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立足“三农”问题,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无一例外都涉及到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方方面面。在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已初步形成多主体、层次丰富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内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和以民间借贷、典当行和贷款公司等为主体的非正规金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壮大、充实。
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末,农户贷款余额 7.08 万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15.2%,但其总量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仅为 6.64%;农户贷款中主要是农户消费贷款,占比 37.1%。农户贷款主要是来自农村信用合作社、中资小型银行及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其比例分别达到了 35.66%、34.55%和 27.84%。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18 年底,我国乡村人口总数为 5.64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40.42%。农户家庭经营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当农户产生短期季节性生产资金需求内源融资无法满足时,就会转向外部融资。由于历史原因、农业的高风险性及金融资本的逐利性等原因,城乡金融资本获得能力的差距较大,以县域各类金融机构年末贷存差额作为反映资金流量的指标显示大量农村金融资本外流进入城市,加剧了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农村资金信贷配给现象严重,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表现出严重的市场失灵。《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 2014》也指出,有借贷需求的家庭比例达到 19.6%。其中,有农业生产性需求的低收入家庭其正规信贷可得性仅为信贷需求比例的一半左右。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从即时通信到电子商务,从搜索引擎到在线服务,互联网与用户的工作、生活和娱乐需求紧密结合。《第 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 年 12 月,中国网民达到 7.72亿,其中农村网民占比 27.07%,规模为 2.09 亿。城乡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乡村普及率仅为城镇普及率的一半。随着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依赖互联网的新产品和科技,农户生活、消费和社交等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变。
................................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户借贷行为相关文献
现有文献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特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农户借贷行为的经济效应研究
(1)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特点
我国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不同地区城乡差异、金融市场二元分化、农业产业结构、农户经济水平、借贷行为偏好和思想观念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农户资金借贷必然跟其自身的特征息息相关,Gine(2011)也认为农村地区的融资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借款人的特征。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农户的借贷需求、借贷资金来源(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借贷的期限、用途、利率等方面。张晓琳和董继刚(2017)对农户的潜在信贷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发现多数样本农户都具有借贷需求,但期望期限较长和期望利率较低。贷款利率和普及率如离金融机构的距离远近等均会影响农户借贷需求(曾学文等,2009),而韩俊等(2007)表示农户年收入的高低才是决定农户借贷的基本因素。Phan et.al(2013)表示土地持有状况、非正规利率和非正规贷款期限是影响非正规信贷获取的重要因素。在借贷用途方面,史清华和陈凯(200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主要是用于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活动。李晓明和何宗干(2006)、童馨乐等(2015)调查发现农户借贷主要是用于日常生活,受限于农户自身技能水平不足和从事非农经营如个体工商经营的机遇较少,同时借贷用途往往跟借贷渠道相关,如生产性借贷农户一般选择正规金融信贷,而生活性和消费性借贷一般转向非正规借贷(Barslund 和 Tarp,2008)。从地区差异来看,不同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各方面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性(马艳艳等,2015),韩俊(2007)的研究表明农户正规借贷和亲友借贷的比例有地区差异,均是西部地区比中东部地区略高。
(2)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首先,个人特征会影响农户的借贷行为,即农户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等。Okurut et.al(2005)研究发现乌干达农户的非正规信贷需求受到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支出和地区区位等因素正向显著影响。在做金融决策时,女性比男性更厌恶风险(金烨和李宏彬,2009)。Fletschner(2009)查发现农村妇女的信贷制约因素与男性不同,女性受到的信贷约束更加严重。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户
所谓农户,即农民家庭,它是由血缘关系组合而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本文参考胡枫和陈玉宇(2012)发表在《金融研究》期刊中的文章对农户的定义,排除具有农村户口但早已居住在城市或城镇地区的农户样本,研究对象为有农村户口并且在农村居住的农户,属于基本概念的第二个内容。
2.1.2 借贷行为
农户借贷行为作为农户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农户在金融市场上对各金融主体选择以及借贷过程中各种行为活动的总称。从资金的流动方向可以分为融出资金的借贷行为和融入资金的借贷行为;从农村金融市场渠道角度则可以分为正规农村金融市场的借贷行为和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的借贷行为。
本文仅分析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资金融入行为。
2.1.3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衡量社会资本的重要指标,强调家庭或个体与其亲属、朋友、同事或邻居之间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Putnam et.al.1993)。在中国,家庭拥有的社会网络通常是基于家庭的亲友关系(Knight 和 Yueh,2002)。在社会网络衡量的广度方面,中国农村居民维系各种亲友关系的一种普遍方式就是通过“礼尚往来”构成稳定的社会网络,当某个家庭或个人遭受困难或者有婚丧嫁娶的活动时(包括生育小孩、子女考上大学、建造新房等重大事件),社会网络的其他成员就会给予各种支持,人情往来红包或礼金的数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网络的规模。基于此,本文认为一个家庭拥有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家庭人情礼金支出就越多。但有研究发现,“亲友间礼金支出”(赵剑治和陆铭,2009;杨汝岱等,2011;马光荣和杨恩艳,2011)、“需要时可提供帮助的亲友数量”(李爽等,2008)、“家人是否担任干部和是否为党员”(陈雨露等,2009)等指标在衡量社会网络规模时可能会有内生性问题(郭云南和姚洋,2013)。例如,亲友间的礼金往来金额的大小跟家庭整体的富裕程度有很大关系,也跟户主性格有关等,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社会网络的关系。
............................
