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体记忆理论及分析框架
(一)集体记忆理论的发展脉络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作为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与热门研究话题,其发展脉络主要经过了“二十世纪初的记忆:心理学研究传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提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注重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关系”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至今:多学科出现‘记忆潮’或‘记忆转向’”等四个阶段。
1.二十世纪初:记忆的心理学研究传统
自 20 世纪开始,心理学将其研究重点放在人类记忆上。但是除了少数例外,这些研究大多数都在实验室进行。研究者使用标准化的实验技术(Standardiz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探索人类记忆活动,从而找到人类记忆的一般原理,并提出相关的理论问题。为了增强该学科的科学预见能力,心理学家选择了赫曼·艾丁豪斯(1964)的语言学习测试方法,使用无意义的音节刺激(Syllable stimulation)作为测试工具所发明的。①他不仅对志愿者进行选择和培训,而且还要求必须规范实验环境,并且必须严格记录志愿者回忆音节刺激的时间。
但是,这种基于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常常忽略了现实生活中记忆的复杂性,很少关注人类记忆的社会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在 1976 年举行的心理学研讨会上,尤里希·尼瑟指出心理学家在研究记忆问题上的偏见。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提出
作为涂尔干的弟子及同事,哈布瓦赫于 1925 年首先提出“集体记忆”概念。“集体记忆”理论虽然由哈布瓦赫明确提出来,但是可以追溯到涂尔干提出的“集体欢腾”(Collective jubilation)概念。在涂尔干(1912)看来,“集体欢腾”是特定群体进行文化创新与文化发展的基础,社会或群体以特定节日仪式展示着文化更新。③“集体记忆”理论则说明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社会或群体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④“集体记忆”在哈布瓦赫看来是一种社会文化分析框架,人们在这个框架中明确、建构以及展演着个体记忆。集体记忆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的,同时,集体记忆是延续的,过去也能形塑着人们对现在的理解。
..............................
(二)集体记忆理论的核心观点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集体记忆研究者的核心观点如下
第一,记忆是集体性产物,人们在集体社会中获取记忆,并且依据自身利益诉求进行重组建构记忆。正是由于记忆来源于集体生活,因此每种社会群体必然具备自身的集体记忆,并且成为该群体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与群体认同来源。
第二,记忆建构是社会群体基于自身心理倾向使当前的经验印象合理化的一种对过去的建构。⑦每个人的心理倾向不一样,因此对于某些事情而言,人们的记忆是选择性的、扭曲的或是错误的。⑧正是记忆的社会建构性,某些精英群体可以能动地通过对群体集体记忆改造来强化或淡化群体的社会连接与凝聚力。阿斯曼则通过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对比,指出知识社会意义上的精英人群、负责文化记忆的专职人员等是这些精英群体主要组成部分。⑨正如福柯所言,掌握了记忆便掌握了权力。
