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12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为什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可以型塑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操守,践行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可以激发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重要性推动着我们开展这项课题研究。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内涵

关于政治观、大学生政治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为何?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主张。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大学生政治观”为关键字检索按照“研究方法”为标准整理搜集到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并分述如下:
(1)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以“大学生政治观”为主题进行思辨研究。(1)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以“大学生政治观”为主题进行思辨研究。如,夏凌翔(2002)《我国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的研究述评及构想》、王晓燕(2006)《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的体系和脉络》、肖永梅等(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回顾与展望》。
(2)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大学生政治观”为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如,黄希庭等(1994)《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叶汉林(2001)《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状况的调查及思考》、雷静(2004)《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与分析》、王玲仙等(2005)《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观的调查与思考》、邓曙等 (2006)《上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观的调查与思考》、蒋占峰(2009)《大学生政治观的调查与思考》。
(3)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以“大学生政治观”为主题进行跨时段、跨地区研究。如,徐英善(1999)《改革开放二十年大学生政治思想轨迹探析》、陈龙彪等(2004)《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段大学生政治取向比较分析》等。
国外学者 Manhiem(1975)于 “The Politics Within :APrimer in PoliticalAttitude and Behavior”一书中提到:“政治态度是政治行为的基石”。
政治学者对政治态度所下的定义是取自于社会心理学对态度所下的定义,只是态度的目标是以政治现象为主。社会心理学者对态度下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一般认为,Allport 所下的定义最具有涵盖性。....................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在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调研小组于2010年3月20日—4月20日对衡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的具体环节,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问卷的设计、评估、发放和回收。通过运用 SPSS 软件程序梳理调查问卷数据,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描述衡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着重区分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与其他学科专业政治观的显著特征,即外紧内松,厚今薄古。随之,从家庭背景、网络技术、市场经济、教育体制四个面向分析何以形成这样的政治观。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

1. 研究对象
衡水学院前身为始建于 1923 年的直隶第六师范,1949 年改建为河北冀县师范学校,1960 年迁至衡水并更名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衡水师范专科学校。1998 年 10 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衡水师专与衡水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并以此为基础筹建衡水学院。2004年 5 月 17 日,经教育部批准,衡水师专改建为衡水学院。
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成立于 1986 年 7 月,初名政教系,1993 年为政史系,2000 年 11月经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系,2008 年 3 月改为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系,2009 年 3 月改称法政学院。现有本科专业 2 个: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专科专业 2 个: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事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专科在校生共 159 人,其中本科 2008 级 40 人,2009 级 21 人;专科 2007 级 47 人,2008 级27 人,2009 级 24 人。
本论文以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59名在校本专科生为样本开展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传统专业招生逐年减少。2007 年是转折年,该年专科招生还在 47 人,随后的 2008 年、2009年维持在 20 多人,遽降 20 人左右,比 2007 年减少 42.55%。本科招生同样,2009 年比2008 年遽降 19 人,减少 47.5%。因此,传统专业或发展特色转型,或提升教育质量。基于此,学院领导在今年 4 月下旬到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黄淮学院、许昌学院,以及省内邯郸学院、邢台学院围绕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学习考察,经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研究决定,采取按大类—政治学类(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招生,以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师资,提升教学规模与水平。依据 2010 年招生填报志愿情况来看,效果基本理想。那么,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政治观如何?即为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

目 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1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性.....2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内涵 ...................2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重要性 .............4
1. 引导政治方向..................................................4
2. 约束规范行为..................................................4
3. 激发精神动力..................................................4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及成因分析..........5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 ..........................5
1. 研究对象.......................................................5
2. 问卷的设计与评定...............................................8
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9
4.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问卷数据梳理...............9
5.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分析..........................15
6.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特征............................16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成因 ...............17
1. 家庭背景......................................................17
2. 网络技术......................................................17
3. 市场经济......................................................17
4. 教育体制......................................................18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的有效途径....18
(一) 理论基础:政治社会化原理 ...................19
1. 政治社会化之定义..............................................19
2. 政治社会化的历程..............................................20
3.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22
(二) 培养途径:教学、网络与社团 ........................23
1. 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23
2. 注重发挥网络思想阵地的作用....................................24
3. 注重吸收青年大学生加入社团....................................25
结语..............................................................................26
(一) 研究结论 .....................................................26
(二) 研究局限 .....................................................26
参考文献..................................................................27

结 语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通过调查数据判断当前处于中下底层民众子弟作为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总结其特征,解释形成此种政治观的原因为何?笔者且运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为改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建言献策。
为了达到这个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从文献中探讨国内(境)外政治观、政治态度以及政治社会化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而参考国内相关专家学者的实证研究,编制《衡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政治观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并以衡水学院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的有效样本,测量他们的政治观。调查所得的资料利用电脑 SPSS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兹将本研究结果归纳所得结论阐述如下,并谈谈本研究的局限以及相关建议。
(一) 研究结论
通过第二、三部分的分析、总结,归纳结论如下:
当前大学生大多处于中下阶层子女,其政治观的形成,不仅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网络技术、市场经济以及教育体制诸因素的影响。这也是当前他们政治观呈现出外紧内松、厚今薄古两大特征的原因所在。
基于此,笔者运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站在学校的角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的途径,即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发挥网络思想阵地的作用,注重吸收青年大学生加入社团。.........

参考文献

[1]Allport·G·W·(1935), Attitudes·In C·Murchison(ed·),Handbook of socialpsycholoy ,Mass:Clark University Press.
[2] Almond·Gabriel A and Verba·Sidney(1963),The Civic Culture,Pricen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H.T.Reynolds(1974), Politcal and the Common Man·Illionis: The Dorecy Press.
[4]张国清.青年政治心理探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157.
[5] Herbet H-Hyman,1959,Political Socialization. Glencoe: The Free Press, p.125.
[6] Almond·Gabriel A and Verba·Sidney(1963),The Civic Culture,Pricen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 Fred I-Greenstein, 1965, Children and Politcs.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pp.l一17
[8]俞可平.政治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22.
[9] David Easton and Jack Dannis, 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Y: McGraw-Hill, pp.204-392
[10] Ranney-Austin, 2001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J: Prentice-Hall.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