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管理的影响--基于CFPS2016的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39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文选取 CFPS2016 数据,通过具体的理论模型建立和回归结果分析发现家庭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依然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阐释了不同家庭资本对于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影响情况及影响机制。笔者希望通过具体的研究找出同一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差异,并尝试提出具有适切性的建议,但是基于笔者有限的知识储备和有待提高的研究能力,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自中世纪从欧洲起源到 1809 年标志现代大学诞生的德国柏林大学创立,大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都是精英阶层的独享品,接受高等教育是精英阶层身份和权利的彰显。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始终围绕精英阶层对社会地位、政治权利、家族财富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进行,高等教育的垄断为精英阶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直到“二战”以后在教育民主化的思潮冲击以及退伍军人转业压力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现。高等教育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开始迅速扩张,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机会不断被更多的社会群体所获得,

使西方国家迅速培养了大量能对社会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并良好适应的人才,极大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为日后成为世界强势经济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举国计划经济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计划式发展:严格按照国家发展目标在少投入、短培养、高产出的的要求下培养专门性人才为国家建设服务,由于当时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后期的政治变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几经波折。直至 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发展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走上稳健发展的新道路。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1但是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仍然具有明显的精英主义倾向,很多适龄青年仍然无法拥有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总部召开主题为“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议为高等教育在 21 世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使命和指导原则,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在推动整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倡导高等教育的全面扩大以满足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受邀出席这一大会的中国政府深受感染。1999 年 12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目标指标即入学率要在 2000 年达到 11%、2010 年接近 15%,这一目标的提出正式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

........................

1.2研究意义
当前公平理念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重要课题,社会公平的理论研究亦伴随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因此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不仅仅是伦理上的认知问题,而是渗透到高等教育系统的每个环节,是关乎每个公民通过接受优质教育实现人生价值的发展命题。当高等教育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时,我们不得不审慎的探讨高等教育获得的机会公平问题。
1.2.1 理论意义
国内外众多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家庭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该方面的研究多从社会学中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角度开展进行,更多探讨的是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差异,但实质上我们发现造成不同社会阶层间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家庭资本的差异。不可否认,处于社会阶层高位的家庭往往有着更为丰富的家庭资本,但当我们将家庭资本进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分解而单独考量时,以社会阶层为主要分类的方式虽然简便明了却也有些偏颇。因此笔者的研究将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将社会阶层纳入家庭社会资本的子因素,着重考量不同家庭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影响的程度,探求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仍存在竞争的当下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不同资本间的角力,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丰富高等教育公平理论内涵。
1.2.2 实践意义
2017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 42.7%,正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尽管建国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公平领域一直不断尝试不断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和有限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间的矛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化发展,但是社会上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呼吁并未平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仍待进一步深化解决。特别是受到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阶层、城乡、地区、性别等多方面仍有差异,这与我国早期的发展战略和教育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家庭资本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在实践中检验当前我国各项公平政策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公平政策的合理性和适切性,更可以通过实证数据和教育理论的分析指导和修正当前政策的盲区和弊端,以高等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此外关于家庭资本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关系的研究还有利于我们反观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问题,譬如不同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公平问题、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公平问题等,甚至还可以发现和指导中小学阶段教育问题。这一系列的检验与审思,将提高公平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认知与实践,通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与进步。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2.1理论基础
2.1.1 文化再生产理论
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在社会和生活中的渗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环境下布尔迪厄认为现代社会问题已经高度复杂化,单纯的政治和经济手段已经无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依靠文化力量的参与,因此提出了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当代社会:一方面将诸多社会现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归因并研究文化产生和运行的机制,另一方面用文化生产的功能和规律解释社会的变革。基于文化思考的视角,布尔迪厄建构了文化再生产理论,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科学的理论,特别是是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其下有很多具体的概念对这一总体理论进行支撑和阐释,其中“场域” “惯习”、“资本”等是文化再生产理论的核心概念。在这些核心观念的具体界定中,布尔迪厄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与说明,主张以开放和发展的态度在宏观的社会理论系统和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应用中进行具体的阐释,并指出这些基本的、核心的概念只有在具体的关系环境下才具有意义。相较于场域的客观性,惯习是个体在社会适应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性。首先惯习不是一种天赋形成的东西,是社会结构在个体的身体层面进行的一种沉淀,反应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为了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而产生的具有特定习惯和性情的体系。在这套惯习体系中个体通过对历史沉淀的总结学习,可以不断对场域中的关系进行预判、选择,指导个体面对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因此惯习是“个体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1即惯习是一种长期的、可转化的社会性适应系统,具有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集体化特征.

..........................

