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践行“四个统一”师德观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94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围绕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这一主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四个统一”师德观的基础理论、教育价值、理论基础,掣肘要素以及实现路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究,对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回应,以期通过挖掘这四个统一实现的路径和方法,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年 3 月,这一思想载入宪法。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新意盎然的时代。它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的基本需求到强起来、壮起来的民族愿望已经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片光明;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在当代不断发展,加快了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步伐;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之举,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各个领域都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趋势发生极大的改变,政治领域、经济决策、民生问题、教育问题、文化创新等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树立新的发展任务,明确新的发展目标。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工程,在思想意识领域,同样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思想体系的引导,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研究习近平提出的“四个统一”师德观,探索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的新问题,探究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2016 年 12 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①在会议中习近平还提出了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四个统一”师德观,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四个统一”师德观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步骤,是高校教师开展工作的指导原则。2017 年又是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质量年(简称思政年)”,这一专项工作启动后,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和灵魂,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尤其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他们除了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专业课教师,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人生方向与道路的选择和确立方面有着更为关键的角色使命。此外,教育部思政司不时举办的各种专题宣传活动、召开的各类思想工作会议、开展的各种道德作风建设无一不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四个统一”师德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关键举措,作为新时代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呼唤,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入挖掘的新课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学术成果大多比较关注对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的研究,由于“四个统一”师德观提出的时间较短,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全面和详尽的探究。在中国知网上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以“四个统一”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献只有 364 篇,在全部学术文献中,涉及到哲学、党史、农业、电力、医学、财会等多种学科,并且在这之中,没有一篇是硕士或者博士论文,可见学界对“四个统一”师德观还没有形成专业的、深入的研究成果。而“四个统一”师德观无论就其理论价值还是现实意义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钻研的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以“四个统一”师德观为指导,才能完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基于本文的研究需要,作者对与此课题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四个统一”的概念进行整体或分别解读
概念的解读与释义是澄明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步骤,只有首先明确命题的概念,才能认识到它的功能、价值和作用。在作者搜集到的文献当中,有少数几篇是涉及到对“四个统一”概念的内涵进行解读的,如学者刘建军撰写了《论师德师风建设的“四个统一”》,提出了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①,分别对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学者杨胜才在其学术论文《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应着眼于“四个统一”》,提出坚持“四个统一”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着力点②,他还将“四个统一”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用情教书用心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务实求真守纪担责用实践上的具体规范对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期望和要求。此外,还有张慧撰写的《坚持四个统一,树立良好师德师风》中也对“四个统一”师德观的内涵进行了总结概括。吴莎撰写的《“四个统一”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对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力图通过对问题的关注挖掘“四个统一”师德观的真正内涵,提出有建设意义的师德师风完善的对策。当前学术界对“四个统一”师德观较为规范和系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上述这些,但是这些成果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要规范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行为、促使他们审视自身的问题、迎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还需要更多有价值的理论的指导。
.............................

第 2 章 习近平提出的“四个统一”师德观的理论概述

2.1“四个统一”师德观的命题界定
2.1.1“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命题界定
“四个统一”中,教书育人是排在第一位的,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它在教育事业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从整体上体现教育事业的目标和特点。学者杨克平将教书育人概括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①,习近平在 9 月 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做老师就是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②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③教书育人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教师的崇高职责。“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健康成长和个性人格的全面发展,教育应把人作为有灵性、有思维能力、有丰富情感和有自我价值追求的人。”④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作为思政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相比其他专业课教师,他们负有更重要的教书和育人的职责,“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礼记》曾讲,“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即为师者,既要教学生以“成事之理”,又要使学生明确社会的道德,使他们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运行的规律和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为高校教师,不仅要用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功底去教育和引导学生,还要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今天,教育仍可以视为教书和育人的简称。教书的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的活动,是知识和真理传递的手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教师获得职业价值的基本方式。通过教书,学生获得知识的长进,政治觉悟的提升,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文化修养的形成。但是,“教书的目的是育人,功能是育人,评价标准是育人”②,因此成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是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的,在关注知识的同时,一定通过育人这一环节,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和丰富,关注个人道德的提升。学者杨克平曾曾对此作出一段精彩论述“如果仅强调教书,不重视育人,不教学生如何做人,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是个‘危险品’。因为一个没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可能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反过来,如果只强调育人,不认真教书,学生虽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未能很好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这样的‘产品’就是个‘废品’。”③因此,育人也是高等教育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育人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潜能的挖掘、责任感的激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育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勇担重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道德感的人才,成为一个站立的、大写的人,而不是只成为具有某一领域技能的‘某种人’,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那样,“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夸美纽斯在其论著中也提出过“学校的目的应该是使人适应他的使命,即让他受到能完善人类天性的一切教育。”④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过程中育人环节的开展和育人作用的发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①,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②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

