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优化策略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07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营造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不够明显、环境育人的吸引力不强、制度环境不完善、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物质设施缺少审美性教育性、“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自身德育素养有待提高、校园欺凌现象仍然存在等。
第一章 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构成因素
一、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指学校在长期德育过程中积累生成的学校精神面貌、治学态度、道德水平和教学风气的总和。它代表一种价值追求,如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园精神环境所承担的潜在育人功能,无形中左右着学校办学理念、德育目标、人才定位。其中,校训是精神环境的核心要素,也是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内的师生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精神上引领一个学校的师生共同成长,也对学校师生的观念进行塑造。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体现在校训上,如合肥市阳光中学的校训“止于至善”,体现了办学者对学生寄予了学生“完善自我,关爱他人,追求至善,保持卓越”的深切期望;合肥市168学校的校训“德智同长,身心齐臻,全面发展”,等等。另一方面,精神环境的建设要杜绝“千校一面”,虽然现在集团化办学盛行,但每所学校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都应该是有别于他校的,弱校可以融入名校的血液,但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一个学校的精神环境氛围,在无形中熏陶着师生的情感、思想、品德、文化素质的养成,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
二、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指学校为达成德育目的而出台各项规章制度,它代表一种规范性的约束力,如政策法律规范、师生行为规范、学习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学校制度的确立,其主旨是为了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促使教学活动以及各项实践活动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组织协调师生活动,高效地完成既定的道德任务和实现共同的道德目标,是学校各种活动正常实施的制度保证。①主要包括课程制度、教师的工作制度和学生的学习制度。课程制度有教材、日常教学活动等,教师工作制度主要有教师的上课制度、学习制度、课堂教学常规、培训活动等,学生的学习制度主要有课堂学习、行为规范、考核奖励等。学校制度环境根植于一定的地域文化,承载着校园内全体师生的价值观,是维系校园人际关系的纽带。健全完善的制度环境让广大学生有法可依,致力于由他律走向自律,形成自身的道德自觉性。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适当地融入道德教育,使得教育与管理二者相得益彰,助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
第二章 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影响特征
一、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所谓德育因素,即那些与德育有关、影响德育并通过德育影响人的因素。德育是一种系统存在,它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和元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复杂性表现在德育对象的复杂性、德育结构的复杂性、德育方法的复杂性、德育功能的复杂性等。个体必须在与他人、自然的交互中才能获得意义认定和价值确认,由此可以看到个体的德性养成势必会受到环境、集体效果的制约,从长期来看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是不可预测和不易把控的。
学校教育的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影响学校德育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个体的以及学校自身等诸多因素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参与学校德育,并对学校德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①个体的德性成长是置于一个遗传、环境、文化风俗的多维互动情境中发展的,建构思想品德的学校影响源中包含了隐性影响和显性影响,复杂的影响因素既说明了德性养成受多方面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又增加了主体德性发展的丰富性和多种可能性。②总之,学校德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但它不同于其他实践活动,有着其独特的方面。一般实践活动的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存在物,而德育面对的是“人”,是人复杂的精神世界,人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德育活动具有复杂性。
..........................
二、影响方式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的本质特征,每个德育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其认知观念与行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也造就了教育的多样性。德育环境影响方式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隐性与显性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单一与综合影响等方面。第一,隐性与显性影响。中学生的品德建构离不开学校生活这个“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中所有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无不充斥在德育活动与道德发展的空间。第二,直接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包括专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如中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班主任工作;间接影响包括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等社团活动,除德育课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等。第三,单一与综合影响。中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地点所接受的德育影响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学校、家庭是作为环境实体发挥德育作用,而大众传媒作为虚拟的信息状态同样在发挥其作用。各种媒体对中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多元、辐射等特征。但环境实体与虚拟的信息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施加的影响,可单独存在也可相互交织渗透,二者相得益彰。
马克思主义空间观认为,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展性,具有三维性。这一学说不仅具有划时代意义,对于德育环境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常的生活空间是人的起点和终点,个体的生存发展、人格养成主要在日常生活空间中得以实现。德育学界有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时空和个性的合成过程”,是“以社会的文化传递为外部条件”而逐步形成的,而“外部条件”——“文化传递”,主要包括“传统、习俗、教育”等时空环境。传统的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模式,凝聚着民族文化传统,看似无形却隐匿在人们内心深处,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影响是终身的和全时空的。
...........................
第三章 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现状调查 ..................... 14
一、调查对象 .............................. 14
二、调查内容 ............................... 14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9
第四章 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优化策略 ........................ 21
一、优化精神环境,彰显办学理念的全面育人 ............................ 21
二、优化制度环境,彰显管理规范的人文关怀 ............................ 22
三、优化物质环境,彰显校园风貌的地域文化 ............................ 23
结 语 ................... 28
第四章 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精神环境,彰显办学理念的全面育人
校园精神环境要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学习兴趣、热爱运动、艺术修养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等。社会公德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构建文脉传承的学校精神环境
文脉传承就是要传承民族精神,传承地域优秀文化品质。校风校训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如某学校以“博学日新、德行天下,勤奋好学,多思笃行”为校训,培养具有丰富文化知识和独特个性的学生。有的学校日常礼仪教育根据自身需要编制校本操,在课间操的时间向学生普及相应的礼仪知识,并结合当代社会生活对其进行一些改造,融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不断追求个人的进步和具备为社会奉献力量的高尚情操。培养中学生理想信念,要与学校的精神文化环境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理想与集体理想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不同的利益冲突。此外,优化精神环境,注重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以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比如有的班风班训:乐观、勤奋、坚强、 团结;我努力、我进步、我自信、我成功;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创造奇迹;相信自己,成功属于自己;等等。
(二)培养良好的校风
校风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经过日积月累奋斗凝练而成,是学习精神、工作态度以及道德情操的体现。比如校训、校旗与校徽以及校歌都是校风的表达形式,校风相当于德育生态环境中的“空气”,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理念、管理成效、学习氛围等,对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三观培养和言行举止能够很好的规范和修正。从校风情况调查来看,公立学校比民办学校好,城市学校比乡村学校好。为此,校风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制定成文规范的校规校纪,二是坚持校风宣传,让其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中。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
结语
中学德育环境在时代浪潮中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要采取何种策略去应对?这个问题成了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学校德育环境是学校这一特定场所中进行德育工作所面对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环境与个体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
经过一年多来的学习和思考,论文从选题背景、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入手,通过阅读关于德育环境研究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将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撰写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再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当前学校德育环境现状进行了解,仅以笔者拙见撰写此文。
本文从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构成因素、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影响特征、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状况调查及问题分析、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的优化策略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中学校园内生德育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营造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不够明显、环境育人的吸引力不强、制度环境不完善、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物质设施缺少审美性教育性、“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自身德育素养有待提高、校园欺凌现象仍然存在等。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学校优化德育环境的策略,主要有:优化精神环境,彰显办学理念全面育人;优化制度环境,彰显管理规范人文关怀;优化物质环境,彰显校园风貌地域文化;优化知识环境方面要彰显课程教学的伦理追求;优化行为环境,彰显人际交往和谐共进。中学校园德育环境的优化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作,不仅仅要从以上五个方面做出改善,还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构造出理想化的校园德育环境。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