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95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本研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南,以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为支撑,具体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果说思想文化领域有什么鲜明特色的话,那一定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弘扬。之所以呈现出这个特点,并非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生的自觉自信,而是相反。过去一百多年来,在中华民族 “救亡压倒启蒙”的前提下,我们多次急于摆脱传统的束缚,20 世纪初期的“全盘西化”如此,半个世纪之后的过激做法也是如此,但最终我们并未突破历史传递的传统文化隧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不但离不开传统,反而应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创造与发展。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传统的产物,生活在传统中的人在不经意间成为传统的继承者、守护者与传递者。以个人之力或短暂时期来改变传统,谈何容易!

正如庞朴先生所说,“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传统文化固然有“两种文化”,即优秀与落后的成份,但如果不加区别的以倒脏水的方式把孩子也倒掉,岂非痛哉!曾经对传统的不屑一顾、妄加指责、肆意批判,使我们经受了惩罚。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信仰迷失、价值错乱、道德滑坡、丛林法则等诸多现象,追根究底地分析,不正是没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继承下来的后果吗?就像人的成长需要不断积淀才能塑造出完整的人格一样,一个民族的发展要想步履坚实、越走越远,也必须不忘初心,从长期的历史传统中汲取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硬性与传统割裂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深的伤害。

“归根到底,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①。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人生活的环境,是我们文化身份的重要赋予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凝聚全体中国人的价值共识,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就必须重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实践活动,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没有对话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说的传统主要是那些活在人们生活中的传统,我们所要弘扬的传统也是那些经久不息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它们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文化乡愁所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

1.2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判断,思想教育工作曾一度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束手无策。经过冲突、迷茫、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影响思想政治实效的主要原因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过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教育(主要是教育形式单调),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人既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更是文化的产物,没有文化就谈不上人的存在与发展。文化与人的关系如春风骀荡草木,如影随形,虽日用而不知。实际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强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今天,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观更是离不开“老祖宗”。于是,伴随着“国学热”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为学者重视,成果也开始涌现。
根据文献收集,近三十来,有关传统文化开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专著主要有:邓球柏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沈壮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李英华的《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顾友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宋元林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李程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张小敏的《古今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等。
同时,作为学界热点问题,2012 年之后,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相关博士论文主要有:王景云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吴广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3)李霞的《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中南大学,2013)、李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文化自觉》(东北师范大学,2015)等 20 余篇。这些博士论文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情势下的的深刻反思。他们以文化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着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很有启发性。
..........................

2 以文化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度

2.1 传统文化与人的存在
2.1.1 文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在文化研究领域,争论最多的可能就是文化的概念了。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关于文化的概念有几百种之多。总体上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也称“大文化”,主要从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区别来界定,内容非常丰富,“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①,可以说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由于文化涵盖的广泛性,根据其内容分类,有学者持“物质、精神”或“实用性文化、理想性文化”二分说。王南湜认为,“实用性文化的功能是直接赋予现实的经济、政治活动以意义,肯定某些活动方式,否定某些活动方式,从而将人的现实活动纳入到某种规范之中”②。但由于各种制约,人类活动总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面对这些局限,有智慧的人类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总会试图超越现实性的存在,从而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性目标,“理想性文化就是试图赋予人类生活一种终极意义的文化活动,有限性与超越性,这是两个层面的文化的根本性不同”③。有的持“物质、制度、精神”三层说,许嘉璐认为要把握文化,首先将它条理化,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表层文化(物质文化)、中层文化(制度文化)、底层文化(哲学文化)④。有的持“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层说。当然,也有其他的分类,比如孙家正在其《文化与人生》的演讲中认为,文化一般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伦理道德和信仰价值观⑤。

狭义的文化,“不包括物质创造及其成果,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故而又称为‘小文化’”。①本研究所用“文化”系“小文化”之说,即相对于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结构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过程中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心理、思维方式等。在文化的诸多层次之中,精神上的文化对人类的生活来说才具有根本上的意义。文化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和流变过程。随着人类由蒙昧期进入文明期,文化逐渐有了过去和现在的区分,特别是在历史长河中,那些体现过去时代性的文化被称为传统文化。而每个民族文化中都存在一些反映自我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的精神成份,我们称之为传统文化。本文所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包括近代之前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的革命传统文化,并以前者为主要内容。

..............................