2.2“四个统一”师德观的思想实质
2.2.1 知识与美德的统一

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就是指在教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目的,教书能兼顾育人;反过来,在育人中完成教书的任务,育人要兼顾教书,二者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内在关联性。正因为相互关联,所以能在联结中实现统一。但在现实实践中,将教书和育人分离的情形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高校教师如果仅仅将自身的工作视为维持生存的手段和工具,只是将其看作是职业而不是使命,就会出现不教不育、教而不育、重教轻育等问题,这时,育人就成了游离于教书之外的过程。所谓“不教不育”是指高校教师对教书育人缺乏兴趣,消极懈怠教学活动,甚至照本宣科、随意发挥,向学生宣传和灌输错误的价值观念;所谓“教而不育”是指高校教师把上课看成是完成教学的硬任务,为了教学而教学,认为育人是干部或者辅导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对待这类工作敷衍了事;所谓“重教轻育”是指教师十分关注教学活动的进行,重视对教学规律的探究,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但却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和培育,教学活动缺乏道德向度。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教书和育人就成了此消彼长、厚此薄彼、相互断裂的两个过程,而非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真正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是主客体统一基础之上的“知识与美德的统一”。教育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虽然教书的过程看似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教育的客体表面上好像是书本和知识,但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对象最终还是学生,教师与知识的关系也直接转换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知识只是一种“介体”,充当着桥梁的作用和为育人服务的角色。因此同育人的最终结果一样,教书育人本质上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即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教书育人的统一也成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实际教育过程的进行和开展就是主客体之间联结互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苏格拉底提出重要的命题“知识即美德”,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掌握知识的人往往能够自觉地实践美德,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教书,简单地理解就是传播知识与技能,育人则指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分属不同的层面,一个是科学文化方面,一个是思想道德方面,但同向发力,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总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知识和美德的统一,是智育和德育的统一,是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的统一。真正的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既通过教书传授给了学生知识,又通过育人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因此,教书育人的统一在实践理路上是知识与美德的统一。而且,知识与美德的统一还可以视作教师职业与责任的统一。教书是一种工作行为,是教师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它最能够体现教师的工作性质。如果说教书是一种职业和工作,那么,育人则是教书的功能和作用,是一种职业责任和使命。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教师的职责也是育人。“教学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职业,说它是道德意义上的,是因为它不仅提高领悟能力,还规范了行为;它不仅影响和塑造智力,同时也影响和塑造意愿;他不仅对思想而且对心灵进行教化”①,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教师这一职业进行职业行为和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是职业与责任的统一,且在此基础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加注重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责任,更加强调通过育人促进教师职业责任的实现,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应用和发挥作用的表征。

.........................

第 3 章 “四个统一”师德观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39
3.1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价值相统一”原理 .............. 39
3.1.1 真理和价值的内在统一性 ....................... 39
3.1.2“教书”与“真理”的内在相关性 ................ 41
第 4 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四个统一”师德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65
4.1 完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 65
4.1.1 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65
4.1.2 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7
第 5 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践行“四个统一”师德观的掣肘因素................87
5.1 教书育人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脱节 ........ 87
5.1.1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脱节的主观原因 ............. 87
5.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脱节的客观原因 ............. 89

第 6 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四个统一”的路径

6.1 推动新时代“四个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变革
6.1.1 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

结语

2016 年 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①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四个统一”师德观,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通过坚持和完善“四个统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上述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知识储备、深厚的人文情怀、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明确的角色使命。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就要解决大学生“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问题,而促使这一问题解决的首要任务便是思政课教师自身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