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91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本文以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为出发点,以抗其形成、发展、内容、方法、特点、价值为阐述路径,得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开展该类型教育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深入探究这一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动员思想的共同点来予以把握,这样有利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的角度深化政治动员研究,也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领域,进而提升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动员的共性之处。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 就是 指一 定阶 级和集 团 为 了 实 现自身 的 政 治目 的 而 对其 他 人 施 加有 计 划的思想影响,进而实践的一种活动。江泽民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就是群众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宣传,教育指引和提高群众的一项工作。”因此,从现实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即动员一定的群众,为了进一步实现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的一项工作。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政治动员功能,政治动员是以政治为前提开展的动员活动,通过政治动员能够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与力量,也是通过思想认识的统一,来协调成员行动,整合相关资源。从本质上而言,政治动员主要是为了唤醒民众参与政治的过程,也是发动群众的过程,其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同之处。
(2)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动员研究对象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解决社会中思想意识与具体行为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因此,通过对思想和行为的研究就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主要任务。政治动员能够解决人们从思想到行为的一系列问题,是统一认识,并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过程。任何的实践都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也都离不开广泛的政治动员。因此,政治动员思想无可厚非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3)从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角度出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一方面,抗战阶段的情况复杂,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并产生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动员思想的理论,这些理论究其根本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发展了政治动员思想的同时,更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通过实践而来,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同样如此。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等具体方法,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从而融入抗日战争浪潮之中。两者都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出发,通过实践从而达到目的。
.......................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长久以来,西方学者少有对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进行研究,也很难发现有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所进行的研究。个别 观点 只是 零散 的见于 中 国 共 产 党在抗 战 期 间迅 速 壮 大和 中 国 革 命取 胜 原因分析的一些著作当中,其观点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农民民族主义理论。这种观点出现在查莫斯·约翰逊的《农民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权利》一书中,书中观点认为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侵略的过程中,强化了农民的民族意识,加强了农民政治参与度;其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革命和战争过程中得到了多数农民的强有力支持。这种观点出现在马克·赛尔登的《革命中国的延安道路》中,他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方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壮大了自身力量;其三是强调中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这种观点在詹姆斯·哈里森的《夺取权力的长征——中共党史》一书中得以体现,书中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组织构成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

2 政治动员的理论分析

2.1 政治动员的内涵分析分析
政治动员的相关概念,首先搞清楚“动员”和“政治动员”的异同。政治动员作为从政治角度出发的动员方式,是“动员”的延伸,也是“动员”在发展过程中更为集中的一种表现。
2.1.1 动员
“ 动 员” 一 词最 早追 溯 于德 文 的 “Mobilmoahung” , 后逐 渐发 展 至法 文“mobilisation”,并引用至英文“molilization”。“动员”一词原本是军事领域的一个术语,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于“动员”的定义是“国家陷入战争或者其他危难时,集合武装组织开展军事斗争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动员”一词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动员”主要是指两个方面:(1)从战争角度而言,国家调动武装力量进行备战,国家所有部门提供战斗所需的物质工作;(2)发动个人或集体参加某项活动。从字面上可以发现,前者表达的意思较为单一,其更侧重于军事领域;而后者表述较为宽广,其倾向的领域也比较广泛。随着“动员”一词的普遍采用和延伸,逐渐出现了“政治动员”这一概念。
2.2.2政治动员
“政治动员”作为“动员”一词的延伸,主要基于政治为视角,对动员活动进行描述。“政治动员”是通过描述政治权威对公众行为的干预和影响,来诠释上层如何对下层的进行引导。同时,在政治动员的过程中,呈现出国家与公民、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管制边界、公共治理等政治学问题。在我国,“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从概念角度而言有所类同,但“政治动员”的概念和政党政治联系更为密切。从专业领域来看,政治学界已经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分析,并给出了一定的看法。在国外,汤森和沃马特对“政治动员”给出的定义是:“为了获取资源从而为政治权威服务的过程”。在我们国内,“政治动员”这个词在《中国小百科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把一些政治主体就好比政党、政治集团等等,为了聚集其力量,从而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而进行的关于政治的宣传和政治的鼓动等等一类行为”。
......................
3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1
3.1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形成背景...................... 11
3.1.1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1
3.1.2 民众一心抗日的强烈愿望............................. 12
4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内容和方法...........................20
4.1 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主要内容........................ 20
4.1.1 讲清抗战目的,唤醒民众觉悟...................... 20
4.1.2 进行宣传教育,激发民众热情............................ 20
5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特点和价值......................30
5.1 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的主要特点........................... 30
5.1.1 政治动员思想的丰富性....................30
5.1.2 政治动员思想的两重性...............................30

6 抗 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重视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具备阶级性与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事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提供服务,所以,当无产阶级额的中心任务出现变化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也会随之变化,换句话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会随着无产阶级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变化而变化。但是我们站在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发现,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宗旨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坚持一切工作的领导只能是无产阶级思想,进而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服务于人民群众。毛泽东曾经说过:“若想掌握一切领导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思想领导。”因为“农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斗争的过程中会受到落后思想的阻碍,因此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去对他们进行教育,不断与自己的缺陷与认识错误做斗争,使得他们最终能够摆脱阻碍因素不断前进。”毛泽东深刻发现基层群众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动员的过程中不断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战线的一致,最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7 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