业链的流通组织体系是在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升级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兴理念。
4.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连接农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这个系统包含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有联系、有影响,任何一个子系统对农畜产品的流通效率都会产生影响,为建立高效的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就应当基于全产业链对内蒙古现有农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从而更好的优化其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全寿命周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效益研究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现阶段,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而光伏发电清洁无污染,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一方面为了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环境友好的目标,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光伏发电具有自身的优势,由于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天然无污染,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低碳。在我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能源发电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我国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结构对能源供应、区域环境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控制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降低燃煤发电比重,调整电力结构,是我国未来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光伏发电作为一种资源供应足,适用范围广,环境影响小的发电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电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传统的一次能源发电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构成比较简单。发电的核心部件为光伏组件,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比较灵活,可以在数千瓦到数十兆瓦范围内随意变动,只需要用并联或者串联的方式调整光伏组件即可。装机容量灵活只是一方面,除此之外它的建设周期也比较短、小型发电只需几个星期即可,它的占地面积也很小,可以充分利用屋顶等空间。分布式发电技术有如此之多的优点,完全符合我国走低碳化道路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发展的初期,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较高,发展可能受到一些阻碍。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分布式发电的成本也有所降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具有很多优势。它一般情况下靠近用户,发电地点即为消纳地点,不用远距离输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另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然而,正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波动性较强和随机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伏系统的经济性,还会产生孤岛效应,对并入的大电网的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干扰。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包括接入电网和发电系统两个方面,是双方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基础层面。然而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起步较晚,需要克服很多影响因素。阻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有两方面:其一,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技术性问题。因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分散性很强,并且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大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所并入的大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威胁。其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经济性问题。即分布式光伏的发电成本比较高,在不考虑补贴等因素的情况下其发电成本为 3 元/度左右,而传统的一次能源发电成本仅为 0.3 元/度,除此之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收期也较长,技术性原因和经济性原因严重阻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文献[1]中,模拟计算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年发电量、财务指标的合理性和每年温室气体的减少量,建立了计算模型,并且实证了阿布扎比一个 10MW 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果表明,成本和收益的不匹配性是光伏发电在阿布扎比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文献[2]中,以希腊并网光伏发电为例,充分考虑了其发电的特点,对它的技术性和经济性也做了相应的评价。在文献[3]中,选取装机容量为 5MW 的光伏发电为样本,通过计算期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盈利能力指数等指标对沙特阿拉伯国家光伏发电进行了效益评价。在文献[4]中,以西班牙国家的光伏发电为例进行了研究,应用的方法主要是净现值法和项目投资回收期法。在文献[5]中,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较高是制约其发展的较大难题,应大力提高技术以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除此之外,将分布式光伏所发电量进行上网,和大电网进行交易也可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在文献[6]中,指出光伏发电正处于大力发展关键时期,成本问题成为拓宽光伏发电市场份额的瓶颈。在文献[7]中,对比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光伏产业政策,认为通过“阳光屋顶计划”是意大利政府引导群众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很好的途径,同时统一上网电价的激励政策是提升光伏发电的最快途径。在文献[8]中,研究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电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性分析。在文献[9]中,对澳大利亚、尼日利亚等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在文献[10]中,对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发电成本进行了分析。在文献[11]中,采用动态模型系统分析哪类政策或政策组合对公众投资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刺激效果最显著,结果表明提高固定上网电价或者补贴程度有助于提高投资回报率,且较高的财政补贴与较低的固定上网电价组合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在文献[12]中,对欧洲国家的固定上网电价政策进行了研究,得出固定上网电价将引起电力成本下降及社会总成本下降。在文献[13]中,描述了美国光伏发电的状况,并建立了光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政府要加大补贴的力度,并指出成本不仅包括主要的发电成本,还包括辅助的服务成本;而收益也不应该仅包括发电收益,也应该包括社会的环保收益和社会收益。在文献[14]中,介绍了不同的光伏发电运营模式,并且比较了运营模式的异同点,进而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建立了相应的成本和效益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电价补贴方式所获得的效益是要比建设补贴方式更大。在文献[15]中,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政策成本补偿策略,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通过定量的计算,可以得到一定时期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最佳的成本补偿比例,政府部门应该按照最优的比例来进行补贴,稍大或者稍小都不会取得最大的效果。在文献[16]中,深入分析光伏发电并网对电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效益的改善,提出传输功率环节度、系统电压改善率、环境改善率等一系列综合性量化指标,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光伏发电并网规划综合评价指标。在文献[17]中,以并网光伏发电所主要采用的多晶硅光伏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曲线理论和文献调研数据,计算出在不同情境下,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具有竞争力的时间。
...........................
第 2 章 理论基础
2.1 全寿命周期理论基础
2.1.1 全寿命周期内涵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理论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另一方面是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两个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是基础,主要是分析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成本构成,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合成项目成本,主要是在决策阶段进行完成;而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保障,目的是采取各种措施对生命周期成本加以控制,使得企业和项目的成本达到最小。
2.1.2 全寿命周期分类
对全寿命周期有很多种分类方法,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起点都是项目开始,终点都是项目结束。侧重点不同,全寿命周期的分类主要包括四类,即物理寿命、功能寿命、法律寿命和经济寿命。
(1)物理寿命
物理寿命主要是指由于物理损坏而达到报废所需要的时间,前提是需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而没有任何外界人为干预,一般指项目的实际寿命。通常情况下,项目的物理寿命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确定。归纳起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施工质量以及社会灾害等因素。
(2)功能寿命
功能寿命指的是某项目从开始到无法满足用户要求的期限。和物理寿命不同,功能寿命的影响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界的。通常情况下,功能寿命的影响因素包括物理消耗、业主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消耗等方面。由于这些影响因素的产生带有一定的概率性,所以确定起来亦不容易。
(3)法律寿命
法律寿命比较简单,指的法律文件或者规定等确定的建设项目的合理使用年限。通常情况下,会受到政府的政策或国家文件等影响。
(4)经济寿命
经济寿命指的是从项目开始,到更新项目所需要的花费要小于或者等于继续使用该项目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项目的使用越到后期,所需要的维修保养成本也越多,如果项目每年需要的维护成本达到更新项目所需要的耗费,那么经济寿命即到终结点。
...........................
2.2 成本-效益理论基础
2.2.1 成本构成
本文所用到的成本是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概念。将成本放到全寿命周期中,从大的方面来说,本文中共包含三个阶段的成本,分别为决策设计及建设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报废阶段。从小的方面来说,本文中的成本包含两部分,即初始成本和未来成本。初始成本是一种前期成本,包括从项目的研究阶段开始到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前的所有成本;而未来成本是项目建成以后所发生的全部成本。
(1)决策设计及建设阶段
决策设计阶段主要有两方面任务,即项目的决策和方案的设计。
1)项目决策阶段。项目的决策阶段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时间较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也较少,但是决策阶段对后期的成本影响较大,因此本阶段十分重要。因此,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包括选址、项目规模、规划方案、投资融资等,归纳起来分为技术决策和经济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保证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成本最小。
2)方案设计。方案的设计对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也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方案设计完成,后期改变十分不易,而且稍有不慎将会对全寿命周期成本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要以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工作,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工作。如果在后期的工程实践中,成本高于预算,那么就应该立刻找到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以便及时纠正。如果超出了限度,则应该报送相关部门,或者调整和修改初步设计。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上,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案指导决策,坚持重点保障、兼顾一般的原则,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建设施工阶段主要包括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1)施工阶段。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把计划工程成本控制额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目标值。建设单位应督促中标人切实履行在招标文件中的承诺。在建设的施工阶段,成本不易节省但是极易浪费。在施工阶段的成本中,既要加强固定成本管理更要加强变动成本管理。
2)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在全寿命周期内较短,但是作用十分重要。如果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则可保证项目顺利进入使用环节;否则需要返工,更会影响全寿命周期成本。
.......................