2.2 借贷行为基础理论
2.2.1 信贷配给理论
国外“信贷配给”现象最早是由凯恩斯在其《货币论》中提出,后经由贾菲(Jaffee)、拉塞尔(Russell)(1976)、斯蒂格里茨(Stiglitz)、韦斯(Weiss)(1981)等人把信贷约束现象纳入信息经济学中进行研究,形成目前的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论。对信贷配给的定义较为经典的是斯蒂格里茨(Stiglitz)和韦斯(Weiss)(1981)指出信贷配给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在完全相同的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可以得到贷款,另一部分被拒绝,即使愿意接受更高的贷款利率也得不到贷款;二是给定申请人在任何利率水平下都不能获得贷款。作为放款者的银行最关心的是贷款利率和该贷款的风险,然而,由银行操纵的利率通过影响潜在借款者的风险程度和借款者的行为从而影响银行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
农户符合“经济人”假设,其借贷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寻求效用最大化,农户决策是否进行借贷或者通过哪种渠道借入资金符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农户不会盲目借款,农户是否借贷有两个条件:(1)农户有借贷需求,即农户有基于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的资金融入需求;(2)在农户有借贷需求的前提下,即农户能不能借到钱。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较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来说,有着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仅存在市场风险,还存在着自然风险,这些原因均导致了融资约束的产生。对于农户的借贷行为,一方面,农民自有资本金较低或没有,难以获得借款;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容易受到气候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天然的高风险性,因此农业生产者的似然率较低,不易获得融资。
农村社会学论文参考
3 影响机制和研究假设 ............................................. 17
3.1 社会网络和互联网影响机制 ......................................... 17
3.2 研究假设 ............................... 18
4 农户数据与模型 ...................................... 20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20
4.1.1 数据来源 ...................................... 20
4.1.2 样本选择 ......................................... 20
5 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 ........................................ 31
5.1 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影响 ........................................ 31
5.2 社会网络、互联网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影响 ............................. 34
5 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
5.1 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影响
本小节为了验证假设 1,对模型(2)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 7 和表 8 所示。 如前所述,农户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其金融决策行为,因此在表 7 列(1)这一基础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在(2)、(3)列中添加控制变量,以检验家庭的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的显著性。控制变量中包括了样本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样本家庭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家庭经济水平、家庭住房价值)、村居特征(地理位置、自然灾害)三个层面,同时控制了年份的影响。
针对社会网络是否影响农户借贷行为,表 7 给出了全部样本社会网络变量及其他控制变量的面板 Logit 模型回归结果,表 8 的列(1)和列(2)分别表示西部地区的样本和非西部地区的样本回归结果。人情礼金支出金额对数值除了表 8 的列(1)不显著以外,其他 4 列模型均在 1%水平上正向显著,这表明即随着家庭人情礼金支出的增加,农户进行借贷的可能性提高,也就是说家庭社会网络规模提高了农户进行借贷的可能性。表 7 的列(3)显示即使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居特征变量的情况下,社会网络显著提高了农户借贷的可得性 4.1 个百分比,占全部样本农户获得借贷比例(40%)的 10.25%,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相信农户的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关系”来提高借贷的可得性。由此验证了假设 1: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
农村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6 研究结论及研究启示
6.1 研究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面板 Logit 模型回归结果,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有借贷行为农户的人情礼金支出金额相较于没有借贷行为农户多出 20%左右,正规金融借贷农户的人情礼金支出金额较非正规金融借贷农户平均多 6.3%。这一描述性统计结果说明了人情礼金支出越高即社会网络规模越大的农户越可能获得借贷,与杨汝岱等(2011)、刘西川等(2014)的研究结论一致。
(2)社会网络规模对农户获得借贷可得性在控制了一系列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仍然在统计上显著。农户性别对农户是否有借贷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获得贷款的能力越强;已婚对获得借贷具有正向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在农村地区已婚农户所拥有的可抵押资产普遍较未婚人士多,更容易获得借贷。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规模和农户自有资产对于农户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自有资产对其借贷行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信贷配给理论中自有资金少就难以获得借贷的观点。
(3)农村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户社会网络规模的调节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互联网的使用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在 1%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在非西部地区不显著,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地区异质性。这可能是因为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比较落后、信息传递闭塞,互联网使用可以大大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获取,相对于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互联网使用更有效,从而更可能获得借贷。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