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1.1 本课题的来源和背景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对谬误的定义、分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辩谬篇》中,他全面论述了有关“谬误”的理论。1826 年,怀特莱的《逻辑要义》第三卷专讲谬误,在肯定亚氏谬误基本观点的同时,也批评了他的不足之处,较为系统和集中地总结了亚里士多德的谬误理论。之后,密尔在《逻辑体系》中,分七章对谬误问题进行了研究。他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演绎谬误和归纳谬误,并在谬误分类系统中将二者置于同等地位。密尔之后,汉布林之前,谬误理论总体上没有突破性进展。
1970年汉布林的《谬误》一书彻底清算了传统谬误论的问题,提出了我们还缺少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谬误理论的观点。之后,很多学者都回应了汉布林的这一观点。具体来说,分为支持和质疑两个方面:
支持汉布林的批评:
(1)以美国内华达大学的费欧切阿罗(M. A. Finocchiaro)为代表。他支持汉布林对“标准谬误论”的全方位批判。在他看来,“标准谬误论”中所涉及的谬误根本就不存在,它们仅仅是少数逻辑学家头脑中的幻想物。“实际发生的很多论证并不像教材中所描述的那样,在逻辑上是错误的,人们也并不是的那样,是毫无理性的”。
(2)很多学者努力为汉布林提出的问题找出最佳解决办法。他们试图通过现代逻辑工具来分析、解决谬误。如沃尔顿(D. N. Walton)建议用“新辩证法”解决谬误;质疑汉布林的谬误理论:
(1)约翰逊(R. H. Johnson)认为:“汉布林在书中对‘标准谬误论’的处理方法缺乏论证,也有对事实的误述。对一些书中作者的创新,没有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是不公平的”;
(2)对汉布林批判传统论证研究的质疑。通过对“标准谬误论”的批评使汉布林意识到传统论证研究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的论证概念。在《谬误》的第七章,汉布林从论证的评估角度间接给出了论证的概念;而约翰逊认为,合理的过程应该是和汉布林的相反,即首先弄清什么是论证,然后再分析是如何对其进行评估论证的。.............
.................
第 2 章 汉布林其人其书
2.1 汉布林其人
汉布林是澳大利亚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曾在墨尔本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他的学业,期间担任澳大利亚皇家空军雷达军官。战后,汉布林在伦敦大学的经济学院发表的题为《语言和信息理论》(1957)的论文,获伦敦大学波普尔(C. Popper)负责的“逻辑和方法论”方向的博士学位。之后,他历任新南威尔士技术学院(后成为新南威尔士大学)哲学系的讲师和教授。
汉布林是澳大利亚最早的计算机科学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对计算机科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反向波兰表示法(reverse polish notation)和零地址存储(zero-address store)思想。除此之外,汉布林的其他两个思想对人工智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汉布林可能是定义与概率不同的似真性的形式度量的第一人;另一是在1969年的论文中,汉布林第一个提出基于时间间隔而非点的时间的公理性说明。这对人工智能一直有影响,是关于时间推理的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汉布林的重心转回到哲学,特别是论辩哲学,出版了两本有重要影响的著作。第一本是1970年出版的《谬误》一书,书中不仅对传统的“标准谬误论”进行了批判,而且还提出一个解决谬误的新办法——“形式辩证法”系统,开创了谬误处理的新方向。汉布林第二本重要的代表作是《命令》(Imperative),该书在他逝世后才出版。《命令》强调,一个命令的内核或内容是一个行动。《命令》给出了关于命令逻辑的第一个透彻性讨论,不仅提供了语言例子的系统分析,而且也对语法结构、语义学以及命令在对话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考察。此书影响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许多重要工作,也对发展中的软件主体之间的任务委托的协议有重要作用。
汉布林在语言方面有极大地天赋,他精通25种语言(大部分属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语言),著有《亚洲和太平洋的语言:旅行者惯用手册》。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汉布林还会弹奏钢琴,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在去世的时候,他正在尝试用乐曲的形式来表达维特根斯坦所说过的话。................
...............
第 3 章 汉布林的谬误理论...................................................................10
3.1 何谓谬误........................................................................................... 10
3.2 前汉布林时期的谬误分类研究......................................................... 14
3.3 汉布林对标准谬误论的批评............................................................... 19
3.4 汉布林解决谬误的新方法之形式辩证法......................................... 24
3.5本章小结...........................................................................................29
第 4 章 汉布林谬误理论的价值及影响..................................................30
4.1 汉布林谬误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0
4.2 后汉布林时期的谬误辩证法理论研究............................................... 34
4.2.1语用辩证法的谬误理论 ..................................................................34
4.2.2 新辩证法的谬误理论 ......................................................... 37
4.3本章小结.....................................................................................40
结 论
汉布林的谬误理论在整个谬误发展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理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逻辑仅从演绎角度出发处理谬误的单一局面。纵观汉布林创立的谬误理论框架,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谬误的研究主要采取了一种批判性继承的态度。也就是说,汉布林的谬误理论可以分为批判和继承两个方面。笔者在描述汉布林谬误系统中的批判部分时,主要侧重于分析他对标准谬误论的批评。在阐述谬误解决之道时,更侧重于解释汉布林在沿袭辩证系统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形式辩证法。
(1)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选取了在当代谬误理论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汉布林及其著作《谬误》进行探究。在介绍汉布林本人及其著作《谬误》的基础上,引入汉布林学术研究中颇有价值的谬误理论进行分析;最后对汉布林谬误理论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作进一步提炼。文章的重心是汉布林谬误理论的研究。在撰写过程中,笔者先从总结谬误的定义入笔,厘清谬误概念之后引出前汉布林时期的谬误分类研究,继而逐层推进,优先描述汉布林对标准谬误论的全方位批评,之后自然过渡到对谬误处理的新工具——形式辩证法的阐述。在系统分析汉布林谬误理论的过程中,笔者参照汉布林形式辩证法的特征提出了一个具体解决谬误的应用实例,对汉布林的谬误分析方法进行了诠释。
汉布林时期的谬误分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汉布林,标准谬误论,形式辩证法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