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个体自我认同的基本问题
一、认同的内涵及其向度
“认同”(identity)已然是众多学术领域中的高频词汇,也是社会治理、商业营销和个体社会化活动考察的重要因素;同时,整个人类社会都认识到了认同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治理体系中,个体自我认同发挥着理性反思和自主建构的作用,是促进社会成员自觉接受和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动力。因此,探索个体自我认同问题,尤其是个体对国家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要求的自觉认同,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个体发展视角看,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观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影响着个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规范的养成,迫使个体在复杂社会条件下自觉提升自我认同的能力,要求个体正确认识和把握个人与社会、自我与文化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稳定的、理性的道德框架和行动逻辑。从社会发展视角看,自我认同是维持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传播、发挥效用的关键环节,是维持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保证,也是社会个体完善自我价值和追求人生意义的根本前提。由此可知,认同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关注的思想问题、价值问题,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解决的人生问题和社会课题。
(一)认同的内涵
探问认同的内涵,旨在明确“何谓认同”,亦即从认同发生的根源上回答“人(或者社会)为什么需要认同”。从词源上讲,“认同”在《辞海》中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承认同一”的意思,如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二是“认可或赞同”的意思,如得到权威人士认同。在《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中将其解释为“认可、赞同”,属于心理学范畴,具体指个人体认和模仿他者的态度行为,并使之内化于个体人格之中的心理过程。而 Identity(认同)在《新牛津辞典》中解释有三:一是作身份、本体(the fact of being who or what a person or thing is)讲,不仅可以表示确定身份的特征(the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ing this),也可以表示某一物件可以证明持有者身份的([as modifier](of an object)serving to establish who the holder,owner,or wearer is by bearing their name and often other details such as a signature or photograph)来理解;二是作为同一性、一致(a close similarity or affinity)来用;三是数学专有名词——恒等运算(identity operation)。从词义上来分析,认同是个体对周围事物表示肯定和认可的看法和态度,是个体主观的、有选择地接受外部事物给予肯定的心理过程。认同的目的在于让他人、社会和自我能接受、认可和赞同自己的态度行为和精神状态。由此看来,自我认同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以下的划分:从内容差异上讲,认同包括道德认同、身份认同、角色认同、政治认同等;从主体差异上讲,包括个体认同、群体认同和类认同等。认同活动在理论上被划分为各种不同类型,众多认同的具体内容又可能彼此交织、相互包含或相互冲突,但都从一定意义上揭示了认同的特性,
为把握其本质提供了可靠参考。
.........................
二、个体自我认同的基本内涵
自我认同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需要厘清其边界,阐释其内涵。在理论研究过程中,首先应给予其确切的定义和清晰的边界,因为只有在清晰的概念和边界内讨论问题才是有意义的,避免产生各执一词、各抒己见的尴尬境地。
(一)不同视野中的自我认同概念界说
厘清自我认同的概念,应先树立和分析较有共识性或影响力的观点,了解学界的普遍认识。学术界关于自我认同的界说各有侧重,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或学说。
“人格渐成说”是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学说。弗洛伊德将自我认同看作是个体逐渐习得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形成成熟人格的过程;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生命周期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内外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关键是塑造有活力的人格,以确保在出现危机后仍能保持同一感、做出正确判断,增强自我的价值尺度的可靠性,以及“善于应付”与他人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个体的同一性获得和形成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万增奎认为,个体的同一性发展持续人的一生,直到老年阶段对人生的回顾和自我的整合。稳定的自我认同感应当在青少年时期确立。沙莲香认为,认同彰显了个体的主体性和归属感,是维系个体人格与社会文化,以及人格同一性和连贯性的内在力量。35人格渐成学说认为,自我认同旨在整合自我意识和自我同一性,塑造完整的人格结构。
