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理想,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中国的消除贫困行动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 11 月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2013 年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反贫困进程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迎来了与贫困作战的新一轮浪潮。2015 年 10 月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把过去提出的“扶贫攻坚”改为“脱贫攻坚”。以 2015 年 11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标志,“脱贫攻坚”替代过去的“扶贫攻坚”,成为我国这一轮扶贫开发的标准提法和规范提法。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冲刺期,面对有些脱贫政策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党的十九大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更加明确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部力量,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更加有力的脱贫思想的指导下,在全党全社会的继续共同努力下,截止到2017 年年末,中国贫困人口已减少至 3046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3.1%,年均减贫超过1000 万人,贫困地区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均超过 10%,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①2018 年农村贫困贫困人口减少 1386 万,易地扶贫搬迁 280 万人。各地还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脱贫攻坚创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制度体系,在提升扶贫对象精准度的同时提高了帮扶资金和帮扶项目的精准度,基本构建了扶贫脱贫攻坚治理新型结构。
但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国的扶贫脱贫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新的成效,可脱贫工作依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很多关于脱贫工作的制度建设的探索始终还在路上,仍有些扶贫政策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如,在帮扶资金方面,虽然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经为精准脱贫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大量资源,但仍有地区按照工作要求可享受到的资金支持有所折扣。职能交叉、资金投放分散等管理问题,使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同时,脱贫政策同农村低保、新农保以及教育救助等政策依然尚未完全有效衔接。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如果说精准扶贫是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方式的创新转变,脱贫攻坚则是新的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点与核心内容。在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截止到 2018 年 9 月,以“脱贫攻坚”为主题词,可检索到的文献有很多。以“陕西省”和“脱贫”为主题词,仅可检索到76 条结果。以“陕西省”和“脱贫攻坚”为主题词,则只可检索到 43 条结果,这些文献大多以陕西省某地区的的脱贫实践为例,或以相关报道的方式分析陕西省脱贫状况。在此主要以“脱贫攻坚”为主题词,仔细分析国内学术界专家学者们与本课题相关的探讨。主要表现在:
a. 对脱贫攻坚思想理论的研究
在脱贫攻坚思想理论的研究上国内学术界大多数基于官方表述的基础进行补充和延伸。主要有韩广富、葛一璇(2018)分别从国际背景、现实依据、理论基础等方面阐述新时代脱贫攻坚思想,并从突破口、根本之策等方面指出新时代脱贫攻坚思想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杨英杰(2017)则指出在正确理解脱贫攻坚战的脱贫攻坚思想理念时要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杨力源(2018)在分析脱贫攻坚思想时,主张从其首要特征、重要特征、鲜明特征、最本质特征上把握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思想。贾益民、张灯(2018)要求从发展生产力、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等方面理解并落实脱贫攻坚思想理念。另外,张菊香(2017)则从脱贫攻坚战略思想的地位上指出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思想的新境界,是从多个维度创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b. 对脱贫攻坚中现实问题的研究
自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此,国内学术界也从以下方面对脱贫攻坚中的现实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与讨论。
①对脱贫攻坚中精准识别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方法上、目标偏离和瞄准失败等问题上。汪磊、伍国勇(2016)通过梳理 6 省区的贫困人口识别方法,指出现有识别方法在信息获取、总量规模和识别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对此还从整合多维数据、推广定量法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朱梦冰、李实(2017)指出目前单一收入标准与多维识别标准下出现的低保政策执行结果是不一致的,多维贫困的考虑影响着低保户的识别。按照多维贫困的标准,即使低保瞄准率有所提高,仍有超过一半以上多维贫困的人群,应该得到却没有得到低保救助。原贺贺(2018)提出由于受政绩观、国家授权、溢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基层政府在贫困识别过程中的实践逻辑也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扶贫资源。温丽、乔飞宇(2017)强调在帮扶工作中,制度、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都在挑战着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但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健全不仅是使扶贫对象精准识别陷入困境的根源,也造成技术层面的疏漏和思想层面的背离。在此他们提出明确程序、改革标准、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是使扶贫对象精准走出困境的实践路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视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初次提出的。他强调扶贫不可有好高骛远的目标也不可空喊口号。2013 年 12 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要实行精准扶贫推进扶贫开发。由此,精准扶贫成为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在此,主要从构成精准扶贫的对象内涵、资源内涵、主体内涵、目标内涵、方法内涵、过程内涵及宏观内涵上分析精准扶贫的概念。
