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诗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哲学近些年来函待进一步探索叩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目的是要理顺诗与哲学的关系,为人们的理论研究和现实生活提供依据。以往国内外哲学家和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不少颇有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在哲学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哲学家和学者,特别是西方的学界,对这一问题作了比较集中的论述。在中国学界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专著和论文,但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滞后,有待奋蹄扬鞭。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状况分析
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关于诗与哲学关系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表现为诗与哲学的“争吵”,突出的是两者的不相融性,诗与哲学的争纷,主要集中在技术或方法论的方面,传统的思想认为,诗是一种技艺,当这种技艺试图占主导地位,或是想让哲学自身转化为诗时,这种“争吵”就开始了。仁1〕但后来的德国浪漫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却努力化解这种“争吵”,力促诗与哲学合一的观点,比较趋近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哲学史上诗与哲学的关系一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出现过类似于西方大的争论,中国在文艺领域和思想界有“诗言志”(《尚书·尧典》)、“文所以载道也”(《通书·文辞》第二十八)的说法,也有过一些不同意见的争论,不像西方的争论程度激烈。另外中国哲学史上的“言意之辩”被认为是重要的语言哲学问题,涉及到语言与思想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又进一步递进到诗与哲学关系的层面,可以说“言不尽意”论与诗的含蓄蕴藉的特性的结合,催生了中国哲学的诗性特征,用王树人先生的说法就是“象思维”「幻,中国哲学的这一思维特征就表明了诗与哲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和西方的诗与思,因其诗的不同体式和思的不同特点,在处理诗与哲学关系的方法和观点上也不完全一样,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也是自然的,但也有其相通的一面。诗与哲学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为西方哲学所关注,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论述这一问题的早期典型代表,特别是在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以后,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更是对诗和哲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第二章“言意之辩”问题的起源及对言意关系的不同看法
魏晋玄学和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形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研究中的三个热点。魏晋时期是指上自公元2加年,即魏文帝曹不称帝的黄初元年,下讫公元420年,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东晋灭亡,历时二百余年时间。南北朝佛玄合流时期,也可大致归于此一时期,魏晋玄学及玄学化的经学便是在这一时期处于思想文化领域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潮,它是一种极富哲学思辨和生活情趣的哲学流派,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哲学领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魏晋玄学的兴起与其主要的论题、实质追求
1、魏晋玄学的兴起
玄学是魏晋这一时期重新兴起的在本体上回归老庄之学及崇尚老庄的文化思潮。当时的士人为穷究“天人之际”,探索自然与社会的奥妙,以《老子》、《庄子》、《周易》作为主要的研究探讨的资料,统称为“三玄”。“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先秦典籍《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的“玄”,所指的是“有”与“无”的统一,老子以“有”与“无”来名道,“无”为道体,“有”为道用。在老子哲学里,道有本源义、本体义、规律义、境界义。“道”体是虚无的,然而又是实存的,“道”不可言,言而非道,这种深远之道,又称为“玄”与“玄之又玄”。说两者是“同出而异名”,都可称为“玄”,是“众妙之门”。汉代的杨雄说:“玄者,幽搞万类,不见形者也。”(《太玄·玄擒》)所谓的“幽擒万类”,就是说神秘的散布,舒展万事万物,却“不见形者也”,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这就是所谓的“玄”,“道”是不见形者但可以幽擒万事万物的众妙之门。魏晋玄学家王弼亦在《老子指略》中提到“玄”这一概念,他认为:“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就是既幽深又玄远的学问。
魏晋玄学虽然正式形成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公元240一249),即传统所说的正始玄学,但是从史籍上看,“玄学”一词并没有出现于正始年间,也没有出现于魏晋时期,而是先见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和萧齐两朝。据《宋书·卷九十三·雷次宗传》记载:“元嘉十五年 (438),征(雷)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颖川庚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
..........
第三章从王弼的观点看“言意之辩”问题的趋向..............................................26
一、王弼“言不尽意”论的语言哲学意义.........................................................26
二、由言意关系看诗与哲学的关系...............................................................29
三、西方哲学从语言哲学角度对诗与哲学关系的研究.................................33
四、言意关系问题何以走上诗的解决的路?..................................................36
第四章由言意关系看禅与诗的关系的哲学意蕴.............................................40
一、老庄化禅的产生及特点..............................................................................40
二、老庄化的禅同诗的契合...............................................................................42
三、禅宗智悟的方式与诗的表达方式的关系.....................................................44
四、禅诗的特点与境界追寻的具体体现.............................................................47
第五章言表之外意的深层追问............................................................................51
一、由“言意之辩”看中国哲学的诗性..................................................................51
二、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诗的表达方式.................................................................54
三、中国哲学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57
四、工具所表显者及所表显之后诗与哲学何为?................................................61
结束语
对哲学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不同视域的研究者之间相互的非难与指责,你的偏离了哲学,他的离真正的哲学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论之先对定义和概念的重新厘定是必要的且有意义的,可以免除许多误解,少打了不少口水、笔墨官司,解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哲学研究总不能一直停留在皮毛。把诗与哲学关系的讨论局限在工具与思想的辩论中,总觉得不能满足我们的口味,也不能解决心头的疑问,如果只是简单的工具和思想的关系,任何表达方式都是可以的,无需特别指出诗,诗却总是在那里跳动,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它掳获了我们的哲思,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对诗的深层的关注其实质也是对哲学的深层关注,理想的诗总能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形象思维何以成为一个哲学的命题,但为何很多哲学家避而不谈,或是言必批评,多含有哲学式的否定意味。大多走传统西方哲学道路者认为哲学就应该是思辨的,把形象思维逐出哲学的殿堂,自愿放弃这一宝贵的阵地,在结合形象思维与哲学关系研究方面观点偏向,在担心别人批判其哲学不纯正、不正道的同时,可谓矫枉过正了,走向了彻底查杀形象思维的极端。文艺创作中所用的形象思维,其提炼感觉材料的过程不是抛弃具体形象而求抽象的共相(即思想主题),而是从杂乱的形象中提炼见出本质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