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脱贫攻坚就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指标,是中央政府工作的重头之一,投入资金之多,人员之广,前所未有,脱贫攻坚成果明显。在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近几年来,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脱贫工作得到实质性进展,全国超 6800 万摘掉了贫困人口的帽子,830 万人通过异地搬迁解决了贫困问题,原来高达 10.2%贫困发生率也开始下降,现在的贫困发生率已经到 3.1%。全方面、多角度地推行精准扶贫纲要,采用由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来全面规划、各个省级负责本省、下属的县市认真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据统计,约 2800 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已经投入到扶贫项目中来。2018 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00 万以上,完成了 280 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我国脱贫工作迈入难关期,脱贫任务艰巨,脱贫攻坚战仍是接下来几年的国家大事。西部贫困地区是贫困的重点区域,能否按期脱贫关系到 2020 年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国西部贫困县,多为“老、少、边、穷”问题较为集中的地方,脱贫难度大。如何实现西部贫困地区脱贫已经成为我们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旅游扶贫作为新的“造血式”扶贫形式,能够在旅游业中形成产业带动、给当地的就业、产业升级、脱贫致富等多个方面,发挥其独特而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旅游扶贫成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对开展我国脱贫工作意义非凡。近期有关政府文件中认为,可以把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扶贫手段和方法,在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中能大有所为。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如果只靠常规措施想去摆脱贫困状况这个局面,是很难实现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梳理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乡村旅游模式,将休闲农业与特色文化旅游相结合,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摘帽工程,进一步完善景区带动村庄发展、能人带动其他人口脱贫的旅游扶贫模式。让旅游扶贫更为精准,让真正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得到旅游扶贫的惠济。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将旅游系统理论融入到广西灌阳的旅游扶贫开发现实当中,在对灌阳县县情及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别针对灌阳旅游扶贫开发中的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中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进行剖析,找出各子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对策,以期为灌阳县如期脱贫提供助力。
1.2.2 研究意义
理论上拓宽了旅游扶贫的研究空间,对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贫困程度较深,脱贫任务重,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县市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现实中旅游扶贫有利于广西灌阳县 2020 年完成 65 个贫困村、10758 户贫困户和 39871 个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旅游扶贫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就业率,增加贫困居民的收入;有利于贫困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呈现出新农村的新景象;有利于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带动农业大力发展。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3]。英国学者本杰明?西伯姆?朗特里认为如果看一个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状态,就要看这个家庭其所拥有的收入能否维持其生理功能的最低需要,这种最低需要既包括家庭的日常食品和住房,也包含其衣着和其他必需品[4]。劳埃德?雷诺兹 (1984)提出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5]。杨颖(2011)强调单从收入角度来理解贫困还远远不够,贫困还包括在社会、精神、人文、健康、知识等方面的贫困[6]。贫困线将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进行区分。国际贫困标准就是一种收入比例法,只要统计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平均收入,然后乘以 50%就可以得到贫困线。2015 年国际极端贫困标准为每人每天 1.9 美元。我国的贫困线是依据年人均纯收入来确定的,2000 年为 625 元,2001 年为872 元,2010 年为 1274 元,2011 年为 2536,2015 年为 2855 元。
从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贫困的概念是伴随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对比国内外关于贫困方面的概念之后,综合 1980 年,1990 年,1997 年世界银行关于贫困的概念基础上,本文认为:贫困是指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由于没有充足的资源、能力、权力去获取他们能维持的起码的饮食、保暖、衣着等生活条件或参加基本社会活动的一种状态,并且这一状态是动态的。在贫困主体方面,不仅包含个体,而且包含了家庭或者群体;在贫困内容方面,既包括了物质资源、能力,也包含权力和基本社会活动参与机会;贫困的状态,是可以通过贫困主体自身的努力发展,或者通过外在的帮助得以改变的,同时,非贫困人口可能因天灾人祸、因教育、疾病、因残等出现经济困难,变成贫困人口。
..........................