第 3 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和效益构成...............16
3.1 分布式光伏发电概述................16
3.1.1 分布式光伏发电内涵...................16
3.1.2 分布式光伏发电组成................16
3.1.3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征...................17
3.1.4 分布式光伏发电分类.......................17
第 4 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成本-效益分析............27
4.1 净现值法.......................27
4.1.1 净现值内涵................27
4.1.2 净现值计算方法...................27
4.1.3 净现值计算步骤......27
4.1.4 净现值特点...................28
4.1.5 净现值分析..................28
第 5 章 实证研究........................33
5.1A 市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概况................33
5.2A 市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本.................33
5.2.1 建设阶段成本.......................33
5.2.2 运营阶段成本......................34
5.2.3 报废阶段成本.................37
第 5 章 实证研究
5.1A 市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概况
本文所选取的是 A 市一个小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 4kW。根据有关数据显示,A 市光伏发电年利用小时数在 1200 左右,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可以到达 25 年,该分布式光伏发电造价的初始数据如表 5-1 所示。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本文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和效益。在成本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建设阶段成本、运营阶段成本和报废阶段成本,跟传统的研究思路相差不多。在效益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在研究传统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创新的引入了环境效益,在文章的最后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做了相应的分析,本文以 A 市的具体情况做了实证研究。
(1)考虑环境效益的情况下,A 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净现值提高了 40%左右,投资回收期减少了半年,内含报酬率提升了 14%左右。可见,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中引入环境效益,实行小额度的碳排放权交易,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将更加有利。
(2)本文在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以后,又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初始投资的敏感性最高,努力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光伏组件的价格,将会最大程度的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初始补贴的敏感性相对于环境效益的敏感性更小,说明对于该 A 市分布式光伏发电而言,实行小额度的碳排放权交易比实行初始补贴还要有利。当然如果两种政策同时实行,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城市快递配送条件下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快递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迅猛。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为 139.6 亿件,同比增长 51.9%;全年度累计完成营业收入为 2045.4 亿元,同比增长 41.9%,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二五”制定的总目标。快递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在改善人民生活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据统计,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将近有 70%来自于电子商务,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 200 万人。 然而,快递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例如:快递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等局面、综合运营管理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总而言之,快递行业整体水平还不能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提升运营效率,改善服务水平,是当下快递行业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报告则重点提出了“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等要求。此外,《“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要实现“大力发展便捷、高效快递服务”等目标。一方面,政府积极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快递企业转换升级和改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又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市场管理,促使整个快递行业提升服务水平。
城市快递配送作为快递服务的最后环节,是快递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对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由于快递配送直接面向于终端客户,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客户满意度和企业形象,同时也反过来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占比。因此,提升城市快递配送效率就成为了快递企业改善服务水平以赢得市场的关键手段。在城市快递系统配送中,车辆路径规划作为其中的一项日常工作,在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客户服务以及提高效益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快递车辆的路径优化展开研究。而在实际的路径规划中,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车辆容量、行驶距离、客户时间窗、不确定性限制等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决定着城市快递配送最终优化的结果。同时,快递企业在城市配送过程中,除了考虑成本因素外,通常还会兼顾满足客户需求等其他目标。基于此,本文对城市快递配送条件下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城市快递配送条件下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针对城市快递配送特点构建相应模型,通过调整和改进遗传算法求出最优解以实现快递配送路径的优化,从而为城市快递配送服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
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根据快递配送的实际情况,构建更有效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其次,针对该模型的求解,调整和改进遗传算法。最后,通过应用以上构建的模型的采用的算法,为决策者提供建议。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两个方面:其一,本文采用遗传算法来求解多目标带时间窗的快递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其模型构建、遗传算法应用和改进以及相关参数设定等一套思维方法给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其二, 快递配送车辆路径规划作为城市快递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车辆调度效率的改进既可以降低快递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可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实例求证该模型,其研究结论能够给快递企业提供一定的实施依据和管理建议。
...........................
第 2 章 城市快递配送路径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快递配送相关理论
2.1.1 城市快递配送的特点
城市快递配送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性 快递企业在开展城市快递配送业务的首要目标是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快递配送属于“最后的一公里”环节,几乎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快递企业只能在降低成本开支方面苦下功夫,具体措施可以通过采取合理安排配送路径、选择适当容量的配送车辆、车辆保养以及加强信息管理等途径予以实现其效益目标。
(2)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快递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快递送达至顾客手中,随着电子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时间的紧迫感越发强烈,很多企业在城市配送中积极开展了“即日达"、“次早达”业务,通过缩短客户的等待时间以此来提高顾客满意度。对于城市快递配送,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强以及消费者权益的强势,快递企业在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之外,更应重视快递时效相应的服务质量。
(3)不确定性 城市快递配送由于受城市交通状况、天气气候、车辆保养情况、快递员对路况的熟悉程度、车辆调度安排、城市突发事件以及客户接收响应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快递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到达客户点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到达客户点之后等待客户接收快递,由于在该时间范围内客户的响应速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到达接收点的路程、该时间段的繁忙程度、查看接收信息的时点等等,同样导致客户服务时间的不确定性。
(4)多任务性 现代快递企业在开展城市快递配送业务时,不得不在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之间保持权衡。传统意义上的以纯粹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在如今日益发展和激烈竞争的现代城市越来越显得不太可行,从而使现代快递企业从传统的成本控制经营理念向现代客户服务经营理念转变,从单目标任务向多目标任务转变。例如:快递企业针对快递员的工作满意度平衡快递员的工作载荷,针对某些顾客群体安排同一快递员服务以此加强客户关系等。
.........................
2.2 车辆路径问题相关理论
2.2.1 车辆路径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模型
Dantzig & Rasmer(1959)首次提出车辆路径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VRP)。车辆路径问题是运筹学领域中的一大类重要问题,它是物流配送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般定义为:制定合理的车队行车线路,使车辆按照一定的秩序依次为若干客户进行服务,在车队满足既定的约束条件(如车辆容量限制、时间窗约束、最大行驶距离约束等)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一定的任务和目标(如车辆使用数目最少、车队总行驶路程最短、车队总行程时间最短等)。车辆路径问题自从被命名提出以来,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经典VRP模型,可用如下数字语言描述:
目标函数(2-1)表示车队总运输成本最低;约束(2-2)表示为车辆的最大载重约束;约束(2-3)确保各个客户点的运输任务有且仅由一辆车服务,所以的任务总共由K辆车完成;约束(2-4)、(2-5)保证车辆都从配你送中心出发并最终返回到配送中心,且所有的客户点都被服务到。
......................