第三,集体记忆建构需要媒介载体(Media carrier)。集体记忆并不会凭空出现,也会凭空消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体系,记忆的保存与维系依赖于特定的媒介载体,才能得以强化、延展和演变。这种媒介载体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物质状态的实体文物、文字图像乃至空间建筑,11阿莱达·阿斯曼(1989)是此种媒介载体观的代表人物,她认为通过纪念牌坊、纪念空间乃至地方博物馆与档案馆等物质媒介载体能够保证记忆的鲜活。①另一种则是非物质文化形态,包括群体的仪式活动、节日庆典等非物质文化形式,②③康纳顿看到了仪式操演、身体实践以及节日庆典对于集体记忆传承与强化的重要性,人们在仪式情境中传播相关知识,从而获得社会身份认同。④⑤而且节日庆典的周期性与仪式操演的流程化使得认同知识的传承具有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段内促使认同观念再生产。
图 3 理论分析框架
二、唤醒历史记忆:增强渔场内部凝聚力
(一)升华苦难记忆:为了“集体”
1.苦难记忆:渔场创立的艰辛叙事
C 湖渔场在 1960 年成立以后,生产条件差,全场只有 32 户,194 人,其中职工 35 人。渔场设 1 个渔业队和 1 个农业队。场部办公地点借住该场员工 L 家的 2 间土房,当年产鱼 110 吨。而且渔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例如打镩、拉小套等,生产劳动强度较大。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采访了一位渔场老职工,她虽然是女职工,但是依旧在未出嫁前参与到了冬网生产,讲述了自己参与冬捕生产的辛苦经历:
参加冬网,我们这儿参加上冰上去给人拉小套子。拿这么小的小钩子,把钩子挂在大网上,完了你也拴个绳,我们跨脖子上,这么跨上,等大网出来了,就往前拉出来,完了就低头穿个大衣,戴个帽子,戴个口罩就往前走,给网拉到地方了。完了,我再回来,回来再给他勾着,再往前倒,一点点倒,最终把大网从水里面全倒出去。导完了,导到这边来,完了再下进去。那时候打跟头网,打完一网了,就跟着下网,你就得继续帮忙拉网下水。
拉了两年小套子,我就跟网补网去了。拿着梭子,完了你就是跟着大网走,大网往前走被,拉出窟窿,大窟窿。你就赶着走,赶着给补、赶着补,那也不好补,出水就冻住了,根本补不了,只能说用几个小绳栓上,窟窿变小点。这么的就跟了二年网吧,跟网能轻松点,比拉小套要轻松点,你拉套子要的是力气。
吃饭也老受罪了,吃饭都是送的,一个马后面搁小耙犁,耙犁顶围了个草墩子,就像稻草墩子,完了人家上食堂蒸好馒头,放到草垛里头摆好了,上面蒙着大被子。马耙犁就上冰了给我们送去了。完了,我们一人分俩馒头。完了,你拿着馒头,但是还得把这趟拉完啊。等拉完了,天气冷啊,口罩上都是冰碴子,馒头一会儿也冷啊,一口咬下去全是冰碴子,那也没有办法。反正就是大口小口就吃进去了,吃完了,你要渴了的话,爬着小眼喝点水,那种工作老遭罪了。(LYH-女-20200816)
由上可知,渔业生产特别是冬捕生产活动中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对于工人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即使在后来,增加了部分机械化的设备,比如拖拉机等,但是工作强度依旧不低。
............................
(二)诉说危机记忆:坚定渔场发展信念
1.环境危机
C 湖无鱼可捕 C 湖渔场始建于 1960 年 6 月,刚建立不久,便面临着干旱缺水,渔场停捕的危机。1966 年,C 湖严重缺水,停止了渔业生产。自 1967 年开始,干旱少雨,水源断流,仅靠湖内自然鱼类资源的渔业生产,产量逐年趋于下降。1968 年以后湖泊盐碱化厉害,渔场生存困难时期,在 1976 年一次 C 湖渔场党总支会议期间,有人在渔场招待所匿名写了一首打油诗来描述 C 湖地区生存艰难,“草原崎岖烟渺茫,雁飞雁落两三行。忽然失去双飞伴,日冷风清该断肠。”(XXC-男-20200816)到七十年代中后期,C 湖逐渐干涸,湖内鱼类绝迹,变成碱泡子,鱼类绝迹,职工无鱼可捕。裸露的 C 湖底,风卷沙侵害周边农田,职工生活困苦只能靠割碱蓬子熬碱度日。
对那个时候 C 湖是干旱,只有泡底有水,咱们这周围都是盐碱地。我家就住在齐家那边,大地都是碱蓬子,都是碱。那 C 湖鱼就是已经就是打,就是打的已经就是没有了,C 湖这帮渔民就都出来打工吃啥都费劲。(HDY-男-20181208)
那个时候,这个湖里面啊,啥都没有,干得不行,最差的时候,你骑着自行车啊,都能从湖中穿过去,打北岸到南岸去。(WH-女-20181208)
表 2 C 湖渔场 1997——2001 年发展状况
......................................
