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1.1问题提出
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最终表现的道德行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遵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学校德育系统由幼儿园德育、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等子系统共同组成。各个德育子系统都存在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组织和操作系统,但这些系统要素之间并非完全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假如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了彼此间的衔接问题,必将影响我国德育体系整体效果的发挥,影响到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同时,家庭、学校与社会是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小学、中学与大学是三个不同的教育阶段,由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转变阶段需要相互纵向衔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刁’能不断向前‘发展。学校德育与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努力,实现有效横向衔接,刁.能保证德育的实效性。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有了很大改进和完善,各个教育单位在德育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学校道德教育仍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笔者对对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市桥东区第二十三中学、裕华区第四十三中学、长安区第十五中学、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及北京市石景山区红星小学、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小学、北京第一幼儿园等几所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如下:首先德育本身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得不到足够重视,学校、家庭、学生还没有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上。其次,各学段学校之间德育内容的层次与重点不突出,存在缺位、越位、相邻阶段配合不紧密等情况。第三,学校之间合作与沟通的机制不健全,沟通渠道不通。第四,德育目标模糊,脱离德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际,不能突出德育渐进性和系统性规律。最后,学校德育和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的有效衔接性较差。这些问题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严重影响着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正常发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表明:“十一五”五年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增长12.6 0 ,未成年人犯罪上涨68。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明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如何正确解决当前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衔接不到位问题,构建科学的德育衔接体系,是目前我国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学校德育衔接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德育过程”研究方面,而将“德育衔接”从“德育过程”理论中分离出来,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很少。在德育实践过程中,不少教育者一直不能在概念上对“德育衔接”和“德育过程”进行区分,造成对衔接问题的忽视。近几年,随着国外学者让·皮亚杰、艾里克森、柯尔伯格等有关研究成果相继被引进国内学界,有关“阶段”研究以及相应的“衔接”问题研究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借鉴。德育衔接问题逐渐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但由于刚刚起步,成果相对较少。以“德育衔接”为主题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搜索,只有65篇;以“德育衔接”为关键词的只有31篇。而且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只停留在某些或某个阶段的衔接问题上,多数只是单纯从概念、重要性等方面加以论述,按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总体框架的系统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横向以及纵向系统性衔接的改革措施、德育衔接的机制建设、评价体系等仍然有较大的空间吸引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JOSSY.BASS. Carnegie Foundation of Teaching Advancement. San Francisco, 1977: 164
[2]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一比京:华夏出版社,2005:25-27
[3]纽曼人学的理想.何曙荣,顾建新,徐辉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JOSEGH BEN.DAVID. Center of learnin. New York.McGraw-Hi(1 Book Company, 1977 RIC目ARD HOFSTADTER, WILSON Smith. A Documentary Hist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
[5]SUSAN GILLESPIE. Opening Minds. The International Liberal Education Movement. World Policy Journal Press, 2002: 79-89
[6]LEVINE A. A 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anFrancisco: Jossy-Pub-lishers, 1977: 544
[7]WILSON.J. The Assessment of Morality. Windsor: Nfer-Nelson Publishing, 1973 DURKHEIM E. Sociology and Philosophy. Glencoe(III): Free Press, 1953: 35
[8]GERTH H H, MILLS C W.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 Routfedge and Began Paul, 1948
摘要 4-5
Abstract 5
第1章 绪论 8-13
1.1 问题提出 8-9
1.2 研究意义 9-10
1.2.1 理论意义 9
1.2.2 实践意义 9-10
1.3 思路和方法 10-12
1.3.1 整体思路 10-11
1.3.2 研究方法 11-12
1.4 本章小结 12-13
第2章 学校德育衔接的基本理论 13-20
2.1 学校德育的涵义 13-15
2.1.1 澄清"德育"概念的必要性 13
2.1.2 "德育"概念的界定 13-15
2.2 学校德育衔接的一般理论 15-19
2.2.1 学校德育衔接的理论依据 15-17
2.2.2 学校德育衔接的必要性 17
2.2.3 学校德育衔接的涵义 17-18
2.2.4 学校德育衔接的特性 18-19
2.3 本章小结 19-20
第3章 目前学校德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8
3.1 学校德育目标的衔接问题 20-21
3.2 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问题 21-23
3.3 学校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衔接问题 23-25
3.4 学校德育管理的衔接问题 25
3.5 学校德育评价体系的衔接问题 25-27
3.6 本章小结 27-28
第4章 学校德育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8-31
4.1 应试教育体制在根本上制约着学校德育衔接的实效性 28
4.2 对道德形成滞后性的忽视造成德育时间上的不衔接 28-29
4.3 德育主体的各自为政直接制约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开展 29
4.4 学校德育衔接缺少必要的长效机制 29-30
4.5 多种德育差异造成德育衔接受阻 30
4.6 本章小结 30-31
第5章 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解决途径 31-35
5.1 解决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德育地位 31
5.2 注重学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搭建衔接交流平台 31
5.3 做好学校德育在目标上的衔接 31-32
5.4 做好学校德育在内容上的衔接 32-33
5.5 做好学校德育在形式和方法上的衔接 33
5.6 建立大、中、小学的德育衔接机制 33-34
5.7 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34
5.8 本章小结 34-35
结论 35-36
参考文献 36-3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39-40
致谢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