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1 世纪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环境新变化
一、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力转移
网络空间领域的权力转移是国际权力转移的具体体现。信息革命浪潮兴起和知识经济出现之后,财富的产生更多地源于知识的进步,而不是完全依赖劳动、资源和资本数量的增多及规模的扩大,更不是依靠赤裸裸的掠夺。在这样的情势下,技术成为一种核心权力。网络空间作为新技术的典型代表,其发展趋势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倾斜,由主权国家向非国家行为体分散。
(一)网络空间权力的国家间转移
截止 2018 年底,51.2%的个人,即 39 亿人都在使用互联网。这次数字统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首次过半。尽管发展中国家使用互联网人数的比例仅为 45%,低于发达国家 80%的使用比例,但发展中国家一定是未来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指数(IDI)是一项集 11 种指标为一项基准值的综合指数,旨在监测和比较不同国家间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情况。图 1.1 是国际电联《衡量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内容提要)2015》中关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在 2010-2015 年间的发展情况分析。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排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是 2010-2015 这五年来指标增长最快的群体。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伴随着是网络空间权力的增长,随着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网络空间领域的国际权力将会不断向其发生转移。
.........................
二、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安全挑战
随着互联网使用群体的逐渐扩大,与之伴随产生的是日益凸显的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网络空间安全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它日益困扰着相互联系的各个国家,成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主要议题之一。网络空间领域的网络战、网络犯罪和网络间谍挑战着主权国家的国家安全,因而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网络安全与防御的战略文件,
网络空间治理已经成为国际治理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空间挑战国际安全
网络空间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提供了前所未有、不可替代的便利,使社会离不开它。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拒绝使用网络空间并为这一选择付出代价——孤立和效率低下,要么充分享受无限的利益,充分认识到除非我们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否则他的失败可能是灾难性的。网络空间是一个遍布社会各个领域的空间,也是一个存在潜在冲突的媒介,因其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它的安全性对各国政府都有着绝对重要的意义。
..........................
第二章 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的分析
一、“多利益攸关方”治理模式
“多利益攸关方”倡导所有涉及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者都参与治理,这些参与者不仅包括国家,还包括许多非国家行为者,如民间社会团体、私营部门和媒体的代表,以及管理网络空间通信的其他行为者。这种治理模式一直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所倡导,支持国宣称在理想的状态下,利益相关者不仅能制定和规范网络空间领域的标准,而且还能制定对违规行为的惩罚规则。如果我们对此加以研究,就会知道“多利益攸关方”模式不过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试图继续掌控网络空间领域的主导权所构建的理论,参与治理的社会团体、私营部门也并不能以公正的态度实现互联网公平发展。
信息技术起源于美国,因而美国在当今的网络空间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20 世纪末,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届时美国政府建立了非营利性国际组织 ICANN,并声称该组织为非营利性机构。然而,美国政府能够通过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与 ICANN 之间签订的协议来控制该组织。上文我们论述到美国是“多利益攸关方”坚定的支持者,并反对政府在网络空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便看到了其言行的相悖。负责互联网号码分配是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最显著的功能之一,主要是负责(IP)的分配,管理域名系统和根服务器系统。ICANN 不仅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的运营机构,而且还参与制定一系列与国家主权问题有关的政策。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的是呈树型结构的域名解析系统,13 台“根服务器”在该系统的顶端位置,而美国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2016 年 10 月 1 日,ICANN 与 NTIA 之间的合同到期,尽管美国政府声称放弃了对网络域名系统的控制权,但实际主导权依然在美国政府手中。
...............................