三、建构渔猎记忆:提升旅游产业品牌力 .................................. 31
(一)书写文化记忆:再现辽代“春捺钵” ................................... 31
(二)营造仪式记忆:冬捕节开幕式............................................... 32
(三)塑造品牌记忆:打造“原生态”核心 .......................................... 3
四、再造空间记忆:扩大区域旅游影响力 ...................................... 40
(一)营造地方感:从职工家属区到最美渔村..................................... 40
(二)空间储藏时间:构筑文化遗迹纪念景观空间....................................... 42
(三)弱化距离感:景区交通网络中的时空压缩......................... 43
五、生成感知记忆:旅游集体记忆的个体理解 ................................... 46
(一)情感与利益:渔场职工的记忆感知.................................. 47
(二)异域猎奇:游客的记忆印象................................................ 49
(三)记忆互文:旅游体验记忆建构的个体参与........................................... 51
五、生成感知记忆:旅游集体记忆的个体理解
(一)情感与利益:渔场职工的记忆感知
C 湖冬捕的集体记忆建构受到了渔场、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主导。在集体记忆建构的过程中,渔场职工同样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记忆。在建场初期,人们由于生产目的从各地集聚到渔场,职工除了少量 C 湖地区周边村民外,大部分职工都是转业而来。同时,东北地区本身就是移民社会,1934 年蒙古王爷将作为自己的“放生泡”的 C 湖开放,允许汉人进入湖面进行渔业生产活动,自此周边才陆续有汉人定居。移民社区往往给人印象是缺乏宗族与家族观念,缺少完整的宗族结构与宗族权威整合力量。①在这种背景下,虽然 C 湖地区有着悠久的渔猎历史与蒙古族特色,但是这些文化特质并没有伴随着渔场的建立,成为渔场职工的体验。这种文化特征虽然通过冬捕生产活动已经与渔场职工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紧密联系,但是他们仍然不能身临其境地或生动地经历与感知这一切。Craik(2007)提出了文化旅游存在的3个因素:旅游产品及套装的文化因素、旅游者感知及其对目的地文化体验的混合性,以及旅游发展对居民社区的文化结果。②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出现,职工个人记忆便与 C 湖地方历史连接起来,个人在社会情景下进行记忆感知与选择,从而建构出自己关于 C 湖地区的渔猎历史与蒙古族文化特征。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笔者总结出职工的原生情感与利益主导对于个体的记忆感知起到重要作用。
1.原生情感:渔场发展中的身份自豪感
对于原生情感(Native emotion),格尔茨认为,原生情感源于自然或精神上的同源关系,源于原始联系,这种联系将个人与亲朋好友、宗教同伴等群体联系在一起。格尔茨从文化历史学的角度诠释了原始情感,而范·登·伯格则从社会生物学流派出发,认为人们所认可的原始情感是人类基因的生物学理性外在化或表达。因此,他认为,族群身份等观念只不过是人类的自爱或自恋的延伸。③正是由于原生情感的存在,渔场职工能够主动从集体记忆建构过程中形成自我记忆。
..............................
总结
(一)集体记忆重塑助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路径
本文呈现了在市场化时代 C 湖地区集体记忆“改造”的全过程:C 湖渔场通过集体记忆重塑,促进地方记忆资源开发与区域观念改变,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当然,笔者无意将“小地方”案例经验扩展到“大社会”层面的一般规律,但是作为一项应用型研究,依然希望从 C 湖地区的“集体记忆重塑”过程中发现一些超越案例经验的理论机制,在理论层面上对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讨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经济发展作为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各级政府都围绕着当地 GDP 增长而运转,在强大的经济发展趋势面前,文化当然不能独善其身,也卷入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以至于一度提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与附庸。这只是浅层次、粗浅的利用文化,因此文化沦为了经济的附属品和装饰品。但是应该看到文化或者文化观念对于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影响作用,马克斯·韦伯(1904)是看到文化观念对经济发展深层影响的典型代表,他认为美国经济能够后来居上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经济不谋而合,正是新教伦理中要求人们勤劳诚恳,用“入世态度”来实践“出世信仰”,使得美国人辛勤工作,诚信竞争。于是,勤勤恳恳、勤俭节约的精神导致了资本的迅速积累。①涂尔干(1919)也看到了某种观念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不管是个体还是集体的,只要它在我们心中的表现赋有一种力,能够自动地引发或抑制我们的行为,而不计任何利弊后果”。②因此,形成良好的文化观念对于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市场整合度偏低、普遍同质化经营、特色定位不尽精准以及无序竞争等问题,阻碍了地方旅游市场培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方位对接。人们在培育地方经济时,不仅要进行工程建设等大型经济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转变人们的文化观念,从而深层次地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研究的 C湖渔场的案例经验有可能使地方旅游产业的培育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水平与运营品质更趋集约化和精准化,为地方旅游产业的深度革新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集体记忆改造,改变人们固有观念,此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