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研究缘由
当前,竞技体育伦理道德的研究正在与应用伦理学紧密结合,究其原因是随着体育市场化、商业化的不断深入对于体育伦理道德形成了巨大冲击,过分的追逐名利,造成了许多诸如“假赌黑”、服用兴奋剂现象等明显有违公平、人道原则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难辨是非问题存在于体坛。这就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发现体育道德问题,认清它的发生原因、未来走向,探讨竞技体育伦理道德中所存在的一切问题,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及适当的解决办法。
简单说来,体育伦理所关注的问题是体育伦理道德能否适应体育的飞速发展,能否与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相统一,能否促进国家、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于体育范畴的伦理道德研究既不能只专注于伦理道德,也不能只专注于体育本质,必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这是由于体育虽遵守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但有其在自己领域的特殊性,必须将体育层面的道德命题放在一般伦理道德之中,结合在一起分析。此外,体育不是孤悬浮寄,自其产生以来,就与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到一起,受到它们的强烈影响,体育伦理道德也是从中不断被演变,作用而成。分析体育与政治等因素的关系,对于能否推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伦理道德另一个关注点就是能否使人的内部做到“身心和谐”,进而使得社会和谐,有力地促进体育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哲学界恰恰就“身心和谐”进行了长达千年的讨论,至今关于身心的讨论仍然是哲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体育作为身体的教育、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对于这一问题的解读有着重要意义,它关系着本身能否与心灵达成统一,能否使人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深入到头脑,能否实现人生的幸福与真正意义,能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对于体育伦理道德的研究,视域一定要宽广,既要分析体育本身,也要分析与体育息息相关的各种要素,决不能专注某一小项,并且孤立、静止的去看待它,对待它。.................
..................
第二章、体育的本真
体育的本真之义,是指从体育产生到现在,它代表的一种实践活动所拥有的意义。体育的应有之义既包含趣味性以及竞争性的本真之义,也包含着名利追逐的派生之义。
对于什么是“体育之真义”,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到:“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体育果有如何之价值,效果云何,着手何处,皆忙乎如在雾中,其无效亦宜。”由是观之,体育的本真之义即体育与原初的价值追求和展开体育运动应有的切入点。
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要想理解体育的本真,就要到体育自行发生意义的生活世界中,悬置一切已有的认识,按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人的生活世界是通过人的交往活动呈现出来的,体育活动从来不是孤立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显现,是在人们的交往中,在意义指引的网络中,在某个视域中与我们照面。早期人类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需要有顽强的竞争力,而在陶冶内心情趣的需求中则需要趣味性的内容形式,而在不断的探索发现过程中,又有了对于生活的指导意义,对于人们的育化意义。这些意义又通过人们生活中的使用能够开启出来。由此,我们在反复的开启与反省之间发现体育的本真之义。
第一节、体育趣味性本质的哲学阐释
追求趣味性是体育的本真追求和价值体现,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先生在《体育颂》中所写:“啊,体育,你就是乐趣! 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 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 条理更加清晰。 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 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体育之所以从军事、礼仪教化中脱离出来,取得了独占文化一角的一席之地,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在体育运动当中能够获得身体的放松与心情的愉悦。体育拥有着游戏精神及游戏特点。德国诗人雪莱认为体育游戏是消耗剩余精力的绝好途径,原因在于体育游戏可以给予有机体施加大量的连续性刺激促进其精力耗竭。人做游戏给人们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美提供了场所。德国身体锻炼之父古兹牟茨在他的《为锻炼和身心娱乐而参加比赛活动》一书中,强调体育的娱乐价值,这个理论以人体需要一些体育游戏作为恢复元气的一种方法的思想为前提,指出体育游戏是长时间工作之后恢复身体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精力的恢复,可以消除和缓解神经紧张、脑力疲劳和恢复情绪的稳定等。...............
...................
第三章、西方哲学的身心观..........................................17
第一节、身心一元论............................................17
第二节、身心二元论之灵魂至上论 ................................18
第三节、二元论中的身体为上论 ..................................20
第四节、身心二元论的影响 ......................................21
第四章、政治对于体育的渗透........................................23
第一节、理论渊源..............................................23
第二节、政治对于体育的主要影响形式 ............................25
1、政治意识形态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 ......................25
2、“民族主义”、“种族歧视”是阻碍奥运匹克运动发展的绊脚石 ...26
3、国际奥委会内的政府机构痕迹 ..............................26
1)我国的体育与政治 ................................... 28
2)奥林匹克休战........................................29
3)政治与体育伦理的相互影响............................30
第五章 竞技体育的伦理道德呼唤及存在意义...........................30
第一节、典型案例:中国足坛的“假赌黑”—当甲 A 变成“假”A .....31
1“渝沈假球”..................................................32
2 “成都保卫战”...............................................33
3 “赌之盘口” ................................................33
4 “黑之黑帮、腐败” ..........................................34
第二节、竞技体育伦理道德存在意义 ................36
1、教育、激励意义 ..........................................37
2、协调、指导功能 ..........................................38
3、约束功能 ................................................39
4、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40
第六章、当代竞技体育伦理道德建设..................................41
第一节、竞技体育伦理道德基本原则的建构 ........................41
1、坚持公平原则 ............................................42
2、坚持人道主义原则 ........................................43
3、坚持绿色原则 ............................................45
第二节、竞技体育伦理道德建设的制度保证 ........................46
第三节、体育运动主体所应具备的道德意识 ........................48
第七章、结语......................................................50
结语
当前,关于体育伦理道德之间的讨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其讨论的形式不同,重点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体育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体育伦理道德正在成为影响体育事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各民族体育文化将会互相影响,而体育伦理道德也必将此其中受到涤荡洗礼,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对于伦理道德来说,“应在事实与价值的双重纬度上寻求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辩证互动”。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能否维护其本质作用、意义的关键。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市场化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举国体制正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革。伴随着国外竞技体育的不断渗入,我国体育伦理状况及也必然会呈现出一派新气象,第一,体育的竞争将会日趋白热化,体育正朝着娱乐性的方向发展,呈现出“趋利”的态势,体育伦理的重点关注视野将会发生变化,第二,现实状况与当前的伦理道德规范不相匹配,造成诸多争议性的伦理问题,体育伦理可能出现重大颠覆性的问题,第三,竞技体育伦理将会更多的关注人,关注体育道德主体,将是否考虑“以人为本”,是否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作为竞技体育伦理道德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也只有符合这两个原则,才能真正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中文参考论著:
[1] 崔乐泉,杨向东.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汇编(竞技体育卷2001-2006)[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3] 布特.和谐体育的哲学探究—现代体能的文化哲学批判与构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4] 仇军.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视点、方法[M].涂纪亮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杨弢,姜付高.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英文文献:
[1] Barer, Kurt, Radical Virtue Ethics. In Peter A. French et al., (eds)EthicalTheory Character and Yrtue,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8
[2]Berker,L.C and C.B.Becker (eds)http://sblunwen.com/llddlw/Encyclopedia ofEthics,vo1.2.London:Routledge,2001
[3]Guttmann, A. The Games Must Go On :Avery Brundage and the Olympic Movement.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
[4]Andrews, David L. Sports Stars. Public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Routledge,2001
[5]Quantz, D. Civic pacifism and sports-based internationalism: Framework for thefou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Olmpika,2,1-23,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