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中国职业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新模式新范例,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推荐就业、自主创业等学生管理形式,其中订单式培养是改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想要完善学生的订单式管理模式,应从较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例如学生的择业观、职能发展、职业规划、学习态度、职业认知等。新时代职业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模式,校企合作日渐深入,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和成熟发展。但是在新的充满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机遇条件下,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显现出新的问题或不足,订单班学生流失现象成为职业院校部分专业日渐凸显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入学之初选择的订单方向随着学校环境、家庭观念、周边同学以及内心想法的影响逐渐脱离了原来的择业方向,如何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①。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怎样提升学生订单式的培养关切到了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各方面,订单式培养也是其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定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动手能力和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学生订单式培养的提出是在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施目标培养,激发学生自身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②。例如:在软件技术开发、高端创新产品研制、机电技术、环保产业等领域实施的订单班培养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学生入校就和企业方实施“绑定”,经三年在校学习、实践学习、实训等阶段的培养,学生一毕业就稳定了工作,为人生职业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面对高职院校订单班学生管理的不稳定现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高职院校订单班学生流失的现状、问题、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并以 A 民办高职院校订单班学生管理为调研对象进行详尽阐述,总结经验教训,更新订单班学生管理理念。在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寻高职院校不同专业订单班学生管理的实践模式,理清校方、企业方、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多方资源整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推动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有效发展。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合作管理理论,对企业订单班学生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企业订单进行学习,深化了校企合作理论;注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责任认同,引导优化职业教育与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实践意义
通过对订单班学生流失现象的分析,对职业教育管理有着较为深刻影响。加强职业教育管理,完善校企合作的订单式的育人机制,对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着显著的实践意义。通过以订单班学生管理为主线,切实调查学生的流失情况、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使订单班学生管理更加顺畅自然,符合学生个体的成长和情感认知层次。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分设调查,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证依据,对于未来职业院校订单班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经验借鉴。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校企合作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一种合作式联合培养学生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疏通学校与企业人才流通的渠道,实现学校就业率提高,学生顺利找到工作,企业及时弥补人才空缺,实现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多赢路径。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企业与学校提前达成协议,学校按照企业需求组织开设订单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将自身已然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习中去,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为毕业之后顺利成为企业员工奠定了良好基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新时代的新型育人模式,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不好找工作的社会环境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①。
2.1.2 订单班学生管理
校企合作模式下订单班学生管理是学校在与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后正式设立的为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专业化人才②。那么对订单班的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评价对象涵盖了学生、教师、企业、定向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实训环境等方面,诸多因素是互为联系的统一体,通过优化组合学生管理过程和效果作为总体意义上评价对象,这也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的评价。订单班学生管理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达成企业用人目标的基本手段,服务于对象了解、诊断、评定、测验、调整乃至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含有学生的学业成绩(学分)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评价,课程内容和标准的评价,其最终归结为教学质量的结果性评价③。校企合作订单班的成立经过一系列过程。
本调查共发放 280 份问卷,调查对象为以 A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回收有效问卷 265 份,其中男生 151 人,占 57%,女生 114 人,占 43%。男女性别比例调查发现选择订单班的男生人数占较大比例,这也与当前企业发展现况有关,反映出了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较多选择男生,女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1984 年美国学者弗里曼为利益相关者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影响结果实现的任何元素或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个人和团体,且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指因采取行动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而受到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同时还强调任何组织活动都离不开为了获得利益的各个独立元素的支持,要求整体都能获利,而并不是某一个独立的单元获利。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得知校企合作的参与者也是一种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团体,而我们可以对其定义为能影响其发展和组织目标实现同时又受到高职院校发展和目标实现影响的个人和团体,所以如何使之间的利益均衡才能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的发展,如何稳定订单班学生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订单班学生的“零”流失,更好的发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均均衡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其主体是学生,校企合作下的利益相关是影响事物的要素及其子要素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通过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现况分析认识到订单班学生管理评价在于学习态度、实践能力、专业水平的测验,专业技术的达标情况、企业实习的灵活适应情况等。通过企业考核认可的指标性评价才能够获取毕业资格条件,进而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并得以调控和改进。例如:在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翻转课堂、复合式教学、在线课程、混合式课程教学等,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机微信等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信息,并与企业管理者实现专业对话,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企业人才需求,等等。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专研企业核心科技项目,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企业需求的学习“专家”,这既是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又能够优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模式。
..............................
