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论文范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27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界定

一、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1.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由“oikos”和“10905”两个词根组成。前者意为“房屋”或“居住地”;后者系“论述”“研究”之意。就其本意而言,生态学是“研究住所”的学问。博物学家索罗(Thoreau,H.D.)早在1858年就己经提出的这个词了,但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的概念。直到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E.)在自己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给它下了较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他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今天,人们对生态学的普遍定义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

2.“教育生态学”概念提出的历史追朔
20世纪初,生态学发展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学”一词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中正式使用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ner.w.),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 (eeologyO felassroom)的概念。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之先河。
20世纪70年代是国外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兴旺时期,各种研究趋向纷呈。一些学者从教育与环境关系入手来探讨问题,如费恩的《公立学校的生态学》(1971)着重探讨社区控制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Cremie,L.A.)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eEdue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这一术语,并列专章进行探讨。1978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庆祝斯德哥尔摩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国际研讨会上,劳伦斯·克雷明发表《教育生态学中的变革:学校和其他教育者》的演讲。学术界一般认为,这标志着教育生态学的正式诞生。80一90年代以后,教育生态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开启了对教育学的微观研究,关注课堂生态研究。

3.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研究教育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他们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中,与环境之间彼此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教育生态学就是将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它们之间这种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的对象。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内涵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

第二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任务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具体目标如下: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实现课程结构的转变:即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变:即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实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强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实现课程评价的转变:即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现课程管理的转变:即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更加强调尊重个性,尊重每个生命;强调教育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强调知识的社会性与生活性;强调同伴之间合作与竞争……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政治课堂教学生态是否达到平衡:各类生态群体与生态因子的力量能否在波动、消长与平衡,能量(教学情绪和兴趣等)和物质(知识和技能等)能否实现传递和循环等等,也就是说课堂活动中的每一个个体和群体能否在其中获取其期望的价值实现。..................
.........................

目录
中文摘要.....................................I
绪论...........................................1
一、选题的缘起......................................................1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3
第一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界定........................................4
一、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的内涵...................................................................4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内涵.........................................................4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态学特征......................................................5
第二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的必要性分析............................................8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8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现状与特殊性,要求实现生态教学............................9
三、在生态危机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教学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9
第三章遵循生态原理,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11
一、限制因子定律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11
二、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14
三、教育生态位原理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16
四、“花盆效应,,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17
结论......................................................................................20
注释.......................................................................................21
参考文献.................................................................................22

结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趋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作为政治教师,就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开展符合生态理念的现代课堂教学。笔者就多年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探索,从生态原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在限制因子定律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面,思想政治教师应转变角色意识,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实现评价的功能的转变:变单一的、终结性的甄别评价为多元的、形成性的激励评价。在耐度定律、最适度原则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面,应建立师生间主体交往互动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教育生态位原理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竞争,开展合作学习;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花盆效应”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转变课程观念:变唯一的、僵化的课程为多元的、开放的、生成的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单一的接受式为主的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等综合性的发现式学习;教学目标的确立由一维到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整合。
总之,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牢记:教永远为学服务,我们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有生命、有个性、独特的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更生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自然茁壮成长本课题在目前国内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理论探讨中尚处前沿,可为切实贯彻新课改理念、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探求教与学的本质规律,提供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l.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3、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二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樊书社,2002
8、丁念金.课程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9、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10、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基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