二、“多边主义”治理模式
有关传统领域的国家主权概念出现了数个世纪,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西欧各国便开始了探索近代的主权概念。《斯坦福百科全书(2010)》中将“主权”定义为“领土内的最高权威”。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即为拥有主权。首先,在其他政府正式承认主权的意义上,它必须具有“正式”或“技术”主权,这被称为法律上的主权。第二,它必须对一个领土具有实际控制权和管辖权,这被称为事实上的主权。1在《毛泽东选集大辞典》中“主权”被论述为:一国固有的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持独立自主、不受他国干涉或限制的最高权力。2通过引用上述国内外对主权的认识,我们看到即使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对于传统“主权”观念的理解也相差无几。越来越多的文献深入探讨了网络空间治理的各国领域,但任何试图解开网络空间治理复杂性的模式都不能忽视主权的概念。毕竟,国家主权被视为国际秩序的基石之一,联合国的基础是主权平等原则。主权意味着在一个独特的领土实体内的权威,同时也是国际体系成员身份的认可。
“多边主义”模式与“多利益攸关方”模式最大的区别之处在于前者将“国家主权”的概念引入到网络空间领域。“多边主义”模式的支持国主张国际网络空间的治理应当遵循传统的主权观念,即国家对其领土和国内事务拥有主权,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别国的内政。“多边主义”模式受到新兴大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许多国际组织也在践行“多边主义”模式。
国际电联已是首屈一指的全球性论坛,参与方可就影响行业未来方向的广泛问题共同努力、达成共识,目前拥有 193 个成员国和 700 多家私营部门实体和学术机构。3尽管国际电联在其成员中列出了 700 多家私营部门实体和学术机构,但它并不被视为“多利益攸关方”模式的良好范例。原因是只有参加全权代表大会并投票的 193 个成员国才能决定该组织的未来政策。因此,国际电联是一个支持“多边主义”的组织机构,
因为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制定政策。双边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主要在互联网大国间进行,主要的双边关系有中美、中俄、美俄等。虽然双边合作获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合作具有局限性,呈现不连续的特征。中美双方于 2013 年针对网络空间问题举行了正式的双边对话,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在 2014 年 5 月由于双方产生了网络问题的摩擦,对话便中断了。在 2015 年夏季的双边战略与对话中,双方又开始就网络空间问题展开了磋商,而且 2015 年 9 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习-奥峰会的成果清单中,关于推动解决这一问题的初步共识占据显要位置。1通过双边的对话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双边对话不存在制度性的约束,随时可能因为双方的摩擦而中断。
.................................
第三章 构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基本路径................................ 33
一、树立网络空间合作共赢的理念.........................................33二、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发展......................................35
三、明确网络空间治理的原则与目标....................................37
四、构建以规则为基础的网络空间治理秩序................................38
第三章 构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基本路径
一、树立网络空间合作共赢的理念
理念是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范畴。柏拉图把理念理解为理智的对象,马克思和列宁对它进行唯物主义改造,把理念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统一颠倒为人的认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符合;并批判吸收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发展模式以及真理性等思想。1人类社会是在合作中与困难进行斗争而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领域,因而网络空间应当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和军事战略威慑思维。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大国最好的选择是合作并制定新的行为规则、规范和标准,并以此建立新的治理秩序。权力在国际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体系的多极化结构是权力分配的结果。网络空间的国际秩序变化意味着国际结构的变化,以及权力的竞争。国际政治是无政府主义的,规则对国际社会很重要,因为它代表了国际政治的基本规范原则。
.............................
结论
伴随着国际权力的转移,网络空间领域的权力结构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国际组织的发展为网络空间多主体治理提供了基础。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挑战着国际治理的有效性,而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治理制度的碎片化更加剧了治理的难度。各国在关键原则上还没有取得广泛共识,在治理主体上也各有侧重。这一系列在21 世纪发生的重大变化,深刻考验着国际社会的治理能力,同时也呼唤一条能够取得广泛共识的治理路径。
自“棱镜门”事件以来,美国虽然声称放弃了对数字域名分配权的控制,但其仍然握有网络空间领域的主导权,网络空间的共治原则依然任重而道远。美国所支持的“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其本质还是由美国主导网络空间的治理,只不过由美国政府换成了美国所影响的智库学者、私营公司、和国际组织。为了避免“棱镜门”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避免由单极治理模式所带来的弊端,限制任何大国对网络空间事务的垄断,建立公平透明的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构建共识广泛的治理体系。新时期,中国提出了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方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模式是“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和“多边主义”模式之外第三条路径,也是共识度最高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
21 世纪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构建路径要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国际社会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任何的零和博弈思维,霸权主义行为都无助于网络空间的有效治理。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发展,要加强在打击网络空间恐怖主义和网络空间犯罪等领域的合作,还要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网络空间发展,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要明确网络空间治理的原则与目标,要以主权国家为治理核心,以联合国为治理框架,
充分采纳其他行为体对网络空间治理的意见,真正做到网络空间的共治原则。以国际法为核心,构建能够获得其他国家适用的国际治理规则,进一步发挥联合国、国家等各国际行为体的作用,构建 21 世纪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