“反思性自我概念学说”是社会学关于自我认同研究较有共识的理论成果。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在后传统秩序的情境中,自我变成了一个“反身性过程”。自我认同不仅是社会经历所塑造的个性特质或人格特性,而且是个体反身性理解了的自我概念,旨在使自我成为一个与他人不同的个体,既是具备反思性的行动主体,又是具备自我评价能力的个体(用以描述自我及他者的差异)。自我认同就是“每个人对其个人经历进行反身性理解而形成的自我概念”。36凯根认为,自我认同是自我与经验的客体之间一系列关系的重建,自我与客体边界的不断形成、毁坏和重整的过程。社会学家们普遍认为,自我认同与人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如库利提出的“镜中自我”,强调通过他人来认知和定义自我。詹金斯(1996)认为,“自我认同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区别于他人差别而确证自身的活动”37。玛西亚(1966)指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探索自身的各种可能过程中产生的个性感,以及个体在社会角色、经验上跨实践的一致感和对自我理想的投入,最后形成某一定向的承诺,自我同一性是作为内在的动机、能力、信息和经验的自我组织机构”38。总的来说,自我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并通过他人或社会的评价来定义和确证自我身份、归属和意义的社会活动。反思性自我概念学说,强调自我的社会文化性,将自我认同与个人的社会经历关联起来,强调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通过理性反思的方式融入自我,进而获得自我承诺,保持自我在情境变迁过程中的同一性和连贯性。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自我认同理论探索
一、个体自我认同及其培育的理论基础
个体自我认同的理论基础,旨在明确自我认同活动发生的根基和基本立场。之所以说明这个问题,一是因为文化交融之间所阐释的自我认同理论是复杂多样的,尚未达成共识;二是因为个体自我认同的理论基础决定着自我认同的内容、目标和价值,制约了培育路径。埃里克森从心理学的视角揭示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危机这一现实,并且提出人格的完善是解决危机的关键;安东尼·吉登斯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表明:社会结构的调整可能导致个体的本体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社会中的信任、归属、责任等问题都是制约自我认同的因素;而查尔斯·泰勒的研究认为,现代认同应该为自我确立一定的框架,保证自我的安全感和承诺。这些研究都从一定的意义上揭示了自我认同的本质,但缺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境遇的观照。个体不仅仅是主体的存在,也是客体的存在;自我不仅仅意识的存在,更是社会关系中的存在;人不仅仅是适应现实环境,更要超越自我和改造世界;总之,人是关系的、“文化——自我”互构的真实体。只有将个体自我置于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研究,才能更贴近其本真面貌。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为个体自我认同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客观的、根本的立场。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认同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认同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以社会形态变化发展过程为脉络,探索现实中人的“类存在”与“个体存在”内在关系,逐渐揭示了人的本质和人的真实需要,即在回答“人是谁”的过程无法回避地探索了“我是谁”,逐渐形成了科学的自我认同观。
“个人的认同或自我的认同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角色的一种自我确认,它是个人一系列个性的统一,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整体性标识,自我的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以及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自我理解、自我回答。”87“自我意识”属于人之自为本性的内在规定,使人摆脱自我的客体存在而超越自我,
使人在自我的生存活动中生成自我的本性。所以,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资料,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以安顿自己的生活、选择人生的道路和规划未来生活,实现人之为人的优越性。88那么,人为什么需要自我认同呢?真正的原因在于人追求自由和自觉的本性。自我认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终极的生活模式作为结论要求每个人照着做,而是社会影响需要真正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而自觉探索和创造自我的内在规定性,体悟和升华自我的人性,提升自我的理性和觉悟,从而完整、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存在与周围环境,认识自我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义。人是“自我目的”“自身根源”“自为本性”“自由自觉的存在”,这是近代晚期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对“人”的诠释,也是最贴近人之本性的看法。89哲学观念的革命,将视角再一次回归到了人自身及其人对自身的意义上来,促进了人对自我本性的追问,再一次回到“认识自己”这个命题上来,促进了人对自我意识的解放,提升了个体对自我意义的精神追求。
...........................