第 3 章 多目标 VRPTW 模型构建和遗传算法求解 .................. 23
3.1 多目标 VRPTW 模型构建 ................ 23
3.1.1 问题描述 .............. 23
3.1.2 模型假设 ................ 23
3.1.3 多目标 VRPTW 模型构建.............. 24
3.2 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 26
3.2.1 遗传编码和初始种群生成 ..............26
3.2.2 约束条件处理和适应度函数评价 ............... 27
第 4 章 实例分析 ................... 32
4.1 实例分析 ...................... 32
4.1.1 实例介绍 ................... 32
4.1.2 运算结果 ........... 33
4.1.3 结果分析 ................ 34
第 4 章 实例分析
4.1 实例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设计的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即结合相关文献中具体的多目标 VRPTW 实例,通过 Visual C++6.0 汇编软件对本文算法予以运算实现,并将最终的运行结果和文献进行对比,如果运行结果在结果优化方面有所改善,即可说明本文算法在求解多目标VRPTW 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4.1.1 实例介绍
本文的计算实例源于文献,基本信息如下: 某公司拥有 1 个配送中心,服务于 80 个客户点,各个客户点的坐标、需求量如表 4-1 所示。该公司拥有 2 种配送车型,车辆数目分别为 11 和 2 辆,配送最大允许容量分别为 500 和 400。所有客户要求的时间窗口均为 11:00-12:00,软时问窗口为 10:30-11:00 和 12:00-12:30,公司从上午 10:00 出发,依次展开配送行程安排计划。
.......................
结论
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快递行业取得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快递行业提出更高服务要求的背景,同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研究了快递配送条件下的多目标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首先根据城市快递的相关特点,构建了多目标VRPTW 模型,重点考虑了车型因素和不确定时间因素。其中,不确定时间因素假定车辆行驶时间和客户服务时间呈正态分布规律。同时,针对该模型,采取改进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其中在适应度函数设计上,采用无量纲统一和权重配比,将多目标函数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问题。其次,在遗传算子设计上,在选择遗传操作、交叉遗传操作和变异遗传操作环节保存最优个体,从而提高了种群整体的进化程度。最后,结合文献实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此外,还通过算例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本文遗传算法的最优结果均优于实验组,从而验证了该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可行性。此外,还验证了相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中,时间窗因素对优化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以及多车型相对于单车型在路径优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对快递企业来说,适时减少时间窗惩罚可以改善服务,增加车型的多样性可以降低配送成本。
由于快递配送作为路径优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还存在不少局限。首先,在快递配送过程中,没有考虑快递揽收情况。在实际的快递服务中,通常快递的递送和揽收工作是同时进行的,学者们可以就此展开深入研究;其次,在实际的快递配送服务中,用户需求和服务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有必要对多配送中心、随机需求、模糊时间窗和揽收一体化等条件下的动态规划模型进行展开和分析;最后,在对模型的求解算法上,本文只讨论了遗传算法,今后的研究中可将遗传算法与其它启发式算法相结合起来,进一步来求解复杂的车辆路径问题。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所得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旧约全书》和《古印度史书》均提到过个人所得税。17世纪后几个欧洲国家一直在向所得税前进(Sho CarlSumner, 1960),然而现化所得税却始于拿破仑战争之后,不得不说现代战争对各圈税收政策带来了深远影响。1913年2月15日,美国"宪法第十六条修正案"生效,该法案赋予了国会对公司和个人收益课税的广泛权力,且税法规定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必须以会计记录为基础,该项法案标志着所得税会的产化。自此之后,税法便走上不断仿效会计核算的道路么上,只有在微观层面合理、精确的对相关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才能从宏观层面影响国家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我国情况亦复如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财政收入更是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连年大幅增长。2007年至2013年7年之间财政收入总额由51321.78亿元增长到129209.64亿元,增长比例高达152%(如图1-1所示),而企业所得税也由2007年的8779.25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2427.2亿元,增速也几乎达到1.6倍(如图1-2),企业所得税所占税化总收入的比重化2013年达到20%,仪次于增值税所占我国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如图1-3所示),为我国第二大税种。面对我国财政如此发展趋势,生成送些庞大财政数据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CAS18)(以下简称"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为代表的法律法规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所得税会计准则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容小颇。
.........................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硏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所得税会计准则,依据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会计准则的判定标准可知,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会计信息需要满足报表相关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且应该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所得税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准则的一项具体准则,在此不外如是,"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标准即为符合会计准则可达到各方满意"通解"的要求,并且兼顾财务报告的多方相关者的利益,为之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本文从"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标准出发,遵循"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全文有关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的研究。
首先,本文从会计准则内涵和相关理论出发,剖析会计准则本质属性,结合财务报告目标,并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参照系,以此来构建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相关研巧的理论分析框架。
其次,从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层面,分析所得税会计准则核也会计处理方法一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合理性。在此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价值相关性"作为切入点,剖析了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息息相关的会计科目一一递延所得税资产(DTA)与递延所得税负债(DTL)的价值,试图判断现有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从理论角度是否有亟待完善的内容。
再次,从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层面,分别以会计信息供给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阐明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现状与效果。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之时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交易行为和财务处理的活动,从而进一步会影响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执行会计准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即为巧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可以用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来衡量,而对会计信息质量可从可理解性、可靠性和盈余质量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度量。其中,针对于会计信息供给者,主要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和可靠性特征,对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于会计信息需求者,主要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盈余质量,对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效果进行了度量。
...................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2.1.1税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
1、税务会计的相关概念
至今,美国会计理论界仍未对"税务会汁"形成统一的具有严格理论意义的概念,但是依据普雷维茨和莫里诺(1998)的观点,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了满巧战争中对资金的需求,直接对收入征税,这项税法尽管只影响到1%的人口,却开创了不少先例和课税原则(查特菲尔德,1989),此举标志着税务会计的产生。盖地(2005)认为,若将纳税人向国家缴税,而因此使得税务与会计相融合视为税务会计诞生的碌志,那么,事实上早在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己比伦王国就己存在税务会计。在1913年,会计技术己远远超越了早期的税法,税收法律对会计概念的依存关系在当时被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广泛接受,而且后的税法因采取了其他的会计方法才愈来愈趋向成熟(查特菲尔德,1989)。这些观点的一致性均表明税务会计的产生,源自于税收对会计的依赖,因两者的强相关性才导致了之后一系列复杂的实务与理论问题的研究。
因此,税务会计可看作是W国家现行税法为标准,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盖地,2005)。税务会计的产生与经济发展不无关系,只有在社会经济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才有必要将征税与纳税视为社会对自身施加的一种约束。对于税务会计的实务性解释,威廉姆斯(2008)认为,可广泛使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所提供的三类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描述。同时,他们认为引入会计信息概念,其目的是将税务会计信息与其他两种会计信息相对比。税务筹划是税务会计的一项重要姐成部分。在文中他们阐述了类似税务会计框架性的问题,该框架也成为了现代税务会计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税务筹划与企业税务会计。本文关于税务会计的实务性解释的界定采用同威廉姆斯相一致的观点。
..................
