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向前推行。十九大报告中写到,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提出了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国家近几年不断鼓励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农户贷款业务,金融机构紧跟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深入精准扶贫的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农户贷款业务,业务结构中农户贷款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农户贷款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同时是发放贷款的机构效益来源的组成部分。随着近几年农户贷款的不断发展,其中蕴藏的各种风险也渐渐凸显出来,越来越被各家金融机构所重视,比如说,农户贷款逾期频频爆发,农户贷款的贷款清收回收率变低,农户不良贷款司法清收难度仍然很大等问题。所以,各机构除了在对农户贷款产品进行不断完善创新,以使其更加贴合广大借款人的实际需求以外,同时也要及时预防及把控可能发生的各类潜在风险,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发的出去,也能收的回来,促进农户贷款的健康发展。根据 2012 年 9 月 17 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可知,农户贷款是由金融机构给符合相应贷款准入条件的对象发放的,用于其合理的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用途的贷款。我国乡村受到市场环境、信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农户贷款办理困难、农户贷款风险暴露困难、后续清收回款困难等等的问题。
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大,但苦于没有资金来源的问题,农户贷款的诞生缓解了这一问题。农户贷款这一贷种顺应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丰富了我国的农村金融产品,对加速推动我国“三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是普惠金融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山东省也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乡村经济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山东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农户贷款业务的产生为切实解决农村区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根本出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通过数据分析及实例,探究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青岛 YC 银行农户贷款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提出防治农户不良贷款的相应对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农户不良贷款以及其他类别不良贷款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对于产生不良的原因、预防风险的手段、不良贷款的解决措施上都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国外学者在不良贷款的特征研究上,Dimitrios P.Louzis,AngelosT.Vouldis,Vasilios L.Metaxas (2012)的研究结果是宏观经济因素在各种类别的贷款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速度,其中对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反应比较迟缓的是抵押类的贷款[1]。Socol Adela,Iuga Iulia(2013)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大力鼓励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方面的贷款政策没有采取严格的要求,政策制定过于宽松的话,会造成一部分急需资金的城镇私营业主利用宽松政策,假借农户贷款的名义去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并且也会存在一个家庭在同一机构有多笔贷款或者多笔贷款实际集中至一人使用的问题[2]。Niels Hermes,Robert Lensink(2009)经过研究总结认为部分信用类农户贷款办理时只要求农户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并且农户贷款有期限短、贷款的金额一般不高的特点,各种因素影响下逾期后贷款回收难度大,更容易增加借款人逾期不还的风险,所以会导致贷款不良概率增大[3]。S.Jha,K.S.Bawa(2007)认为农户贷款借款人存在法律知识薄弱,缺乏足够的个人信用意识,甚至是在知晓其他人故意利用其进行顶冒名贷款套用贷款资金的时候,也并没有产生足够的警惕性,使得本应该用于农户生产生活的贷款资金用在别处,对于贷款不良后对自身所产生的恶劣影响,甚至是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4]。
关于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Karlo Kauko(2012)总结得出促使银行不良贷款产生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市场的力量和不断扩大的银行规模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5]。Martina Yelimani Bumbie(2013)在充分剖析了日本银行的不良贷款基础上,指出银行自身的效率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增长快慢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6]。Abdelaziz Rouabah,John Theal(2015)调查了能够对土耳其金融体系的经营成本和不良贷款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部分因素,认为如果银行贷款灵活性太高,以及过多的政府干预都是促使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的重要原因。并且土耳其金融业资本化薄弱、较低的金融机构风险测评结果、监管机制不到位以及不恰当的会计做法都会抬高危机发生的概率,从而会提高银行不良贷款的比率[7]。Leigh Drake,Maximilian J.B Hall(2003)对卢森堡的银行业进行了研究,通过组建压力测试的模型,认为对贷款逾期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房地产价格指数、剔除通货膨胀率之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息金回报的真实利率以及实质 GDP 增长率[8]。
...............................
第 2 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贷款
农户贷款是给从事农、林、牧、渔业或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客户群体发放的、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农户贷款依据采取的担保方式的差异,总体来讲,一般可以分为农户保证贷款、农户质押贷款、农户信用贷款、农户抵押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贷款的特征是贷前调查困难、借款人分布较为分散、贷款金额较小、催收成本比较高,催收中采取起诉或采取强制措施仍不易回款。
2.1.2 农户不良贷款
农户不良贷款是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原则,在农户贷款逾期后,当贷款被划分到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时就属于农户不良贷款的范畴了。目前青岛 YC 银行分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调整,信贷经理根据客户风险变动人工发起,另一种是系统自动分类。人工分类主要是信贷经理根据贷后检查及客户风险暴露情况,按照五级分类核心定义发起调整,若认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严重问题,完全凭借其正常经营收入不能足额偿还债务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损失,则可以调整分类为不良贷款。系统自动分类是根据逾期天数自动分类,担保方式采取质押和抵押的农户贷款逾期 61 天起进入不良贷款范围,贷款担保方式采取保证和信用的农户贷款逾期 11 天起进入不良贷款范围,具体标准如表 2.1。目前针对农户不良贷款的催收方式主要为自主催收、司法催收和委外催收。
...........................
