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蒙满汉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概述
第一节 平泉县及其民族乡的概况
一、平泉县概况
平泉原称“八沟”,清王朝在热河建立避暑山庄以后,进一步修整热河到沈阳道路,过了五烈岭后沿途经过的大的沟川依次取名为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到了平泉正好是八道沟,因此取名为“八沟”。清康熙帝见平泉街道中心平地涌泉,水量大,清澈,居民使用此水生活,故兴赞“平地涌泉”,平泉州因此得名。“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说的就是平泉。①平泉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为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市域总面积 3294 平方公里,辖 12 镇 7 乡,12个社区居委会,238 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48.3 万人②。主体民族主要有汉、蒙、满和回等四个民族,有四个少数民族乡,包括平房和茅兰沟两个满族蒙古族乡,一个郭杖子满族乡和南五十家子和北五十家子两个蒙古族乡,当地的回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平泉县城的南大街。平泉县有三个蒙古语授课学校,河北蒙中、小寺沟中学以及黄土梁子初级中学,还有一个回民中学。平泉市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老马识途”,“望梅止渴”等典故均出自平泉。
二、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概况
在很早就知道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茅兰沟乡和笔者家相邻,笔者家在茅兰沟乡以东,这边的村庄都是依路建庄,所以茅兰沟乡是日常出行必经的一条路。但是在读初中之前,不知道这个乡是少数民族乡,升初中后,笔者学校所在地位于茅兰沟乡西北方向的黄土梁子镇,和茅兰沟相邻,因此有很多当地孩子在这个初中读书。我们初中有蒙古语授课班级,开学第一课,老师要求自我介绍,笔者才第一次知道这是个少数民族乡,班级里很多同学都来自该乡。这个乡之所以会引起笔者的注意的原因是:宿舍同学闲聊时,说家里老人经常使用用蒙语交流,而笔者家虽然是蒙古族,但是没有人会讲蒙古语,因此,吸引了笔者注意。同学家里的爷爷奶奶都会讲蒙古语,平时日常交流也会用蒙古语,但是一般到父辈时候,就基本不会说了,只能说或听一些简单日常用语,等到了笔者同学这辈,就已经完全不会说,也听不懂了。
图 1.1 茅兰沟主要村庄分布图
第二节 人口来源
当地的人口来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清朝时期,喀喇沁三旗实行了重新划定地界,分编等相关政策,另外,由于历史上建置的变迁,使原喀喇沁右翼逐渐形成今天的平泉县,还有大部分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山东的流民大规模进入蒙地进行开垦。
一、蒙古族人口渊源
笔者综合学界的相关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蒙古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因为建置的变更,平泉的蒙古族属于喀喇沁蒙古,在明朝永乐年间是明朝兀良哈三卫之一“朵颜卫”的游牧地。明末,“朵颜卫”改称“喀喇沁”,并且成为喀喇沁部的游牧地。1629 年喀喇沁部归附后金。1635 年喀喇沁部被分为左右翼两旗,隶属卓索图盟,平泉市境内属喀喇沁右翼旗。清朝初期清政府以盟旗制度进行行政区划划分,随着汉族人口大规模涌进,清政府开始实施府厅州县来管理蒙汉民族事务。“天聪二年,塔布囊苏布地偕色楞等举部归诚,编为左右翼二旗,康熙四十四年,又增设扎萨克一旗,凡三旗”①。从此喀喇沁分为三旗,主要有喀喇沁左旗、喀喇沁右旗以及喀喇沁中旗。划喀喇沁右翼旗部分属地建立了喀喇沁中旗,平泉市境内又属喀喇沁中旗。雍正七年(1729 年)设八沟厅 ,②“八沟厅居热河中部,为喀喇沁右翼、翁牛特左右翼及巴林旗地”③清乾隆初期有佐领 43(一说 44),后其中有之 13 个佐领变为不满 150 名壮丁的残缺佐领,④额存谷 44,821石 4 斗⑤。有清一代,该旗在漠南六盟各旗中开垦较早。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改八沟厅为析平泉州,归承德府统属⑥。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平泉州、建昌县之地设建平县⑦,民国二年(1913 年)撤平泉州,建平泉县,改知州为县知事⑧,直到 1955 年,平泉被作为县级组织被划分到河北。然后生活在该地区的喀喇沁蒙古也因为建置的变化,留在平泉这片土地。另外,该地蒙古族是清朝建立后,清政府为了加强蒙古与内地的联系,巩固北部边防,在平泉建立两所驿站,北五十家子驿站和南五十家子驿站。《平泉县志》记载“康熙四十年,设南、北五十家子俩驿站”⑨。以下案例大致能说明问题(文中的案例均来自笔者 2018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对当地的访谈资料)。
.............................
第二章 蒙满汉民族“三交”现状
第一节 蒙满汉民族经济互动
从民族的经济关系来看,在各民族长期的交往和互动过程中,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场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决定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经济关系是民族交往的重要纽带,从而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美好画面。
一、生计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具有互补性、合作性和互惠性的特点,同时市场经济大发展,使村民越来越参与到市场竞争的的环境中,市场竞争越大,民族之间的交往联系越密切,从而民族之间的距离将会逐渐缩小,民族关系也会越来越融合。
(一)根植于土地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
在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农耕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落社会,与农民最贴近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农民无法脱离与土地的命运。茅兰沟的村民当然也不例外,土地成了村民繁衍生息的主要方式。农村土地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配,但是在农田劳作时变成了各民族共同协作,相互帮助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彼此关联。各个民族的人在土地上彼此分享生产经验,虽然在村民看来是习以为常的小事,但是在笔者看来他们因民族和文化经验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关系。
播种和秋收时节,就可以看到村民在田地里扎堆,一大帮人结合在一起,有说有笑的进行劳动生产,不知道的以为都是一家人在田里劳动,等到劳动结束晌午、傍晚回家,大家前往不同方向,才可以辨别他们是不同的人家。
图 1.1 茅兰沟临街商铺,拍摄于 2020 年 1 月。
..........................