2.2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与研究现状
事实上,在所得税会计主题方面国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依据美国会计学家乔伊米勒所言:"从世界范围来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简直就是无规律可循的。"比如,一些国家的国内会计准则并没有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要求,欧盟《第四号指令》不要求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第七号指令》(第29(4)款)仅要求确认作为合并程序的一部分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具体有关世界上主要国家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概览如表2-1所示。
鉴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会计准则,因此下文就选取美国和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以及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过程加以述评。
2.2.1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与相关研究
20世纪初,美国会计界开始对所得税本质性问题进行探索,它与"宪法第十六条修正案"的诞生,以及所得税会计的逐步出现关系紧密。美国真正意义上开始征收所得税肇始于1909年,即美国国会通过公司税法那一年。而所得税会计的产生,是源于1913年2月15日生效的"宪法第十六条修正案",该法案赋予了国会对公司和个人收益课税的广泛权力。在早期对于所得税会计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处理所得税会计实务问题,而非所得税会计的本身。具体有关早期所得税会计的主要观点如表所示(表2-2)。
......................
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49
3.1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49
3.1.1会计准则的内涵............49
3.1.2会计理论的演进..............50
3.2会计准则的本质属性........53
3.2.1会计准则的技术性.........54
3.2.2会计准则的政治化程序性.......54
第四章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研究——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价值相关性.......63
4.1理论分析与相关背景............63
4.1.1理论分析...........63
4.1.2相关背景..........66
第五章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研究——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视角.........89
5.1理论分析与相关背景...........89
5.2研究设计...........90
5.2.1调查目的与对象.........90
5.2.2样本特征............91
第走章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相关建议
7.1改革的基本思想: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的相关建议
7.1.1有关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建议
所得税会计准则一直被视为会计准则制定理念选择的一个显著例证(李勇,2006)。现有的会计准则制定理念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历经了应付税款法、利润表债务法,直至目前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然而,这种变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国际协调与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动,较于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状况而言,该股驱动力显得略有被动。从我国现有会计环境出发,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究竟为何值得思考与商権。
1会计准则标准滿立的建议
在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选择提出建议之前,需明确会计准则的标准,即何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前任主席Levitt对此有过相关阐述,他认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够产生可比、透明和充分披露的财务信息(葛家谢,2002)。思然该观点的出发点为财务报告,事实上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仅仅是可提供髙质量会计信息的财务报告,它的范畴更为宽泛。因此,构建符合我国会计环境的会计准则标准显得十分有必要。
首先,对会计信息市场进行相关的经济学分析,可知在会计信息交易市场中,会计信息是该市场的客体,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行交易,而会计信息市场的主体分别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会计信息的供给者。根据前文的分析,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大多为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货方、销售方等。而会计信息的供给者为各类会计主体单位,而主要构成部分是企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么间的相置作用,促使了会计准则的发展。
................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所得税会计准则一直被认为是会计准则制定理念中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取向的一个显著例证。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既属于会计领域中的税法问题,又属于秘务领域中的会计问题,因而较之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而言更为专业,且难度更大。2006年颁布的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颠覆性地规定了一种在我国从未使用过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且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之中应付税款法的身影完全消失,可以说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是我国颁布所有具体会计准则之中变化最大的一项。时至今日,新准则实施了已八年之久,早己历经过渡、转型的阶段,迈入平稳实施阶段。那么,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是否需耍改革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涉及的相关会计科目设置是否符合会计理论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是否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8.1硏究结论
本文首先从会计准则内涵和相关理论出发,剖析了会计准则本质属性,结合财务报告目标,并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参照系,构建了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相关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从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层面,分析了所得税会计准则核也会计处理方法一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合理巧。即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研究了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息息相关的会计科目一一递延所得税资产(DTA)与递延所得税负债(DTL)的价值巧关性;再次,从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层面,分别会计信息供给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阐述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现状与效果。本文全方位的对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研巧,并最终提出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未来改革的方向。
本文通过对多类型、多数量企业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陕西省省市两级地税、国税分管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客户,及西北大学MBA班部分学员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对被调查者就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应用状况、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该项准则的基本观点、以及被调查者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应用前景的态度三大方面的主题进行了调研。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机理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
1绪论
1.1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当代企业正面临着越发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新科技革命浪潮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点,它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抓住机遇可以获得新的发展。相反如果错失新科技革命浪潮创造的良机,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风险。企业的发展不能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发展,更要关注所在生态系统的发展。本文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入手,将产业链上与核心企业的成长利益攸关的企业或机构都纳入考量范围,重点探究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活动,以及通过相互之间的影响提升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的过程和机理机制。
随着“中国梦”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国家汽车企业也有它们的“汽车梦”。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己经进入继续扶持并逐渐进入收获阶段,更重要的一点,它是我们国家汽车产业赶上欧美国家先进的汽车产业发展的途径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技术的许多方面还不成熟,产业的未来前景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企业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为了能够降低风险、共同成长,产业链上的企业间的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与产业链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创新的目的。
...................
1.2选题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都日益严重,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由于关键技术的瓶颈限制、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不能很好地进行协同合作,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严重受限。因此,本文对我国企业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多案例分析,希望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本文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来考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完善了核心主体的利益相关者,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完善了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活动的过程和方式,并提出商业生态系统中产业链上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活动的概念框架。从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分析,能够为我们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协同创新活动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从而进一步指导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长远发展。
根据以上内容,绘出本文逻辑框架图
.......................
2理论概述
2.1商业生态系统的提出
根据当前的己有的研宄成果来看,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类情况:一种情况是研宄对象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有紧密联系。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其主要目标是协调自然环境和经济系统发展之间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研究对象本身就具有自然系统的一些性质,因此可以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基本发展规律运用到对具体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之中。文章中的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是属于后一种情况,即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宄协同商业生态系统,把一些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理论应用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希望能够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商业生态系统重视的是处于系统中的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和“共同进化”的状态。这个与以往的理念不同,破除了过去以产业区分为前提条件的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并且指出当今的企业领导者要用生态学思维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进程,将自己的企业视为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一个企业在开发新市场或者扩大其市场占有率的时候,企业应该和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出把发展作为其指导的协作经济群体,其共同目标就是将企业的有效资源进行集中,创造出产品购买者感兴趣的新价值,通过将系统扩大来获得的共同“做大蛋糕”的方法来规避“瓜分小蛋糕”式的竞争。主要厂商、经营者、消费者还有主要客户形成一个组织产销联盟,这个联盟进一步发展成为互相利用、互相完善、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以及联合竞争的全新的商业模式,争取达到“共同进化”的目的。
...................
2.2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2.2.1协同论
协同这一概念是由协同学理论衍生而出,其意可简单理解为“协调合作”,是指各子个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来自德国的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最先对协同思想做了科学化的研宄,并且创立了协同学,指出协同的含义是指系统内部间的互相协作,以使得协同行为能够产生跨越各个要素本身的独自的作用。最早将协同概念运用到管理学界。
陈劲和王方瑞指出现代企业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创新。然而许多企业由于担心创新过程和结果所具有的风险性和复杂性而对创新积极性不高。协同理论给企业技术与市场间的结合创新提供了新的出路,通过集成的设计方式,并与技术研发相结合,达到优化创新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规避企业创新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而且企业还可以得到整合创新带来的竞争优势,比如短期竞争优势、价值增加等等,因此协同创新不仅局限于个体的创新,还包含集体内部之间的协同的创新行为。
具体说来,生态系统间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就是要求系统内部各创新主体投入各自优势资源促进协同合作,进行技术与产品方面的创新,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主要包括纵向的分工协同与横向的经济合作两个方面。目前,我们国家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进行的协同创新活动主要有战略协同创新、业务协同创新、信息协同创先以及资源协同等等。
生态系统实现价值的创造之后,居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为达到在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这些价值的目的,就应该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另一个关键能力,即创新收益的专属权。核心企业掌握专属权,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市场模仿者的冲击性进入。
协同创新的第三个关键能力是网络的稳定性。只有处于紧密稱合的生态系统之中,系统内部成员间才能实现稳定的联系,确保各利益相关者与核心企业间的协作,确保生态系统中知识的畅通流动和创新收益的合理分配,最终促进协同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商业生态系统内,通过全体成员企业的努力,促使系统内知识保持畅通的流动性,使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能够在需要的时间被成员企业所吸收,保障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通过对共享信息和知识的加工创造,实现创新所有权的独占性,使核心企业以及生态系统获得创新收益的专属权,并在系统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加深合作关系,形成成员之间的一致认同感;最终为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网络系统,最大限度的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个系统较为和谐并影响较大的协同创新能力,借此来实现商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
......................