二、西方自我认同培育的思想资源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我观念的萌芽
古代西方哲学的个体思想出现相对较早。早在公元前 6 世纪,毕达哥拉斯灵魂轮回说中的“Psyche”已具备个体性。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⑨它体现了朴素的主体观念。苏格拉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重要命题,反映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柏拉图认为,个体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过在这一时期,社会的整体意识占据了统治地位,个体意识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个体自我的起源颇感兴趣。如阿那克西曼认为,个体在最初的时候像鱼。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个体起源于气:“我们的灵魂是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⑩古代原子论者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各种器官最初是从土中生长出来的,由于爱、恨的动力,才结合为人体。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认为,个体是由原子构成的,甚至个体的灵魂也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散步于身体,促成了身体的运动。个体死亡时,原子则分散。原子说在古希腊有很深的影响,以后的伊壁鸠鲁也大体继承了这一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个体与自然世界存在着统一性。如阿玛克萨哥认为,之所以食物能够变成个体身体的血肉,是因为食物中已经存在着一切事物。德谟克利特认为,个体不过是外在大世界的缩影,个体这个“小宇宙”与自然界是同一的。古希腊质朴的自然观从自然界寻找个体的本源,从而否定神的存在,这有助于把个体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古希腊哲学家肯定了个体的社会本质。苏格拉底严厉批评了智者的观点,他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其目的就是要个体认识自己的灵魂,追求普遍和绝对的善,如此才能维护公共的秩序,确保城邦的团结。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体现了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他强调,国家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国家的缩小。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个体是隶属于城邦的,离开了城邦集体,个体也就不成其为人。“人如果离开绝俗,就无法实践其善行,勇敢、节制、正义、明哲诸善德实际上就包含在社会的公务和城邦的活动中。”11他还以手不能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例子来说明部分对整体的依存性。在社会整体价值占统治地位的古希腊,个体的独立意识也在酝酿和萌芽。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肯定了独立个体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意义。普罗泰戈拉等智者把个体的感觉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他们所指的个体,是有着特殊利益和独立思想的个人,强调每个个体都有权参与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伊壁鸠鲁发挥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指出原子的运动出了直线下落和相互碰撞,还会脱离直线做出某种“偏斜”,表现了世界自我创造的意义。卢克莱修进一步发挥了伊壁鸠鲁这一思想,明确指出这种“偏斜”不仅存在于一定的时刻和一定的空间,还存在于“心灵自己所催促的地方。”个体虽然生活在一个严格决定的世界里,但完全有自我选择的自由,从而充分肯定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
一、个体自我认同的操作性定义与模型建构......................... 92
(一)自我认同的操作性定义................................. 92
(二)自我认同的指标体系................................... 94
(三)自我认同的关系模型................................... 96
第四章 培育个体自我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 ....................... 152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自我认同的作用机制...................... 152
(一)“文化-自我生成”的社会机制 ......................... 152
(二)自主建构和外在制约的实践机制........................ 154
(三)反思与创造的内生机制................................ 156
第四章 培育个体自我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自我认同的作用机制
个体自我认同不仅是个体对自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解释和规划,而且是健全人格的习养过程,还是个体对完整的关系世界的建构和实现活动。因此,个体自我认同的培育要充分发挥自我在关系中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理性自信和提升觉悟为价值旨归,通过社会规范和核心价值观来建构自我的道德框架,进而实现积极理性的自我认同。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探究培育自我认同的生成机制包括“文化——自我”的社会机制、自主建构和外在制约的实践机制、反思与创造的内生机制。
(一)“文化-自我生成”的社会机制
提出“文化-自我生成”的培育机制,正是因为“属于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自然会有完全不同的人格和风貌,就是在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内部,人们又何尝没有高下优劣、善恶愚智之别?所有这些差别究竟源自何处?曰:文化与自我。”正是因为文化和自我的差别,引起了不同文化环境或者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个体人格和共同体属性间的相互差异,也就体现了不同文化所培育的个体自我差异。因为文化与自我的交互作用,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而且也创造了丰富的个性人格。马克思所讲的,实践不仅改造了人所生活的物质世界,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
文化-自我生成机制,充分体现了自我认同生成的社会文化机制,不仅仅是指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自我的生成性或自我的生成过程,而且继承和创造着中国文化对自我本性的探索的智慧。影响中国人的自我观的传统资源揭示了儒家、道家和佛学都在追问真实的自我是什么,并且也十分注重探索如何进行自我实现、自我修养等问题。这种基于人对自我“智慧的直觉”,不过是人对自我真实本性的显现,如儒家强调个体自我的内在“善”或“君子”“圣人”人格,道家寻求做“真人”,佛家要求佛教徒回归自我“本心”的觉悟。这些探索无非是通过对自我真实本性可能性的认识,而且还是自我创造和自我导向的摸索。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自我认同观,继承了以人的情性为中心,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同,
不仅表现为反思和理解,而且表现为塑造和创新,将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统一起来,将人的理性和感性融合在一起,追求自我“和谐”的境界。因此,探索自我认同生成过程,既要探索中国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状态,明确自我的终极意义——关切自我的终极价值与认真对待经验认知结合起来;又要掌握中国人所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明确当代社会环境和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状态,真切地关照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信仰的需要,做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统一。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