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短短的70年,是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70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70年。在这70年间,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拯救危亡的不懈探索。在这期间,诸如洋务救国、实业救国等思潮不断涌现,教育救国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救国思潮。在这期间,国内士人还纠结在究竟应不应该强调“西学”问题上。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光绪时期曾一度声名显赫的近代教育巨匠吴汝纶出十对国家的热爱,以非凡的胆识践行着教育救国的理念。这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如同星一斗一样的巨匠却被历史和大众所遗忘。目前,许多的中国教育史的书籍中对他却只字未提,更没有一部关十他的专著,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肯定。这对十我们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笔者看来,吴汝纶没有引起大众关注的原因如下:
首先,大多数学者都将吴汝纶界定为社会活动家,把他的活动都界定为救亡图存。吴汝纶生活在中国社会口益沉沦、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在探索走向富强的道路。Ifn吴汝纶此时的活动大多也是围绕着救亡图存展开的,这样他教育方面的探索和成就被他其他方面的光环所遮蔽,没有发现他在教育改革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其次,吴汝纶教育改革的实践比较充分,但是理论生成相对较零散,不太系统。吴汝纶在探索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是通过参观考察或亲自参与的方式进行的,其教育理论则散见十他的《口记》和来往书信,没有系统地进行理论论述。这样使得人们对他教育改革的理念关注度较低,导致他在教育史学中的地位被我们忽视。
不过幸运的是,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他在教育史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关的学术论文也相应出现,但是就其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吴汝纶(1840-1903年),字挚甫,又字至父,系晚清知名的学者和著名的教育家。1840年出生十安徽桐城高甸刘庄,1865年中进士,‘曾先后入曾国藩和李鸿章幕府,协助曾、李处理“洋务”。光绪十四年辞官就任保定莲池书院主讲,历时达十四年之久。光绪二十八年,在吏部尚书兼学部大臣张百熙的保荐下,被清政府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但是他坚决不受。后来张百熙跪拜以求请其出任,他暂不推辞,但也不去京师大学堂就职。同年五月份,他出访口本考察学制,并在访口期间就在口本见闻写成《东游丛录》一书,同年10月,回国创办了桐城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因积劳成疾病逝十故里。吴汝纶一生,或在官或为民,都始志不渝地贯彻自己的教育理念,对中国近代教育起到了启蒙作用。
笔者因为当前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茶开展的契机得以拜读《吴汝纶全集》,从中发现他推进了清末全社会废科举,倡西学,兴学堂教育改革运动,特别是他课堂教学改革的设想以及他关十国民教育和“省笔字”的倡议等等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古人教育改革的思想,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当前所有中国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目_必须立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研究吴汝纶关十教育改革的思想则可以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历史的参考。因此,在笔者看来吴汝纶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吴昭谦.吴汝纶思想特质探析[T]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4卷第6期.
[2]徐寿凯.吴汝纶在我国近代教育中定位问题之我见「.T].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3卷第1期.
[3]秦熠.吴汝纶国民教育思想论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4卷第2期.
[4]邱春林.吴汝纶与其近代教育思想的转变 「J].中国成人教育,2002年第7期.
[5]土琴.吴汝纶教育思想初探[J].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6]潘正祥胡功.吴汝纶与我国近代教育创新「J] .《教育与现代化》,2004年第3期(总第72期).
[7]朱庆雷.吴汝纶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J].世纪桥,2009年第5期(总第176期).
[8]刘虹.吴汝纶课程观当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1卷第3期.
[9]川徐寿凯.吴汝纶与我国近代教育二题[J] .《江淮论谈》,1998年第3期.
[10]张熙君.论吴汝纶的教育思想「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3期.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引言 9-14
一、问题的提出 9-10
二、研究意义 10-11
(一) 从理论建设方面看 10-11
(二) 从实践角度看 11
三、研究成果综述 11-13
(一) 关于国民教育 11-12
(二) 关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12
(三) 关于课程设置 12-13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4
(一) 研究思路 13
(二) 研究方法 13-14
第一章 面对现实,中西对比,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深入反思 14-17
第二章 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寻求中国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17-39
一、坚决主张废科举,倡西学 17-23
二、大兴新式学堂,培养有用人才 23-29
(一) 研究新学堂的模式 24-25
(二) 解决办学经费难题 25
(三) 克服师资短缺困难 25-26
(四) 深入推进课堂改革 26-29
三、莲池创新,践履改革 29-31
(一) 率先开办东、西学堂 30
(二)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宣讲时政 30
(三) 广交中西名流,提升书院的文化氛围 30-31
四、考察日本学制,开辟中国教育新模式 31-37
(一) 确立“中西兼存”的办学宗旨 31-33
(二) 主张德、智、体综合协调发展 33-34
(三) 确定了优先兴办专门学校的初步规化 34-35
(四) 加强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35-36
(五) 统一语言,简化汉字,推广国民教育 36-37
五、创办桐城学堂,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37-39
(一) “学战”胜于西方,教育救国是创办桐城学堂的主要目的 37-38
(二) 速成专科学校是桐城学堂的基本模式 38-39
(三) 开风气之先,引领全国改革是创办桐城学堂的基本思路 39
第三章 光耀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近代教育描绘蓝图 39-44
一、废立并举,远见卓识 40
二、课堂改革,高屋建瓴 40-42
三、主讲莲池,“中西合璧” 42
四、提倡“省笔字”,快捷高效 42
五、考察学制,取长补短 42-44
注释 44-45
参考文献 45-47
后记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