2.2 基础理论
2.2.1 普惠金融理论
我国提出的普惠金融理论其主旨是为了更全面、更高效给各阶层、各群体给予相应的金融服务,尤其是金融服务较为稀少的乡村区域,特别需要贷款资金扶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种养殖户、小微企业。普惠金融能够让上述需要贷款的群体享受平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使得他们获得相应的贷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资金短缺的问题,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上述群体摆脱贫困,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普惠金融理论中的普惠性,是指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这是建设普惠金融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该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平等的获得需要的金融支持,只有所有的金融机构和经济团体都参与到金融服务体系中,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去帮助所有需要贷款的群体,尤其是贫困农户的时候,这才是普惠金融真正的价值所在。普惠金融的愿景是充分挖掘各种金融手段、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制度、金融体系,在公平普惠的前提下,让所有人体会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福祉,最终促使大家共同奔小康,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在市场交易中,各类参与者之间对信息的掌握程度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存在着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也就是说存在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的人,也存在处于比较不利地位的人。在信贷方面同样存在此类现象,比如借款人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存在,借款人为了更加顺利的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会出于私心故意去向金融机构隐瞒自身不利于获得贷款的个人信息,更有甚者会向金融机构提交优化过的虚假的材料,而金融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是处于劣势的,尽管在贷前调查时金融机构会尽职调查核实借款人的个人信息、信用状况、家庭状况、经营状况、收入来源等,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金融机构由于成本原因、技术手段原因,仍然不能获得借款人全部的信息,尤其是借款人想要隐匿的不利信息,这对金融机构而言,显然是不利的。当这类个人资质及信用不佳的借款人获得了贷款资金后,很容易导致后期贷款资金挪用、贷款逾期不还、贷后追索困难等,无疑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是不利的。
.............................
第 3 章 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现状..................................15
3.1 青岛 YC 银行简介....................................15
3.2 青岛 YC 银行农户贷款概况.............................15
第 4 章 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分析..............................22
4.1 问卷设计........................ 22
4.1.1 数据样本........................... 22
4.1.2 变量选取.............................. 22
第 5 章 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35
5.1 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的成因............................35
5.1.1 贷前调查不严格................................35
5.1.2 贷中审查审批不完善...........................36
第 5 章 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5.1 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的成因
5.1.1 贷前调查不严格
信贷管理中的贷前调查环节十分重要,是信贷客户经理采集、验证借款人信息真实性的过程,可以使银行机构对客户的情况深入了解的一个过程,只有保证落实充分的贷前调查工作,才能够确保农户贷款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虽然青岛 YC 银行贷款操作规范中明确强调贷前调查的重要性,但仍存在部分信贷经理没有严格落实贷前调查制度,贷前调查环节流于形式。银行机构农户贷款的特点是一般贷款发放金额不高、农户贷款存量大、农户贷款笔数较多,银行机构逐笔去监控农户贷款全流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这无疑就加大了银行机构对农户资金流向把控的困难度,贷款资金是否被挪用这一问题就很难把控。
虽然整体上青岛 YC 银行信贷条线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贷款制度要求进行贷前调查,但是仍然存在信贷经理没有尽职收集借款人相关的个人资料,没有交叉验证提交材料真实性的现象,这种操作风险往往在贷款出现不良后,进行责任认定时才能发现这些问题,这体现出青岛 YC 银行的相关制度和操作章程仍然有一定漏洞,青岛YC 银行需要继续建立健全制度和操作章程以规范信贷从业人员的行为。
案例:2012 年 3 月 21 日,青岛 YC 银行向农户联保小额贷款户刘某发放了贷款期限为 12 个月 5 万元贷款,联保人卢某、于某,贷款用于采购苗木,发放当年就开始逾期、客户失联,责任认定中发现,联保成员之间其实并不熟悉,相互间实际上不愿承担联保责任,且刘某有吸毒的不良嗜好,大量挥霍个人及家庭资产,信贷经理在调查时没有仔细核实刘某的个人不良嗜好,也未认真审核联保人之间关系的真实性。
...........................
6.1 主要结论
文章第一章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归纳总结展现农户不良贷款相关选题的研究脉络。在第三章运用了图表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青岛 YC 银行为研究对象,借助大量图表展现出了青岛 YC 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第四章运用实证分析法、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搜集有关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的有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以图表形式呈现,其次借助 Logistic 模型构建出了回归方程,计算得出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的研究,争取压制农户不良贷款率的提升从而实现银行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分析 YC 银行农户的不良贷款背后形成的原因,有利于 YC 银行及时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及时止损达到有效降低农户贷款业务亏损的目的。
本文根据当下实施的三查机制为主要理论依据,以此视角对青岛 YC 银行的农户不良贷款现状、成因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研究青岛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现状,通过不良贷款的结构、规模及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来证明 YC 银行农户不良贷款的现象较为严峻。进而对青岛 YC 银行进行农户不良成因分析,通过问卷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并构建 logistic 模型对其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区域、学历、行业、贷款用途、首贷授信额度、贷款不良年份、贷款金额、贷款余额和贷款不良原因等是产生农户不良贷款的指标,其影响程度逐渐递增。
针对分析结果,进而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农户贷款三查机制的措施,强化贷前审查、规范贷中审批、加强贷后跟踪管理。除此之外还提出了贷款三查机制的保障措施,对策从银行微观角度、宏观角度,提出了提升信贷人员素质、防范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的风险、合理管制民间理财现象、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措施。这为青岛YC 银行提供了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