3研究设计............11
3.1研究方法.............11
3.2案例选择............11
3.3数据收集...........12
4数据分析过程...........13
4.1开放式编码与初始范畴的提炼...........14
4.2主轴式编码.............14
5研究发现和概念模型...........24
5.1创新策略.........24
5.2信任合作...........25
5.3价值联盟...........26
5研究发现和概念模型
5.1创新策略
在新技术的起步阶段,企业的任务就是找到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与企业所处的生态环境、组织资源密切相关,具体案例分析如下。
商业生态系统内进行协同创新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处于系统内的企业达成一个都接受的创新目标,并且每个企业都求同存异地尽力达成这个共同的目标。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的效率受到产业链定位的市场环境、管理者的技能、创新决策的制定以及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协同创新活动之前各企业应当首先明确系统内各企业间的相关创新策略。
比亚迪由于是以电池行业起家、并在传统汽车领域有自己的发展经验,其董事长王传福有较深的技术基础,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着手研发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并且研发出国内领先水平的磷酸铁锂电池。因此,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法宝就是电池续航能力以及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以此为基础走上一条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道路,注重和生态系统之内的相关企业进行垂直整合。
协同创新涉及产业链企业、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等许多主体,协同创新还要求有关主体按它们的合约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物品以及人力,承受相对较高的成本。而相异的主体间就必然会存在不对称信息,增加了协同创新风险。可知,商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系统之中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信任促进合作,使各合作企业为了扩展和维护各自的利益机会,都致力于完善所在商业生态系统的信任机制,充分发挥其隐性的激励机制。
..................
6结论与启示
6.1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比亚迪、特斯拉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从协同创新过程的角度对商业生态系统中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活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发现:
(1)作为核心企业,其进入新市场时的创新策略选择对其生态系统的演变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具体来讲,企业的创新策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这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2)生态系统内的信任合作是保证知识流动性的基础,是系统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系统内信任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效果以及知识的流动程度,这对于一个需要创新积累和创新突破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3)生态系统内价值联盟是形成创新收益专属权的前提,系统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创新收益的专属权反映的是所属企业拥有的排它技术能力,可使企业获得在市场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这就要求核心企业尽可能建立和完善它的价值联盟,提高整个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发挥其功能。
(4)生态系统的创新共生保证了网络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形成协同创新能力的最佳状态。系统稳定才能获得发展,所有的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必将是实现系统的有竞争性的稳定状态,因此,企业间的创新共生成为了系统成员的共同目的。
(5)商业生态系统中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系统内企业共同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过程,通过信任合作促进系统内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构建共同认可的价值联盟确保创新收益的专属权,最终实现系统的创新共生,确保了整个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基于多供应商选择的零售商短期延迟支付融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中小型企业在促进地区 GDP 增长、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型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特点使得其处于供应链弱势地位,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更使得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难重重。供应链上贸易信贷融资成为中小型企业的绝佳融资方式。零售商由于其在供应链中位置的特殊性使之成为一群特殊的中小型企业,研究零售商的融资方式对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1 研究背景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 2010 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 11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 3400 万个。中小企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 GDP 增长,扩大就业,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就业方面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 80 年代初期以来,中小企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但融资困难、融资行为短期化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小企业以往的筹资方法主要是自筹、银行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持等途径,然而,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资产抵押能力低,为之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少,使得企业的融资受到极大约束。
2008 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严重侵害后,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国内银根的缩紧造成中小企业面临宏观上的资金短缺。从 2010 年 1 月至 2011 年 7 月,央行连续 12 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在银根空前紧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从银行“输血”难上加难。《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调查显示,2010 年深圳约有 75%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资金缺口约 5700 亿元。在银行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不少企业为满足资金需求,开始转向高成本的“民间借贷”等渠道融资,融资成本至少提高 3-4 倍(相对于银行融资)。2010 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 号)、《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银发【2010】193 号)相继发布,为我国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供了深刻、广泛的指导。
在此背景之下,积极寻找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经之途,也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之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的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最大化所有相关过程的净增加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沈厚才,陶青,2000)。
近来年,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作为新经济下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在国内外物流业与金融业应运而生, 并为中小企业融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受资金约束的中小企业而言,仓单质押融资、存货质押融资等模式是解决其融资难题的有效出路。近年来,这类融资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众多的物流企业、银行、大中小型企业积极参与这些业务,实现了三方共赢。随着这些融资模式的不断应用与发展,研究科学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就显得很有必要。
随后,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上,质押贷款因其信用保证的作用而受到广泛的欢迎。针对现代物流面向金融服务的创新进行研究,通过质押贷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以及供应链系统中小企业融资的商业模型被正式提出(Weisun,2004) 。Buzacott J A和Zhang R Q (2004)研究了市场不确定条件下资金约束对于产量和库存决策的影响,文章首次尝试把产量决策与基于资产的融资相结合,建立一个以资产和负债为参数,根据生产活动的不同阶段而变动的,关于可用现金的动态函数。基于Buzacott J A和Zhang R Q的模型,以仓单质押方式融资的企业总体库存决策开始被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和决策模式,并拓展分析了银行制定的贷款价值比(即质押率)对企业库存决策的影响。该方向的研究发现如果银行对于质押库存给予的贷款价值比较低, 企业只有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贷款价值比较高,企业就有可能保留部分资金,以贷款来继续追加库存(张媛媛、李建斌,2008)。
......................