2.2 旅游扶贫研究
2.2.1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旅游扶贫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旅游扶贫的作用、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漏损、贫困人口参与问题研究。旅游扶贫的主要作用是让贫困人口获得直接收益和间接受益。在旅游扶贫产业发展中,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部分直接收益,如利用自身拥有的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入股,通过供应农副产品或劳动力获益。间接受益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会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像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仅服务于游客,更多的能让当地居民受益。Mograbi(2007)及 BlaIke(2008)相继提出旅游业的发展给贫困地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尤其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最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协助下,能获得旅游总收益的三分之一[8] [9]。
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Sofield(2004)、Agbeibor(2006)及 Scheyvens(2008)三个学者相继对旅游扶贫利益者做了研究。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政策、资金、能力与制度支持,私人部门为贫困人口和社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就业岗位,当地社区、企业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旅游产业运作,非政府组织作为对政府组织机构的补充,对 PPT 发展起重要作用,乐施会主张从基础层次、地区层次和国家层次强调旅游扶贫,通过鼓励游客的慈善支出,建立社区发展基金等方式以实现缓解贫困和加快经济增长的双赢[10-12]。另外非政府组织在扶贫旅游中的作用研究方面,Outterson(2011)等在对荷欣尼亚贫民窟的旅游研究中发现,游客参与到非政府组织对当地儿童教育工作之中,通过捐钱、捐物的方式给予支持,另外一些教会引导游客为拾荒的贫困人口提供食物[13]。Pillay 和 Rogerson(2013)指出利用旅游业的潜力实现向后联系,对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当地影响至关重要。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沿海地区贫穷的农业生产者群体可以通过中介网络,参与到高端住宿场所的食品供应链当中。建立旅游业与整个农业之间的联系以及加强住宿机构与贫穷生产者之间的联系[14]。Truong 等(2014)对越南萨帕地区贫困人口对旅游扶贫的看法和经验进行调查,发现本地旅游业主要受益人员是非贫穷人士和旅游经营者,导致社区成员之间的矛盾及利益冲突。然而,更多的当地人认为旅游业有助于减轻贫困。穷人对贫困的理解可能与学术界和决策者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它认为,通过重视那些经历贫困的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建立更有意义的方法,通过更有可能成功的旅游业减轻贫困[15]。
.............................
第 3 章 灌阳县旅游扶贫概况 ........................................ 17
3.1 灌阳县经济社会概况 .......................... 17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17
3.1.2 经济社会概况 .................................... 17
第 4 章 灌阳县旅游扶贫的调查结果分析 ......................................... 25
4.1.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 ..................................... 25
4.2 调查问卷设计 ............................. 25
4.3 调查实施情况总结 ........................................... 25
第 5 章 灌阳县旅游扶贫系统分析 ...................................... 28
5.1 旅游扶贫系统的简介 ........................................... 28
5.2 供给子系统 ................................ 29
第 6 章 灌阳县旅游扶贫对策
6.1 供给子系统分析
为了更好地带动灌阳县旅游扶贫的作用,使得旅游扶贫系统运行地更为完善,本文认为可以从旅游资源和贫困居民自身条件两个方面提出整改意见。
6.1.1 整合优势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六大特色旅游产品
灌阳政府可以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采用创新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加强、加深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全力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追求创意与独特性,重点突出灌阳县独有的优势,可以构建灌阳特色的 6种旅游扶贫模式:以农家乐为基点,带动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以红军长征线路为主线,打造红色旅游研学基地;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以岭南古民居为基础,打造精品民宿产品;利用地形优势,构造户外体育旅游产品;以瑶族文化为核心,塑造文化旅游产品。
6.1.1.1 以农家乐为基点,带动乡村旅游产品发展
作为乡村贫困人口集中区,灌阳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富民产业。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基础上,该县应该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积极探究有利于扶贫开发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设乡村旅游扶贫基地,引导更多的当地贫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或乡村旅游点来实现增收脱贫。如通过举办桃花文化节、桃园摄影展、桃花文化工艺品展等活动,打造成以农业观光、婚纱摄影、休闲娱乐为主要旅游产品,集观光游览、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广西最美的万亩桃园乡村旅游区。
.............................
7.1 研究结论
本文以灌阳县旅游扶贫开发为研究对象,以准确分析当前灌阳县旅游扶贫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旅游扶贫措施来保障灌阳县旅游扶贫系统健康运行为研究重点。研究过程中,本文综合使用了文献研究、层次分析法、实地调研和访谈调查等方法。经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首先,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有效帮助解决贫困的方法,旅游扶贫有利于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就业问题,增加收入;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乡风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有利于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完善相关产业链,变潜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旅游扶贫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乘数效应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其次,构建旅游扶贫系统,对各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再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灌阳的旅游扶贫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灌阳县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周边民众样本基本情况及游客的基本情况、出行方式及对灌阳旅游的满意度。
同时,经过对灌阳县旅游扶贫开发现状的研究以及相关调查访谈,本文认为灌阳县旅游扶贫系统运行存在以下困境:旅游扶贫产品开发单一,核心竞争力不强;当地居民旅游扶贫观念滞后,贫困农户参与度不高;与周边县市存在同质旅游产品竞争;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不准确;旅游扶贫基础服务设施滞后,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旅游扶贫资源来源过于单一,内动力不足;信息不对称,旅游扶贫效应大打折扣;灌阳实地旅行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 OTA 的合作还有所欠缺;知名度不高,推广渠道和力度有待加强;旅游扶贫管理人员不足,缺乏专业指导。
最后,提出了广西灌阳县旅游扶贫系统健康运行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整合优势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六大特色旅游产品;提升贫困居民认知水平,提高居民旅游扶贫参与度;构建大旅游体系战略,完善旅游竞合机制;明确旅游市场需求,精准旅游市场定位;逐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满意度;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引导旅游扶贫投资方式多元化;构建旅游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壮大旅游社规模,加强与 OTA 合作;拓展营销渠道,增加宣传力度;培养和引进旅游扶贫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略)