2.2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以德性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鲜明的教育特色,这些内容要在后面作为一个章节探讨。在此,主要阐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三个基本性问题:人性、主体性与信仰性。人性是对人自身进行认识的根本性问题,也是进行理论推演的前提,对人性善恶的不同回答会形成大相径庭的教育理论架构。如果说人性是基于人本身来理解人的话,主体性则是基于人与客体的互动关系来认识人。进一步来看,具有主体性的人之所以能够与客体形成互动,是因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意志和品格,而这些精神活动最深层次的体现则为信仰。信仰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追求终极价值、建构有意义生活的最高精神指引。因此,这三个方面是传统文化开展“以文化人”的根本,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与方法,属于前置性的问题。
2.2.1 传统文化中的人性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础”①。儒家最早关注了人性,提出了性善性恶的理论预设。这里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人性问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关注,才有各种各样的人性观点?难道西周之前就没有对人性的思考吗?对此回答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转向问题。西周之前,人们更多信奉的是天,西周之后,天的至高无上地位逐渐被人所取代,统治者开始强调礼乐教化的作用。随着西周的衰落,各种僭越礼制的行为带来了社会混乱,如何恢复和谐稳定的秩序,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社会治乱的根由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何作为,这就涉及到了人的根本性问题。

于是,早期的儒家就开始从根本上——人性上来思考人的问题了。这种对人性的思考,是他们教育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先天的人性是相近的,没有太大差别,由于受到的影响不一样,因而产生了很大差别。先天人性到底在什么样的维度上是相近的?是恶的,还是善的?孔子并没有说明。有人通过《论语》中的有关论述,认为孔子是性善论,也有人认为孔孟思想极为一致,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发扬者,鲜明提出了性善论,应是继承了孔子关于人性的看法。理论上的争论我们暂且不管,值得关注的是,“习相远”是开展人的教育的根据。这就如子夏在与孔子讨论诗经上说的话“巧笑倩兮??,素以为绚兮”时,孔子说的“绘事后素”。“绘事后素”就如同在白纸上作画,这就是教育。

............................

3 价值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向度 ................................. 46
3.1 传统的“扬”与“弃”:若干国家的考察 ........................... 46
3.2 思想政治教育与近代以来的文化挑战........................ 59
3.3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选择........................... 65
4 文化自觉: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审视 ....................... 73
4.1 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73
4.2 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77
4.3 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83
5 涵养培育: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91
5.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2
5.2 红色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0
5.3 用传统文化心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105

5 涵养培育: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1.1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有多个层级结构,一般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

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以“无形之手”影响着人类的传承与发展,在代际传递中,同一共同体的精神文化逐渐积淀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也是核心价值观发展确立的过程。在一个社会中,由于经济基础的多样化和不同群体的差别,必定存在着各不相同的价值诉求。这些价值诉求实际上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包括美与丑、对与错、好与坏等诸种观念。毫无疑问,这些观念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能每个人的观念都会成为社会上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个体意识趋同的结果。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类的意识逐步发展成理解的共识。比如对合作的认识,作为自然之子的个人由于天生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于是就会谋求合作。“合作”观念是所有人都持有观念,这个观念在各个文化的早期就确立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价值观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趋同,但因为有了国家、有了社会,价值观念就不可能是自发的产物了。同一传统文化下的民族为了更为长远的发展,必定会对社会上共生性的价值观念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筛选。同样这种筛选不可能是想筛成啥样就是啥样,因为文化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观念会深刻而又长久的发挥作用,这被文化学研究者称作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集体有意识”,只是这种意识变成了日用而不知的习惯罢了。
.........................

7 结论
本文把传统文化的开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为统一论题来研究主要基于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是传统的产物。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回避传统文化,反而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回到“人”的重要进路。基于此,论文的基本立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基础之上。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或拿传统资源进行嫁接拼装,而是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运用两分法辩证思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机融合,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在此过程中,要特别以下几点: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