第二章 基于多供应商选择的零售商融资特征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供应链领域的研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阶段的供应链系统主要可分为两种结构:两层供应链系统和三层供应链系统。本章研究基于多供应商的供应链系统中零售商的融资特征。本章首先分析基于多供应商的零售商的融资现状、融资困境以及形成原因;其次介绍存在多个供应商的供应链系统结构,不论何种结构的供应链系统,零售商均占有特定的一席之地;紧接着介绍不同类型的零售商;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当前常用融资方式。以往文献中常用的融资方式,如存货质押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并不适用于我国当前供应链中的零售商,本章最后提出延期支付融资方式,在多供应商供应链系统中,延期支付有了新的内涵,将为资金约束的零售商带来融资新曙光。
2.1 基于多供应商的供应链零售商融资现状分析
自供应链受到广大学者关注以来,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融资问题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在一条供应链中,处于上游的制造商或供应商一般主导了整个供应链,因而他们的融资情况更容易受到学者的关注。而零售商处于供应链的最末端,对于他的融资问题,目前研究甚少。零售商作为供应链系统末端的配套企业,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当中融资困难最为明显的一个群体。在供应链研究的早期,由于对零售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使得零售商融资难的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在基于多供应商的供应链系统中,零售商的资金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经营运作,也关系着其上游多个供应商的生产运作,甚至关系到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因此亟需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来帮助零售商解决融资难题,探讨供应链零售商的融资困境对于提高多供应商供应链的效率和整体利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1.1 基于多供应商的供应链零售商融资现状
2008年以来,金融风暴严重地影响了全国范围内各地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东莞地区中小企业因资金问题而退出供应链,致使他们所在的供应链发生重组,甚至断裂。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在其内部经营问题逐渐显露,尤其是资金运作方面的诸多问题,连带供应链大中型节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也出现衰减。在供应链中,上游的制造商或供应商一般为大中型节点企业,主导着供应链的运作;而下游的零售商多为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零售商的资金匮乏、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由来已久,却因其在供应链中地位不显著而一直被忽略。在多供应商供应链系统中,零售商处于相对主导地位,零售商融资问题对供应链上游多个供应商乃至整条供应链运作的影响逐渐被暴露出来。零售商因资金流瓶颈而退出供应链,造成链节点替换、链重构,甚至链崩溃,将直接影响到供应链上供应商、制造商的生产经营和资金流运作。
2011年,中国刚进入新的加息周期,春初就有江浙一带的零售商资金出现紧张状态的报道。加息效应通过信贷传递链已经影响到了供应链上零售商的正常经营。这些零售商并非没有订货渠道,而是出现资金流中断、贷款困难、无法赊购、供应链运作困难。即使在正常金融环境下,供应链上零售商也多是处于“贷新还旧”,不断寻找“搭桥资金”使资金流得以为继的资金流状态。
.....................
2.2 基于多供应商的供应链结构分析
最早的供应链结构是简单的单级生产-库存系统,随着供应链的发展,多级生产-库存系统逐渐被用于生产实践。供应链的出现使得多级库存模型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并且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供应链模型已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构,包括两层供应链系统、三层供应链系统等。本文主要讨论多个供应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本节首先介绍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的结构,然后分别就单级与多级生产-库存供应链系统、闭环供应链系统的不同结构形态进行具体介绍。
2.2.1 供应链特征分析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上、分销商、零售商(如下图所示),整体系统整合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
下图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的构成,其中原材料供应商处于供应链的最上游,提供用户所需产品的最初原材料。原材料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质量很大决定了该供应链上最终产品的质量优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同一种产品往往会有数个、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原材料供应商,因而多供应商供应链系统十分常见。这些供应商良莠不齐,不足而一。材料供应商本属于供应链配套企业,加之供应商数量多,使得竞争异常激烈。但在这些供应商中,往往会有一两个材料供应商,其规模、经营管理、产品质量都属于其中的翘楚,因而在与下游制造商进行议价时拥有极大的主动权。制造商是将原材料生产加工为产成品的关键环节,通常也是供应链的中心主导者。分销商和零售商均属于供应链下游企业,两者在性质上有类似之处,即都是“卖产品”,同时又有区别之处,分销商的客户是零售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户;而零售商的客户是市场上的消费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客户。
........................
第三章 基于多供应商选择的零售商短期延迟支付融资模型分析 ............. 36
3.1 基于多供应商选择的零售商融资模型构架 .............. 36
3.2 基于多供应商选择的零售商融资选择模型 ............ 42
3.2.1 集中决策下零售商融资选择 ............. 43
3.2.2 分散决策下零售商选择 .............. 45
第四章 基于多供应商的零售商短期延迟支付融资模型算例分析 ............. 52
4.1 集中决策下零售商融资方式仿真分析 ........ 52
4.2 分散决策下供应链协调分析 ........... 54
4.3 基于多供应商选择的供应链运作决策分析 ............. 57
4.4 本章小结 ................. 58
第四章 基于多供应商的零售商短期延迟支付融资模型算例分析
本章将以GLM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GLM公司创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公司规模为50-99人,是金融危机之后新创立的中小型企业。GLM公司处于供应链上游,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功率LED照明的制造商。B公司为供应链末端的配套零售商,B公司规模小,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且因其规模和信用度无法达到商业银行的准入条件,很难从商业银行贷款来获得资金。GLM公司与B公司之间有数家供应商,GLM公司的面板灯不直接销售给B公司,而是销售给GLM下游的供应商,再通过供应商销售给B公司,最后进入消费者市场。A公司为B公司通过比较融资成本选定的供应商,处于GLM公司的下游,B公司的上游。由于B公司资金缺乏,因此订货量很低,A公司为B公司提供贸易信贷融资,允许B公司延迟支付,则B公司可以增大订货量。以下将以该照明行业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结合该供应链上的实际数据,利用Excel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数值模拟。
4.1 集中决策下零售商融资方式仿真分析
第三章的理论模型给出了集中决策下零售商向商业银行直接融资的成本与贸易信贷融资成本之差,即,
......................
结论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然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融资行为短期化等问题成为限制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零售商作为供应链末端的配套企业,长期以来深受这些问题困扰。本文在此背景之下研究由一个零售商和两个供应商组成的两层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的决策机制可分为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无论何种决策机制,零售商均可以选择直接向商业银行融资或者向供应商贸易信贷融资两种融资方式。本文建立随机规划模型,通过设定参数,用数学的方法推导出零售商在集中决策或分散决策下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并对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得出最佳融资方式;并在分散决策下,研究供应商的合作与竞争以及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仿真和数值模拟,进一步论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文章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
(1)通过对融资成本的比较和证明,可以得出,无论供应链系统是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无论分散决策下供应商是合作还是竞争,零售商贸易信贷的融资成本都比直接融资成本低,因此贸易信贷融资成本是零售商的最佳融资选择方式。
(2)在确定零售商融资方式的基础上,本文讨论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供应链分散决策下的供应商合作与竞争。在供应链系统中存在两个或以上供应商时,如若供应商选择合作,两个供应商会商定同样的批发价格、滞销津贴率和风险溢价;当供应商相互竞争时,其中信用级别较低的供应商在零售商的选择过程中将会被被淘汰。保留下来的供应商可通过调节滞销津贴率来协调供应链系统,使得零售商与供应商均取得最优订货量,从而优化供应链,实现供应链的最大效益。
(3)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滞销津贴率是关于批发价格的增函数,贸易信贷风险溢价是关于批发价格的减函数。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均为滞销津贴率的函数,供应商一般通过调节滞销津贴率来改变彼此的最优订货量。当供应商选定的滞销津贴率使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趋于一致时,协调合同达成,双方均实现利润最大化。
本文所讨论的供应链系统由单个零售商和多个供应商组成,只涉及供应商提供同质或可视为同质产品的情况。未来研究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1)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复杂供应链网体系的融资、订货问题研究;(2)不同供应商提供不同品质产品的供应链运作决策研究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基于绩效评价的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特征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汽车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该行业具有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特点(刘世锦,2008)。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数据,从 2007 年到 2012 年,每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 6%。从 2009 年至 2014 年,我国的汽车年产销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人均汽车保有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汽车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与汽车行业的重要地位和良好发展前景相伴随的是汽车公司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提升公司绩效成为汽车公司促进自身发展、在汽车行业中立足的关键。汽车公司的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特征是影响因素之一。为提升绩效,可以观察绩效好的同类公司有何特征,分析绩效与公司特征的关系,再有针对性地向绩效好的公司学习。
基于此,本文提出的问题是汽车公司的绩效与公司特征的关系。以往研究绩效与公司特征的关系时,学者往往采用单个指标代替绩效,由于绩效是一个综合概念,这样的处理方法并不合理,用多元指标进行的绩效评价才能更加全面合理地反映公司绩效。因而本文将引入基于多元指标的绩效评价。同时以往学者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一般只是得到公司绩效的好或差,较少进一步探究绩效好、绩效差的公司背后的特征。本文将克服以上研究中的缺陷,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我国汽车公司的特征。该研究有助于汽车公司提升绩效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汽车公司的特征,除一般特征外,有必要结合汽车行业特点,重点研究其竞争方式这一行为特征。竞争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动力,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林民书,2001)。研究竞争方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汽车公司采取合理的竞争方式去提升绩效。