精准扶贫的对象内涵主要为要对被帮扶的范围、贫困程度以及致贫原由等精准识别,即准确确定被援助者。做到此点,首先要有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识别标准和规范,并提高帮扶对象的主动性,提高其参与度。其次在识别过程中要防止主客观的排斥及区域排斥。此外,还要注意道德标准和尺度在识别中的抑制作用。在资源内涵上,指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帮扶资源。即要根据被帮助者的状况实行有效配置,有重点有目的的提供援助资源。既不配置资源过度也不配置资源不足。在对帮扶资源的利用中也要保证其充分准确的发挥功能。在主体内涵上主要为其主体要达到正确定位、合理配备组合及权责对等。在实际的帮扶工作划分中,各个扶贫主体要正确定位自身,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在扶贫工作进行时,积极加强与被帮助者的联系。另外在相关事权与财权上能够实现基本对等。在目标内涵上包括三个层次: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其短期目标即到 2020 年全部贫困人口脱离绝对贫困,这是实现帮扶对象稳定脱贫的必要前提。中期目标是在前一目标实现的根基上,不断稳固扶贫成绩,防止恢复贫困。长期目标即在消除贫困后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脱贫。这三个目标是层层递进,相互推动的。其中短期目标的落实在社会前进道路上是有标志性意义的。在方法内涵上即要求在帮扶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法和管理方法务必科学和精确。在帮扶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手法,要达到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帮扶对象的识别精度,也要助于减少识别成本。其次,所积极采用的科学的生产技术,能够协助帮扶对象处理生产发展所要的重点技术难题,帮其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其摆脱穷困的可行能力。在过程内涵上即要把精准的思想、内容等反映在帮扶全程中。准确识别、精准帮扶、有效管理及精准考核这一连贯历程是其过程内涵的具体体现。其中,精准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督促相关政府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点,并根据相关扶贫效果分派扶贫资源、改善干部管理等。
.............................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对贫困的论述可看做一种贫困结构论①,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制度造成贫困。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前半叶,资本家的暴富和工人的贫困相伴而生。在怎样对待工人贫困的问题上,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基本仍是站在富人的立场上,更多的研究仍是侧重于如何让富人更富。马克思的制度贫困理论,则是从穷人的视角出发,分析怎样让穷人脱贫致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财产关系即法律上的生产关系,包含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产品的分配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下,工人一无所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工人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生产的全部产品中,工人也仅能得到微薄存续生命的东西。生产关系,具体说财产关系是工人贫困的根源。
由此可以看出在分析贫困的根源时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上进行。指出资本家以财产所有权的形式剥夺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的相对过剩人口,使有利于资本家的未就业人群始终存于社会中,最终引致贫困的持续性和必然性。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的环境中,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剥夺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由于相对和绝对贫困的存在,故马克思主义认为,贫困问题的完全解决只有通过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
2.2.2 生活质量及其提升理论
生活质量是相对于基本生存维持而言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意味着人们不仅能在基本生存的维持上得到满足,在健康、心理以及交往等生存状态等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对该问题的探讨最初源于西方国家,对它的不断了解也是紧随着人们生存状况的改变和福利认识的变化。对于生活质量的内涵,不同学者至今仍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从主客观生活质量连接的角度全面描述该定义;有的学者从更具体的角度如健康、物质福利、安全需要、文化等某一方面指出生活质量的提升。霍华德·格伦内斯认为,生活质量的测度和保证是查验社会政策重要的标尺。阿玛蒂亚·森则创新性地提出应将人的“可行能力”提升纳入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扶贫政策的提升和改进贫困者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各国的关注。2003 年联合国《消除人类贫困的全球公约》指出,要使被帮扶者过上体面的生活。至此总的来看,对生活质量的内涵及指标系统的测量和评估,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思路,但生活质量概念在构建和完善社会福利尤为在扶贫政策中已具有了不可忽略的价值。
................................
3.1 陕西省脱贫攻坚的概况.................................. 15
3.1.1 陕西省经济社会概况及贫困状况................................ 15
3.1.2 陕西省脱贫攻坚中的管理体制................................... 16
4 陕西省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分析.............................................. 23
4.1 剩余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 23
4.1.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均衡..................................... 23
4.1.2 贫困人口主体性依然缺失.............................. 24
5 陕西省脱贫攻坚的对策分析............................................ 35
5.1 强化贫困地区帮扶力度....................................... 35
5.1.1 巩固脱贫基础设施支撑....................................... 35
5.1.2 激发贫困人口主体能力....................................... 36
5 陕西省脱贫攻坚的对策分析
5.1 强化贫困地区帮扶力度
5.1.1 巩固脱贫基础设施支撑
推动陕西打赢脱贫攻坚战,仍要将更多的战略部署聚焦在贫困地区,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支持力度。
优先解决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道路仍不畅通的问题。积极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加强贫困地道路的硬化,打通道路建设“毛细血管”,全力实现村内道路通行无阻。可探索把 PPP 模式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中,撬动更多资本参与改建乡村设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结对帮扶、包村包项目等形式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充足。出台山区、浅丘、平坝不同区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区补助标准。可允许地方政府按照省下达年度计划先行筹措道路建设资金、竣工验收核准后给予补助的方式落实道路基础项目建设,力促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道路脱贫项目早开工、早落地。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建力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用水工程建设,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灌溉用渠道及其田间建筑物建设,包括修建灌溉用水沟道、农田排涝排水站及抗旱用水源设施的改设,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水利。一些设施完成后,还应对其养护予以经常性的资金支持,满足耕地灌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等,为农业生产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整改连片土地,使之改成可水浇、可机械耕作的平地。根据当地实际,大力引进、推广适用于当地地形的农业机械和现代化农业设备。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