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研究--基于武汉地区高校调查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87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来已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毛泽东主席的号召下,全国范围内的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揭开了新中国志愿服务行动的序幕①。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放到了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正要的位置,“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广州、深圳等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将内地“学雷锋”活动与香港、澳门地区的“义工组织”相互学习借鉴,开启了我国志愿服务的新局面。1994年中国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之际江泽民指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是大有希望的事业”②,是对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不仅活跃在抗击“非典”疫情、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事件中,而且还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着中国志愿者的风貌,胡锦涛同志充分肯定青年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和国家对外友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途径和舞台”。
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习近平寄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青年大学生们继续秉承和发扬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③。2014 年,南京青奥会前夕,习近平在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回信中勉励他们要做台前幕后、迎来送往和默默值守中展现自己的青春风采。2019 年 1 月 17 日,习近平在天津考察调研时,走进了我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天津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服务队,在参观社区志愿服务展馆时称赞志愿者们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①。习近平高度肯定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十分重视在青少年群体中培育志愿精神,勉励青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

1.2 研究意义
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志愿精神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都有着积极作用。

1.2.1 理论意义
首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志愿精神研究的内容。当前志愿活动发展迅速,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进度较为滞后,本文立足于对当前武汉高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状况的调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现阶段青年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大的社会环境,把握志愿精神培育工作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机制,拓展志愿精神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
其次,有利于充实和丰富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理论。志愿精神与人生价值在内涵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加强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探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引领,从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相关的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最后,对志愿精神培育现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与志愿精神相关的理论,也能够深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等,志愿精神相关教育可以很好地穿插于各个环节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抓手,进一步完善内容体系。

.........................


2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内涵及其价值

2.1 大学生志愿精神是什么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前提是要先明确什么是志愿精神、什么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只有将相关概念界定清楚了,才能从实质上去把握什么是志愿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
2.1.1 志愿精神
志愿精神是由“志愿”和“精神”共同构成,且“志愿”将这种精神具体到了一个领域,因此解码志愿精神的关键就在于何为“志愿”。何为“志愿”?“志愿”可分为“志”和“愿”。《辞海》将“志”解释为(1)志向、意志;(2)立志;(3)通“帜”;(4)纪传体史书的组成部分;(5)地理方域类史书书名;(6)其他史书书名。“愿”解释为(1)愿望、心愿;(2)愿意、情愿;(3)希望;(4)愿心;(5)倾慕;(6)思念貌。而“志愿”则为(1)志向、意愿;(2)出于自愿①。何为“精神”?国学大师张岱年认为“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作用之义”②,《辞海》将其定义为(1)与“物质”相对。在唯物主义中常与“意识”一词作为同义概念,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方面;(2)犹神志、心神;(3)犹精力、活力;(4)神采、韵味;(5)内容实质③。
可见,“志愿”的核心含义是志愿主体的一种主动且坚定的思想意识,具有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文将“志愿精神”概括为:志愿主体(个人或群体)按照其自由意志,以及对美好生活和和谐社会的追求,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主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传递真善美的自觉意识。
......................

2.2 志愿精神的价值内涵及构成要素
法国学者埃米尔·杜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中指出,人类在个人与社会中往往面临着两种价值选择:“一种只属于我们个人,即包含了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另一种则是全社会所共有的”①,前者是指个人人格,后者是社会集体,志愿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亦是如此。志愿精神既包含着个人价值,即提高个体道德水平,促进个人成长,实现人生价值;也蕴含着社会价值——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2.1 社会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并且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友善的社会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精神文明方面,这就需要强大的志愿精神作为价值引领,引导人们互帮互助,迈向美好生活。
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代中国,人们的公民意识随之觉醒,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一种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导向,要求志愿者们对社会公共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之中,缔结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社会公民在践行志愿精神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之中,进一步明确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价值选择,提升价值判断能力,增进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这种以担负社会责任感为鲜明特征的志愿活动体现了志愿者们的公共服务意识,是一种理性且崇高的价值选择,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高度统一,积极践行志愿精神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也是对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同时,践行志愿精神的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广泛参及同心同向的奉献,有利于提高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加深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当前自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可以在社会范围内更加广泛地传播,被更多人所知晓,进一步营造了志愿活动氛围,在传递了主流价值观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

3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20
3.1 调查方案与数据统计····································20
3.1.1 调查样本·························20
3.1.2 调查内容························20
4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归因分析·······························40
4.1 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绩·································40
4.1.1 志愿文化的培育增强了国家的软实力······························40
4.1.2 志愿组织及其活动促进了社会和谐·····························40
5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改进策略·················································49
5.1 强化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同与践行·······································49
5.1.1 深化认识,端正志愿行为动机··································49
5.1.2 知行合一,积极投身志愿活动·······························50

5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改进策略

5.1 强化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同与践行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工作还得从强化大学生自身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做起,只有当大学生们接受并认同了志愿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追求,才能够更好地外化为自身行动,在践行志愿精神的过程中去陶冶情操,培育优良人格。
5.1.1 深化认识,端正志愿行为动机
志愿精神是个人不以功利为目的和不受法律强制,而是出于内心自由,不求个人回报,自觉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立足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精神形式①。志愿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是志愿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己与利他辨证统一的伦理体系。我们在对其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应不断深化对其内涵的认知,端正行为动机,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精神的实践之中去。
一方面,各大高校应该开设志愿精神专业课程。教育部早在 2009 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就指出,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安排适当课时讲授相关内容②。高校可以将志愿精神相关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采用体验式教学,让有志愿活动经验的老师或优秀学生代表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志愿精神。同时,高校也可以开设志愿精神相关的公选课并赋予相应的学分,以此加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重视程度,将志愿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理论学习方面加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志愿观。同时,我们应扩大志愿活动的延申性,当前多数大学生志愿活动仅仅是停留在活动层次,服务活动结束就意味着整个志愿活动的结束,缺乏总结交流的机会平台。我们应组织学生们在活动结束后以撰写心得、讨论交流、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能
.......................

6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