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不断深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建立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向全党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深入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则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主题,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而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成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突出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指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在全体中国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从广大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出发,逐步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公共文化服务,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而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学者直接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为研究对象的成果非常罕见,更多地集中在公共产品及相关理论上。这些理论主要涉及公共产品的定义和特点,公共服务的供给、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关于政府的公共服务。20世纪30年代前后,周期性发作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范围的经济萧条以至社会发展停滞,西方学术界也出现了重新思考“政府干预”理论的利与弊。从实践进展的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他们通过义务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措施,逐步建构起一套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多方面为社会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并由此构筑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文明体系基础,促进了社会和平、稳定发展局面的形成。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在知识信息社会发展和新文化价值观的共同作用下,20 世纪中后叶,西方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公共文化发展战略。此时,西方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从原来的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转变为从中引导社会创新的价值指向与社会和谐发展上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遂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力量。
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外还没有具体研究,但是依照我国农村发展与国外农村建设的相关联系来看,国外的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2 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
2.1 公共选择理论
2.1.1 公共物品理论
公共物品理论的提出者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理论中指出,公共物品是指每个公民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会使他人对此产品的消费减少。对于此理论,人们在不断的加以完善,逐渐规范了公共物品的两种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会使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减少,也可以说消费者的增加是产品的零成本;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被消费的物品不能针对某类人群,也可以说是被消费物品没有排除其他人的权利。
公共物品包括国家的国防、安全等,此类物品是由国家提供,公民便会享有公共物品带来的相关利益,同时,公民人数的增长,不会影响到其他公民的国防或安全服务。本文提出此观点,可以将文化看做为一种公共物品,一旦产生,公民有权享有文化带来的相关利益,并且公民人数的增长不会影响和降低其他公民的文化水平或享有的文化服务。
2.1.2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的产生是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的分析,奥尔森在言论中提及到的重要观点是推翻了大组织更容易对外提供公共物品的言论。他认为,相对于大组织而言,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成效都有较大差异,小集团中的个体为整个集团提供有益公共物品的意愿高于大集团。此理论被视为可以解释国家的兴衰问题。
奥尔森理论中提到的“大小集团”可以看做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等,奥尔森认为成立一个集团的目的就是增进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的进步,在大集团中,个人的努力不会对其集团产生明显影响,但是不管个人是否为集团奉献,都能够享受集团带来的好处。在大集团中,集团内人数众多,个人从集团中得到的利益相对较小,从而使得大集团中的个人对付出、提供、行动都有所怠慢。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中还指出,集团的规模越大,集团中的公共物品成本越高,而公共物品的提供均属个人,个人从集团中获得的反馈利益与付出成本不成正比,社会中的“消费者集团”便是典型代表。消费者集团内的所有个人均属消费者集团内的成员,集团十分庞大。而个人为了整个消费者集团的共同利益而努力,这显然需要个人付出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但是付出过的个人回馈收益很少,没付出过的人依然可以享受集团的共同利益。因此,大集团内的个人无法均衡个人付出与回报的成本和利益。从另一方面论证,集团规模越大,越不可能平衡成员间的利益关系,越不可能供给公共物品。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被誉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此书中的理论是社会学者在其他研究方面的佐证,显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思维定式。
2.2 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
2.2.1 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本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生产又是人民群众的首要任务。因此,可以看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古代封建时期的社会,劳动人民得不到应有的劳动成果,在每天的被迫劳动、剥削奴役的状态下,公民没有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底层劳动人民的价值与能力得到了重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理想的美好生活,当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社会主义体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是重视人民群众的能力与创造力,历史的唯物主义展现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路线及方针提出“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理论。
人民利益所体现的是集体人民的利益,并且将利益成果分享给全体人民,这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根本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把改善民生作为共享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人们的生存、发展等基本民生问题也是需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胡锦涛指出,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是我国的新工业化发展道路,需要紧扣经济结构的调整主线,重点解决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不平衡、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的问题。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人民能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利益,需将社会保障、社会平稳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与社会基本制度紧密联合。目前我国社会现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这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为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致富的本质,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当人们的基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后,人们将更加需要社会中的文化服务。由此可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第 3 章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12
3.1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12
3.1.1 图书馆情况.......................... 12
3.1.2 文化馆情况............................ 13
第 4 章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8
4.1 存在问题........................... 18
4.1.1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 18
4.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费缺乏,投入不足 ................ 18
第 5 章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3
5.1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目标 ................ 23
5.2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思路 .................... 24
第5章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5.1 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农村村民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从必须消费转向需求消费。经济的增长使村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提高,同时为村民的文化需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人们开始寻求自身对文化的需要,需求知识、需求美好、需求快乐的愿望十分强烈。从目前的消费情况来看,全国的消费状况大多属于消费活跃、消费结构优化阶段,人们的消费观念从传统的生存型转为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内容丰富,对文化这种陶冶情操、传播美好的活动需求越来越高。双鸭山市农民的消费状况也开始向此方向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公布的由“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提供的资料中显示,2006年到2012年黑龙江居民的收入增长带动了文化消费,对文化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虽然文化消费与衣食住行相比支出较小,但每年均呈上涨趋势。
农民对文化需求的增加另一点关键因素是科技的不断进步,村民的生产率得到了提高,节约生产时间,村民的闲暇时间更充足,特别是农村实行承包制后,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传统的业余生活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因此,对娱乐、教育、旅游、文艺等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大大增加。通过某市对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调查,近几年村民对文化需求增加速度高于物质需求。
对于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目标可以定位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为主要方向,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带动农村经济、丰富农民群众业余生活、保障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为主线,以此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也能够将文化市场化、普及文化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增加经济收入。
第6 章 结论
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性受到了全人类的关注,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城乡差别较大,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逐渐成熟,对于人们的文化需要、文化设施、文化建设等方面愈加重视。但是在农村,虽然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已将该项工作列入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中,但是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依然受到了诸多阻碍。因此,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以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发展、带动农村经济、丰富农村群众业余生活、保障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为主线进行研究。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持续了多年,通过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各界帮助的带动下,农民群众的文化普及、文化素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本文针对双鸭山市农村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的公共文化设施少且陈旧、经费缺乏、队伍薄弱且素质偏低、内容匮乏、活动单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农村特色文化挖掘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需要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营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多元为辅的融资机制、积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活动方式、提供文化服务产品的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来全面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一项复杂且长久的工程,需要长期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准备,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体农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会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更多的成果,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