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引言
1.1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开放,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正朝着民主化、法制化的轨道良性地发展。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以前不曾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涌现出来,加之一些消极历史文化传统,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增加许多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别是当今条件下,一方面社会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政府减少行政干预手段,另一方面政府正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以专职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如何来实现社会的良性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适应我国形势的不断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方式。这种治理方式,既可以弥补法治的缺陷,又可以适应社会自治、政府转变服务方式的要求。而新条件下的公共管理,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新公共管理这种社会治理方式,采用了权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形式,它突破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范围,是一种全新的、更高层次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这种治理模式中,需要配套一种让公众普遍参与的、最广泛的、基础性的制度,那就是政务公开系统。由于本文采用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类别的公共管理主体,本应更名为公共管理公开系统,但因传统习惯叫法,故而继续沿用“政务公开系统”这一名称,实质内容早已不同。文中的公共管理主体,除特别注明外,包含了政府这一主体。“政府” 一词,在一定意义上,包含其他公共管理主体。政务公开是一个配套性工程,也是个基础性、前提性的工作,只有把基础做好、做扎实了,政治体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政务公开,必须以公共管理伦理学视域加以审视或合伦理性检查。伦理和道德是社会生活及其方式的根本依据和终极标准,即使是法律和政治架构,也要体现伦理的要求。近现代普遍实行法治,道德往往被边缘化,或者说丧矢道德的维度,然而客观的伦理关系总是存在的。这说明,伦理或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是不能被动摇的,它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信息公开、普遍参与是现代国家行政程序理念及制度发展与完善的两个重要标志,是实现民主的重要途径。广义的政务公开是公共管理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标志,同时也是信息公开和人民参与管理、实现公共管理者和对象合作型良性互动的重要保障。................
..............
第2章政务公开的内涵和思想来源
2.1公共管理条件下政务公开的提出
. 政务公开是社会治理方式进步的要求和结果。社会化是指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是人存在之所,离幵社会,人无法生存。如狼孩,就是人离开社会后不能正常社会化的结果,只保留了生命的物质基础,而没有人类环境下的语言和行为。人的社会化,包括了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指人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己,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道德的发展及其程度,取决于受教有的程度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管理主体包括组织与组织中的个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必然也需要进行道德的社会化,行政组织要有行政道德和行为准则,个体则既要有组织赋予的行政道德,还需具备在社会生活中一般性的道德。
伦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可以通过心理学中一个经典实验来说明。有一个叫海因兹的人,他妻子被发现癌症晚期,医生告诉他,药剂师约翰发明了镭,或许可以救他妻子的性命。海因兹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后,还是达不到药剂师要价的一半。海因兹恳求以一半价格出卖或先支付一半,欠一半,但药剂师告诉他,自己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不能降价。海因兹万般无奈之下,于一天傍晚撬门而入、为妻子偷药。这个实验是为了查看儿童在法律和道德两难的境况下道德的发展状况,到底是应该遵守法律,还是维护个人的生命权利。柯尔伯格根据被试判断和认知特点,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以外在标准控制,由后果判断行为,阶段1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罚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不理解道德标准和海因兹两种价值观冲突,阶段2出于个人利益的功利取向;习俗水平以服从社会规范和制度为准则,阶段3 “好孩子”取向以他人认同和意图判断,阶段4 “好公民”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取向;后习俗水平已将道德标准内化,并作为判断标准,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认为法是为公众服务,符合公共的就得到遵守,不合就按大多数人意图修改,阶段6是普遍道德原则取向,理性良心倾向,道德认识超越了法律,普遍适用于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
................
第3章政务公开建设的伦理目标..............................15
3.1责任型政府.........................................................16
3.2服务型政府.........................................................19
3.3诚信政府..............................................................22
第4章政务公开的伦理诉求.....................................26
4.1民主.........................................................................26
4.2公正........................................................................29
4. 3责任........................................................................32
4.4服务..........................................................................34
第5章政务公开建设的伦理路径...................................39
5.1政务公幵的制度伦理建设........................................40
5. 2加强对公共管理主体道德教育.............................46
结语
政务公开制度建设,是现代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公、诚信缺失、公务浪费、贪污腐化等现象,归根结底地原因在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管理主体公权力运行没有做到完全公开透明、缺乏足够监督和有效控制所致。
国务院总理温家尘在今年两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文革”可能重新发生,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总理的讲话表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也正好应印证了建立政务公开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许多国家的法制化进程来看,并没有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原因是在法制化进程中,失去了道德之维。现实表明,采用法制和德制的方式,方能充分保障人民权利和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作为政治体制改革配套的基础性的政务公开制度,也必须以制度伦理的形式进行政务公幵的伦理立法,既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也反映出伦理的诉求。政务公幵基本制度及其配套制度、管理机制的建设,必将为政治体制改革打下良好基础,也将有效地解决改革幵放中出现的矛盾和焦点问题,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当然,改革牵涉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政务公开的建设增添不确定性,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再者改革从来不是一踌而就的事情,必须积极地稳妥地推进。相信,只要公共管理主体从最广泛人民利益出发,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
公共管理伦理学观点的政务公开实施策略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政务公开,公共管理,伦理学,建设目标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