作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研发一直是汽车行业重要的竞争方式。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是环保和节能。近年来新能源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汽车公司在技术竞争上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对研发越来越重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3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为 8318.4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 0.8%,其中汽车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为 680.2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14%。由数据的对比可知汽车行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远高于工业企业的平均值。研发投入是常用的衡量研发的指标。本文将从研发投入的角度来考察汽车公司在研发这一竞争方式上的特点。
....................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分析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特征,分析的特征包括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规模、所在区域等一般特征和研发、并购这两种竞争方式所代表的行为特征。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含六章,内容依次为:
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在文献综述部分,本文从公司特征与绩效、绩效评价、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并购与公司绩效这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
第二章: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行业排名分析。内容包括汽车行业发展动态和汽车上市公司行业排名两部分内容。
第三章: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内容包括绩效评价方法选择、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绩效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三部分。
第四章:基于绩效评价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一般特征分析。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描述性统计和一般特征分析两部分。前一节,利用描述性统计对一般特征进行介绍。后一节,在第三章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对一般特征进行分析。
第五章:基于绩效评价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分析。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第三章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按绩效综合得分分组来统计分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的特征,第二部分是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进一步研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第六章:基于绩效评价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第三章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按绩效综合得分分组来统计分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并购情况,第二部分是进一步探讨并购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即并购前后企业绩效发生的变化。
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结论,给出管理启示,指出研究不足。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
第二章 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行业排名分析
上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提出的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并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为了分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公司特征的关系,首先有必要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这可以通过行业排名分析来完成,从而对研究对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为后面章节的公司绩效与公司特征研究打下基础。
本章包括行业发展动态和上市公司行业排名分析这两部分内容。汽车行业发展动态是宏观的行业描述,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行业排名是微观分析。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力图呈现出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现状。
2.1 行业发展动态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汽车行业获得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2007 年至 2012 年,每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 6%,见表2-1。2012 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已达到 35774.4 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6.89%。2009 年和 2010 年,汽车工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达到 24%以上,其他年份的年增长率稳定在 8%上下。根据这一趋势,未来汽车工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应该至少在 8%左右。
2007 年至 2014 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有大幅提升,年产量从 2007 年的 888.24 万辆增长到 2014 年的 2372.29 万辆,年销量从 2007 年的 879.15 万辆增长到 2014 年的2349.19 万辆,见图 2-1 和图 2-2。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5.0663%,销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5.0746% 。2014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其中产量同比增长 7.3%,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6.9%。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的背后是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以上三组数据的分析可知,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工业总产值和产销量都迅速增长。
.......................
2.2 汽车上市公司行业排名
上一节的汽车行业发展动态是宏观视角,本节将从微观视角对汽车上市公司进行排名分析。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该行业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截止到 2014 年年底,我国共有 105 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其中整车上市公司 22 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71 家,其余为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公司(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在数量方面,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占据优势。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上市从2010 年开始进入密集期。2010 年至 2014 年,首发上市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数量为 34 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数量从 2009 年底的 37 家上升到 2014 年底的 71 家,数量将近翻倍。这说明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
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可以使用相关指标进行行业排名。表 2-3为 2013 年整车上市公司的行业排名。由于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数目较多,其在 2013年的行业排名见附录 1。通过行业排名可以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行初步描绘。从表 2-3中可知,2013年底我国共有 22家整车上市公司,总资产第一名是 3736.41 亿元的上汽集团,每股收益最高值为长城汽车 2.7元,净利润最高值为上汽集团 355.8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值为长城汽车 33.22%,资产负债率最高值为金杯汽车的 90.16%。可知 2013年的整车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团的盈利最多、规模最大,长城汽车的盈利能力最强。
..................
第三章 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 19
3.1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19
3.2 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 20
3.3 绩效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21
第四章 基于绩效评价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一般特征分析 .................... 35
4.1 一般特征描述性统计 .................. 35
4.2 一般特征分析 .................. 38
4.3 本章小结................. 40
第五章 基于绩效评价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 41
5.1 绩效综合得分分组下的研发投入分析 ............ 41
5.2 研发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 ............................ 44
5.2.1 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 44
5.2.2 多元回归分析 ............................ 45
第六章 基于绩效评价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竞争方式主要有研发和并购两种,它们属于公司的行为特征。上一章是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对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绩效综合得分越高的公司的研发费用越高,但其研发费用率并没有表现出越高或者越低,进一步的多元回归研究表明研发费用率和当期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关系,在样本数据中只观察到某一年的研发费用率与滞后三期的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本章将从绩效评价的角度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另外一个竞争方式并购进行分析。
6.1 绩效综合得分分组下的并购分析
2009 年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指出利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要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2010 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再次提出以汽车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
从整体上来看,2007 年-2014 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并购数目在逐年增加,并购数量从 2007 年的 30 桩增长到 2014 年 81 桩;2007 年-2014 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并购金额处于波动状态,2007 年的并购金额为 234.58 亿元,2014 年的 253.78 亿元,其中 2009 年到2011 年并购金额有大幅增长,从 71.77 亿元增长到 635.54 亿元,2011 年后并购金额开始大幅滑落,这与 2009 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 2010 年出台的《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对汽车行业并购的短期推动作用有关。
...................