2.2概念界定
2.2.1 家庭资本
资本源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在西方经济学的解释中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这种资源能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产生高于原有资源价值的利润,可以分为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中,资本是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表述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其实物表象是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通过被雇佣的劳动者剩余劳动力的剥削而产生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资本最大的特性就是通过不断的运动,在周而复始的实践中实现增殖。经过不断的发展,当前资本的概念变得更为广泛和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理解下,凡可以实现增值的价值均被称为资本。区别于传统对于资本的物质化定义,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 1980 年发表的《社会短文随笔》正式从社会学角度对资本进行了再解读,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并指出社会资本是人在社会结构中由于自身所处位置而带来的一种资源,这种资本同样可以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进入生产领域。
布尔迪厄认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以物化的或“具体化的”、“肉身化的”形式),当这种劳动在个体性即排他性的基础上被行为者或其集合占有的时候,他们就能够以具体的或活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1资本依赖于受其影响的具体场域,并在场域中发挥着先决作用,场域中的的行动者处于多种形式的资本竞争中,拥有较多资本的行动者处于场域中的优势地位。布尔迪厄创造性地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基本类型,并指出:经济资本可以通过私人产权的形式直接转化为金钱;文化资本可以通过教育资质的形式转化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较高的社会地位转化成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一种物质化存在的显性资本,且可以通过直接兑换的方式获得货币,个人拥有的金钱、房产、珠宝、汽车等被法律保护且可用于消费、兑换的产品均属于显性的经济资本。正是由于经济资本的可视性以及可兑换性,很多人误以为经济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并奉行经济至上的原则,但布尔迪厄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经济资本有着不同的特性,因此所谓的“理性计算”也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惯习。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29
3.1研究假设 ........................................... 29
3.2变量基本分析 ................................. 29
第四章 家庭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影响的原因剖析 ............................ 43
4.1家庭经济资本制约高等教育机会公平 ......................................... 43
4.1.1 家庭经济资本制约前序教育的连续 ..................................... 43
4.1.2 家庭经济资本制约高等教育的选择 ...................................... 44
第五章 消弭家庭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负面影响的路径探究 ............................... 50
5.1教育环境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 50
5.2投资制度创新,平衡资源配置 ................................ 50

第五章 消弭家庭资本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负面影响的路径探究

5.1教育环境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客观的制度要求和教育环境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决定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的机会获得。我国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对教育制度的适切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面对经济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短暂不适,具体表现在受户籍限制的就学规定、受资源投入限制的区域教育水平差异习、受时间限制的法律法规适切性,提供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是消除家庭资本在教育竞争中的负面影响,保障教育公平所必须的客观环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的考察时就强调要加强教育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
加快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该制度对市民和农民进行了直接性的划分,导致在此制度下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基于户籍形式衍生出的相关制度也呈现出二元制结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城乡二元制划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时期,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也出现了重大变革,社会结构也更为复杂化,因此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端逐渐明显并造成一系列的不平等,教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处于发展劣势的农村人口在向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受到诸多障碍。在教育领域,更多的是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无论是教学环境、教学师资还是教学质量上,都远胜于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户籍限制的身份壁垒,是教育公平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结语


2018 年 12 月中国青年报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引爆社会舆论,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研究从学术界延伸至普通社会民众的广泛讨论。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甚至是教育公平问题是关乎每个人受教育权利保障的民生问题,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选取 CFPS2016 数据,通过具体的理论模型建立和回归结果分析发现家庭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依然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阐释了不同家庭资本对于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影响情况及影响机制。笔者希望通过具体的研究找出同一问题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差异,并尝试提出具有适切性的建议,但是基于笔者有限的知识储备和有待提高的研究能力,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与遗憾,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一) 指标建立有待完善。把一个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考证和说明,虽然可以保证理论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的就是把宏观问题进行微观指标化梳理。笔者虽然参考了大量的已有研究成果尽可能选取合理、有效的指标进行研究,但是受限于笔者的研究水平和家庭资本的复杂性,指标的选取与建立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不利对研究成果的归因分析。今后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指标建立,使研究结果更为准确、全面。

(二) 数据样本有待丰富。CFPS2016 虽然具有大量的、真实的、有效的数据,但是其考察范围相较本文的研究目的更为广泛。笔者在选取本研究所需的样本数据后发现因缺失、无效数据的剔除导致研究样本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研究结果的代表性。CFPS 作为一项大型的跟踪调查,2016 年数据相比 2010 年的基线调查已经有了更为全面和广泛的数据统计。因此今后的研究中要持续跟踪 CFPS 数据发展情况,弥补本次研究中因数据体量导致的研究不足。
(三) 跨学科能力有待提高。教育问题始终不可避免的受到哲学、社会、经济、政治、伦理等多重问题的影响,是一个跨学科、多维度的学术问题。笔者虽然已经竭力从多学科角度阐释家庭资本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影响情况,以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性、丰富性,但受限于笔者学科背景及多学科知识教育能力的局限性,对具体学科及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不足。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功底和跨学科研究能力,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灵活对知识的运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