第二节 风俗习惯-人生礼仪的符号互动
风俗习惯是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生礼仪作为交往的媒介体现着民族之间的互动。诞生礼、婚礼、葬礼最具特色。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样也是民族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相同或者相异的风俗习惯,反映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彼此认同。因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兼容并蓄,互相尊重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诞生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家庭兴旺,尤其是男孩的出生,对农村家庭来说更是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所以需要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另外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男性才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因此,“诞生礼”一直被作为一个重大节日来进行庆祝。下文分别对蒙古族、满族和汉族的人生礼仪进行论述。
(一)蒙古族
妇女生小孩后,把五谷杂粮装到红布袋里,寓意就是如果以后是庄稼人,粮食就多,有口头福。要是男孩做弓箭挂在门上,挂弓箭是因为当地蒙古族是骑兵后代,因此挂弓箭,如果以后当兵时候就当个好兵。生了女孩就往大门上挂上红布条,村里人就知道生了姑娘。出了满月,把这些东西拿回来,往房子高处点挂。有的一挂就是好多年好多年。另外有的人家在生了男孩后,会把胎盘留下来,然后埋到西屋门槛下面,蒙古族西屋为大,意思是家里的“顶梁柱”。
妇女在生育后,要找“全命”①的人抱,全命的人意寓好,全命的人就是有儿子有女儿的,子和女组成 “好”就是刚出生的孩子以后成家后也可以儿女双全。坐月子时候妇女就什么也不做,安心在床上躺着,喂喂孩子,养身体,坐月子时候怀孕的人和带孩子的人都不能进产妇的房间,容易“被采奶”,新生婴儿就没有奶喝了。接下来就是婴儿“满月”了,满月后,就可以把孩子放到“ulgi”②上,如下边是一个上宽下窄、底部稍圆滑的木板,铺上小被,把孩子绑在木板上,长大身子板正当。接下来要准备“满月酒”,家里人要庆祝,娘家人也要过来一起庆祝,最开始时候送面,后来一般带红皮鸡蛋和布料、衣服等,姥姥给孩子做“裹被”。街坊邻居的一起过来庆祝,吃饭,送礼物。
....................
第三章 蒙满汉民族“三交”中的特点..........................................65
第一节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蒙满汉民族关系交往的主线.................... 65
一、历史交往的长期性.......................................65
二、社会交往的密切性.........................................66
第四章 新时期茅兰沟乡“三交”中存在的问题...................................71
第一节 各民族之间依旧存在“社会心理距离”............................. 71
一、民族内部身份分类导致的距离........................................71
二、被“标签化”的“民族问题”..........................................71
第五章 制约当前“三交”和谐发展的因素.....................................75
第一节 历史记忆..................................... 75
第二节 政策因素............................... 75
第六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第一节 政治方面
一、充分利用国家制度优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动力和导向
我国从秦代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及各朝各代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统治,都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逐步探索出一条正确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少数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以及国家对和谐社会的宣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也离不开”是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居的重要因素。还有为了拉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为民族团结、民族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政治保障。
另外,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就是寻求同质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消除差异,相反,我们要借助社会的发展,充分利用共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来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最后,充分了解与利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整合作用。“多元一体”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多元”是指 56 个民族和未被识别的民族共同在“一体”这个单位中,并且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把各民族有机结合在祖国的大家庭,并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密切关系,从思想上汇聚人们,汇聚成真正的力量,作为“多元”,必须要爱国,并且需要有高度的“一体”认同感,认同生活的这片土地下的一切,这是一种对一体的高度认同。促进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政治基础。
...........................
结语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个人幸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择华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作为笔者的研究对象,从微观和宏观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族际通婚等方面观察散居各民族的交往互动事实,展现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不断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场域,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典型的地区性民族关系研究,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在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三个民族的历史交往脉络来看,从汉族的移民、经济交往、到各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三个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程度也越来越深,多民族的聚居的各个单一民族之间的“文化标识”如语言、服饰、习俗和宗教信仰等会通过多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互动逐渐变得模糊化,分不清到底是哪个民族特有的,在语言上各个民族共同拥有的的族际共同语——汉语,各民族群众着统一的服饰,庆祝相同的节日,相同的宗教信仰,例如传统的关公信仰本来是汉族的信仰,但是据当地人的口述,关公一直占据当地祭祀空间结构,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的互融互通,界限分明的民族特色逐渐趋同。其次,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互动的频繁以及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的逐渐趋同,族际通婚呈现常态化、规模化。
“没有任何摩擦的民族关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存在的,民族关系只有在不断摩擦、磨合中才能健康发展”①。多民族杂居的居住环境决定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当多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聚居环境中,由于历史上的一些不好记忆,给彼此留下不好的印记,从而导致各民族在日常交往中产生距离感。另外我国现行的民族优惠政策和民族识别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之前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少数民族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汉族因为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感觉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从而产生不良情绪。最后,民族识别被冠以“工具性”的头衔,认为如果不会当地少数民族大姓、或者随母亲民族则不容易被接纳,从而阻碍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民族之间的“三交”也会随之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民族关系面临的矛盾和摩擦,在国家在场、国家民族政策的不断指引之下,促使我们用积极发展的态度去解决,积极鼓励我们发掘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文化的整合和互动,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互动,构建嵌入式居住格局,需要不断加强各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促进各民族进一步交往、交流和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共同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