结论
本文基于绩效评价的角度,对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特征分析,即研究了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公司特征的关系。绩效评价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对比,选择因子分析法对 2009年-2013 年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汽车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公司特征方面,本文选取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规模、所在区域等一般特征与研发、并购这两种竞争方式所代表的行为特征进行探讨。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与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规模、所在区域、研发投入、并购有关。具体结论如下:
结论一:针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整车公司的绩效越好,其资产负债率呈现出越低的趋势;汽车零部件公司的绩效越好,其资产负债率呈现出越高的趋势。关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过去学者得到的实证结果并不统一,正相关、负相关的结论都存在。此结论的关键点为,在资产负债率与绩效的关系上,整车公司的结果和零部件公司的相反。为了提升公司绩效,汽车公司可以向所属的细分行业中绩效好的公司去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率。
结论二:针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现正向关系,而控股股东是否国有与公司绩效没有明显关系。股权的适度集中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行为,降低代理成本。为提升公司绩效,汽车公司可以适当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结论三:针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两者呈现正向关系。具体来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越好,其资产总额越大,员工人数越多。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理论得到解释。与规模经济相对的是规模不经济,本文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汽车公司没有达到由规模经济转入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汽车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资产总额、员工人数来提升绩效。
结论四:针对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所在区域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更好。本文实证结果显示,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越好,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可能性越大。相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在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存在优势,容易形成产业聚集,生产效率更高,公司的绩效会更好。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汽车行业公司在新设工厂或公司时,应优先考虑选址在经济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基于技术创新的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不断地冲击着依靠物料及资本投入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高技术企业成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各国更是把促进高技术企业成长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及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我国而言,近十多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超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不断带动传统产业结构的改造和升级;高技术企业本身的生产和发展模式也决定了其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的转变;健康成长的高技术企业是“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的领军力量;高技术企业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高技术企业目前的发展态势还不够成熟,那些高成长、后劲足的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毕竟是个例,不少高技术企业难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规模上难以拓展,甚至有一些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生存不久后便倾覆。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发现,随着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日趋紧密,以高技术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开展的各类技术创新活动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技术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为高技术企业带来新增长点,实现了对自身发展局限性的突破,焕发了企业生命力。市场上已有的高技术领军企业大多都在某一或某些技术领域处在领先地位,而这种地位的获得也是依靠其技术创新实现的。基本上,所有的高技术企业都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然而其技术创新为企业成长带来的成效却良莠不齐。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提升持续成长能力的作用以推动其实现持续成长,这一议题便凸显其重要性。
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高技术企业为对象,以高技术企业健康、可持续成长为目的,重点分析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关系机理,并借助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来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对髙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以北京上市高技术企业为例做出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持续成长能力提升之间的互动优化策略,以期研宄结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帮助高技术企业实现持续成长。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高技术企业能否实现持续成长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更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高技术企业的持续成长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企业寿命过短问题,探寻使企业永远保持竞争优势的和发展活力的源泉和途径,研究高技术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还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高利润、高成长性的特点,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的依赖性也非传统企业可比。高技术企业处于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生力军,同时也是技术创新成果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的高技术企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却依然普遍存在着“失败率高”和“长不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源于高技术企业没有通过技术创新培育出核心竞争力。因此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研宄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机理,为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研宄。
(2)理论意义
技术创新理论与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问题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对于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间的关系还尚未有系统的、充分的研宄。基于技术创新来研究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问题,不仅完善了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理论,也丰富了有关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
......................
2文献综述
2.1研究背景
2.1.1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而来的。熊彼特提出并全面运用创新理论去阐释一些经济范畴的问题,在他看来,创新包括五种情形:釆用新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特性;采用新的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实现新的组织形式。一般来讲,学术界将这五种创新大致归纳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三大类。
2.1.1.1技术创新旳概念
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意义深渊、涉及面广、复杂性高的过程,学术界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且至今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表2-1列举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及研宄机构等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如所示)。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比相对较晚。从最初仅对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方法的综评,到结合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的实证研究,我国学界内外广泛关注技术创新并幵展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部分学者还出版了有较高影响力及认可度的研究专著。例如,傅家鎮等人主编的《技术创新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创新理论成果,并紧密联系我国实际探讨技术创新的过程、要素、战略和政策等。吴贵生主编的《技术创新管理》重点研宄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技术选择、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等问题。另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诸多项目及课题组成员分别针对技术创新的主体、模式、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极大推进了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许庆瑞构建了技术创新全面管理体系,并率先提出技术创新组合模式陈劲积极探讨了自主创新,并在技术创新系统、战略、管理体系等方面展开了持续研究,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指导。雷家骑、冯之梭、魏江、邹薇等也就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同方面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
2.2企业成长相关理论
2.2.1企业成长理论
2.2.1.1国外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通过梳理国外对该理论的研宄脉络,可以看出,对企业成长的研究源起于静态分析,首先从企业外部着手,逐渐转入内部分析,继而探索企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这些研宄主要围绕于成长的动因机理及实现机制。其中,关于企业成长动因机理的研宄又分别从外生成长、内生成长、内外结合的视角展开。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产业组织理论等研究的是外部动因,资源基础理论及核心能力理论探索了内生成长动因,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企业制度变迁的成长观则是内外相结合的视角。
国内关于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消化、吸收、借鉴、综合了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综合中国企业成长实践的经验教训,尝试探讨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学术观点。杨杜博士论文《企业成长论》的出版对国内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从经营资源这一对象出发,将企业成长分为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并指出前者包括了资产的扩张、销售额的扩大、人员的增加等,后者则包括事业领域的多样化、资源结构的改善、竞争地位的强化、组织的革新等。这些观点是资源基础观的有效继承及升华。杨文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所有涉及到的变量及其相互关联构成了复杂的非线性反馈系统。陈佳贵、彭伟等延续了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并围绕生命周期的决定因素分析展开,以此为基础为延长企业寿命提供对策。潭力文、夏清华将企业生命周期与经营周期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影响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刘文昌建立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与其盈利水平的联系,从多个层次对企业的成长做出了评价陈斯琴等分析了规模、销售收入、技术创新及利润率等影响企业成长的相关因素,并指出技术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由以上所列观点可见,国内企业成长理论的研宄也是各自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成长问题,在各自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争议。这些研究同国外的理论一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片面性和局限性。虽然我国关于企业成长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在其中一点上基本达成共识,即企业的成长是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
3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理论关系.........16
3.1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关系机理.........16
3.1.1基于技术创新的高技术企业成长机制.........17
3.1.2技术创新在持续成长能力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19
4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上市高技术企业.........30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0
4.2变量操作性定义与测量..........31
4.3样本概况...........34
5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成长能力的交互作用和提升策略........42
5.1持续成长能力体系中技术创新能力维度的展开分析.........42
5.2基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成长能力体系各维度交互作用分析..........43
5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成长能力的交互作用和提升策略
高技术企业的持续成长是其持续成长能力在各个时间截面或时间段内连续作用的结果,而技术创新在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为其带来自主创新能力、成果商业化能力、市场导入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等的提升,学界研宄者指出,这正是技术创新带来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同时,技术创新活动本身也会引发企业部门间的协作、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等,且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成功商业化离不开企业总体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等。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这些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能力也被主流研究学者视为是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部分。从企业总体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来看,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这些生产能力、财务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等,可协同促进企业各方面总体能力的提升。高技术企业对以上各方面能力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基于核心能力的高技术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能够带来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同步提升。
5.1持续成长能力体系中技术创新能力维度的展开分析
参照4.4.2中对整个样本数据集的处理方式,将技术创新能力维度展开分析,对该维度的个指标进行摘权法求权重,最终得出该维度各指标在本维度内所占权重的如表5-1所示。
.....................
6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研宄高技术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技术创新理论及高技术企业成长理论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关系机理,并构建了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随后选取150家北京上市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这一客观赋权法确定了各指标项的权重,揭示了指标作用程度的排序,最后分析解释了出现这些结果的原因。通过以上研究工作的开展,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
(1)依托于技术创新构建和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能力与持续成长能力间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第一,高技术企业的持续成长是其持续成长能力在延续的时间过程中持续作用的结果。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由产业力、社会环境适应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这五个维度构成。
第二,通过应用摘权法的实证分析确定各维度的权重可知,在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能力体系中,技术创新能力维度所占权重超过20%,位居第二,仅次于经济实力维度。且在36个三级指标的权重排序前9位中,技术创新能力维度的指标就占了3个,足以体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性。
第三,高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可带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在此过程中,可能同时带来对企业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削减;产业力、社会环境适应力、经营管理能力三个维度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成功,从而带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