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从 21 世纪初来,农民工内部慢慢出现代际分化,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崭新的力量早已成长为我国农民工的主导部分,并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对自身的期望比较高,这促使其不单单沉溺在单调且循环往复的体力劳作,事实上他们渴望接受教育进而提高其职业素养。在此种情况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产业的转型,这同时促使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然而,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养不高,具备就业职业技能较弱,未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供需结构失衡,出现农民工就业困难和企业招工困难的双重困境。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就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就业培训。我国政府尤为关注农民工的就业培训,2006 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里指出,应持续加大农民工转移就业的规模,一步一步的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2014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里制定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规划;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京召开了党的十九大,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扩大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共中央对就业培训服务的关注,使得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获得了培训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开展的就业培训还满足不了农民工的多样化需求,农民工就业培训中还有很多难题,其质量亟需提高。安徽省不仅为我国劳务输出大省,而且为传统农业强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有解决农业人口就业的难题,同时随着市场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我省国有企业大量裁员,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失衡,员工失业现象严重,再就业问题同样是我省面临的工作难题,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我省应高度重视有关农民工的就业难题。近些年,安徽省政府积极探索就业培训机制,致力成为服务型政府,解决农民工就业和失业员工再就业的难题。基于此,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近况怎样?以及其就业培训的质量怎样?怎样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值得探究。
因此,本文基于当前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以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根据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全面掌握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里遇到的难题,且找出深层次原因,以此作为基础研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的对策;同时基于拓展的三元主体的视角,从多个培训参与主体中寻求提升就业培训质量的措施。
...............................
1.2 研究目标
本论文以安徽省为例,基于拓展的三元主体视角,植根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及促进我国企业转型升级,以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形式,弄清楚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相关因素,且围绕本文研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及保障措施。
把问卷调查作为依据,主要解决下面的相关难题:(1)认识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质量近况;(2)运用 SERVQUAL 服务质量模型分析影响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质量的相关要素(3)怎样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的政策措施。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词汇,是指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其他国家并无农民工的说法,一般以移民工或劳工代替。不同于西方的移民工或劳工,我国的农民工为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下的特有现象,相同的是,它们都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停进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多余。因此,在国外,专家学者们就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由此引发的相关就业培训问题做了大量研究。
(1)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成果,其中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托罗达模型最具代表性,它们以不同角度说明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业部门转移问题。阿瑟刘易斯在其研究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分成传统部和现代农业部,前者以农村为主,后者以城市为主,并且后者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前者,导致两者的收入水平不等,进而吸引传统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转入工业部门;古斯塔夫拉尼斯和费景汉提出当农业部的生产力提升并出现产品多余时,农业劳动力才会向工业部转移;托达罗根据发展中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事实,建立了托达罗模型并引入就业率的概念,用预期收入水平解释多余劳动力转移现象。
第二章 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新生代农民工
2010 年 1 月 31 日,在《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里,第一次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说法。我国最先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观点的是王春光教授,他认识到农民工开始出现更新换代现象。
学术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还不统一,目前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以务工者的年龄特点为区分依据,二是以务工者打工的起始时间为区分依据。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将其界定为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生的,且年龄在十六周岁之上,在外地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农村户籍人口。刘传江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就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做了以下定义,他们把改革开放作为区分新老农民工的时间依据,在此之前的农民工作为老一辈农民工,而把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民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王春光等把新生代农民工具体解释为两种内涵:一是年纪在二十五周岁之下,在 20 世纪 90 年代出去打工的农村流动人口,在务工经验方面,他们比老一辈农民工要丰富;二是觉得新生代农民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 2 代,以为他们不是第 1 代农民工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长大的,而是介于第 1代与第 2 代之间过度性质的农村流动人口,但实际上大部分学者把新生代农民工归为第 2 代农民工。
综合各个学者的观点,笔者发现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定义的分歧重点在于在农民工的年龄和外出务工的起始时间,但基本都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在 1980年以后生出来的,并且满 16 周岁,在都市里务工生活但依旧是农村户籍的中国大陆地区居民。基于现实与探究对象的思考,作者认可以上就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定义的看法。
............................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在该理论中,劳动者的数量和能力均能作为资本,当做生产投入的要素,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本以人力投入为基础,并运用教育的手段增加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生产效力。教育投入收益要远高于物质投入带来的经济收益,原因在于教育投入是提升人力资本的最基础、最见效的手段。舒尔茨的理论阐述了发掘人力资源,提升人口质量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对本文研究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问题同样适用。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调研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作为当前农民工的主力,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本。但是伴随经济发展形式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转型升级,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已无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符合,他们没办法在城里找到安稳的工作,没办法适应城市的生活。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手段,就业培训作为教育方式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提升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可以通过就业培训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而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发挥其自身潜力,实现稳定就业。舒尔茨还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有关耐用性问题,在经过教育投资后,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素养、工作技能是永久性的存在的。同样新生代农民工经过就业培训后,不仅提升了就业技能及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这也反映出人力资本投资耐用性特点。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学说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实施奠定着理论基础,该学说不仅对个人来说肯定了自身潜在价值,而且对用工企业来说,人力资本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的能力和素养,以就业培训的方式来增加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的素养和技能,对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以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深远意义。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现状和调查分析....................17
3.1 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的现状.......................17
3.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三元主体”的调查分析.............18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的制约要素分析....................29
4.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的 SERVQUAL 模型构建.............29
4.1.1 变量测量....................29
4.1.2 基本假设......................33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的问题分析.......................45
5.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中的问题分析...........................45
5.1.1 政府部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5
5.1.2 培训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6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的问题分析
5.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中的问题分析
5.1.1 政府部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就业培训监督不到位
安徽省政府通过就业培训机构招投标形式进行的就业培训服务购买,在就业培训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依据我们上面的分析,政府部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农民工就业培训跟踪状况不理想。为了找出这方面的原因,我采访了负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相关政府人员张某(男,30 岁)和李某(男,35 岁),他们表示一方面平时部门工作比较多,任务比较繁重,没有空闲人手去时刻跟踪;另一方面培训机构都是经过投标形式产生的,是经过审核通过的,因此对培训机构较放心。这可能是造成政府部门属于监督的原因。
(2)就业培训政策宣传不广泛
政府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政策的宣传,农民工就会就有关相关政策有很好的认知,进而激发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热情,端正就业培训的态度。事实上,从问卷分析的结果来看,政府宣传力度弱,从而导致参与培训的农民工人数不多,使政府这项惠民政策见效不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参与就业培训的三元主体方面,构建 SERVQUAL 质量模型,多元回归模型,配合问卷调查的处理结果,阐述参加就业培训的三方在就业培训里的情况,并引用反例法证明企业同样是影响就业培训质量的重要参与方,进而基于拓展的三元主体视角分析参与就业培训的四个主体存在的难题,最终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质量提供相应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