3.1 订单班学生人数调查对象································· 15
3.2 订单班学生流失情况调查································· 16
第 4 章 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流失现象的问题分析·································· 21
4.1 学校、企业、学生等方面矛盾问题突出·······································21
4.2 订单班学生培养与企业用人理念不协调·······································21
第 5 章 高职民办院校校企合作订单班减少学生流失的建议······················ 24
5.1 强化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关系均衡发展······························24
5.2 增强订单班学生培养方式创新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24
第5章 高职民办院校校企合作订单班减少学生流失的建议
5.1 强化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关系均衡发展
第一,学校方面:引导学生确立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学习理念。全方位实施学生订单式培养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在于全面展开,重点培养①。依据学生特点设置相应课程内容。A 民办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对职业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探索,比如 A 民办高职院校开展的职业教育实训活动,不同的年级展现不同的实训特色。一年级的学生班会主题明确、鲜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多方面的职业教育实训经验,反映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未来发展性②。第二,企业方面:加强订单班学生职业教育学习指导与组织管理。订单班学生职业教育学习首在兴趣引领,客观实践反应主观意愿,主观意志支配客观实践。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压抑和扭曲学生的发展。例如:某生此次技术表现在全班来说并不高,但跟他过去的成绩相比则有进步,评价时就应予以肯定和表扬。第三,学生方面:推进学生合作学习,展示自我。合作学习在职业教育实训的过程中表现的尤为重要,在日常职业教育活动或比赛中,群体性的实训项目,切实需要团结合作。只有在职业教育实训中团结合作,实训起来才会更加激情,继而提升自身实训能力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主观兴趣是情感状态的良好表达,在主观意志的支配下可以更好地完成各项职业教育活动,自身通过参与职业教育实训,可以积极显著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参与实训的主观意愿,为发展职业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
第 6 章 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订单班学生流失现状的调查,深入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对职业院校订单班学生管理的改善和创新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从现状调查发现职业院校订单班学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开始人数较多,但随着环境、主客观因素的改变,各个专业订单班学生人数逐渐减少,流失情况日渐凸显。虽然当前职业院校的普及与发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了新的问题,即订单班学生流失。学生在入学之初选择的订单方向随着学校环境、家庭观念、周边同学以及内心想法的影响逐渐脱离了原来的择业方向,如何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成为职业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
第二,导致订单班生流失的原因表现在:学生自身方面:如学习态度、就业目标的转变等,职业院校订单班学生人数呈波浪式发展趋向。入学之初学生的积极性和远大的职业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们从容不迫选择订单班,期望在未来能够积极投入到企业发展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和职业导向发生改变,导致部分学生退出,自谋职业发展。外部因素: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引起的订单延期,部分学生没能够通过企业考核,达不到企业要求标准。有的是受家庭影响,虽然开始选择了订单班,但在后期定岗实训期间出于利益的考量,家长要求孩子选择更好的职业。订单企业文化环境与学生内在的职业观念格格不入:企业的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没有能积极有效的适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企业文化是以追求基本利益为出发点,而学生是处在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导致学生脱离原来的职业理想,进而退出订单班的学习和实训。
第三,防止订单班学生流失的对策,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联动,克服不良因素,形成职业教育管理动态发展模式,保障企业需求、学校供应、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的合理运行。订单班学生管理的有效策略在于校企合作资源的科学开发,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教育引导、学生职业认同等方面进行系统整合,激发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就业导向,树立社会责任感。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管理者应贴近学生实际,促其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