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观念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33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一、导论

近些年来,作为单独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宗教虽然有其特殊性存在,但并没有因为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在我国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新的社会生活中消逝,反而,宗教本身以其魅力的独特性,愈发强烈的吸引了在校大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宗教热”在我国当代大学校园慢慢延展开来。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直接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思想和文化的整体风潮,成为了影响学校稳定与和谐的一个潜在因素。因此,调查和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宗教观与宗教信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致力于大学生宗教观的现状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内容,以求为大学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1.1 大学生宗教观问题的研究背景

从某些程度上来讲,宗教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世界许多人的精神信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观念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倾向,而人们多元化价值观的体现之一就在于信仰某种特定的宗教,于是,“宗教升温”现象在 20 世纪80 年代的中国社会迅速显现。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其重要的群体特征之一就是对新事物好奇并且乐于探索,因此,社会上的“宗教升温”现象,自然在他们中间得到了迅速地反映。
宗教不断在大学生中得到影响和扩展,一方面表现为宗教渗入大学校园并开始传播,如校园内传教人士的频繁出现、校园周边宗教活动的日益增多等,说明宗教组织正在积极的拉拢大学生入教、信教,试图将宗教的势力范围深入到高校校园;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大学生对宗教认识和态度的变化,不再将宗教作为封建落后思想的糟粕,反而会向往和呼吁宗教里倡导的“真”、“善”、“美”。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宗教早已不是一个忌讳的、生涩的符号。
一方面,基于优良的高等教育背景,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会去信仰宗教,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宗教中的核心思想又难以抗拒,其中最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就是古今中外的宗教故事、宗教典籍以及神灵和英雄的传说,如国外电影中展现此方面内容的都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观看。正如其他学者所描述的,“佩带十字架项链,怀揣观音护身符,发送圣诞贺卡,馈赠开光圣物,进寺庙拜佛、求签,去教堂听赞美诗、感受一下宗教氛围”等等现象,都是宗教在大学生中愈发流行的表现。..............
.................

二、大学生宗教观问题调查

虽然境外势力对高校的渗入明显加强,但根据大多数学者的看法,大学生信仰宗教并不含什么政治企图,只是单纯的信仰宗教。因此,大学生的宗教观是否存在问题、存在怎样的问题就成为本研究的重点。
大学生宗教观的内涵包括大学生对所谓“神灵”等超自然力量的态度、对相关宗教及宗教信仰的认识、对宗教本质及社会功能作用的认识等等。笔者主要采取问卷方法与现场访谈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产生原因以及大学生目前的宗教观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

2.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当前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信仰原因及其宗教观,笔者在北京市朝阳区四所高校——北京化工大学(理工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社科类)、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类)和北京服装学院(艺工类)进行了问卷调查。一方面,这四所高校地理位置比较接近,属于大学生的聚集区,地域位置上的文化观念相差不大;另一方面,四所高校重点学科不同,涵盖了理、工、文、医、艺等多种学科,校园主体文化又有差异。因此,选取以上这四所高校,比较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调查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北京地区大学生宗教观的基本问题。四所学校共计发放问卷 345 份,回收问卷 330 份,问卷回收率 95.65%;有效问卷 313 份,问卷有效率 94.48%。
本文所用问卷的研究问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表现为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大学生成长环境、理想信念、信教原因等;二是大学生对宗教的基本认知情况,表现为设计了大学生对所谓“神灵”、宗教及宗教信仰的认识等问题;三是大学生对宗教的功能作用辨别,包括宗教在高校校园以及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等问题。
调查问卷通过“是否参加过宗教活动”、“怎样才是一名真正的宗教徒”、“是否具有宗教信仰”等问题来判定问卷是否有效及被调查者是否具有宗教信仰。在剔除了无效问卷之后,被调查者中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共有 27 人,占样本容量的比例为 8.63%,略低于 2010 年《人民论坛》《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北京为中心的考察》中 10.1%的调查数据。笔者按照被调查者是否具有宗教信仰,将被调查对象分为三组: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以及不清楚是否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因为共产党员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不允许有宗教信仰,所以也将党员单独列为一组进行比较分析。文章主要采取分类对比的分析方法,即在四个组之间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探析不同类别群体的宗教观及宗教对不同类别群体的影响。..............
..............

三、解决大学生宗教观问题的理论基础.....................................26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解决大学生宗教观问题的理论基础................................................. 26
3.1.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对宗教的正确认识..............................................27
3.1.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无神论思想和科学精神......................................29
3.1.3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9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31
3.2.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31
3.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历程..............................................................................................33
3.2.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34
四、解决大学生宗教观问题的对策建议.....................................36
4.1 开展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对象............................................................................................. 36
4.1.1 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36
4.1.2 入党积极分子......................................................................................................................37
4.1.3 普通大学生..........................................................................................................................37
4.1.4 少数民族学生......................................................................................................................37
4.2 开展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内容............................................................................................. 37
4.2.1 理想信念教育........................................................................................................................37
4.2.2 科学无神论教育....................................................................................................................37
4.2.3 宗教基本理论教育................................................................................................................39
4.2.4 宗教政策法规教育................................................................................................................39
4.3 开展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方法............................................................................................. 40
4.3.1 学习教育(即理论教育)....................................................................................................40
4.3.2 实践教育................................................................................................................................40
4.3.3 宣传教育................................................................................................................................41
4.3.4 心理咨询教育........................................................................................................................41

结束

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方针、政策、法规,是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保障。我国现行的宗教方针、政策、法规,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具体国情,制定的科学的、正确的、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际的政策法规,保障了各民族、各宗教信仰团体的利益,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贯彻下去。
因此,当大学生出现了对我国宗教方针、政策、法规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下,高校就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政策法规的教育。我国关于宗教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一方面保障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公民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二是宗教管理条例规定的“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遵循这一原则:“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绝不能被用来推行某种宗教,也绝不能被用来禁止某种宗教,只要它是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三是宗教管理条例规定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是教育法规定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